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措施优先级的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结直肠术手术部位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红曼 赖静敏 +7 位作者 陈乐陶 付陈超 汤紫媛 周凤 曾翠 曾烂漫 任南 黄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1-888,共8页
目的评估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防控措施执行的过程风险,探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FMEA评估结直肠手术后SSI防控措施执行的整个流程,对是否采取优化措施进行优先级排... 目的评估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防控措施执行的过程风险,探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FMEA评估结直肠手术后SSI防控措施执行的整个流程,对是否采取优化措施进行优先级排序,比较FMEA实施前后结直肠手术SSI防控措施依从项达标率、SSI发病率。结果评估后SSI高优先级防控措施7项,中优先级22项,对中优先级措施加强控制,重点对高优先级措施制定进一步的预防和可探测措施。改进后再评价结果显示,7项高优先级措施降至中优先级;16项中优先级措施降至低优先级。SSI防控措施执行达标率由77.15%(2566/3326)提高至92.47%(3096/3348),SSI发病率由6.04%(58/960)降至2.54%(60/2364)。结论运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FMEA可对结直肠手术SSI防控过程进行有效风险评估,并结合现状针对性采用预防性风险控制措施,可降低结直肠手术SSI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预防与控制 措施优先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鲁睿菲 胡德英 +3 位作者 刘义兰 鲁才红 王峥嵘 丁小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综合医院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跨专业的多学科小组,绘制预防住院患者自杀流程图,对预防患者自杀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严重度、发生的可能性、探测的可能性评分,根据危...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综合医院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跨专业的多学科小组,绘制预防住院患者自杀流程图,对预防患者自杀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严重度、发生的可能性、探测的可能性评分,根据危害评分矩阵评估风险优先指数,针对风险优先指数>125分的5项失效模式进行改进。比较实施前后的风险优先指数和住院患者自杀发生率。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总体风险优先指数由(238.96±67.03)分下降为(73.48±6.05)分;住院患者自杀率由4.8/10万下降至2.1/10万。结论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风险优先指数,可早期识别和干预有自杀倾向的住院患者,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自杀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风险优先指数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变压器的模糊危害网络风险优先数分析法
3
作者 郭红兵 杨玥 +1 位作者 付文光 郑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9-288,共10页
针对电力变压器的危害性分析较少考虑外部因素的关联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和网络分析法的风险优先数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以变压器失效模式为研究主体,将模糊集理论与风险分析优先数法相结合,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对各失效模式与... 针对电力变压器的危害性分析较少考虑外部因素的关联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和网络分析法的风险优先数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以变压器失效模式为研究主体,将模糊集理论与风险分析优先数法相结合,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对各失效模式与部件之间的隶属关系不明确和风险评估中未量化成本与评分之间关系的问题。通过模糊集理论,有效整合了确定的缺陷记录与不确定的模糊经验语言,实现了对变压器不同失效模型下失效概率的精确评估。此外独立考虑运行维护成本,扩充风险分析维度,实现对运维成本的关注。同时引入网络分析法细化了严酷度等级评定,综合考虑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案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和评价失效风险,为优化维护策略、降低成本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失效模式 危害性分析 风险优先 网络分析法 模糊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法在儿童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丽芬 刘恋 胡德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10期3524-3526,共3页
[目的]建立适合儿童病人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减少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法评估风险因素,列出所有的失效模式,选择其中长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RPN... [目的]建立适合儿童病人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减少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法评估风险因素,列出所有的失效模式,选择其中长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RPN)最高的6个失效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订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建立安全管理模式后RPN值较前降低,PICC导管的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较实施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应用FMEA将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提前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建立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杜绝在PICC风险问题,减少各种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果分析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安全管理 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概率模型的飞机操纵系统故障风险评估
5
作者 时统宇 高艺 王岩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0,共11页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双向推导系统的故障模式;其次考虑人和环境因素,使用贝叶斯网络(BN)法构建混合概率模型以计算故障概率;再次将故障严重程度划分为3个评价特征参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故障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借助飞行员快速参考手册、飞机机型设计手册等,通过准则-推理法制定可检测度的评分准则,较为科学地评估故障模式的所属可检测等级;最后引入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设置风险阻尼系数来表征故障风险演化时的风险传播情况,并以飞机襟缝翼作动系统卡阻故障模式案例进行计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故障模式的IRPN评估结果为158,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吻合。通过故障模式的范例模拟和不安全事件真实验证,证实了IRPN复合风险评估框架计算得到的故障综合风险指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操纵系统 故障风险评估 混合概率模型 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 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 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中两种方法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丁琮洋 邱博 +4 位作者 宋浩静 孙雪 李亚静 李宵 董占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 比较风险系数法和行动优先级两种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项下构建3个约定层次,共24个失效模式,运用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问卷调查法、Cronbach'sα系数... 目的 比较风险系数法和行动优先级两种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项下构建3个约定层次,共24个失效模式,运用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问卷调查法、Cronbach'sα系数和Grubbs检验对药物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比较风险系数法和行动优先级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对高、中风险失效模式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上,失效模式的风险系数值是24.661~54.302,行动优先级均为L,风险系数法更加合理有效。按风险系数排序,高风险失效模式主要集中在“人员”项下,改进措施包括设置专职药师和调整取药时间;中风险失效模式主要集中在“环境”和“药物”项下,改进措施包括设置严格的温控程序和药物色标管理。结论 风险系数法比行动优先级更适合于该院临床试验药物管理,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应不断进行分析和更新改进措施,以完善药物管理过程,保证临床试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药物管理 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风险系数 行动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的安全苛求系统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袁峰 陈邦兴 +1 位作者 祝玉军 向侯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2期14-18,共5页
针对传统RPN(风险优先数)方法在安全苛求系统FEM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FRPN(模糊风险优先数)的新方案,即运用模糊逻辑理论进行定量的FMEA。通过运用模糊加权几何平均计算失效模式的FRPN,据此对失效模式的风险... 针对传统RPN(风险优先数)方法在安全苛求系统FEM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FRPN(模糊风险优先数)的新方案,即运用模糊逻辑理论进行定量的FMEA。通过运用模糊加权几何平均计算失效模式的FRPN,据此对失效模式的风险程度排序,寻找影响系统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并将其作为改善对象。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FMEA过程中,结果表明,所提出的FRPN方法比传统RPN更加科学严谨,更能紧密联系应用环境,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模糊加权几何平均 模糊风险优先 安全苛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EA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8
作者 陈业海 陈沛 +2 位作者 辛慧 张胜国 方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1-254,共4页
随着实验室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作为一种动态管理风险方法,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将FMEA引入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并以“神经生物学中心”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采用... 随着实验室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作为一种动态管理风险方法,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将FMEA引入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并以“神经生物学中心”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采用行动优先级(AP)和风险优先值(RPN)相结合的评估机制。通过对实验室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共识别出53个风险点,对高风险点优先采取改善措施后,高优先级风险点占比由原来的16.98%降为0%。实践表明,采用AP和RPN相结合的FMEA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实验室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管理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行动优先 风险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损失的失效排序及纠正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关玉明 刘慧娟 +2 位作者 冀承林 燕唐 韩权一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62,共5页
失效排序及纠正方法是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中风险优先数(RPN)排序方法的准确性差、灵敏度低以及RPN数值的离散性、重复性等缺陷,从减少主观因素干扰,提高优先数可信度的角度,建立一种改进方法—基于... 失效排序及纠正方法是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中风险优先数(RPN)排序方法的准确性差、灵敏度低以及RPN数值的离散性、重复性等缺陷,从减少主观因素干扰,提高优先数可信度的角度,建立一种改进方法—基于经济损失的RPN排序方法(ERPN)。首先确定某潜在失效情景的严重度,再确定其初始事件发生的概率P以及由失效导致的经济损失E,用P和E的乘积作为ERPN值。将该改进方法用于某厂珍珠岩吸声板生产线的冲压工艺的失效分析,并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对失效模式进行分类和纠正。结果表明,ERPN方法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上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 经济损失 失效概率 基于经济损失的风险优先数(RRPN)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理论的FMEA灵敏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古莹奎 付阳 +1 位作者 梁玲强 承姿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598-604,共7页
为解决传统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中风险顺序数(RPN)计算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避免其排序混乱,提出基于逼近于理想解排序技术(TOPSIS)的失效模式改进优先等级排序方法。由于发生度、严重度及探测度3个属性的权重及其属性值直接影... 为解决传统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中风险顺序数(RPN)计算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避免其排序混乱,提出基于逼近于理想解排序技术(TOPSIS)的失效模式改进优先等级排序方法。由于发生度、严重度及探测度3个属性的权重及其属性值直接影响排序结果,给出TOPSIS理论下基于属性权重的FMEA灵敏度分析方法;并基于互换性理论中上下偏差的思想,分别对传统FMEA和TOPSIS理论下的FMEA进行属性值敏感性分析,给出相应的算法并得到各决策方法下属性值的稳定区间。以某柴油机变速器输出轴的FMEA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确定零部件失效模式改进的优先顺序,可以增强排序结果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灵敏度分析 TOPSIS 风险优先 属性权重 风险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FMEA的汽车缺陷分析及纠正措施决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毅光 白俊杰 王宁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传统的产品审核方法用对汽车缺陷项打分的方式来标识缺陷对用户满意度影响程度的大小,然后,审核团队通过讨论主观地确定纠正措施。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一种事后纠正的方式,且主观性强,可操作性差。本文将FMEA技术引入到产品审核阶段(简记为... 传统的产品审核方法用对汽车缺陷项打分的方式来标识缺陷对用户满意度影响程度的大小,然后,审核团队通过讨论主观地确定纠正措施。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一种事后纠正的方式,且主观性强,可操作性差。本文将FMEA技术引入到产品审核阶段(简记为PAFMEA),以便定量地分析汽车缺陷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在PAFMEA的纠正措施中引入了费用成本、时间成本和纠正后风险优先度3个指标及其相关信息,并以优化此三指标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纠正措施决策方法;应用嵌套的SAMOACOMV算法,出色地完成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优化计算。PAFMEA及其纠正措施决策方法更强调事前的风险预防,可操作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产品审核FMEA 风险优先 自适应混合变量多目标蚁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