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午后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的相关 被引量:5
1
作者 胡红桥 刘瑞源 +2 位作者 杨惠根 N.Sato M.Kikuchi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1-249,共9页
利用1997年和1998年南极中山站多通道扫描光度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和Wind卫星在弓激波上游对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参数的观测数据,对午后高纬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午后630.0 nm极光强度与太阳... 利用1997年和1998年南极中山站多通道扫描光度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和Wind卫星在弓激波上游对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参数的观测数据,对午后高纬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午后630.0 nm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间有很好的相关,而557.7 nm的相关性差一些;在考察的所有耦合函数中,午后极光受太阳风电场和能量的影响更直接;同时,行星际磁场的时钟角对午后极光也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站 午后极光 极光强度 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的能量收支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文耀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共14页
太阳风向磁层-电离层(Magnetosphere and Ionosphere,MI)系统输入能量,而输入的能量随后在MI系统中消耗.本文从能量守恒原理出发,讨论太阳风-磁层-电离层(SMI)耦合过程中的能流路径和能量收支的定量关系.主要讨论9个问题:(1)太阳风向MI... 太阳风向磁层-电离层(Magnetosphere and Ionosphere,MI)系统输入能量,而输入的能量随后在MI系统中消耗.本文从能量守恒原理出发,讨论太阳风-磁层-电离层(SMI)耦合过程中的能流路径和能量收支的定量关系.主要讨论9个问题:(1)太阳风向MI系统的能量输入,(2)MI系统对能量输入的响应,(3)环电流的能量消耗,(4)极区电离层焦耳加热的能量消耗,(5)极光粒子沉降的能量消耗,(6)磁尾能量的消耗、储存以及返回下游太阳风,(7)平静期间的能量积累与释放,(8)能量在不同能汇中的分配,(9)评价能量函数的准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SMI耦合) 磁层-电离层系统(MI系统) 能量收支 耦合函数 环电流 焦耳加热 极光粒子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IMF北向分量特强时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 被引量:1
3
作者 沈长寿 资民筠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6-80,共5页
关于IMF北向分量特强时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沈长寿,资民筠(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关键词行星际磁场,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函数为检验Akasofu提出的能量融合函数“’在BZ强... 关于IMF北向分量特强时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沈长寿,资民筠(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关键词行星际磁场,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函数为检验Akasofu提出的能量融合函数“’在BZ强北向时能否反映太阳风与磁层扰动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磁场 太阳风 磁层 耦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际-赤道电场穿透效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勇 洪明华 +1 位作者 万卫星 杜爱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79-1284,共6页
电场穿透作为强烈地磁活动期间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电动力学耦合的重要形式,近年来一直是空间物理学最为活跃的课题之一.在过去的近40年里人们一直关注于观测证据的寻找以及物理过程的模拟,"电场穿透效率"这一重要定量化指标... 电场穿透作为强烈地磁活动期间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电动力学耦合的重要形式,近年来一直是空间物理学最为活跃的课题之一.在过去的近40年里人们一直关注于观测证据的寻找以及物理过程的模拟,"电场穿透效率"这一重要定量化指标直到最近几年才得到重视.本文定义赤道电场增量与对应的行星际电场增量的比值为穿透效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穿透效率的地方时变化以及与中性风发电机的关系做了实验性讨论,在一定简化条件下结果表明:(1)不考虑跨极盖电势饱和的情况下,赤道电场增量与行星际电场增量呈线性关系,且中性风发电机并不影响电场穿透效率;(2)恒定重联线长度L的限定下,穿透效率具有明显地方时依赖性.例如对于L=2.6RE,在9LT至23LT之间,穿透效率维持在10%左右;0LT至7LT之间,穿透效率迅速从2%上升至30%后又迅速回落到原始水平,形成尖峰.这些结果基本符合观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 行星际电场 电场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暴环电流衰减率对磁层能量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文耀 杜爱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7-1255,共9页
赤道环电流是引起磁暴扰动的主要电流体系,环电流衰减速率极大地影响着磁层能量收支估计和磁暴预报.本文提出评价环电流衰减率的两条新指标;(1)E指标(磁暴事件总能量收支平衡指标),即磁暴全过程的积分能量收支平衡;(2)L指标(长期总能量... 赤道环电流是引起磁暴扰动的主要电流体系,环电流衰减速率极大地影响着磁层能量收支估计和磁暴预报.本文提出评价环电流衰减率的两条新指标;(1)E指标(磁暴事件总能量收支平衡指标),即磁暴全过程的积分能量收支平衡;(2)L指标(长期总能量收支平衡指标),即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段内积分能量收支平衡.我们用1998~2003年44个磁暴事件以及第23太阳周(1998~2008年)11年的连续资料,分别检验了几类衰减率模型对上述两条指标符合的情况.结果表明,PA1978和XD2010两类模型对E指标符合得最好,即无论磁暴强弱,它们均显示出事件总能量收支平衡的基本特征;同时,这两类模型与L指标符合得也最好,即它们的长期积分能量基本平衡,而且磁暴期间的能量消耗表现出明显增强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电流 衰减率 磁层能量收支 太阳风-磁层耦合 ε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极倾角对弓激波日下点距离和尾部张角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袁换只 吕建永 王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8,共7页
通过对IMP 8,Geotail,Magion 4和Cluster 1四颗卫星弓激波穿越数据的统计及拟合分析,定量研究了偶极倾角对弓激波日下点距离和尾部张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弓激波日下点距离随偶极倾角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且偶极倾角为负值时比其为正值时... 通过对IMP 8,Geotail,Magion 4和Cluster 1四颗卫星弓激波穿越数据的统计及拟合分析,定量研究了偶极倾角对弓激波日下点距离和尾部张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弓激波日下点距离随偶极倾角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且偶极倾角为负值时比其为正值时日下点距离增大的幅度更大;弓激波尾部张角随偶极倾角绝对值增大而减小;当偶极倾角由负变为正的时候,弓激波向地球一侧移动,同时尾部张角增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包含偶极倾角效应的弓激波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激波 偶极倾角 太阳风-磁层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SCAT雷达观测到的极区电离层等离子体反常对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鹏 刘会欣 +1 位作者 K.Schlegel2 徐继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6-453,T001,共9页
综合分析EISCAT雷达与卫星当地测量数据 ,并利用磁层磁场模式对磁力线进行追踪 ,研究了发生在极光椭圆朝极盖边界附近电离层中 ,一例反常的背离太阳流动的强等离子体对流事件 ,及相关的太阳风 -磁层 -电离层耦合过程 .结果表明 ,磁暴期... 综合分析EISCAT雷达与卫星当地测量数据 ,并利用磁层磁场模式对磁力线进行追踪 ,研究了发生在极光椭圆朝极盖边界附近电离层中 ,一例反常的背离太阳流动的强等离子体对流事件 ,及相关的太阳风 -磁层 -电离层耦合过程 .结果表明 ,磁暴期间IMFBz 指向南时观测到这一反常高速对流 ,及其相应的等离子体性态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区 电离层 等离子体对流 粒子沉降 磁场重联 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