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施行中的问题及解决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昌超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5,共8页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属于惩罚性规范,基于其惩罚性功能,在适用该制度时首先要明确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标准。同时,为便于发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作用,也有必要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相对合理的分类,对不同失信类型或程度的失信行...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属于惩罚性规范,基于其惩罚性功能,在适用该制度时首先要明确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标准。同时,为便于发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作用,也有必要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相对合理的分类,对不同失信类型或程度的失信行为采用不同的惩戒力度。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建立对被错误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员的救济与补偿措施。此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所涉案件的相关信息的范围还值得商榷,主要围绕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展开,既要强调公布信息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减少社会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隐私权保护 纠错程序 监督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影响企业银行借款机理探讨——基于第三方声誉惩罚视角的检验
2
作者 周洲 周丹琪 冉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14,共13页
笔者基于第三方声誉惩罚理论,利用2010—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3年出台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及其机理。检验结果证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由公权力担任执行者的第三方声誉惩... 笔者基于第三方声誉惩罚理论,利用2010—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3年出台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及其机理。检验结果证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由公权力担任执行者的第三方声誉惩罚,提供了声誉惩罚的“公共品”,提高了社会诚信水平并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借款。这种第三方声誉惩罚措施还能够通过两条路径对企业银行借款产生正向影响:一是第三方声誉惩罚增加了企业失信的声誉成本,减少了企业失信行为,提高了企业声誉;二是第三方声誉惩罚能增强企业信用意识,使企业更加重视并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银行借款。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第三方声誉惩罚效果在不同企业中存在差异,企业风险水平越低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低,第三方声誉惩罚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也越显著。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在提高企业银行借款的同时减少了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改变了企业融资结构;即使设立第三方声誉惩罚退出机制也不会弱化其对企业银行借款的作用。本研究首次从第三方声誉惩罚视角实证检验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丰富了有关第三方声誉惩罚理论以及企业银行借款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文献,为政府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第三方声誉惩罚对企业融资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银行借款 影响机理 第三方声誉惩罚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扣留机器拒还 督促执行赔偿
3
《农家致富》 2023年第10期49-49,共1页
【案例】甲公司将其所有的两台机械出借给乙公司使用。后白某因材料费问题与乙公司产生纠纷,遂强行扣留了甲公司借给乙公司的两台机械。甲公司多次催要未果后,遂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判决白某返还甲公司机械,但白某拒不归还;在强制执行... 【案例】甲公司将其所有的两台机械出借给乙公司使用。后白某因材料费问题与乙公司产生纠纷,遂强行扣留了甲公司借给乙公司的两台机械。甲公司多次催要未果后,遂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判决白某返还甲公司机械,但白某拒不归还;在强制执行过程中,白某又拒不配合执行。检察机关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法院依法冻结白某账户内存款,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检法共同努力下,白某最终同意偿还甲公司机械款3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建议 强制执行 检察机关 提起诉讼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扣留 拒不归还 督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改革之于诚信政府建设的功能及其限度 被引量:5
4
作者 侯明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85,共14页
司法改革之于诚信政府建设的功能研究,意在从司法改革的视角寻求司法和诚信政府建设之间的功能性勾连。司法"去地方化"改革之于诚信政府建设的功能实质,在于通过提升司法权的独立运作以及对于行政权的制约能力,从而促进其对... 司法改革之于诚信政府建设的功能研究,意在从司法改革的视角寻求司法和诚信政府建设之间的功能性勾连。司法"去地方化"改革之于诚信政府建设的功能实质,在于通过提升司法权的独立运作以及对于行政权的制约能力,从而促进其对于诚信政府的形塑能力;"基本解决执行难"行动则通过发挥清单式治理下具有失信惩戒作用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以及司法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作化运行来促进诚信政府建设;作为司法改革之规范载体的规范性司法文件,通过"文件政治"这一既有政治科层式路径以及司法裁判与执行的依据选择而对行政系统的诚信建设产生影响。但是以上三种司法改革的进路,不管是在司法裁判功能的本体意义上,还是在"司法-行政"的权力结构视角上,抑或在新制度供给和制度效能的有限性以及失信黑名单制度的成熟度上,都对诚信政府建设具有一定的功能限度。因此需要加以完善,共助诚信政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政府 司法“去地方化” “基本解决执行难”行动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规范性司法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