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困境与安置模式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晓刚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4-127,133,共5页
失地农民大量地、集中地从农业转移出来,失去土地后如何就业成为失地农民面临的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表现为数量巨大且分布不均;就业渠道狭窄;收入缺乏稳定性;隐性失业显性化;就业意愿差异较大等方面,... 失地农民大量地、集中地从农业转移出来,失去土地后如何就业成为失地农民面临的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表现为数量巨大且分布不均;就业渠道狭窄;收入缺乏稳定性;隐性失业显性化;就业意愿差异较大等方面,失地农民的就业难本质上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安置政策等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缺陷,经济上表现为外力推动下超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战略与失地农民就业岗位供给之间没有协调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受到失地农民个体的择业观念偏颇、文化与劳动技能局限、自救积极性脆弱、职业流动性不充分,甚至劳动观念狭隘的制约。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与困境,各地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采取了多种就业安置方式,如以土地换就业、一次性货币补偿、以土地换社保、留地集中安置、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模式来化解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如何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就业 现状 困境 安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地农民就业的类型、路径与政府引导——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叶继红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从对南京市的调查来看,64%的失地农民实现了城市就业。他们主要通过政府部门、职业中介以及个人关系网络等渠道,从事个体经营...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从对南京市的调查来看,64%的失地农民实现了城市就业。他们主要通过政府部门、职业中介以及个人关系网络等渠道,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就业,呈现出政府安置就业、失地农民自谋职业中的"自雇型"和"受雇型"就业的独特类型。针对这一现状,地方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就业 政府导引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华明“宅基地换房”对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林靖 王菲 杨达 《西部论坛》 2012年第4期19-26,共8页
根据实地抽样调研数据,采用倍差分析法评估天津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对换房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换房后华明镇有就业愿望的无业劳动力比例从9%上升到14%,而且"宅基地换房"政策并没有给换房农民带来收入的增... 根据实地抽样调研数据,采用倍差分析法评估天津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对换房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换房后华明镇有就业愿望的无业劳动力比例从9%上升到14%,而且"宅基地换房"政策并没有给换房农民带来收入的增加,反而使农民的纯收入比从前低;但大部分农民对换房以后的生活感到满意。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也是华明镇目前最为严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加快"三区联动"建设,着力完善就业促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换房 快速城市化 换房农民 农民增收 失地农民就业 就业促进 三区联动 倍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