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卫波 董华 +1 位作者 周恩泽 胡军 《流体机械》 CSCD 2004年第2期41-45,49,共6页
针对青岛地区的气象条件 ,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的各种模式进行了模拟计算 ,并与土壤源热泵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与土壤源热泵相比 ,联合运行各模式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其节能率在 12 %以上 ,可作为实际工程设计。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 联合运行模式 土壤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47
2
作者 余延顺 廉乐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中 ,合理确定其运行工况 ,对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寒冷地区太阳能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的运行特性及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运行时间分配比例进行理论研究 ,为太... 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中 ,合理确定其运行工况 ,对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寒冷地区太阳能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的运行特性及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运行时间分配比例进行理论研究 ,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 太阳能热泵 运行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MSVR的太阳能耦合土壤源热泵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君艳 李鹏 +2 位作者 朱子尚 崔钰 赵文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5-1083,1100,共10页
为了优化太阳能耦合土壤源热泵系统(SGSHPS)的配置,以沈阳地区办公建筑为例,基于TRNSYS平台建立了不同运行模式的SGSHPS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系统运行30 a后土壤温度不平衡率和系统总能耗;以并联过渡季蓄热模式为对象,对不同的太阳... 为了优化太阳能耦合土壤源热泵系统(SGSHPS)的配置,以沈阳地区办公建筑为例,基于TRNSYS平台建立了不同运行模式的SGSHPS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系统运行30 a后土壤温度不平衡率和系统总能耗;以并联过渡季蓄热模式为对象,对不同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地埋管换热器组合方式进行模拟;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以动态费用年值最低为目标,优化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数的配置方式;引入粒子群优化-多输出支持向量机回归(PSO-MSVR)算法,使用PSO算法生成MSVR模型参数并寻找最优值。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热平衡法确定的配置方式相比,优化后运行30 a的系统能耗降低379522 kW,节能11.2%,费用年值降低61863元,土壤温度仅上升0.73 K;对于不同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地埋管换热器造价,优化后费用年值相较优化前仍有不同程度的节省,且土壤温度均未有较大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土壤源热泵 费用年值 支持向量回归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牧草干燥系统制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钱珊珠 杨海巍 +5 位作者 郭文斌 钱丹珠 张清杨 王振彬 屠旭杰 黄长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1,共7页
以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牧草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不同工作模式的温升、恒温制热试验及带载试验,分析了温升速率、单位温升能耗、COP及除湿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制热模式与太阳能单独制热相比,单位温升耗电量降低了86.2%,温升速... 以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牧草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不同工作模式的温升、恒温制热试验及带载试验,分析了温升速率、单位温升能耗、COP及除湿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制热模式与太阳能单独制热相比,单位温升耗电量降低了86.2%,温升速率提高了99~112倍。联合制热模式与热泵单独制热试验相比,在温升过程中温升速率降低了7.7%~17.6%,单位温升耗电量降低8.0%;在恒温制热过程中,前者COP比后者提高了6.5%~11.1%,耗电量降低了5.8%~10.7%;在升温制热过程中前者COP比后者提高了6.0%~10.4%,耗电量降低了6.6%~11.1%。联合干燥模式比热泵单独干燥模式的SMER值高19.8%~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 干燥系统 制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平房仓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供冷系统仿真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闫喜龙 陈雁 +3 位作者 戴诗渝 杜潇 赵志文 崔伟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2-50,共9页
为解决粮食平房仓通风能耗大、储粮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太阳能-地源热泵供冷系统,研究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供冷系统在粮食平房仓建筑中的可行性以及节能效果,以实现“零能耗”和“零排放”绿色储粮。基于粮食平房仓实际尺寸,建立了... 为解决粮食平房仓通风能耗大、储粮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太阳能-地源热泵供冷系统,研究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供冷系统在粮食平房仓建筑中的可行性以及节能效果,以实现“零能耗”和“零排放”绿色储粮。基于粮食平房仓实际尺寸,建立了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供冷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与仓房实测数据的对比进行了模型验证,从运行性能、光电适配性、经济性、节能以及环保效益等方面对供冷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运行1 a后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最大值为4.76,最小值3.3;运行10 a后COP最大值为3.96,最小值3.07;系统年实际发电量与库区用电量之比为192%~270%;投资回收期为7.8 a;与传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相比,太阳能-地源热泵供冷系统节能率达59%,研究结果可为粮食平房仓供冷系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粮食平房仓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冷系统 低温储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太阳能跨季节蓄热-土壤源热泵耦合供暖运行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绪飞 李飞 +4 位作者 孙东亮 于长永 冉宇进 张伟 宇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86-196,共11页
针对温室采用土壤源热泵供暖存在土壤热失衡明显、土壤温度和供暖能效逐年降低的问题,该研究在112 m^(2)玻璃温室建设了耦合太阳能跨季节蓄热的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通过两个供暖周期试验,对热泵机组的运行、土壤热失衡、太阳能跨季节蓄... 针对温室采用土壤源热泵供暖存在土壤热失衡明显、土壤温度和供暖能效逐年降低的问题,该研究在112 m^(2)玻璃温室建设了耦合太阳能跨季节蓄热的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通过两个供暖周期试验,对热泵机组的运行、土壤热失衡、太阳能跨季节蓄热以及太阳能直供-土壤源热泵耦合供暖的运行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源热泵供暖结束后,工作井温度下降2.40~2.97℃、监测井土壤温度下降0.60~1.00℃,土壤热失衡问题突出;太阳能跨季节蓄热使得监测井土壤温度较初始地温上升约0.2℃,有效解决了土壤热失衡问题;耦合供暖时太阳能直供可承担11%的热负荷,使得温室供暖能效系数从上一年度的2.79提升至3.19,提高了14.3%,节能效果明显。该研究揭示了供暖系统全年度和典型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实证了耦合太阳能解决土壤源热泵热失衡问题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并给出了系统高效运行主要操作参数的推荐值,为温室供暖相关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案例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清洁供暖 太阳能跨季节蓄热 土壤源热泵 热失衡 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耦合系统及其地埋管系统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成勇 陈炳文 +2 位作者 陈文明 王雁生 胡映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2,共6页
建立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耦合型热水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在秋冬季不同运行条件下该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了地下埋管系统中钻孔回填材料、U型管工作模式、套管内循环液流动模式、套管外管与内管的导热系数比等对系统制热效果的影响。研究... 建立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耦合型热水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在秋冬季不同运行条件下该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了地下埋管系统中钻孔回填材料、U型管工作模式、套管内循环液流动模式、套管外管与内管的导热系数比等对系统制热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国内亚热带地区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并给出了埋地换热器的合理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 运行特性 地下埋管系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相变蓄热供暖系统运行模式 被引量:19
8
作者 韩宗伟 郑茂余 +1 位作者 孔凡红 刘威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4期10-14,共5页
介绍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相变蓄热供暖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各个运行模式;确定了模式间的转换条件。选取了供暖期间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分析了系统在不同供暖时期、典型天气的运行模式及运行效果。系统采用了太阳能和土壤热能的复合热源... 介绍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相变蓄热供暖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各个运行模式;确定了模式间的转换条件。选取了供暖期间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分析了系统在不同供暖时期、典型天气的运行模式及运行效果。系统采用了太阳能和土壤热能的复合热源,增加了运行的灵活性,提高了运行性能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 相变蓄热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策略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逸 陈培强 +3 位作者 秦羽 孙颖 徐莹 亓冬鑫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97,共8页
针对严寒地区建筑供能能耗大,土壤源热泵系统连年取热造成的土壤热失衡问题,以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常规、多模式切换地埋管分区运行策略并对其按季度进行划分,在各季度期间设置不同的温控参数,研究不同运行策略的... 针对严寒地区建筑供能能耗大,土壤源热泵系统连年取热造成的土壤热失衡问题,以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常规、多模式切换地埋管分区运行策略并对其按季度进行划分,在各季度期间设置不同的温控参数,研究不同运行策略的设置对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得出相对最优运行策略。判优参数包括供暖保证率、机组COP、换热器取热量、土壤温度及运行费用。结果表明:与常规运行策略相比,多模式切换地埋管分区运行策略的供暖保证率100%、机组COP提升14.42%、换热器取热量减少35.3%、十年后土温升高1.13℃、年运行费用减少618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太阳能 土壤源热泵 运行策略 数值模拟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复合系统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宏宇 牛利敏 唐志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冬季,燃煤采暖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PM2.5构成中占较大比重。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改善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土壤源热泵技术和太阳能集热技术的特点,在北京地区某农村的供暖改造项目中利用了土壤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复合系... 冬季,燃煤采暖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PM2.5构成中占较大比重。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改善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土壤源热泵技术和太阳能集热技术的特点,在北京地区某农村的供暖改造项目中利用了土壤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复合系统。文章通过对复合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该复合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太阳能集热器 地埋管换热器 PM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匹配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逸 陈培强 +1 位作者 李可欣 徐莹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4-79,共6页
针对严寒地区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供能引起的土壤热失衡问题,引入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供能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自行搭建实验台,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可靠性,对太阳能在冬夏季辅助该耦合系统供能的运行方案及系统中相对最优集热... 针对严寒地区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供能引起的土壤热失衡问题,引入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供能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自行搭建实验台,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可靠性,对太阳能在冬夏季辅助该耦合系统供能的运行方案及系统中相对最优集热器面积与埋管长度的关系进行试验分析与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夏季利用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供能性能较好,冬季机组COP为3.69,夏季机组COP为6;若以能量守恒原则设计集热器面积,所得值可按10%酌情修正;在相同研究背景下,1 m^2太阳能集热器可减少5.24 m埋管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 配置优化 土壤热平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热蓄热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宗伟 郑茂余 白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提高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整个供暖期性能系数,提出带有潜热蓄热装置的太阳能-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哈尔滨地区的运行特性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分析潜热蓄热装置对系统在整个供暖期运行性能的影响.由模拟分析可知,相变蓄... 为提高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整个供暖期性能系数,提出带有潜热蓄热装置的太阳能-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哈尔滨地区的运行特性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分析潜热蓄热装置对系统在整个供暖期运行性能的影响.由模拟分析可知,相变蓄热装置在系统的运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整个系统的运行更加灵活、高效、稳定.系统在整个供暖季的平均供暖性能系数为3.82,在供暖季的前期和末期,系统的日平均供暖性能系数较高,最高可达1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热蓄热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 数值模拟 供暖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源热泵与太阳能复合系统集热器面积计算方法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季永明 端木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2-916,共5页
在对研究中常用的太阳能保证率法、土壤热平衡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系统运行模式、土壤自然恢复能力、经济性因素考虑在内,提出改进的热平衡法。采用TRNSYS模拟软件对改进的热平衡法在保持土壤蓄、放热平衡方面的效果进行验证... 在对研究中常用的太阳能保证率法、土壤热平衡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系统运行模式、土壤自然恢复能力、经济性因素考虑在内,提出改进的热平衡法。采用TRNSYS模拟软件对改进的热平衡法在保持土壤蓄、放热平衡方面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改进热平衡法相应复合式系统15 a连续运行后土壤温降(0.38℃)较原方法(0.99℃)减小,改进法在保持土壤蓄、放热平衡方面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土壤源热泵 集热面积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计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达 张欣艳 刘逸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31-35,共5页
通过混合应用线热源和圆柱源理论,建立了太阳能-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应用该模型,在Visual Basic语言基础上开发出了相关的计算软件。该软件在给定负荷的条件下不仅可以对单独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设计与预测,还可以... 通过混合应用线热源和圆柱源理论,建立了太阳能-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应用该模型,在Visual Basic语言基础上开发出了相关的计算软件。该软件在给定负荷的条件下不仅可以对单独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设计与预测,还可以在已知当地日照的情况下对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联合运行的情况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热源模型 圆柱源模型 太阳能 土壤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双埋管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模型建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芸 端木琳 +1 位作者 李祥立 仝仓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是严寒寒冷地区实施清洁供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该系统中,太阳能集/蓄热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系统有不同的连接方式和运行模式,太阳能系统的运行时间直接影响土壤的热恢复程度。本文基于TRNSYS平台建立了可全... 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是严寒寒冷地区实施清洁供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该系统中,太阳能集/蓄热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系统有不同的连接方式和运行模式,太阳能系统的运行时间直接影响土壤的热恢复程度。本文基于TRNSYS平台建立了可全年进行蓄热的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提出了独立双埋管土壤蓄热器模拟计算方法,并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基于大连市公共建筑实际工程,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及TRNSYS模拟全面研究了系统运行参数,得到对系统运行能耗与土壤温度变化率有重要影响的运行参数并分析了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能耗与冬季热泵供水温度、负荷侧水流量、土壤侧水流量均呈正相关,与夏季热泵供水温度呈负相关;当累计供热供冷量比为1.31时,系统运行能耗与蓄热启动温度呈负相关;当累计供热供冷量比为2.32时,与蓄热启动温度为正相关;当累计供热供冷量比为1.77时且蓄热启动温度为35℃时,系统运行能耗最低。土壤温度变化率与蓄热启动温度呈负相关。应根据系统累计供热供冷量比来相应调节太阳能系统运行时间和运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土壤源热泵 TRNSYS 模型建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源热泵与太阳能采暖耦合系统土壤热响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帅 刘艳峰 马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78-2583,共6页
针对土壤源热泵和太阳能跨季蓄热优化匹配问题,在土壤全年热平衡基础上,建立土壤热过程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土壤沿径向和轴向的热响应规律以及土壤在不同蓄热量和热流量下的周期热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土壤温度在每个季节的前10... 针对土壤源热泵和太阳能跨季蓄热优化匹配问题,在土壤全年热平衡基础上,建立土壤热过程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土壤沿径向和轴向的热响应规律以及土壤在不同蓄热量和热流量下的周期热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土壤温度在每个季节的前10天波动最大;系统运行一个年周期后土壤热作用半径约为2.5 m,钻孔间距宜设为5 m;夏、秋、冬、春季热流比例为4.5∶1∶-4∶0时,土壤温度几乎完全恢复;在土壤蓄、释热比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钻孔与土壤换热量的变化对土壤温度恢复速率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太阳能 跨季蓄热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选择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文龙 官燕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50-1858,共9页
针对以太阳能集热系统恢复埋管周围岩土温度的土壤源热泵建筑供暖的复合系统,研究该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合理选择方法。在西安市气候条件下,针对10000 m^2的住宅建筑面积,应用TRNSYS软件建立该复合系统的动态运行换热模型。根据太阳... 针对以太阳能集热系统恢复埋管周围岩土温度的土壤源热泵建筑供暖的复合系统,研究该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合理选择方法。在西安市气候条件下,针对10000 m^2的住宅建筑面积,应用TRNSYS软件建立该复合系统的动态运行换热模型。根据太阳能集热系统是否在冬季联合供暖运行分2种工况进行多种条件的仿真计算,得到对应不同岩土导热系数值的相对最佳集热器面积,从而得到这2种工况的单位建筑面积相对最佳集热器面积与岩土导热系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太阳能集热器 复合系统 埋管换热器 岩土温度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组合系统的应用与实验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新国 赵军 +2 位作者 王一平 王健 吕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58-1661,共4页
在天津地区针对某建筑物设计建成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组合系统(SGCHPSS)的示范工程与数据采集系统。结合建筑特点与用途,设计太阳能热利用与蓄热利用,将夏季丰富的太阳能储存于地下土壤中,提高土壤冬季热源温度,以提高地源热泵效率,... 在天津地区针对某建筑物设计建成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组合系统(SGCHPSS)的示范工程与数据采集系统。结合建筑特点与用途,设计太阳能热利用与蓄热利用,将夏季丰富的太阳能储存于地下土壤中,提高土壤冬季热源温度,以提高地源热泵效率,实现太阳能的转移利用。初步实验得到夏季蓄热时集热器进、出口温度,日蓄热时间,蓄热功率及系统耗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蓄热与地源热泵组合系统(SGCHPSS) 土壤跨季节蓄热 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动态负荷的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供暖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素芬 代兰花 +3 位作者 尚妍 东明 端木琳 李祥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51,共9页
建立了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SAGSHPS)动态仿真模型,基于间歇负荷1(8:00-20:00末端开启)、间歇负荷2(18:00-次日7:00末端开启)和连续负荷(末端全天24h开启)条件,对大连地区SAGSHPS在整个供暖期内的运行过程分别进行逐时动态仿真,分析... 建立了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SAGSHPS)动态仿真模型,基于间歇负荷1(8:00-20:00末端开启)、间歇负荷2(18:00-次日7:00末端开启)和连续负荷(末端全天24h开启)条件,对大连地区SAGSHPS在整个供暖期内的运行过程分别进行逐时动态仿真,分析了3种典型动态负荷下SAGSHPS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冬季最冷日内不同负荷下,系统供暖运行方式不同.间歇负荷1下系统以地源热泵(GSHP)和太阳能热泵(SHP)交替供暖;间歇负荷2下系统以地源热泵供暖为主,只在入夜初期辅以太阳能热泵供暖;连续负荷下系统白天以太阳能热泵供暖,夜间以地源热泵供暖.整个供暖期内,蒸发器入口温度对热泵机组性能系数的影响高于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对于太阳能、地热能和电能对热负荷的贡献比例而言,蒸发器入口温度越高,太阳能对热负荷的贡献比例越大,地热能的贡献比例越小,而电能的贡献比例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源热泵系统 动态负荷 供暖特性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温室供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孙先鹏 郭康权 +1 位作者 邹志荣 张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8-665,共8页
在西安地区-座日光温室中采用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比较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改善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及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分析评价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在日光温室冬季应用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在西安地区-座日光温室中采用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比较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改善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及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分析评价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在日光温室冬季应用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不仅可明显提高温室内的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还可有效降低温室内的湿度;在实验天气条件下,热泵单独供热时,系统的COP为2.2-3.5;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供热时,系统的COP为2.9—6.0;相比于阴天工况,晴天条件下,太阳能蓄热供热时间较长,热泵补充供热时间缩短,系统COP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空气源热泵 温室系统 能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