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长年蓄热土壤热平衡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潇 郑茂余 张文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7-153,共7页
以严寒地区季节性蓄热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系统在长年蓄、取热情况下土壤的热平衡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系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相同控制条件下运行,蓄热量大于取热量,土壤温度得... 以严寒地区季节性蓄热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系统在长年蓄、取热情况下土壤的热平衡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系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相同控制条件下运行,蓄热量大于取热量,土壤温度得到有效提升,但由于连续多年蓄热土壤中出现热堆积现象,蓄热量逐年下降并趋于平稳;土壤温度的逐年升高使热泵COP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每年提升的幅度不大,可在土壤平均温度趋于稳定时减少蓄热量,使土壤热量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 季节性蓄 数值模拟 土壤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土壤复合热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2
作者 尚少文 陈帅男 麻四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5,共8页
为解决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在运行时因受气候影响而造成冷热堆积,系统长期运行引起土壤热失衡,以沈阳某办公楼为例,利用TRNSYS软件构建空气-土壤复合热源热泵系统模型,通过改变复合热泵系统中空气源制热切换温度和补热停止温度控制... 为解决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在运行时因受气候影响而造成冷热堆积,系统长期运行引起土壤热失衡,以沈阳某办公楼为例,利用TRNSYS软件构建空气-土壤复合热源热泵系统模型,通过改变复合热泵系统中空气源制热切换温度和补热停止温度控制复合热泵系统运行,分析其运行特点;通过改变建筑负荷不平衡率,研究系统适用性。复合热泵系统补热平均COP远高于制热平均COP,最高增加6.26,制热平均COP仅增加0.07,系统总能耗随空气源系统过渡季补热时长的减少而降低92%;与传统“锅炉+制冷机组”相比,一次能源消耗为1 717 MW·h,一次能源效率为92%,节能率为28.3%;建筑负荷不平衡率在40%以下时,只依靠土壤源系统自身恢复能力能基本满足土壤热平衡,在60%以上时,不仅需要空气源系统制热切换温度,还需系统在供暖季制热、过渡季补热,才能保证土壤的热平衡。空气-土壤复合热源热泵系统可减少土壤热不平衡,提高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更具有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土壤复合 TRNSYS 运行模式 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土壤源热能耦合道路融雪系统融雪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慧宁 谭忆秋 +2 位作者 傅忠斌 周纯秀 张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91-1396,共6页
基于太阳能-土壤源热能耦合道路融雪试验系统,开展能量转化型道路融雪性能的研究,分析了融雪过程道路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对影响系统融雪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显示:路面融雪经历初期升温过程-恒温融雪过程-融雪后升温过程3个阶段,且... 基于太阳能-土壤源热能耦合道路融雪试验系统,开展能量转化型道路融雪性能的研究,分析了融雪过程道路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对影响系统融雪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显示:路面融雪经历初期升温过程-恒温融雪过程-融雪后升温过程3个阶段,且同一水平面内,由于与埋管的距离不同,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带状无雪区域的出现;太阳能-土壤源热能耦合道路融雪系统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管间距、埋设深度、液体流速、环境温度等因素对融雪效果存在显著影响,可针对具体运行工况,通过调整相关参数达到理想的融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耦合道路融雪系统 融雪性能 温度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土壤源热能耦合桥面融雪系统温度分布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徐慧宁 谭忆秋 +1 位作者 周纯秀 张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20-1925,共6页
依托太阳能-土壤源热能耦合桥面融雪系统试验路开展桥面融雪系统温度分布特性的研究,对比分析有无加热系统的桥面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加热系统运行对桥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并通过调整测试工况,对影响桥面温度分布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显示... 依托太阳能-土壤源热能耦合桥面融雪系统试验路开展桥面融雪系统温度分布特性的研究,对比分析有无加热系统的桥面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加热系统运行对桥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并通过调整测试工况,对影响桥面温度分布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显示:正常天气状况下,桥面不同深度处的温度、热流密度日变化均近似呈正弦状分布;随着深度的增加,日温差及热流密度的日波幅逐渐减小;太阳辐射是桥面温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加热系统的运行,增大了桥梁结构内部的传热量,改变了桥梁结构一定深度范围内热流传递的方向,桥面温度分布发生显著改变。对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研究表明:可通过使用高导热系数管材、提高循环流体温度及流速改善太阳能-土壤源热能耦合桥面加热系统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耦合桥面融雪系统 温度分布特性 流密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土壤热源热泵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1
5
作者 毕月虹 陈林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低品位能利用热泵试验台上 ,进行了太阳能 -土壤热源热泵交替供暖运行实验研究 ,测得其总体平均供热系数为 2 .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 性能分析 实验研究
全文增补中
光伏-直膨太阳能热泵系统在变水温工况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裴刚 季杰 +3 位作者 刘可亮 何汉峰 陆剑平 韩崇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7-592,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光伏-直膨太阳能热泵(PV-DXSAHP)的系统原理,建立了PV-DXSAHP系统试验台。对PV- DXSAHP系统在水温从15℃升高到55℃工况下的动态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在水温升高到55℃时,PV-DXSAHP系统COP为4.1,测试过程的平... 提出了一种新型光伏-直膨太阳能热泵(PV-DXSAHP)的系统原理,建立了PV-DXSAHP系统试验台。对PV- DXSAHP系统在水温从15℃升高到55℃工况下的动态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在水温升高到55℃时,PV-DXSAHP系统COP为4.1,测试过程的平均光电效率为13.2%。研究表明PV-DXSAHP系统具有优越的热泵性能和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直膨太阳能 性能系数 PV-DXSAHP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泵联合装置设计及香菇干燥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传辉 李保国 +2 位作者 杨会芳 罗权权 李亚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9-155,共7页
研发设计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装置,并进行干燥香菇实验验证。设计一种空气式太阳集热器,采用双通螺旋直流真空管,其内设置有高性能相变蓄热材料的蓄能芯。干燥室采用夹层多点送风并设计扰流风扇,增加送风均匀性。太阳能干燥系... 研发设计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装置,并进行干燥香菇实验验证。设计一种空气式太阳集热器,采用双通螺旋直流真空管,其内设置有高性能相变蓄热材料的蓄能芯。干燥室采用夹层多点送风并设计扰流风扇,增加送风均匀性。太阳能干燥系统和热泵系统可以单独或联合工作。在50、60℃、风速为2~3 m/s条件下,将香菇从初始水分含量91%干燥至国标规定的安全储藏水分≤13%,分别采用热泵干燥、太阳能干燥和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干燥时间分别为300~270 min、280~260 min和270~240 min。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文所设计的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在3.50~4.35之间,能源利用率在0.58~0.7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太阳能干燥 空气源 相变材料 香菇干燥 太阳能-联合干燥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与热泵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兴应 龚光彩 王晨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3-921,共9页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hybrid,PV-T)系统产生的热水的温度通常达不到生活所需的水温,如果和热泵联合工作,则可以提供较高温度的热水,系统的实用性明显提高。理论上在PV-T提供的热能与热泵吸收的热能相等时,P...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hybrid,PV-T)系统产生的热水的温度通常达不到生活所需的水温,如果和热泵联合工作,则可以提供较高温度的热水,系统的实用性明显提高。理论上在PV-T提供的热能与热泵吸收的热能相等时,PV-T与热泵能很好的匹配耦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V-T与热泵耦合的热力分析模型。结合热管式PV-T系统实验装置和热泵实验装置进行测试的实验数据,对该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分析,基于两种不同算法,得出了匹配情况下PV-T耦合热泵系统的COP,实验还得出PV-T系统的火用效率为0.08左右,热泵的火用效率为0.38左右,匹配情况下耦合系统的火用效率为0.05左右,该PV-T耦合热泵系统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文中对系统提出了节能建议。该研究结果为PV-T与热泵耦合工作的应用及其系统参数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电-一体化(PV-T) 光电效率 能效率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模式对土壤源太阳能热泵垂直埋管换热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蒋绿林 张亮 +2 位作者 侯亚祥 吴兆波 王金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7-352,共6页
文章设定了土壤源太阳能热泵系统的3种运行模式(连续取热模式、间歇取热模式及间歇取热+蓄热模式),并分别用定热流和等壁温两种方法,对3种运行模式下的垂直U型埋管进行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间歇取热+蓄热模式最有利于土壤温度场的恢复... 文章设定了土壤源太阳能热泵系统的3种运行模式(连续取热模式、间歇取热模式及间歇取热+蓄热模式),并分别用定热流和等壁温两种方法,对3种运行模式下的垂直U型埋管进行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间歇取热+蓄热模式最有利于土壤温度场的恢复,其定热流和等壁温模拟结果一致;等壁温模拟条件下,采用间歇取热+蓄热模式运行24 h后,地埋管取热热流量较间歇取热模式高19.6%,较连续取热模式高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太阳能 土壤取蓄 土壤温度场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47
10
作者 余延顺 廉乐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中 ,合理确定其运行工况 ,对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寒冷地区太阳能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的运行特性及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运行时间分配比例进行理论研究 ,为太... 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中 ,合理确定其运行工况 ,对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寒冷地区太阳能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的运行特性及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运行时间分配比例进行理论研究 ,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系统 太阳能 运行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泵干燥过程中芒果果肉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宙位 窦志浩 +2 位作者 谢辉 傅丽萍 何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25-127,132,共4页
以新鲜芒果为原料,探讨了太阳能-热泵干燥过程中果肉含水率、VC、还原糖、蛋白质、色差、嫩度等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含水率、VC含量、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色差值异逐渐增大,嫩度先下降后上升... 以新鲜芒果为原料,探讨了太阳能-热泵干燥过程中果肉含水率、VC、还原糖、蛋白质、色差、嫩度等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含水率、VC含量、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色差值异逐渐增大,嫩度先下降后上升,干燥时间选择16h为宜。芒果果肉干燥16h时含水率、VC含量、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色差值、剪切力分别为9.26%、11.36mg/g、8.12g/100g、0.41g/100g、2.82、28.68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果肉 太阳能-干燥房 干燥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集热蒸发器与土壤换热器混合型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映宁 林俊 +1 位作者 乔振勇 朱宝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3-1428,共6页
介绍了作者自主设计的太阳能-土壤源混合型热泵系统实验平台,对太阳能热泵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及太阳能-土壤源混合型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针对亚热带地区太阳能较丰富、环境温度较高等特点,提出了不同季节条件下的合... 介绍了作者自主设计的太阳能-土壤源混合型热泵系统实验平台,对太阳能热泵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及太阳能-土壤源混合型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针对亚热带地区太阳能较丰富、环境温度较高等特点,提出了不同季节条件下的合理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蒸发器 土壤 能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超 赵晓丹 周光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77,共4页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技术能有效解决空气源热泵室外温度低时蒸发器易结霜、系统性能降低的缺点。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拟...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技术能有效解决空气源热泵室外温度低时蒸发器易结霜、系统性能降低的缺点。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拟的方法对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在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制热量和COP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源 源复合 数学模拟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泵地板供暖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立平 阙炎振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804-8805,8808,共3页
建立了太阳能-热泵地板供暖系统的数学模型,以上海一300 m2的单体住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面积及价格对太阳能-热泵地板供暖系统的热经济性的影响,为该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太阳能- 地板供暖 太阳能保证率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压缩吸收耦合的太阳能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利华 唐黎明 +1 位作者 陈光明 唐鹏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136,共8页
提出一种太阳能吸收子系统过冷压缩循环的新型压缩吸收耦合热泵系统,由压缩子系统、吸收子系统和太阳能集热子系统3部分组成;在夏冬两季均可使用。针对该新型太阳能热泵在恒定工况下的制冷、制热性能进行稳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夏... 提出一种太阳能吸收子系统过冷压缩循环的新型压缩吸收耦合热泵系统,由压缩子系统、吸收子系统和太阳能集热子系统3部分组成;在夏冬两季均可使用。针对该新型太阳能热泵在恒定工况下的制冷、制热性能进行稳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夏季制冷时,在冷冻水进口温度12℃,冷凝器出口制冷剂温度50℃时,新型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制冷最低COP为4.02,与同工况的常规压缩热泵相比,制冷COP提高13.88%;冬季制热时,存在COP的极值转变温度。在实验环境温度为16℃,冷凝器热水出口温度59℃时,新型耦合系统最小的制热COP为5.44,与同工况常规压缩热泵相比,制热COP提高11.52%。显示了新型系统的巨大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吸收耦合系统 太阳能 制冷/制性能系数COP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式热泵驱动太阳能集热场耦合集中供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登甲 祁婷 +2 位作者 陈耀文 刘艳峰 张睿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136,共8页
提出一种吸收式热泵驱动大型太阳能集热场耦合集中供热新系统。建立吸收式热泵-太阳能集热场热力耦合数学模型,构建TRNSYS仿真模型并提出系统性能评价指标。以拉萨市为例,对该新型耦合供热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在平板太阳能集热... 提出一种吸收式热泵驱动大型太阳能集热场耦合集中供热新系统。建立吸收式热泵-太阳能集热场热力耦合数学模型,构建TRNSYS仿真模型并提出系统性能评价指标。以拉萨市为例,对该新型耦合供热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与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与现有太阳能供热系统和简单的平板-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器串联太阳能供热系统相比,该新型耦合供热系统集热效率可增大约5%,且随着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与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之比增大,平板太阳能太阳能集热器入口温度逐渐降低,集热效率进一步增大;随着吸收式热泵容量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之比增大,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入口温度逐渐降低,集热效率进一步增大,证明了该耦合系统的增效特性。但该耦合供热系统较复杂、投资成本较大,因此对于大型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经济效益凸显,而小型太阳能供热系统则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效率 太阳能 系统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漂烫预处理对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南瓜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代亚萍 邓凯波 +2 位作者 卢旭 缪松 郑宝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6-142,148,共8页
研究超声波辅助漂烫预处理方法对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南瓜片品质的影响,以超声波温度、功率、频率和处理时间为单因素,研究其对干燥南瓜片色差、硬度、β-胡萝卜素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分析获得最优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漂... 研究超声波辅助漂烫预处理方法对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南瓜片品质的影响,以超声波温度、功率、频率和处理时间为单因素,研究其对干燥南瓜片色差、硬度、β-胡萝卜素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分析获得最优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漂烫预处理进行干燥南瓜品质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温度70℃、超声波功率为300 W、超声波频率为35 k Hz、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 min条件下,干燥处理对南瓜片的颜色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最小,色差值为9.95,相比于传统热烫的预处理方法减少61.64%;硬度值为36.61 N;抗坏血酸含量为13.00 mg/100 g,较传统热烫提高41.38%。因此,相比于传统热烫的预处理方法优势依然明显。证明超声波这一物理手段可显著减少南瓜热处理时色泽变化及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的流失,超声波辅助漂烫预处理手段可用于南瓜片干燥加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片 超声波辅助漂烫预处理 太阳能-联合干燥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果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亚萍 邓凯波 +2 位作者 周伟 李积华 曹玉坡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05-2412,共8页
本研究利用太阳能辅助热泵技术干燥栀子果,采用7种干燥模型对干燥特性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求解,探讨在装载密度、干燥温度和物料厚度为条件因素下栀子果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确定最优干燥模型。结果表明:随着... 本研究利用太阳能辅助热泵技术干燥栀子果,采用7种干燥模型对干燥特性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求解,探讨在装载密度、干燥温度和物料厚度为条件因素下栀子果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确定最优干燥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装载密度的增加,栀子果干燥时间逐渐增加,干燥速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干燥温度和物料厚度对栀子果干燥速率有显著性影响。Verma模型较适用于描述栀子果在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模型中R2拟合值最大可达0.9998,误差平方和(SSE)变化范围为0.0001~0.0088,方误差的根(RMSE)为0.0024~0.3161。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节能、营养丰富的干燥栀子果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 太阳能-联合干燥 干燥特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驱动多化学集成高效处理油田含油污水
19
作者 苑丹丹 李璐 +3 位作者 姚京宏 王萌 沈筱彦 王宝辉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传统的水处理技术一般采用化石能源驱动,是一个耗能领域,本研究聚焦于可再生的太阳能高阶利用和可持续水处理技术,以创新的科学概念和技术构建一个全新太阳能污水处理系统。本文利用集成太阳能工程和太阳能化学工程构建了油田污水处理系... 传统的水处理技术一般采用化石能源驱动,是一个耗能领域,本研究聚焦于可再生的太阳能高阶利用和可持续水处理技术,以创新的科学概念和技术构建一个全新太阳能污水处理系统。本文利用集成太阳能工程和太阳能化学工程构建了油田污水处理系统,耦合多化学反应高效可持续处理油田含油污水,采用太阳能光/热/电场驱动与耦合光-热-电化学模式高效氧化处理油田含油污水,大幅度提升太阳能源利用率和污水处理率。在典型的热-电化学耦合模式反应体系下,电解时间120 min,电解电压2.5 V,电解温度90℃,COD去除率达到45.65%,污水中的含油量去除率达到68.63%。在典型的光-热-电化学耦合模式反应体系下将TiO_(2)纳米管光电极驱动光化学过程中,适配条件下反应120 min,电解电流70 mA,温度90℃,COD去除率达到86.47%,污水中的含油量去除率达到90.23%。分析表明光-热-电化学三场模式对太阳能利用效率和水处理效率明显高于两场模式,光、电、热三者相互优化调整,可以达到最大利用太阳能效率。新的太阳能污水处理系统化石能源为零输入,可持续高效处理污水,建立和调控太阳能和污水处理两个科学问题的直接联系,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有效措施,实现太阳能光谱综合利用已然成为推动“双碳”政策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耦合 --耦合 油田含油污水 双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应用于土壤源热泵低温热源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邵正日 刘龙 +4 位作者 梁金广 谢华清 李国威 钱龙 李嘉魏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96-1604,共9页
为了提升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合理利用不同温度层次的太阳能集热量,文章基于太阳能—土壤源复合热泵系统的大量实验结果,分析了蒸发器进口温度对热泵系统各项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复合源热泵工况和太阳能热泵工况的运行特... 为了提升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合理利用不同温度层次的太阳能集热量,文章基于太阳能—土壤源复合热泵系统的大量实验结果,分析了蒸发器进口温度对热泵系统各项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复合源热泵工况和太阳能热泵工况的运行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蒸发器进口温度的升高,热泵机组吸热量逐渐增大,热泵机组输入功率略有增加,导致热泵机组的供热量和COP均逐渐增大;复合源热泵工况下,存在土壤源和太阳能共同供热,以及土壤短期储热与太阳能单独供热同时进行的两种运行情况;为了提升热泵机组的工作性能,在太阳能集热量较低时,优先运行复合源热泵工况;土壤源温度的自然恢复能力较差,需要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对土壤源进行跨季强制蓄热,以提高土壤源温度,缓解土壤源冷堆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土壤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