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建涛 徐越 许世森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28,共5页
概述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ISCC)技术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研发和运行的太阳能混合电站。总结发现:ISCC发电技术为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案,既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又克服了其资源... 概述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ISCC)技术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研发和运行的太阳能混合电站。总结发现:ISCC发电技术为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案,既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又克服了其资源的不稳定性,根据太阳能白天发电夜晚不发电的特点,实现电网昼夜自然调峰;目前ISCC系统具有塔式、碟式、槽式和菲涅尔式等重要形式,可根据电厂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形式,最大化地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 塔式 碟式 槽式 菲涅尔式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优化 被引量:17
2
作者 裴杰 赵苗苗 +3 位作者 刘明义 郑建涛 徐海卫 曹传钊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25,131,共5页
针对华能南山电厂菲涅尔式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SCC)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场产生的过热蒸汽引入汽轮机低压段做功所导致的能量损失问题,提出了在太阳能集热场设置蓄热系统,以保证集热场出口过热蒸汽参数的稳定,并将过热蒸汽引... 针对华能南山电厂菲涅尔式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SCC)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场产生的过热蒸汽引入汽轮机低压段做功所导致的能量损失问题,提出了在太阳能集热场设置蓄热系统,以保证集热场出口过热蒸汽参数的稳定,并将过热蒸汽引入汽轮机的中压段做功。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系统相比,ISCC改进系统太阳能发电功率提高了0.189 MW,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7%,系统热效率提高了0.15%,系统等效节气量提高了39.69m3/h,系统热力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场 燃气-蒸汽 联合循环 发电系统 等效节气量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负荷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健 任育杰 +2 位作者 张晨阳 胡榕 王云龙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45,共6页
本文以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SCC)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稳态模型,分析了太阳能辐射强度对ISCC热电联产机组系统整体运行性能和热力参数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太阳能引入前后运行特性及热电... 本文以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SCC)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稳态模型,分析了太阳能辐射强度对ISCC热电联产机组系统整体运行性能和热力参数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太阳能引入前后运行特性及热电调峰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ISCC系统的㶲效率随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增大逐渐上升;系统循环热效率随ISCC系统燃气轮机负荷率升高和对外供热量的升高而增大;ISCC系统中太阳能的配置增大了机组的调峰范围,促进了机组的热电解耦,且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太阳能互补潜力随着燃气轮机负荷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该研究结果可为ISCC应用于热电联产提供理论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 热电联产 调峰范围 负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量量化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宁 张紫禾 +4 位作者 张景奇 康磊 张海滨 陈颖 贾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89-1496,共8页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指南》)两种排放因子法,以及一种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原理的排放源监测法,对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4次量化,分别得出监测法、《核算报告要求》以及《IPCC指南》下限值、缺省值和上限值5组量化值.结果表明:(1)采用监测法得出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明显小于两种指南排放因子法量化结果;(2)采用《核算报告要求》得出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介于《IPCC指南》缺省值和下限值的量化值之间;(3)《核算报告要求》和《IPCC指南》中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分别超出此次监测法量化值折算出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的22%、19%、23%和28%,证明存在因高估排放因子导致高估CO_2排放量的可能;(4)装置运行负荷率越高,采用排放因子法得出的量化值越趋近于监测法量化值.研究显示,在监测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宜采用监测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量化,可避免燃料燃烧特性值和装置负荷率对排放因子法量化准确性的干扰,能更好地支撑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统计量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监测法 排放因子法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轴系配置的思考 被引量:16
5
作者 邓小文 肖小清 张俊杰 《广东电力》 2005年第4期1-8,共8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因高效、节能、环保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此, 从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出发, 全面分析联合循环机组轴系的配置型式及其影响, 重点比较了单轴和多轴“2拖1”机组在设备投资、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因高效、节能、环保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此, 从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出发, 全面分析联合循环机组轴系的配置型式及其影响, 重点比较了单轴和多轴“2拖1”机组在设备投资、占地面积、建设周期、起动停机、功率和效率、检修和控制系统方面的优缺点, 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新机组建设的轴系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轴系配置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闸北发电厂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改造的决策 被引量:3
6
作者 左鸿恕 陈卫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9-51,共3页
采用燃气轮机及其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对上海闸北发电厂进行改造,是上海电力工业局的一项重大决策。介绍了闸北电厂技术改造方式、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及其参数选择等。
关键词 发电 燃气-蒸汽发电 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自启动功能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朝 金智伟 +2 位作者 陈浩 翟鹏 辛军放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3-156,共4页
针对某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自启动功能运行方式多样、工艺流程可变的特点,设计了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自启动程序。通过选择1号机组和2号机组的启动顺序,设置合理的并汽顺序,从而使得该程序能够很好地适应二拖一机组... 针对某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自启动功能运行方式多样、工艺流程可变的特点,设计了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自启动程序。通过选择1号机组和2号机组的启动顺序,设置合理的并汽顺序,从而使得该程序能够很好地适应二拖一机组的运行特点,实现机组的全自动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二拖一 全自动启动 并汽 顺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atic PCS7分散控制系统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卫东 张伟 +2 位作者 薛建中 何新 景效国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48,共3页
结合杨凌燃机热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工程实例 。
关键词 热电厂 SIMATICPCS7 分散控制系统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国产保护设备配置方案 被引量:7
9
作者 黄蕾 姚挺生 +1 位作者 沈俪 傅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一般采用配套进口保护设备,还没有采用国产保护设备的应用实例。结合电厂的工程实践,分析比较了9FA型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与常规机组的差异,重点针对发电机启停机保护、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发电机...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一般采用配套进口保护设备,还没有采用国产保护设备的应用实例。结合电厂的工程实践,分析比较了9FA型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与常规机组的差异,重点针对发电机启停机保护、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主变压器差动保护,以及其他后备保护。深入研究了这些保护在负载换流型变频器(LCI)系统变频启动过程中的运行特点。通过采用与频率无关的保护原理以及特性化配置,提出了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采用国产保护设备的变频启动解决方案和主保护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LCI变频启动 国产化 保护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的噪声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语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21,共5页
针对镇海30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扩建场地狭小,为使原来已局部超标的居民区环境噪声在联合循环机组投产后达标,在工程设计中对机组主要噪声源采取了一系列降噪措施,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对联合循环机组的噪声传播进行模拟和预... 针对镇海30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扩建场地狭小,为使原来已局部超标的居民区环境噪声在联合循环机组投产后达标,在工程设计中对机组主要噪声源采取了一系列降噪措施,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对联合循环机组的噪声传播进行模拟和预测,在噪声传播途径上建设大型隔声屏障。经工程竣工验收,取得了满意的噪声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 噪声控制 隔声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碳排放绩效计算及影响分析
11
作者 孙天祥 刘松涛 +4 位作者 曹悦 陈传敏 贾文波 李朋 周卫青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为提高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使企业评估碳减排效果更加直观,提出将电厂发电量与碳排放强度相关联。首先,基于Aspen Plus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其碳排放绩效;然后,从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热网投入和天然气成分4个影响... 为提高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使企业评估碳减排效果更加直观,提出将电厂发电量与碳排放强度相关联。首先,基于Aspen Plus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其碳排放绩效;然后,从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热网投入和天然气成分4个影响因素分别对碳排放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Aspen Plus模型能准确模拟电厂运行,以某电厂S106FA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经计算碳排放绩效为342.66 g/(kW·h)。采用碳排放绩效对比实测法与排放因子法对碳排放进行计算,碳排放绩效核算碳排放量更贴近实测法计算结果,碳排放绩效法与实测法核算偏差在0.20%。排放因子法采用实测法低位发热量和省缺值低位发热量与实测法偏差分别为5.24%和19.66%;机组负荷对联合循环机组碳排放绩效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热网投入、环境温度和天然气成分。为降低联合循环机组碳排放绩效,电厂需要合理安排调峰时间和热网供热,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或补充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Aspen Plus 模拟计算 碳排放绩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发研究燃煤(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12
作者 钟史明 《煤炭综合利用译丛》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7,67,共7页
本文首先阐述当前国内外火电发展动向与存在问题,指出:直接燃煤的严重危害性、烟气脱硫耗资大、占地大且热效率下降,继而论述燃煤(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开发研究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国内技术基础,提出在发展大容量、高参数... 本文首先阐述当前国内外火电发展动向与存在问题,指出:直接燃煤的严重危害性、烟气脱硫耗资大、占地大且热效率下降,继而论述燃煤(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开发研究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国内技术基础,提出在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的同时,必须重点开发研究燃煤沸腾床(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发电 燃气 蒸汽 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航行 陈亮 +3 位作者 王春波 马立荣 许紫阳 李景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931-4940,共10页
针对传统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无法适应当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发展趋势的问题,该文建立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稳态模型,分析燃气联合循环机组配置太阳能及储热设备前后运行特性及调峰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而构建机组经济性... 针对传统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无法适应当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发展趋势的问题,该文建立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稳态模型,分析燃气联合循环机组配置太阳能及储热设备前后运行特性及调峰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而构建机组经济性模型并进行典型日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的输入可以增大原机组的热电可行域,增强机组的调峰能力;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 热电联产 调峰范围 负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集热器耦合方式对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树成 付忠广 +2 位作者 高学伟 高玉才 张高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38,共7页
根据"能量互补,梯级利用"原则,对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中太阳能集热器出口过热蒸汽与余热锅炉3种耦合方式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3种耦合方式下系统燃料消耗量、燃料基热效率、[火用]效率、[火用]损率、化石燃料节约率及... 根据"能量互补,梯级利用"原则,对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中太阳能集热器出口过热蒸汽与余热锅炉3种耦合方式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3种耦合方式下系统燃料消耗量、燃料基热效率、[火用]效率、[火用]损率、化石燃料节约率及不同集热场出口蒸汽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能集热器出口过热蒸汽接入到余热锅炉的高压蒸发器出口时,具有较高的热力性能,与没有投入太阳能集热器相比,燃料消耗量降低1.12 kg/s,燃料基热效率提高4.6%,[火用]效率提高4.3%,[火用]损率降低5.2%,节约化石燃料率为7.7%;此外,通过经济性分析可知,采用上述耦合方式每年可节约燃料费用2408.3万元,减少CO2排放量20 047.5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槽式集热器 [火用]分析 热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进[火用]分析方法的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火用]损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树成 付忠广 +2 位作者 张高强 张天清 石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198,共7页
以槽式太阳能集热场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所组成的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为研究对象,利用先进[火用]分析方法对系统各主要部件及整体[火用]损进行分析,并将系统[火用]损分为内部损、外部[火用]损、可避免[火用]损和不可避免[火用]损。结果表... 以槽式太阳能集热场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所组成的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为研究对象,利用先进[火用]分析方法对系统各主要部件及整体[火用]损进行分析,并将系统[火用]损分为内部损、外部[火用]损、可避免[火用]损和不可避免[火用]损。结果表明:系统[火用]效率与太阳辐射强度(DNI)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系统[火用]损率则与之相反。燃烧室和太阳能集热场2个部件具有较大的[火用]损率,分别为54.8%和16.1%;系统大部分[火用]损为内部[火用]损和不可避免[火用]损。系统中[火用]损最大的部件是燃烧室,占全部[火用]损的54.86%,其次是槽式太阳能集热场,占全部[火用]损的1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 太阳集热器 [火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系统典型日逐时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树成 付忠广 +2 位作者 许乐 卢茂奇 高学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2,共7页
以槽式太阳能集热场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所组成的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为研究对象,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太阳能集热场及ISCC系统整体在4个典型日的热力学逐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增加,太阳能侧... 以槽式太阳能集热场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所组成的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为研究对象,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太阳能集热场及ISCC系统整体在4个典型日的热力学逐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增加,太阳能侧发电量也随之增加,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系统发电量逐渐减小,形成互补趋势;随着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增加,太阳能集热场的工质流量、集热场效率和光电转换率随之增加,ISCC系统的燃料基热效率和[火用]效率也随之增加,而[火用]损率逐渐减小,表明太阳能集热场的启用可以提升ISCC系统性能;对系统主要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系统年太阳能侧发电量为27.25 MW·h,年燃料节约率为3664.6 t,年CO2减排量为10077.66 t,年节省燃料费用为1210.64万元。该研究可为ISCC系统的设计及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槽式集热器 [火用]分析 典型日 逐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有机朗肯循环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发电系统的变工况热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睿哲 叶学民 +1 位作者 董志坚 李春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6,共10页
构建了集成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Rankinecycle,ORC)与碳捕获和封存(carboncaptureandstorage,CCS)的660MW太阳能-燃煤发电系统,利用凝结水回收CO_(2)压缩过程的余热、后经太阳能集热场气化、为再沸器提供能量,同时利用中压缸抽汽作为再... 构建了集成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Rankinecycle,ORC)与碳捕获和封存(carboncaptureandstorage,CCS)的660MW太阳能-燃煤发电系统,利用凝结水回收CO_(2)压缩过程的余热、后经太阳能集热场气化、为再沸器提供能量,同时利用中压缸抽汽作为再沸器热源,再沸器冷凝水的经ORC回收余热后返回至H9低压加热器出口。分析了该系统的经济指标及变工况时热力性能、㶲性能,研究了ORC和CCS中参数变化和太阳能系统运行特性对集成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系统的热力性能及经济性均优于目前常见的抽汽式燃煤碳捕集机组。随λ(中压缸抽汽热量占再沸器所需热量之比)增大,机组热力性能有所下降,汽轮机㶲效率增加。随负荷降低,汽轮机㶲效率有所升高。再沸器冷凝水经ORC回收余热后,可以在变工况时更好的匹配凝结水的温度,减少能量损失,且返回H9低压加热器出口时,ORC循环热效率最高,机组热力性能也较好。在春分、夏至、秋分时,太阳辐射强度(directnormalirradiance,DNI)稳定后系统能以较低λ运行,机组热力性能有较大提升;在冬至,DNI波动较大,此时只能保持较高λ运行,机组热力性能提升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压缩 太阳能-燃煤碳捕集发电系统 有机朗肯循环 变工况 热力性能 辅助系统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余热锅炉的大型化与国产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哈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共3页
结合我国配置PG9371容量等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余热锅炉大型化和国产化问题,从余热锅炉的设计技术、材料选择、生产制造能力及配套设备几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对国内外的情况也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余热锅炉 大型化 国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系统热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树成 付忠广 +2 位作者 张高强 张天清 宋学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1,共6页
针对郑州地区某SGT5-4000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增加太阳能集热场所组成的太阳能互补联合循环(ISCC)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在不同太阳能辐射强度下系统热力参数并与传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CPP)对比。结果表明ISCC系统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 针对郑州地区某SGT5-4000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增加太阳能集热场所组成的太阳能互补联合循环(ISCC)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在不同太阳能辐射强度下系统热力参数并与传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CPP)对比。结果表明ISCC系统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年节省天然气费用5512.36万$,年CO2减排量3.02×105t,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经济性分析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 太阳集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负荷下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跃龙 付忠广 +1 位作者 张高强 许乐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69,共7页
利用Ebsilon软件对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系统建模,优化了变负荷下联合循环系统的拓扑结构,提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进口水加热方法,提升了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的变工况运行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在本文ISCC系统下,通过增设太阳能集热场进... 利用Ebsilon软件对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系统建模,优化了变负荷下联合循环系统的拓扑结构,提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进口水加热方法,提升了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的变工况运行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在本文ISCC系统下,通过增设太阳能集热场进口水加热器,燃气轮机降负荷运行、环境温度升高和太阳辐射强度增大时,ISCC系统输出功率较优化前均会有所提升。燃气轮机从100%降至30%负荷运行时,ISCC系统功率增量从0增至0.240 MW;环境温度从15℃升至35℃时,ISCC系统功率增量从0.011 MW增至0.291 MW;太阳辐射强度从600 W/m^(2)增至800 W/m2时,ISCC系统功率增量从0.109 MW增至0.477 MW。该结论可为ISCC电站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联合循环 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 变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