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侧换热器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尹丽媛 胡超越 +1 位作者 田琦 王美萍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8-1476,共9页
常规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中,由于室外侧换热器冷风回流和迎面风速不均匀性过大,会导致换热性能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调整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利用太阳辐射能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建筑的新型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机方案... 常规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中,由于室外侧换热器冷风回流和迎面风速不均匀性过大,会导致换热性能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调整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利用太阳辐射能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建筑的新型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机方案;建立了室外侧换热器数学模型,对常规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的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构建了涂敷太阳能吸收膜的单倒型和双倒型两种新型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对其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单倒型和双倒型结构均能改善换热器迎面风速不均匀现象,其中双倒型结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其外侧换热器和内侧换热器迎面风速不均匀度与常规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相比分别降低了46%和83%;在换热器面积、风机型号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双倒型结构换热器空气侧换热量比单倒型结构提高了5.4%。该研究可提高热泵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系统能耗,为太阳能耦合空气能一体化热泵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 太阳能 空气 风冷换 气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与热泵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兴应 龚光彩 王晨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3-921,共9页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hybrid,PV-T)系统产生的热水的温度通常达不到生活所需的水温,如果和热泵联合工作,则可以提供较高温度的热水,系统的实用性明显提高。理论上在PV-T提供的热能与热泵吸收的热能相等时,P... 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hybrid,PV-T)系统产生的热水的温度通常达不到生活所需的水温,如果和热泵联合工作,则可以提供较高温度的热水,系统的实用性明显提高。理论上在PV-T提供的热能与热泵吸收的热能相等时,PV-T与热泵能很好的匹配耦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V-T与热泵耦合的热力分析模型。结合热管式PV-T系统实验装置和热泵实验装置进行测试的实验数据,对该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分析,基于两种不同算法,得出了匹配情况下PV-T耦合热泵系统的COP,实验还得出PV-T系统的火用效率为0.08左右,热泵的火用效率为0.38左右,匹配情况下耦合系统的火用效率为0.05左右,该PV-T耦合热泵系统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文中对系统提出了节能建议。该研究结果为PV-T与热泵耦合工作的应用及其系统参数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电-一体化(PV-T) 光电效率 能效率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集热结构的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徐国英 张小松 杨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24-229,共6页
探讨了一种直接将热泵蒸发管设置在太阳能光伏集热板背面的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PV/T-HP)系统。设计了采用普通铜管和多孔铝扁管的两种集热/蒸发器结构,对二者进行性能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多孔铝扁管集热蒸发器的热泵系... 探讨了一种直接将热泵蒸发管设置在太阳能光伏集热板背面的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PV/T-HP)系统。设计了采用普通铜管和多孔铝扁管的两种集热/蒸发器结构,对二者进行性能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多孔铝扁管集热蒸发器的热泵系统因其更好的传热性能而具备更高的电效率和制热性能系数。对PV/ T-HP系统的全年运行性能模拟表明,该系统可同时高效地输出电能和制得50℃热水。此外还提出,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控制压缩机容量的控制策略优化系统运行以提高其全年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一体化 光伏集/蒸发器 多孔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薇 程清 卫梁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99-1204,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并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此系统的实验测试装置。在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定义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得热效率并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系统不同工况下的... 提出一种新型的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并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此系统的实验测试装置。在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定义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得热效率并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系统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系数。实验研究表明: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集热/蓄能/蒸发器的得热效率高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得热效率;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平均值为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能/蒸发一体化 太阳能水器 性能系数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热水系统特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国英 张小松 赵善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36-141,共6页
研究了一种平板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PV/T-HP)系统,制冷剂R134a直接在太阳能光伏板背面盘管内吸热而蒸发,以降低光伏电池工作温度,保证其高效稳定地输出电能;集热器同时作为蒸发器,所收集的热量经热泵循环进行温度提升,为建筑... 研究了一种平板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热泵(PV/T-HP)系统,制冷剂R134a直接在太阳能光伏板背面盘管内吸热而蒸发,以降低光伏电池工作温度,保证其高效稳定地输出电能;集热器同时作为蒸发器,所收集的热量经热泵循环进行温度提升,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供暖和驱动制冷空调。对平板型PV/T-HP热水系统在南京室外的一个夏季晴天工况下循环加热180L水至60℃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太阳总辐照度、光伏/集热器工作温度以及光电输出控制方式对系统光电、光热综合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对比实验得出了在热电联供模式下,系统发电量比无冷却的单一光电输出模式下相对高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一体化 /蒸发器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蓄能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薇 王玲珑 张甜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11-2216,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搭建实验测试装置,对蓄能材料分别为水、癸酸、石蜡时的太阳能集热/蓄能/蒸发器的蓄能特性和集热总效率进行研究,并在南京地区春季典型工况下,对蓄能材料为癸酸和石蜡的SHPWHICSE系... 提出一种新型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搭建实验测试装置,对蓄能材料分别为水、癸酸、石蜡时的太阳能集热/蓄能/蒸发器的蓄能特性和集热总效率进行研究,并在南京地区春季典型工况下,对蓄能材料为癸酸和石蜡的SHPWHICSE系统性能系数进行研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变材料比水有更好的集热效果;由于石蜡的比热容大,其集热总效率大于癸酸,采用石蜡的SHPWHICSE系统性能在各种实验条件下均高于采用癸酸的SHPWHICSE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太阳能水器 性能系数 总效率 实验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膨式太阳能-空气双源热泵全年运行性能及逐时工作模式优化
7
作者 侯晓涵 黄兴华 周北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1-399,共9页
该文基于能量平衡与集热/蒸发器换热特性建立双源热泵的系统仿真模型,该热泵采用并联的翅片管风冷蒸发器和吹胀板双面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型考虑吹胀板蒸发器的正面和背面的实时太阳辐射得热,基于全年气象参数,对热泵在上海地区的全年... 该文基于能量平衡与集热/蒸发器换热特性建立双源热泵的系统仿真模型,该热泵采用并联的翅片管风冷蒸发器和吹胀板双面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型考虑吹胀板蒸发器的正面和背面的实时太阳辐射得热,基于全年气象参数,对热泵在上海地区的全年运行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太阳能集热面积对热泵性能的影响;基于优化的集热/蒸发器面积,对比分析双源热泵3种工作模式的全年运行性能;以逐时热泵COP最高为目标,得到热泵逐时最佳工作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对于45°朝南安装的双面吹胀板蒸发器,背面太阳能辐射得热是正面得热的3%~15%;双源热泵并联运行模式下全年COP比单空气源热泵、单太阳能热泵分别高24.2%和2.5%;得到以水平总辐照度I_(g)和环境温度T_(a)表示的双源热泵逐时最佳工作模式判别规则:I_(g)>25.05Ta-146.8时,系统的最佳工作模式为太阳能模式;I_(g)<25.05Ta-146.8时,系统最佳工作模式为太阳能-空气源并联模式。在逐时最佳工作模式下,相对于固定的双源并联运行模式,热泵年COP提高4.7%,冬季COP提高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系统 空气 性能系数 逐时模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光热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泵性能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冠群 孙晓琳 +1 位作者 陈金峰 代彦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91-297,共7页
建立了光电/光热一体化(PV/T)太阳能热泵的数学模型,利用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结果显示,模型的计算误差在5%左右。据计算可知,在太阳辐射良好的情况下,PV/T太阳能热泵的COP可达到5以上。在不同的辐射强度下... 建立了光电/光热一体化(PV/T)太阳能热泵的数学模型,利用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结果显示,模型的计算误差在5%左右。据计算可知,在太阳辐射良好的情况下,PV/T太阳能热泵的COP可达到5以上。在不同的辐射强度下,比较PV/T太阳能热泵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性能,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提高,系统COP随之提高,热电综合COP平均为7.4,高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COP。结果显示,PV/T太阳能热泵有利于降低系统的能耗,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较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更具节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再生能源 太阳能 光伏光一体化 数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辅助空气源复合热泵冬季供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周光辉 刘寅 +1 位作者 张岑 陈圣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62-1665,共4页
设计了以非同态双热源复合换热器为核心技术部件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复合热泵,搭建试验台,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单一空气源热泵的3种冬季供热工况(7、2、-7℃)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热泵冬季低温供热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空气源热... 设计了以非同态双热源复合换热器为核心技术部件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复合热泵,搭建试验台,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单一空气源热泵的3种冬季供热工况(7、2、-7℃)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热泵冬季低温供热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空气源热泵,在标准规定的环境温度为-7℃的超低温工况下,复合热泵较单一空气源热泵,制热量提高24%,能效比提高2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空气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供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光辉 张岑 +2 位作者 刘寅 陈圣洁 张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9-21,共3页
针对空气源热泵低温供热性能差的突出问题,设计了一种以双热源复合换热器为核心技术部件的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并在三种低温工况下(-5℃,-10℃,-15℃)对两种热泵的供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的... 针对空气源热泵低温供热性能差的突出问题,设计了一种以双热源复合换热器为核心技术部件的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并在三种低温工况下(-5℃,-10℃,-15℃)对两种热泵的供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的低温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空气源热泵.在室外环境温度达到-15℃的超低温工况时,其制热量和能效比分别较单一空气源热泵提高了45(和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空气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与空气复合源热泵热水系统多模式运行实验特性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月红 徐国英 张小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4-490,共7页
提出并构建了一种直接膨胀式太阳能与空气复合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南京夏季的晴天、阴天及冬季晴天工况下分别对实验样机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同天气下以不同热源模式高效地将热水加热到55℃。在夏季晴天太阳辐... 提出并构建了一种直接膨胀式太阳能与空气复合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南京夏季的晴天、阴天及冬季晴天工况下分别对实验样机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同天气下以不同热源模式高效地将热水加热到55℃。在夏季晴天太阳辐射波动较大时,系统的集热/蒸发器可以同时吸收太阳辐射能和空气热量,以太阳能为主,空气源为辅,平均能效比为4.83;在夏季阴天,系统以空气源热泵模式稳定运行,平均能效比为3.97;在冬季晴天,系统以太阳能热泵模式运行,太阳能的输入提高了热泵蒸发温度,从而缓解了蒸发器结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器 太阳能空气复合源 /蒸发器 运行特性 能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式热泵与空气源热泵供热性能对比 被引量:15
12
作者 马坤茹 李雪峰 +1 位作者 李思琦 高翠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75-381,共7页
针对传统空气源热泵制热时极易出现室外机结霜的现象,提出了可同时吸收太阳能和空气能的新型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式热泵机组,把太阳能集热器和热泵蒸发器合二为一,使室外机结霜得到有效缓解。为了验证新型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式热泵机组性... 针对传统空气源热泵制热时极易出现室外机结霜的现象,提出了可同时吸收太阳能和空气能的新型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式热泵机组,把太阳能集热器和热泵蒸发器合二为一,使室外机结霜得到有效缓解。为了验证新型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式热泵机组性能优劣,分别搭建新型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式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在2月26日—3月2日期间,对邯郸某一农村建筑的地板辐射采暖用户进行5天实际测试,对比分析了两种系统的制热性能、耗电量和COP变化情况。通过测试发现室外平均温度为10℃,太阳辐射达到峰值571.5 W·m^?2时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式热泵的制热量较空气源热泵提高大约70%,全天总制热量较空气源热泵提高大约12%。0~8℃的低温状态时,COP值仍可达到3.46,基本满足建筑采暖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式热泵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逐步推广其在寒冷地区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空气 直膨式系统 系统性能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超 赵晓丹 周光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77,共4页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技术能有效解决空气源热泵室外温度低时蒸发器易结霜、系统性能降低的缺点。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拟...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技术能有效解决空气源热泵室外温度低时蒸发器易结霜、系统性能降低的缺点。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拟的方法对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在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制热量和COP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 源复合 数学模拟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太阳能与空气源双热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颜慧磊 张华 邵秋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针对单一空气源热泵和单一太阳能热水器的不足,提出太阳能-空气源双热源热泵系统,分析了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运行的影响.通过太阳能辅助热泵与空气源热泵运行对比实验得出,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的系统运行性能和加热水速... 针对单一空气源热泵和单一太阳能热水器的不足,提出太阳能-空气源双热源热泵系统,分析了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运行的影响.通过太阳能辅助热泵与空气源热泵运行对比实验得出,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的系统运行性能和加热水速率均优于空气源热泵系统.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平均值约为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的3倍.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太阳能辅助热泵相对于空气源热泵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辅助 空气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和电加热并联式沼气发酵增温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国栋 楼平 吴湘莲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7-191,194,共6页
为了解决南方地区阴雨天和广大北方地区冬季沼气发酵温度低、产气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尝试设计以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电加热并联的沼气发酵增温系统。这三种加热技术互补使用可满足不同天气条件下沼气发酵的增温需求。太阳能集热器... 为了解决南方地区阴雨天和广大北方地区冬季沼气发酵温度低、产气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尝试设计以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电加热并联的沼气发酵增温系统。这三种加热技术互补使用可满足不同天气条件下沼气发酵的增温需求。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增温系统的主要加热装置。当太阳辐射不能满足温度需求时,使用空气能热泵加热。特殊情况下使用电加热装置增温。为满足恒温发酵,该系统配备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控制器,分别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单元、温控电路单元、键盘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和报警单元。该增温系统实现了沼气池恒温发酵功能,能够在阴雨天和冬季稳定增温,有效的提高沼气池产气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人员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空气能 沼气发酵 增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对比实验研究分析
16
作者 王晓东 张晨阳 +1 位作者 孙冰冰 张哲 《绿色科技》 2014年第4期326-330,共5页
指出了太阳能热泵系统可有效地结合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热泵技术来提供热量,既节能又环保。空气源热泵是以空气为热源的热泵系统,有安全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对空气源热泵在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下进行了各种工况的测定。结果表明:冷凝器入... 指出了太阳能热泵系统可有效地结合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热泵技术来提供热量,既节能又环保。空气源热泵是以空气为热源的热泵系统,有安全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对空气源热泵在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下进行了各种工况的测定。结果表明:冷凝器入口温度从30℃上升到40℃时,太阳能热泵和空气源热泵制热量分别下降0.29、0.43kW,冷凝器的入口温度对太阳能热泵的影响更大。对比两种方案的运行参数,可为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热泵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冷凝温度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容量匹配及运行优化 被引量:15
17
作者 祝彩霞 孙婷婷 +2 位作者 刘艳峰 周勇 陈耀文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5-222,共8页
针对川西藏区民居使用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问题进行系统容量匹配及运行优化研究。建立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并联供暖系统的容量匹配及运行优化模型,以系统生命周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集热器面积、热泵容量、水箱容积、热泵启停... 针对川西藏区民居使用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问题进行系统容量匹配及运行优化研究。建立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并联供暖系统的容量匹配及运行优化模型,以系统生命周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集热器面积、热泵容量、水箱容积、热泵启停温度、热泵启停温差为优化变量,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同步优化计算。以甘孜地区为计算案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单一运行优化节能效果显著,与设计方法相比,运行费可节省19.0%,系统COP提高24.3%,热泵平均COP提高10.7%;在系统20 a寿命周期内,同步优化方法下总投资最低,与设计方法、单一运行优化和单一容量匹配相比,其总投资分别降低19.1%、11.4%和15.6%。甘孜地区并联供暖系统应以热泵为主,推荐太阳能保证率为16%,给出了优化匹配容量及运行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太阳能采暖 优化 遗传算法 容量匹配 启停温度 启停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源复合多功能热泵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紫祺 徐国英 张小松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4-58,共5页
构建了一种多功能直膨式太阳能与空气源复合的热泵系统。在常州的冬季及春季分别对试验样机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冷暖联供的工况下,即同时产生生活热水和冷冻水,整个过程平均COP为6.0;在冬季,太阳辐射强度为354 W/m^... 构建了一种多功能直膨式太阳能与空气源复合的热泵系统。在常州的冬季及春季分别对试验样机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冷暖联供的工况下,即同时产生生活热水和冷冻水,整个过程平均COP为6.0;在冬季,太阳辐射强度为354 W/m^2时,系统制生活热水平均COP为4.32;模拟系统供暖,即将循环水从40℃加热至45℃时,测试结果中最低COP为5.07。在春季,太阳辐射强度为856 W/m^2时,系统制生活热水平均COP为5.78。夏季时,系统同时生产冷热水用于生活热水和供冷的需求;冬季时,由于太阳能的辐射,提高了系统的蒸发温度,热泵的性能因此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源复合 生活 COP 太阳辐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变频翅片热泵热水器结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静 季杰 +3 位作者 黄文竹 秦红 黎天标 徐礼颉 《新能源进展》 2017年第3期183-188,共6页
本文在带有太阳能模拟器的焓差实验室中研究了环温、辐照及压缩机频率对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变频翅片热泵热水器结霜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较低时,热泵结霜程度随水温升高而加重,当水温升到一定值后,结霜随水温升高而减轻,直至完全... 本文在带有太阳能模拟器的焓差实验室中研究了环温、辐照及压缩机频率对太阳能/空气能直膨变频翅片热泵热水器结霜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较低时,热泵结霜程度随水温升高而加重,当水温升到一定值后,结霜随水温升高而减轻,直至完全消失。系统瞬时COP随水温升高而减小。当环温升高和辐照增强时,系统结霜程度减轻,COP增大。当压缩机频率降低时,系统结霜程度减轻,平均COP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空气能 直膨式 结霜 压缩机频率 翅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泵联合装置设计及香菇干燥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朱传辉 李保国 +2 位作者 杨会芳 罗权权 李亚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9-155,共7页
研发设计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装置,并进行干燥香菇实验验证。设计一种空气式太阳集热器,采用双通螺旋直流真空管,其内设置有高性能相变蓄热材料的蓄能芯。干燥室采用夹层多点送风并设计扰流风扇,增加送风均匀性。太阳能干燥系... 研发设计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装置,并进行干燥香菇实验验证。设计一种空气式太阳集热器,采用双通螺旋直流真空管,其内设置有高性能相变蓄热材料的蓄能芯。干燥室采用夹层多点送风并设计扰流风扇,增加送风均匀性。太阳能干燥系统和热泵系统可以单独或联合工作。在50、60℃、风速为2~3 m/s条件下,将香菇从初始水分含量91%干燥至国标规定的安全储藏水分≤13%,分别采用热泵干燥、太阳能干燥和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干燥时间分别为300~270 min、280~260 min和270~240 min。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文所设计的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在3.50~4.35之间,能源利用率在0.58~0.7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太阳能干燥 空气 相变材料 香菇干燥 太阳能-联合干燥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