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技术概述
1
作者 赵刚 赵斐 刘玉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1-495,共15页
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以下简称系外行星)以来,系外行星探测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已探测到超过5500颗系外行星,其中包括类地行星、超级地球、气态巨行星及冰巨行星等多种类型。这些发现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身周围环... 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以下简称系外行星)以来,系外行星探测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已探测到超过5500颗系外行星,其中包括类地行星、超级地球、气态巨行星及冰巨行星等多种类型。这些发现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身周围环境和宇宙的认知,为理解行星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观测依据,也为寻找宜居行星和地外生命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介绍系外行星探测的多种核心技术,包括原理和应用特点,旨在对比和分析不同探测方法的技术特征。通过分析多种探测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为行星探测研究提供了实践参考和发展趋势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高分辨率光谱 多普勒方法 交叉相关技术 波长定标 钍氩灯同步定标 激光频率梳 测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外行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丰 李雄耀 王世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0-393,共4页
过去的二十年间,利用多种技术(如脉冲时间、径向速度、天文学观测、穿越光度计、反射光度计、微透镜和直接图像)发现了405个太阳系外行星。对这些太阳系外行星的研究首次提供了有关行星生长的信息,诸如星盘结构和演化,星盘性质和大小等... 过去的二十年间,利用多种技术(如脉冲时间、径向速度、天文学观测、穿越光度计、反射光度计、微透镜和直接图像)发现了405个太阳系外行星。对这些太阳系外行星的研究首次提供了有关行星生长的信息,诸如星盘结构和演化,星盘性质和大小等。2009年4月对GJ581d行星的观测表明,这个行星处于"宜居区域"内,意味着它有液态水,因此可能有生命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径向速度 星盘 星尘 GJ581d 宜居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方法及统计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牛 季江徽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8,共15页
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和研究在过去十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仅2007年就发现62颗太阳系外行星,随着行星物理学、天体生物学等学科的兴起,必将掀起对太阳系外行星研究的一次浪潮。简要回顾了太阳系外行星研究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探测太阳系外行... 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和研究在过去十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仅2007年就发现62颗太阳系外行星,随着行星物理学、天体生物学等学科的兴起,必将掀起对太阳系外行星研究的一次浪潮。简要回顾了太阳系外行星研究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并对方法本身的特点展开分析论述,列出了各种方法应用的最新进展。对已发现的27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预见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太阳系外行星 探测方法 统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在天边和近在眼前的天文学前沿——高红移星系和太阳系外行星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振隆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9-274,共6页
介绍了目前人类在探索遥远和近邻宇宙这两个前沿方向上的一些进展,主要涉及高红移星系,包括作为活动星系核的类星体和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情况、研究方法、科学意义以及未来的计划和展望。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高红移星系 太阳系外行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太阳系外行星搜寻技术的研究
5
作者 张凯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264,共2页
搜寻太阳系外行星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天文意义,而且与地外生命的探索紧密相连,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高分辨率阶梯光栅光谱仪是视向速度法最常用的探测仪器之一,随着探测精度的提高,这种仪器要求更加苛刻的工作环境和更加高昂的研... 搜寻太阳系外行星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天文意义,而且与地外生命的探索紧密相连,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高分辨率阶梯光栅光谱仪是视向速度法最常用的探测仪器之一,随着探测精度的提高,这种仪器要求更加苛刻的工作环境和更加高昂的研制费用.1997年,DavidJ.Erskine发明了一种视向速度法的改进技术一外部色散干涉技术(E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干涉技术 搜寻 多目标 探测仪器 光栅光谱仪 地外生命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外行星探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佳琪 王汇娟 +3 位作者 王炜 刘玉娟 郑捷 姜晓军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8,共28页
太阳系外行星作为研究恒星演化重要的天体和探索生命起源的基础,多年来一直是天文学前沿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发展出近10种系外行星的探测方法。随着天文观测设备探测精度越来越高,自1992年至今,已发现4000余颗系外行星。近几年天基天... 太阳系外行星作为研究恒星演化重要的天体和探索生命起源的基础,多年来一直是天文学前沿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发展出近10种系外行星的探测方法。随着天文观测设备探测精度越来越高,自1992年至今,已发现4000余颗系外行星。近几年天基天文观测手段日趋成熟,探测系外行星的精度与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并带动着更多地基系外行星探测项目开展。继目前最成功的太阳系外行星探测卫星开普勒(Kepler)之后,2018年4月TESS卫星成功发射,全球各地大量天文学家和地基光学望远镜设备纷纷加入太阳系外行星后随测光和光谱观测中,系外行星探测研究迎来了"黄金时代"。介绍了目前系外行星的探测方法和代表性探测项目,综述了类地行星、气态巨行星的探测研究现状和演化理论,并对未来5~10年内系外行星探测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天基观测 后随观测 测光观测 光谱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外行星系统轨道参数的统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佳 赵刚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63,共16页
自1995年第一颗类太阳恒星周围的系外行星发现以来,随着已发现的系外行星数目的增多,对系外行星性质的统计分析变得重要和有意义。截至2011年6月9日,共发现系外行星555颗。以这些系外行星的轨道参数为依据,对系外行星的性质进行统计分析... 自1995年第一颗类太阳恒星周围的系外行星发现以来,随着已发现的系外行星数目的增多,对系外行星性质的统计分析变得重要和有意义。截至2011年6月9日,共发现系外行星555颗。以这些系外行星的轨道参数为依据,对系外行星的性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同时简要介绍现有的行星形成与演化模型并依据得出的行星统计性质对其进行检验,这对于系外行星的进一步探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统计特性 行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外行星系统构型的形成与动力学
8
作者 王素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56,共2页
自从Maryor和Queloz于1995年在51Pegb周围发现了第1颗主序恒星系统内的行星以来,人类已经利用越来越精密的探测方法获得了更多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信息.截至2010年3月,人类已经探测到了431颗太阳系外行星,其中包含了45个多行星系... 自从Maryor和Queloz于1995年在51Pegb周围发现了第1颗主序恒星系统内的行星以来,人类已经利用越来越精密的探测方法获得了更多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信息.截至2010年3月,人类已经探测到了431颗太阳系外行星,其中包含了45个多行星系统.从统计结果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行星系统 动力学 构型 探测方法 恒星系统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学家如何为太阳系外行星拍照
9
《地理教学》 2005年第6期F003-F003,3,共2页
“浩渺的宇宙中是否有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太阳系是独一无二的吗?”、“其他行星系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些问题千百年来一直牵动着人们渴望探索的心,也成为科幻小说钟爱的题材。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天文学家 拍照 生命存在 行星系统 科幻小说 地球 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卫星发射升空探寻太阳系外行星
10
《地理教学》 2007年第2期47-48,共2页
法国制造的COROT卫星27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这是人类发射的首颗专门用于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卫星。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卫星发射 升空 法国 拜科努尔发射场 哈萨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外恒星行星系统的探测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玉娟 赵刚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6-238,共13页
随着对外太空探索脚步的加快,人类开始对与太阳系具有相似结构的恒星行星系统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它们有可能也拥有智慧生命。简单介绍了目前地外恒星行星系统的探测情况,分析了现在比较常用的几种探测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重点讨论了... 随着对外太空探索脚步的加快,人类开始对与太阳系具有相似结构的恒星行星系统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它们有可能也拥有智慧生命。简单介绍了目前地外恒星行星系统的探测情况,分析了现在比较常用的几种探测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重点讨论了利用视向速度法得到的结果及其意义。近年来,各种探索地外行星的小卫星的升空以及探测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批高质量数据获得成为可能。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地外恒星行星系统的探索将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太阳系外行星 综述 类木行星 类地行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太阳系外16颗行星
12
作者 靳力(摘编) 瞭望(摘编) 《航天器工程》 2006年第4期6-6,共1页
2006年10月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天文学家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新近发现了16颗太阳系外行星,这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更好地研究太阳系外行星。据推测,整个银河系有多达6×10^9颗相当于木星的行星。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哈勃太空望远镜 美国航空航天局 天文学家 银河系 木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外可能有“钻石”行星
13
《地理教学》 2005年第7期48-48,共1页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宣布,在迄今发现的10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中,由于一些行星浓缩了大量富含碳的气体和灰尘,可能使其成为主要由碳化硅(金刚砂)构成的“钻石”世界。
关键词 钻石 太阳系外行星 研究人员 金刚砂 碳化硅 气体 含碳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外宜居行星有了新线索
14
《地理教学》 2014年第7期64-64,共1页
北大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胡永云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成果,证明了海洋热量的输送能有效改变围绕“红矮星”运行的宜居行星的气候环境和宜居性,并能极大改变太阳系外行星适宜生命存在的空间模态。这一新结论... 北大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胡永云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成果,证明了海洋热量的输送能有效改变围绕“红矮星”运行的宜居行星的气候环境和宜居性,并能极大改变太阳系外行星适宜生命存在的空间模态。这一新结论,对认识系外行星适宜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与未来探测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宜居 生命存在 海洋科学 研究成果 物理学院 气候环境 空间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系外首次发现氧和碳
15
《地理教学》 2004年第5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天文学 太阳系外行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星系统中行星的形成及动力学
16
作者 谢基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1,共3页
自1995年在类太阳恒星周围发现第1颗太阳系外行星(简称系外行星)以来,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系外行星数目已达500多个.恒星一般诞生在双星系统中,因此在双星系统中发现行星是很自然的.目前的观测统计显示,双星系统中具有行星的恒星比... 自1995年在类太阳恒星周围发现第1颗太阳系外行星(简称系外行星)以来,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系外行星数目已达500多个.恒星一般诞生在双星系统中,因此在双星系统中发现行星是很自然的.目前的观测统计显示,双星系统中具有行星的恒星比例大概为17%.显然这个比例应该看成一个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双星系统 动力学 太阳恒星 统计显示 比例 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发现适宜人类生存行星
17
《地理教学》 2012年第6期61-62,共2页
地球以外,何处宜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5日说,一颗被命名为“开普勒-22b”的太阳系外行星或与地球环境相似。
关键词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太阳系外行星 人类生存 地球环境 开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数据自动化处理与光变曲线抽取程序
18
作者 邹乾一 王炜 +1 位作者 郑捷 毛益明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1-560,共10页
对变星、太阳系外行星等瞬变源的巡天监测产生了大量的图像数据。快速处理这些数据,生成光变曲线,探测瞬变源对时域天文学的发展非常重要。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拥有的一批米级光学望远镜为适用对象,开发了一套图像数据自... 对变星、太阳系外行星等瞬变源的巡天监测产生了大量的图像数据。快速处理这些数据,生成光变曲线,探测瞬变源对时域天文学的发展非常重要。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拥有的一批米级光学望远镜为适用对象,开发了一套图像数据自动化处理与光变曲线抽取程序PPCLP,它能够批处理原始图像并输出归一化较差测光光变曲线。程序拥有模块化、通用化、易使用化的特点,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且使用了改进的较差测光方法,能获得较高的较差测光精度。除适用于赤道式望远镜外,也可用于处理由地平式望远镜获得的未经像场改正的数据。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程序的架构、特点、使用方法;然后以变星V670 And的数据为例,展示了程序的处理结果;最后讨论了其局限性与后续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变曲线 自动处理程序 变星 太阳系外行星 测光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精度测光观测及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亚卿 王炜 赵景昆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1-770,共10页
太阳系外行星大气是系外行星领域迅速发展且最具挑战的课题之一,它依赖于高精度的测光和光谱数据。以WASP-103b的近红外地基望远镜CFHT上WIRCam照相机观测的两次次食数据为例,详细介绍高精度测光对观测的要求,阐述所需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太阳系外行星大气是系外行星领域迅速发展且最具挑战的课题之一,它依赖于高精度的测光和光谱数据。以WASP-103b的近红外地基望远镜CFHT上WIRCam照相机观测的两次次食数据为例,详细介绍高精度测光对观测的要求,阐述所需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可以利用地面望远镜实现10^(-4)的超高精度较差测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外行星 热木星 地基观测 误差分析 高精度测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脉冲序列控制在阿秒精度
20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4期449-449,共1页
飞秒激光器频率梳促成了度量衡领域的许多进步,例如从光原子钟到对太阳系外行星的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确定这些光学脉冲序列可精确到阿秒(as)级。
关键词 脉冲序列 阿秒 精度 控制 太阳系外行星 麻省理工学院 飞秒激光器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