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跟踪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东江 刘亚军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年第7期19-26,共8页
随着太阳能不断被人类发现利用,如何应用自动控制系统有效捕捉太阳能更是当前自动化业界所面临的最新课题,本次设计就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太阳能的最大化合理应用。本系统阐述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以及软硬件部分的设计,... 随着太阳能不断被人类发现利用,如何应用自动控制系统有效捕捉太阳能更是当前自动化业界所面临的最新课题,本次设计就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太阳能的最大化合理应用。本系统阐述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以及软硬件部分的设计,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系统采用了两种追踪模式:光电检测追踪模式和太阳角度追踪模式。晴天时系统采用光电检测追踪模式,而阴天时系统进入太阳角度追踪模式。在光电检测追踪模式下,光电检测部分采用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传感器,利用硬件装置通过光电二极管的比较电路来判断太阳的方位,从而达到了追踪太阳的目的。在太阳角度追踪模式下,要是通过软件计算当时当地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再配合硬件来实现对太阳的追踪。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完成了系统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自动化控制 追踪系统 光电检测 太阳角度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光电池旋转方法测量太阳光入射角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史旺旺 刘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2,共4页
提出了通过两块光电池同步旋转得到的短路电流曲线来求解光线角度的方法。利用产生的短路电流含有交变电流和直流分量的特性,通过DFT将交直流分量分离,根据交流分量的相位和交直流分量的幅度分别求解太阳光线的方位角和高度角。求解过... 提出了通过两块光电池同步旋转得到的短路电流曲线来求解光线角度的方法。利用产生的短路电流含有交变电流和直流分量的特性,通过DFT将交直流分量分离,根据交流分量的相位和交直流分量的幅度分别求解太阳光线的方位角和高度角。求解过程中考虑了反射的影响和光电池特性不一致的影响。通过试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太阳光线角度 太阳跟踪 相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支架调整机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3
作者 徐萌 蔡雄 王晓梅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19期34-36,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光伏系统的功率输出,文章提出一种光伏支架的调整设计方式,其目的在于保证光伏板始终能在一定的角度下接收太阳照射。文章开始采用光电传感器和单片机组成的角度检测体系,能实时监控光伏板与太阳的夹角;紧接着运用液压传动... 为进一步提升光伏系统的功率输出,文章提出一种光伏支架的调整设计方式,其目的在于保证光伏板始终能在一定的角度下接收太阳照射。文章开始采用光电传感器和单片机组成的角度检测体系,能实时监控光伏板与太阳的夹角;紧接着运用液压传动及机械机构的设计原理,研发出一款新颖的光伏支架调整设备。MATLAB的仿真分析及实验室测试都证实,这个新设备在调整角度的精确度、反应速度及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优秀。为进一步提升其表现,文章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控制策略。在模拟环境下,该策略能够快速、准确地调整光伏板的照射角度以优化电力输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这种光伏支架调整机构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还具有简单、稳定、成本低等优势,对于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光伏支架调整机构 太阳角度检测 模糊逻辑控制 电力输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影子定位分析
4
作者 曹可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12期56-57,共2页
文章利用与太阳照射相关的若干角度参数,分析在太阳照射下,直杆的影子长度变化及影子轨迹,进而确定直杆所处位置。首先建立了以直杆长度,测量地的经纬度,测量时间为参数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一个... 文章利用与太阳照射相关的若干角度参数,分析在太阳照射下,直杆的影子长度变化及影子轨迹,进而确定直杆所处位置。首先建立了以直杆长度,测量地的经纬度,测量时间为参数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一个影子定位模型来确定测量地的经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角度 影子长度 定位分析 最小二乘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