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武佳琪 金瑞华 +3 位作者 李冰 唐爱红 付子悦 王改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08,共8页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污染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4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污染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4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DCU)为研究对象,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风险管理工具,组建多学科团队,通过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所在科室口腔综合治疗台管理相关人员进行隐蔽性参与式观察,发现口腔综合治疗台管理过程中潜在失效模式及潜在失效结果,对高风险失效模式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比较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实施前后口腔综合治疗台手机端、三用枪、漱口水端开诊前及诊疗之间医务人员冲洗行为的依从率及正确率、各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指数(RPN)降低率以及诊疗用水合格率。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管理后口腔综合治疗台手机端、三用枪、漱口水端开诊前及诊疗之间医务人员冲洗行为的依从率及正确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管理后各项高风险失效模式RPN值均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口腔综合治疗台手机端、三用枪、漱口水端诊疗用水合格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风险管理工具能有效提升口腔医务人员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管理水平,提高口腔诊疗用水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 诊疗用水 污染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渴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萍 李阳 +3 位作者 朱晓岩 姜艳 范丰艳 邱莹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983-3989,共7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3年1月—10月选取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20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5月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104例作为...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3年1月—10月选取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20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5月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104例作为对照组,2023年6月—10月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99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ICU病人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给予病人常规口渴干预措施;干预组在ICU病人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基于FMEA制订的管理和改进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口渴管理风险优先指数(RPN)值、口渴程度、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谵妄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6个高危失效模式RPN值均为125以下;干预组病人口渴程度得分为(2.09±2.76)分、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得分(1.44±0.58)分,均低于干预前[口渴程度得分为(7.16±2.87)分、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得分(3.19±0.94)分]及同期对照组[口渴程度得分为(3.88±2.86)分、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得分(1.78±0.74)分];干预组谵妄发生率为21.21%,低于对照组(3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FMEA制订的管理和改进措施有利于规范口渴管理流程,降低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渴程度,提高病人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重症监护室(ICU) 经口气管插管 口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措施优先级的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结直肠术手术部位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红曼 赖静敏 +7 位作者 陈乐陶 付陈超 汤紫媛 周凤 曾翠 曾烂漫 任南 黄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1-888,共8页
目的评估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防控措施执行的过程风险,探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FMEA评估结直肠手术后SSI防控措施执行的整个流程,对是否采取优化措施进行优先级排... 目的评估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防控措施执行的过程风险,探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FMEA评估结直肠手术后SSI防控措施执行的整个流程,对是否采取优化措施进行优先级排序,比较FMEA实施前后结直肠手术SSI防控措施依从项达标率、SSI发病率。结果评估后SSI高优先级防控措施7项,中优先级22项,对中优先级措施加强控制,重点对高优先级措施制定进一步的预防和可探测措施。改进后再评价结果显示,7项高优先级措施降至中优先级;16项中优先级措施降至低优先级。SSI防控措施执行达标率由77.15%(2566/3326)提高至92.47%(3096/3348),SSI发病率由6.04%(58/960)降至2.54%(60/2364)。结论运用基于措施优先级的FMEA可对结直肠手术SSI防控过程进行有效风险评估,并结合现状针对性采用预防性风险控制措施,可降低结直肠手术SSI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预防与控制 措施优先级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临床试验方案偏离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邱博 杨浩天 +5 位作者 杜润璇 宋浩静 孙雪 丁琮洋 白万军 董占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5-1650,共6页
目的规范临床试验的管理,降低方案偏离的发生率,为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HFMEA)确定目前方案偏离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量化并评估失效模式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及可探测度,计算风险优先数(RPN)... 目的规范临床试验的管理,降低方案偏离的发生率,为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HFMEA)确定目前方案偏离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量化并评估失效模式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及可探测度,计算风险优先数(RPN),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统计分析HFMEA实施前后RPN值,评估改进效果。结果开展HFMEA活动后,14项潜在失效模式的RPN值明显下降(P<0.05);12项潜在失效模式的风险等级下降。HFMEA小组成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配合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HFMEA活动的实施有助于临床试验方案偏离的管理,可有效降低方案偏离的发生,为提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方案偏离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改善中的应用
5
作者 黄素珍 洪亮 +7 位作者 高泽伟 谭志韵 陈卫珍 吴红玉 李宇麟 劳永锵 陈丽华 朱霭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362-3366,共5页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机器人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12月(流程改善前)的3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12月(流程...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机器人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12月(流程改善前)的3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12月(流程改善后)的300例病人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研究组实施采用FMEA改善后的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比较两组手术流程管理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得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流程管理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为(39.12±5.68)min,住院时间为(3.56±1.71)d,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8.31±6.71)min,住院时间为(5.12±1.98)d];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65.23±8.36)mL,少于对照组(71.36±9.11)mL;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7.00%);研究组病人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8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FMEA方法能够根据量化指标确定风险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帮助临床医生改善骨科机器人手术流程,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骨科 机器人手术 出血量 并发症 满意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框架的社区2型糖尿病临床惰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殿江 潘恩春 +4 位作者 王苗苗 孙中明 文进博 樊宏 沈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0-576,共7页
背景自2009年起,社区2型糖尿病(T2DM)健康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国得到推广实施,但由于临床惰性(即发现问题未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的影响,造成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克服临床惰性以提高血糖控制率是优化糖... 背景自2009年起,社区2型糖尿病(T2DM)健康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国得到推广实施,但由于临床惰性(即发现问题未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的影响,造成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克服临床惰性以提高血糖控制率是优化糖尿病健康管理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目的识别社区T2DM健康管理过程中临床惰性发生的关键失效模式,系统分析关键失效模式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措施。方法立足社区实情,以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框架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及文献归纳分析法初步明确社区T2DM健康管理流程、临床惰性发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文献检索时间为2020-01-01—2023-06-30。在此基础上,应用德尔菲法,选择16名专家于2022-01-10—02-25期间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社区T2DM健康管理过程中临床惰性发生的关键失效模式、发生原因和干预措施。结果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1和0.729。最终通过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量化确定了社区T2DM健康管理过程中临床惰性发生的10个关键失效模式,按RPN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及时)胰岛素治疗、未(及时)戒酒、未(及时)常规转诊、未(及时)戒烟、未(及时)紧急转诊、未(及时)三联治疗、未(及时)控制体质量、未(及时)调整膳食结构、未(及时)二联治疗和未(及时)发现低血糖,并从患者、医生及卫生系统层面阐明了关键失效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制定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论制定的临床惰性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为优化社区T2DM健康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健康管理 临床惰性 形成原因 社区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智能手术室药房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狄俊鸿 耿洲 邱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 建立智能手术室药房管理体系,促进手术室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为医疗机构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药房工作流程进行风险识别及评估,依据风险优先指数(RPN)值确定需要采取措... 目的 建立智能手术室药房管理体系,促进手术室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为医疗机构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药房工作流程进行风险识别及评估,依据风险优先指数(RPN)值确定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的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拟定干预措施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手术室药房工作流程中共发现12个需优先改善的失效模式,将智能药柜及相应管理体系投入使用后,RPN值共下降337,下降幅度达67.8%;麻醉药品管理水平、患者用药及时性和医务人员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 运用FMEA法能够能有效识别手术室药房环节的风险,智能手术室药房管理体系显著提高了手术室药品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药房 智能药柜 管理体系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预防ICU获得性感染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郭玲玲 吴晓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6-343,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感染中的有效性。方法 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外文数据库和中文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15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总体质... 目的 系统评价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感染中的有效性。方法 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外文数据库和中文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15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总体质量,并应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的预防效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1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用FMEA方法降低了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OR=0.40,95%CI(0.31~0.51),P<0.0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OR=0.29,95%CI(0.17~0.51),P<0.01]、中央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OR=0.28,95%CI(0.18~0.46),P<0.01]、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OR=0.46,95%CI(0.37~0.58),P<0.01]、ICU医院感染发病率[OR=0.46,95%CI(0.37~0.59),P<0.01],提高了ICU患者及家属满意度[OR=2.34,95%CI(1.72~3.17),P<0.01]。结论 FMEA能有效预防ICU获得性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ICU获得性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 META分析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防范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 被引量:42
9
作者 陈建伟 孙吉花 +5 位作者 支红敏 赵文香 王萍 王琳 姜雪锦 韩立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6-782,共7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防范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根据2016年1-12月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于2017年1-12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对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干预,筛选风险优先指数(RP...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防范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根据2016年1-12月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于2017年1-12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对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干预,筛选风险优先指数(RPN)>125分的失效模式进行针对性整改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FMEA干预前后手术流程中失效模式RPN分值以及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经FMEA干预后,手术流程中经过整改的9项失效模式的总体RPN值下降了67.68%,各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下降了50%;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由FMEA干预前的48.48%下降为干预后的13.87%(χ2=65.78,P<0.01),每个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发操作环节上的暴露发生率和暴露人均次数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手术医生、护士和麻醉师的暴露发生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5.86%、55.00%和70.00%,降为干预后的14.52%、14.29%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FMEA可有效降低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标准预防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手术流程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预防手术错误 被引量:49
10
作者 金艳 王宇 +1 位作者 王蕾 纪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6期63-65,共3页
成立手术室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小组,对2006年所有手术进行手术错误风险评估,通过计算事先风险数,将6个潜在失效原因列为手术错误的高风险因子,分別是接错患者/接手术患者单抄错,接错患者/未与... 成立手术室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小组,对2006年所有手术进行手术错误风险评估,通过计算事先风险数,将6个潜在失效原因列为手术错误的高风险因子,分別是接错患者/接手术患者单抄错,接错患者/未与病房护士查对,查对不准确/患者表达能力受限,患者送错手术间/同时接几名患者,麻醉师、医生未查对/对麻醉师及医生无明确查对要求,部位错误/术前未做标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于2007年1月开始实施。结果表明,该6个导致手术错误的高风险因子的事先风险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见加强查对、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合理使用查对标识对预防手术错误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手术 错误 查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PICC堵管发生率 被引量:25
11
作者 范本芳 翁卫群 +4 位作者 王煦 黄小妹 孙晋洁 吴宏 陈秀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8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降低PICC堵管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389例留置PICC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与维护护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401例留置PICC患者纳入观察组,利用HFMEA找出失效模式,并实施改...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降低PICC堵管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389例留置PICC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与维护护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401例留置PICC患者纳入观察组,利用HFMEA找出失效模式,并实施改善方案。结果观察组PICC堵管率、导管移位、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HFMEA构建的护理方案能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延长PICC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堵管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导管移位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12
作者 李学文 国鹏 +1 位作者 孟令伶 王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3-85,共3页
目的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评估医院血液科护理风险的薄弱环节,探究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FMEA法对血液科护理风险进行识别。结果分析得出血液科护理风险由高至低依次为输血风险、用药风险、职业暴... 目的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评估医院血液科护理风险的薄弱环节,探究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FMEA法对血液科护理风险进行识别。结果分析得出血液科护理风险由高至低依次为输血风险、用药风险、职业暴露、针刺伤、坠床跌倒、患者投诉、压疮和医疗器械风险。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可以用于血液科护理风险的识别,在识别结果基础上制定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护理风险 风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凌佩瑶 高桂英 +5 位作者 邹芸 徐圆圆 朱丽丽 江淑芳 张丽伟 狄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2-407,共6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防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防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应用FMEA风险管理工具,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感染...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防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防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应用FMEA风险管理工具,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感染进行风险评估,借助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查找失效模式的具体原因,优先对高风险项目进行整改,比较风险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根据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对前五项高风险失效模式进行RCA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实施FMEA模式后各项失效模式的RPN值明显下降;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率由1.92%降低为1.30%,随访依从性由75.24%提高至89.77%,操作规范性由82.94%提高至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参与率由77.50%提高至8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模式评估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风险因素并实施改进方案,能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根本原因分析 腹膜透析 感染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眼科手术病人眼别错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秦德华 赵素华 +2 位作者 马淑雅 黄永慧 温俊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878-288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FMEA)在预防眼科手术病人眼别错误中的效果。[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管理小组,绘制眼科手术流程图,对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严重度、发生的可能性、探测的可能性评分,根据其结果制定相应措施。[结果...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FMEA)在预防眼科手术病人眼别错误中的效果。[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管理小组,绘制眼科手术流程图,对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严重度、发生的可能性、探测的可能性评分,根据其结果制定相应措施。[结果]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数(RPN)由FMEA实施前的1 501分下降至210分,下降率为88.5%。主要存在的问题为通知单有误(RPN=100分)、手术医生不做手术部位标识(RPN=150分)、未对照安全核查表进行核查(RPN=315分)、麻醉开始前巡回护士主导安全核查(RPN=360分)、手术开始前未执行三方共同核查(RPN=576分)等高风险失效模式,经采用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后,RPN值分别下降至20分、0分、70分、120分、0分。[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预防眼科手术病人眼别错误,效果良好,无手术部位错误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障病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安全核查 眼科 手术病人 部位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降低手术流程的风险 被引量:54
15
作者 乡志忠 郭珊 +1 位作者 李淑萍 王晓晖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1期23-25,共3页
手术错误是手术室最大的风险之一,其发生的几率虽然不高,但后果严重,对病人和当事的医务人员均造成严重的伤害,也对医疗机构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故研究以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手术流程进行分析,... 手术错误是手术室最大的风险之一,其发生的几率虽然不高,但后果严重,对病人和当事的医务人员均造成严重的伤害,也对医疗机构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故研究以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手术流程进行分析,前瞻性地了解手术错误发生的过程及原因,再运用不同的质量改进方法制定对策,对于降低手术流程的风险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手术流程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赵快乐 赵体玉 +1 位作者 郭月 罗艳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9-12,共4页
目的控制手术室器械回收失效高危因素,以保证器械回收质量。方法组建FMEA团队,共同讨论确定器械回收流程中导致回收失效的高危因素并计算危机值(RPN),回收失效的10个潜在风险因素RPN均大于100,根据潜在风险因素制定并实施持续改进方... 目的控制手术室器械回收失效高危因素,以保证器械回收质量。方法组建FMEA团队,共同讨论确定器械回收流程中导致回收失效的高危因素并计算危机值(RPN),回收失效的10个潜在风险因素RPN均大于100,根据潜在风险因素制定并实施持续改进方案。结果 FMEA实施后高危因素的RPN由101.79~190.45分下降至0~58.63分;FMEA实施前后器械损坏、器械丢失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FMEA有助于系统分析器械回收失效的原因,并指导制定改进措施,可使手术室器械管理更加规范,改善手术器械回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手术器械 器械回收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老年患者口腔管理 被引量:13
17
作者 薄琳 陈宝玉 +2 位作者 武曌 朱宏伟 霍晓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老年患者口腔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老年患者口腔管理追踪检查小组,运用资料查阅、现场访谈、实地查看等追踪方法,对老年患者口腔管理进行追踪检查,并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评估...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老年患者口腔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老年患者口腔管理追踪检查小组,运用资料查阅、现场访谈、实地查看等追踪方法,对老年患者口腔管理进行追踪检查,并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完善老年患者口腔管理方法。比较实施前后各100例老年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风险优先指数值、口腔护理规范率及口腔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风险优先指数值、老年患者口腔护理规范率及患者口腔功能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运用追踪方法学联合FMEA可降低老年患者口腔疾病风险,提高口腔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口腔护理 追踪方法学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口腔功能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余强 刘巧梅 +2 位作者 赵丽萍 罗征 徐灿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7期1102-1107,共6页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1例作...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1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实施HFMEA模式优化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喂养不耐受症状及营养指标。结果:流程优化后观察组RPN值、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FMEA能有效筛查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的失效风险,并构建针对性优化流程,联合多科室医疗资源,有效减少了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高了肠内营养输注效果和护理质量,整体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平 刘淑娟 +3 位作者 冯凤 包月 许凤秀 张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61-63,共3页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管理,提高病房基础护理的质量,确保患者舒适安全。方法收集各病区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如护理评估不充分、护士操作不规范、护士工作不主动、依赖家属或陪护、护士观察不到位、晨晚间护理未按流...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管理,提高病房基础护理的质量,确保患者舒适安全。方法收集各病区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如护理评估不充分、护士操作不规范、护士工作不主动、依赖家属或陪护、护士观察不到位、晨晚间护理未按流程操作等,参照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方法进行潜在风险原因分析,寻找可能导致基础护理质量下降的环节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追踪整改效果。结果实施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6个月后,护理评估不充分,护士观察不到位,晨晚间护理未按流程操作等问题明显改善,RPN各项值均比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管理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基础护理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床边监护仪报警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尹琴 曹程秀 +2 位作者 李琼颖 毛洁敏 刘小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6-8,共3页
目的降低床边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5个监护病区60张床位的床边监护仪报警管理,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使用流程进行分析,查找每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操作流程、规范培训、质量... 目的降低床边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5个监护病区60张床位的床边监护仪报警管理,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使用流程进行分析,查找每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操作流程、规范培训、质量监管等关键环节实施改进措施。结果实施FMEA管理后,床边监护仪报警管理质量检查结果、护士监护仪使用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床边监护仪报警运用FMEA管理,能降低床边监护仪不报警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监护仪 报警 风险管理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