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臀肌腱炎、原发性髋关节病可能导致髂胫束综合征—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
作者 姚辰 李文佳 +1 位作者 庞瑞明 周继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1-1830,共10页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臀肌腱炎、原发性髋关节病与髂胫束综合征发生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已知臀肌腱炎、原发性髋关节病及髂胫束综合征的GWAS数据,筛选出高相关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IVW)、MR-...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臀肌腱炎、原发性髋关节病与髂胫束综合征发生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已知臀肌腱炎、原发性髋关节病及髂胫束综合征的GWAS数据,筛选出高相关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回归和加权中位数法进行MR分析,判断臀肌腱炎及原发性髋关节病和髂胫束综合征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并通过异质性检验、多效性检验及敏感性分析、临床数据验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臀肌腱炎与髂胫束综合征呈显著正相关[IVW:OR(95%CI)=1.32(1.03~1.68),P=0.026]。原发性髋关节病与髂胫束综合征呈显著正相关[IVW:OR(95%CI)=1.40(1.06~1.84),P=0.017]。结论臀肌腱炎及原发性髋关节病可能增加髂胫束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腱 原发髋关节 髂胫束综合征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对急性胰腺炎小鼠全身炎症反应及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8
2
作者 李德钊 郭晓林 +2 位作者 SENDLER M van den BRANDT C GLAUBITZ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2-712,共1页
【据《Gastroenterology》2019年10月报道】题:NLRP3炎症小体对急性胰腺炎小鼠全身炎症反应及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的调节作用(作者Sendler M等)胰腺炎开始时主要是无菌的局部炎症,其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然后是代偿性抗炎... 【据《Gastroenterology》2019年10月报道】题:NLRP3炎症小体对急性胰腺炎小鼠全身炎症反应及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的调节作用(作者Sendler M等)胰腺炎开始时主要是无菌的局部炎症,其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然后是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来自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的Sendler等通过研究探讨了小鼠和人类血清中该过程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反应综合征 全身反应 局部 胰腺 无菌的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OPG/RANKL失衡、氧化应激和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晓蓉 张静宜 +2 位作者 宗运之 孙永昌 王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0-478,共9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系统、抗氧化应激能力、系统性炎性反应、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探讨氧化应激、系统性炎性反应与OPG/RANKL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多导睡眠(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入选48例男性OSAHS患者,其中轻中度组19例,重度组29例,<50岁组33例,≥50岁组15例,同时选择经PSG监测排除OSAHS的男性对照组20例。受试者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问卷;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腰椎前后位腰1至腰4、股骨颈面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和Z值。测定外周血以下指标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OPG、RANKL、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骨形成标志物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果OSAHS组骨质疏松风险评估问卷阳性率为79%,对照组为39%。腰椎BMD对照组为(1.03±0.10)g/cm^(2)、OSAHS组为(0.95±0.11)g/cm^(2),股骨颈BMD OSAHS组为(0.84±0.13)g/cm^(2),对照组为(0.96±0.12)g/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股骨颈和腰椎T值、Z值减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OPG、OPG/RANKL比值、BAP、TAOC水平分别为(31.38±23.00)μg/L、8.16±7.10、(15.62±5.20)μg/L、(6.23±1.30)U/mL;均较对照组下降,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53.95(20.08~176.09)ng/L、29.66(17.86~62.28)ng/L,均较对照组升高。OSAHS组TRAP-5b水平为(3.44±1.00)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轻中度组和重度组股骨颈和腰椎BMD、T值和Z值、RANKL、OPG、OPG/RANKL,TRAP-5b和BAP、TNF-α和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年龄<50岁组OPG、OPG/RANKL比值、BAP分别为(33.39±21.02)μg/L、11.68±8.69和(15.85±4.71)μg/L,≥50岁组为(26.37±19.90)μg/L、6.56±5.71和(12.13±6.23)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和腰椎BMD及T值、RANKL、TRAP-5b、TNF-α和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血清TAOC和BAP呈正相关(r=0.248,P=0.040),OPG和BAP呈正相关(r=0.267,P=0.030)。结论OSAHS存在骨代谢调节系统OPG/RANKL比例失衡,骨形成标志物水平下降,出现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使抗氧化能力下降,与OPG/RANKL失衡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骨质疏松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氧化应激 系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例结核变态反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自强 谷化平 +6 位作者 黄林 李贵和 李春光 任世英 黄跃辉 李风轮 温振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0-61,共2页
对95例结核变态反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提出病理组织学分期:①早期有淋巴细胞和数量不等的中性白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浆细胞缺如。②中期小血管炎症突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炎细胞浸润多以血管为中... 对95例结核变态反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提出病理组织学分期:①早期有淋巴细胞和数量不等的中性白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浆细胞缺如。②中期小血管炎症突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炎细胞浸润多以血管为中心。⑧晚期以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可形成肉芽肿,纤维细胞增多,可有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形成。用抗酸染色、免疫荧光、免疫酶标法进行检测,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鉴别诊断,并就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变态反应 结节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史震山 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73-2075,共3页
关键词 全身反应综合征(SIRS) 体外循环后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CPB心脏手术 复杂先天心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全身过度反应 多器官功能障碍 后天心脏 机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虫病致肾病综合征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萍 史新辉 刘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077-1077,共1页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绝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该病的发生多由免疫反应引起.是免疫介导的炎征反应^[1].而肾病综合征也常因感染而发作、复发。
关键词 原发综合征 包虫 免疫反应 肾小球疾 免疫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共存皮肌炎并发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声海 袁艺 +2 位作者 张彦东 谷三炜 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8-1034,共7页
目的:分析1例抗Jo-1抗体和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共存皮肌炎(DM)并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为该类罕见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并存DM并发S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各项信息,包括患者... 目的:分析1例抗Jo-1抗体和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共存皮肌炎(DM)并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为该类罕见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并存DM并发S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各项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随访信息等,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复习。结果:患者,女性,52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和气短伴全身乏力2个月,门诊以“间质性肺炎”收入院,双手轻度“技工手”样改变,四肢肌力3级。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阳性,影像学提示肺间质改变,肌肉病理学检查提示肌肉组织萎缩、变性和炎细胞浸润,唇腺病理学检查提示为口腔干燥症,临床诊断为DM并发SS,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5个月,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降至正常,DM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抗体阳性DM并发SS发病率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累及肺脏,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和肌酶谱检测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本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有效。在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 抗JO-1抗体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 皮肌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28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燕凤 吴蓉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21-521,共1页
关键词 无菌脑膜 川崎 并发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发热出疹 神经系统损害 disease 全身血管 冠状动脉损伤 免疫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治疗变应性鼻炎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9
作者 张萍 宋学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2期3170-3171,共2页
关键词 变应 等离子消融 系统治疗 鼻黏膜 围术期护理 低温 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47
10
作者 章鹏 杨新明 孟宪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9-1032,共4页
布鲁杆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易侵袭骨与关节引起感染性病变。当侵袭脊柱引起椎间盘炎或椎体炎时称为布鲁杆菌病感染性脊柱炎或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
关键词 感染脊柱 杆菌 布鲁杆菌 治疗 诊断 变态反应 感染 人畜共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雯 朱海旭 王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04-805,共2页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治疗 感染多发神经根 大剂量 小儿 滴注 神经系统疾 呼吸肌麻痹 临床症状 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大伟 张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4,共7页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肾移植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以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和急性肾损伤为主要特征,可导致移植肾失功甚至受者死亡。随着我国实体器官移植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对TMA认识的提高,其相关研究也在逐步深入。肾移植...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肾移植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以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和急性肾损伤为主要特征,可导致移植肾失功甚至受者死亡。随着我国实体器官移植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对TMA认识的提高,其相关研究也在逐步深入。肾移植相关TMA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缺乏特异性的无创检测手段。多数TMA的确诊依赖于肾穿刺活组织检查,但由于TMA多伴随有血小板明显降低,肾穿刺风险较大,明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肾移植相关TMA,目前通常使用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停用潜在风险药物等综合治疗方式,但总体预后不佳。本文现就肾移植术后TMA的分类、肾移植相关TMA的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肾移植相关TM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血栓微血管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 免疫抑制药 感染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依库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343例患者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雁 文小凤 魏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并确诊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患者343例(630眼)病历资料。记录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部检...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并确诊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患者343例(630眼)病历资料。记录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诊断及分型参照2005年葡萄膜炎命名标准化工作组提出的相关标准。总结343例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结果343例(630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中,56例单眼受累,287例双眼受累;男女比例为1.4GA6FA1.0;发病年龄为21~50(36.3±12.4)岁。无明确病因的特发性患者122例,已明确病因患者221例,以Behcet病(30.3%)和VKH综合征(20.7%)最常见。343例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按照炎症发生或累及的解剖部位分类,全葡萄膜炎(177/343,51.6%)占比最多,其他依次为中间葡萄膜炎(72/343,21.0%)、后葡萄膜炎(53/343,15.4%)、前葡萄膜炎(41/343,12.0%)。104例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患者中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91例、结节性红斑37例。71例VKH综合征性葡萄膜炎患者出现耳鸣39例、皮肤及毛发异常11例、头皮痛或感觉异常9例。343例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眼部并发症以白内障(228例)最为常见,其次分别是视神经萎缩(39例)、黄斑萎缩(38例)和继发性青光眼(36例)。结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中,全葡萄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前葡萄膜炎;Behcet病性葡萄膜炎和VKH综合征性葡萄膜炎仍是我国最常见的全葡萄膜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葡萄膜 BEHCET VKH综合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 被引量:2
14
作者 闵颖 佟静 王炳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2期12-17,共6页
酒精性肝炎是一种急性炎症性肝病,常常发生于酒精性肝硬化背景下,与短期和长期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特别是合并重症急性酒精性肝炎时。重症急性酒精性肝炎是一种与过量饮酒相关的独特临床综合征。过量饮酒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构成改... 酒精性肝炎是一种急性炎症性肝病,常常发生于酒精性肝硬化背景下,与短期和长期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特别是合并重症急性酒精性肝炎时。重症急性酒精性肝炎是一种与过量饮酒相关的独特临床综合征。过量饮酒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构成改变及肠道通透性增加,形成酒精性肝炎的中心介质肠源性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酒精及其代谢物通过线粒体损伤和内质网应激诱导活性氧的产生和肝细胞损伤。肝细胞损伤激活凋亡和坏死途径并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放大并持续炎症反应。DAMP和PAMP在肝脏中的累积,触发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并通过免疫介导的凋亡和坏死转变为肝细胞非凋亡性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焦亡),细胞焦亡增强免疫细胞的免疫原性,诱导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与此同时,为了抵消过度的SIRS,机体逐渐产生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CARS),试图从过度炎症状态中拯救体内平衡,结果导致重要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细胞的衰竭和功能障碍,发生功能性免疫细胞瘫痪,从而增加感染风险。SIRS和CARS并行发展,以及诱发的脓毒症,最终导致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外器官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全身反应综合征 代偿反应综合征 慢加急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生态制剂对慢性肝病和肝性脑病防治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Stig Bengmark 刘青(翻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亚临床型肝 生态制剂 生物 系统反应 防治 生态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猪应激综合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春城 《吉林畜牧兽医》 2012年第10期22-22,共1页
猪应激综合征(简称PSS),是猪遭受不良因素(激源)的刺激,而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应答反应,是一种像休克一样的急性应激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是高代谢性肌病、体温过高及循环障碍,包括恶性高热症、背肌坏死症、运输性肌病、PSE猪... 猪应激综合征(简称PSS),是猪遭受不良因素(激源)的刺激,而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应答反应,是一种像休克一样的急性应激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是高代谢性肌病、体温过高及循环障碍,包括恶性高热症、背肌坏死症、运输性肌病、PSE猪肉(苍白、柔软、有渗出的猪肉——白肌肉)、DFD猪肉(深色干硬肉)、抓捕性肌病以及心猝死病等。猪应激综合征以瘦肉型、长得快的品种多发,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已日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应激综合征 PSE猪肉 应答反应 非特异 代谢 高热症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诊治
17
作者 邓思思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10期108-108,共1页
蛋鸡卵黄性腹膜炎是密集化蛋鸡养殖的常发病之一,蛋鸡发生该病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应激反应、其他因素(物理伤害)引起,其中以病毒性疾病与大肠杆菌}昆合感染的卵黄性腹膜炎最常见。感染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 蛋鸡卵黄性腹膜炎是密集化蛋鸡养殖的常发病之一,蛋鸡发生该病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应激反应、其他因素(物理伤害)引起,其中以病毒性疾病与大肠杆菌}昆合感染的卵黄性腹膜炎最常见。感染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病毒病,或大肠杆菌病、鸡沙门氏菌病等细菌病后,侵害蛋鸡生殖系统,引起卵泡充血、出血、卵泡膜破裂,卵子液化、输卵管炎症等病变,使卵子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愎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腹膜 蛋鸡养殖 传染支气管 产蛋下降综合征 大肠杆菌 诊治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高方媛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825-828,共4页
内毒素除了激活免疫反应,加重肝损伤和诱发肝衰竭之外,还可能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多种致死性并发症的形成密切相关。归纳总结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形成机制及其在肝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最新研究... 内毒素除了激活免疫反应,加重肝损伤和诱发肝衰竭之外,还可能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多种致死性并发症的形成密切相关。归纳总结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形成机制及其在肝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寻求预防和控制IETM的有效方法,是临床成功治疗严重肝病和肝衰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内毒素血症 腹膜 肝肾综合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早期预警指标探究及其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梁阳冰 李建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3024-3027,共4页
目的:研究DD、ALB、CHE、TNT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感染性休克的早期预警价值及其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生PCNL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测定D... 目的:研究DD、ALB、CHE、TNT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感染性休克的早期预警价值及其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生PCNL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测定DD、ALB、CHE、TNT及IL-17、IL-10、Foxp3、RORγt。结果:观察组CHE、AL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D、TN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发生MODS患者的CHE、ALB低于未发生MODS的患者,DD、TNT高于未发生MODS的患者且MODS累及脏器数目越多,CHE、ALB越低,DD、TNT越高;观察组血清中IL-17、IL-10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RORγt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发生MODS患者血清中IL-17、IL-10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RORγt的mRNA含量高于未发生MODS的患者且MODS累及脏器数目越多,血清中IL-17、IL-10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RORγt的mRNA含量越高;CHE、ALB与IL-17、IL-10、Foxp3、RORγt呈负相关,DD、TNT与IL-17、IL-10、Foxp3、RORγt呈正相关。结论:DD、ALB、CHE、TNT是PCNL术后感染性休克及MODS的早期预警指标,与MODS的严重程度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感染休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反应综合征 代偿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血管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波 李世钢 林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26,132,共2页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有研究证明,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可有效控制KD患儿急性期症状。氧化应激在血管性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KD急性期受损的...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有研究证明,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可有效控制KD患儿急性期症状。氧化应激在血管性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KD急性期受损的血管内皮释放各种氧自由基、细胞因子导致氧化性损伤,使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受到损害。花生四烯酸的氧化产物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是脂质过氧化的可靠标志,能有效的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本研究通过测定尿液中8-iso-PGF2α的含量,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急性期KD患儿血管氧化应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全身血管 氧化应激 川崎 8-ISO-PGF2Α 患儿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发热出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