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夸父一号”卫星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在轨平场定标偏摆方案及结果
1
作者 李敬伟 黎辉 +21 位作者 封莉 李瑛 黄宇 李友平 赵洁 卢磊 应蓓丽 薛建朝 葛蕴翊 张萍 宋得朝 李巧 李舒婷 田俊 李根 刘骁锋 史广禄 单家辉 荆志辰 田正圆 周玥 甘为群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20,共17页
获得真实的日面观测图像,是用户基于太阳望远镜开展科学和应用研究的基础,而平场定标是科学数据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步骤之一,因为平场定标可以扣除太阳望远镜在成像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性.“夸父一号”又名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 Spa... 获得真实的日面观测图像,是用户基于太阳望远镜开展科学和应用研究的基础,而平场定标是科学数据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步骤之一,因为平场定标可以扣除太阳望远镜在成像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性.“夸父一号”又名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ASO-S)卫星的载荷之一,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yman-alpha Solar Telescope,LST),包括3台科学仪器,具体来说是由一个双波段太阳日冕仪(Solar Corona Imager,SCI)以及白光太阳望远镜(White-light Solar Telescope,WST)和莱曼阿尔法全日面太阳成像仪(Solar Disk Imager,SDI)这两个全日面太阳望远镜构成.WST和SDI的探测器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其平场本身的主要特征是由于激光退火造成的条纹结构,当CMOS探测器在紫外波段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衰减与辐射损伤,并且探测器上的水汽凝结和有机物的积累等污染,也会对所得平场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展示了ASO-S卫星发射两年多来,载荷LST的两个仪器WST和SDI在轨平场定标时使用的偏摆方案及其优化以及获得的平场图像和其随时间的演化情况等,并简要地介绍了WST和SDI探测器随时间的衰减和辐射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耀斑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光球 太阳:紫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显著性的日冕物质抛射检测
2
作者 杨志鹏 尚振宏 +3 位作者 强振平 辛泽寰 冼祥贵 夏国强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共15页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Ejection,CME)是一种剧烈的太阳爆发现象,它会对行星际空间造成严重扰动,进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基于CME的时空显著性,将显著性检测方法引入到CME检测中,利用结构化矩阵分解SOHO(SolarandHeliospheric Observ...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Ejection,CME)是一种剧烈的太阳爆发现象,它会对行星际空间造成严重扰动,进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基于CME的时空显著性,将显著性检测方法引入到CME检测中,利用结构化矩阵分解SOHO(SolarandHeliospheric Observatory)的大角度光谱日冕仪(Large AngleandSpectrometricCoronagraphEx-periment,LASCO)C2的日冕图像对应的特征矩阵,从中恢复出稀疏部分获得显著前景.然后考虑CME运动时产生的时间显著性,从而去除非CME结构(如冕流),得到最终检测结果.实验表明,以人工目录协调数据分析中心(CoordinatedDataAnalysisWorkshop,CDAW)检测结果为基准时,所提方法不仅在检测CME数量上比计算机辅助跟踪软件包(Computer AidedCMETrackingSoftwarepackage,CACTus)和太阳爆发事件检测系统(Solar EruptiveEventDetectionSystem,SEEDS)有优势,还在CME中心角度和张角宽度等特征物理参数测量上比CACTus和SEEDS更接近CDAW目录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技术:图像处理 方法:空时显著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太阳质子事件及相伴现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程立斌 乐贵明 +3 位作者 陆阳平 陈旻昊 李鹏 尹志强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3-210,共8页
依据卫星和地面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峰值流量达到或超过10 000 pfu(1 pfu=1proton.cm^2.s^(-1).sr^(-1))的超强太阳质子事件相伴的太阳耀斑、曰冕物质抛射(CME)驱动激波的曰地传播速度、源区的曰面经度、卡林顿经度以及相伴的磁暴等现象.... 依据卫星和地面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峰值流量达到或超过10 000 pfu(1 pfu=1proton.cm^2.s^(-1).sr^(-1))的超强太阳质子事件相伴的太阳耀斑、曰冕物质抛射(CME)驱动激波的曰地传播速度、源区的曰面经度、卡林顿经度以及相伴的磁暴等现象.研究表明,超强太阳质子事件源区的曰面经度范围为E30°<Longitude≤W75°.超强太阳质子事件源区分布在2个卡林顿经度带,分别为130°~220°的区域和260°~320°的区域.超强太阳质子事件都伴随着强烈的太阳耀斑和快速CME,CME驱动的激波从太阳到地球的平均速度超过1200 km/s.除一个超强太阳质子事件相伴的磁暴略低于强磁暴外,其余8个都伴有Dst≤-100 nT的强烈磁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耀斑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粒子发射 太阳:日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 被引量:3
4
作者 甘为群 诸成 +1 位作者 陈斌 黄宇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共3页
作为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ASO-S)于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扼要介绍ASO-S卫星提出的背景、卫星的研制历程、科学目标、载荷构成... 作为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ASO-S)于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扼要介绍ASO-S卫星提出的背景、卫星的研制历程、科学目标、载荷构成、任务总体以及卫星研制的组织架构,并对卫星的运行和科学产出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空间卫星 太阳:磁场 太阳:耀斑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紫外辐射 太阳: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日冕仪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单家辉 封莉 +5 位作者 袁汉青 张岩 钟忺 甘为群 黎辉 黄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139,共11页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的检测是建立CME事件库和实现对CME在行星际传播的预报的重要前提.通过Visual Geometry Group(VGG)16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对日冕仪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基于大角度光谱日冕仪(Large Angle and Spectro...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的检测是建立CME事件库和实现对CME在行星际传播的预报的重要前提.通过Visual Geometry Group(VGG)16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对日冕仪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基于大角度光谱日冕仪(Large Angle and Spectrometric Coronagraph Experiment,LASCO)C2的白光日冕仪图像,根据是否观测到CME对图像进行标记.将标记分类的数据集用于VGG模型的训练,该模型在测试集分类的准确率达到92.5%.根据检测得到的标签结果,结合时空连续性规则,消除了误判区域,有效分类出CME图像序列.与Coordinated Data Analysis Workshops(CDAW)人工事件库比较,分类出的CME图像序列能够较完整地包含CME事件,且对弱CME结构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未来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ASO-S)卫星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将搭载有白光日冕仪(Solar Corona Imager,SCI),使用此分类方法将该仪器产生的日冕图像按有无CME分类.含CME标签的图像将推送给中国的各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对CME进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技术:图像处理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场数据采集间隔对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平场精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敬伟 黎辉 +7 位作者 封莉 李瑛 黄宇 赵洁 卢磊 应蓓丽 薛建朝 杨雨桐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6,共10页
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是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的载荷之一,它包括白光太阳望远镜(WST),全日面太阳成像仪(SDI)和日冕仪(SCI)等仪器.1991年Kuhn,Lin和Loranz提出的方法(简称KLL方法)是WST和SDI在轨平场定标的方法之一.为了... 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是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的载荷之一,它包括白光太阳望远镜(WST),全日面太阳成像仪(SDI)和日冕仪(SCI)等仪器.1991年Kuhn,Lin和Loranz提出的方法(简称KLL方法)是WST和SDI在轨平场定标的方法之一.为了研究WST和SDI的平场定标精度对KLL方法的相邻位置时间间隔的敏感性,使用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DO)的日震和磁成像仪(HMI)及太阳大气成像仪(AIA)的全日面成像观测数据测试和分析在使用KLL方法时相邻位置时间间隔对所得平场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LST使用KLL方法进行平场定标时,相邻位置时间间隔越短越好.具体分析表明,WST平场精度对相邻位置采样时间间隔不敏感,而SDI时间间隔需要在240 s范围内.分析结果对卫星姿态调整到稳定所需的时间给出了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耀斑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技术:平场 望远镜: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个太阳风暴及其行星际和地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邱柏翰 李川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52,共9页
对一个爆发于2014年1月7日的太阳风暴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太阳活动的多波段遥感观测—来自于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以及太阳和日球天文台(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SOHO),分析了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对一个爆发于2014年1月7日的太阳风暴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太阳活动的多波段遥感观测—来自于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以及太阳和日球天文台(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SOHO),分析了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的爆发过程.通过地球同步轨道环境业务卫星(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s,GOES)对高能质子以及日地L1点的元素高级成分探测器(Advanced Composition Explorer,ACE)对当地等离子体环境的就位观测,分析了伴随太阳风暴的太阳高能粒子(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EP)事件和行星际CME(ICME)及其驱动的激波.通过地面磁场数据分析了该太阳风暴对地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耀斑脉冲相的开始时刻和CME在日面上的抛射在时序上一致.(2)高能质子主要源于CME驱动的激波加速,并非源于耀斑磁重联过程.质子的释放发生在CME传播到7.7个太阳半径的高度的时刻.(3)穿过近地空间的行星际激波鞘层的厚度和ICME本身的厚度分别为0.22 au和0.26 au.(4)行星际激波和ICME引起了多次地磁亚暴和极光,但没有产生明显的地磁暴.原因在于ICME没有包含一个规则的磁云结构或明显的南向磁场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地关系 太阳:耀斑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O-S中文专辑:序言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宇 陈鹏飞 甘为群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共3页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我国第一个获得批准立项的太阳空间探测卫星任务.本专辑共包含了14篇文章,着重介绍了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在研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方面和具体的细节.本中文专辑的14篇文章和ASO-S卫星英文专辑的13篇文章,构...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我国第一个获得批准立项的太阳空间探测卫星任务.本专辑共包含了14篇文章,着重介绍了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在研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方面和具体的细节.本中文专辑的14篇文章和ASO-S卫星英文专辑的13篇文章,构成了ASO-S卫星从科学到仪器乃至分析方法较为完整的系统性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卫星:仪器 太阳:磁场 太阳:耀斑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紫外辐射 太阳: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O-S卫星工程LST爆发模式触发和终止方案 被引量:5
9
作者 卢磊 黎辉 +5 位作者 黄宇 封莉 朱波 王彭 宋得朝 甘为群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66,共14页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计划于2021年底或2022年上半年发射的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作为ASO-S的有效载荷之一,具体包括莱曼阿尔法全日面成像仪(SDI)、日冕仪(SCI)以及白光望远镜(WST)3台科学仪器和...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计划于2021年底或2022年上半年发射的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作为ASO-S的有效载荷之一,具体包括莱曼阿尔法全日面成像仪(SDI)、日冕仪(SCI)以及白光望远镜(WST)3台科学仪器和2台导行镜(GT),其主要目标是在多个波段对太阳上的两类剧烈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进行连续不间断的高分辨率观测.为了实现这一观测目标,LST所有仪器的观测模式中均包含了一种针对爆发事件而设置的爆发模式.该模式下,SCI将以更高的频率进行图像采集,SDI和WST则以更高的频率对爆发所在区域进行图像采集.测试结果表明,观测图像经过中值滤波、像元合并处理后,可以通过监测图像各像元亮度的相对变化提取爆发事件的时间和位置信息.这些信息将为LST观测模式间的相互切换提供重要电子学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耀斑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日冕 仪器: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随CME的微波爆发的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承文 汪敏 谢瑞祥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6-425,共10页
分析了与日冕物质抛射(CME)有关的太阳微波爆发(SMB)的特征,包括持 续时间、峰值流量、爆发类型、谱指数等.选取了从1999年11月至2003年9月的136 个事件,包括60个部分晕状CME(120°<宽度<360°)/晕状CME(宽度=360°... 分析了与日冕物质抛射(CME)有关的太阳微波爆发(SMB)的特征,包括持 续时间、峰值流量、爆发类型、谱指数等.选取了从1999年11月至2003年9月的136 个事件,包括60个部分晕状CME(120°<宽度<360°)/晕状CME(宽度=360°)和 76个正常CME(20°<宽度<120°)/窄CME(0°<宽度<20°). 研究发现: (1)与正常CME/窄CME有关的微波爆发持续时间较短,与部分晕状 /晕状CME有关的微波爆发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2)与慢CME有关的微波爆发持续时 间较短,与快CME有关的微波爆发持续时间可长可短;(3)与正常/窄CME有关的微 波爆发峰值辐射流量比较小,与部分晕状/晕状CME有关的微波爆发峰值辐射流量有大 有小;(4)与慢CME有关的微波爆发峰值辐射流量较小,与快CME有关的微波爆发峰 值辐射流量可长可短; (5)与正常/窄CME有关的微波爆发绝大多数为简单(simple) 型,与晕状CME有关的微波爆发绝大多数为复杂(C)/大爆发(GB)型; (6)与CME 有关的事件在频率,f<fmax(fmax是峰值频率)的高频部分都比较平坦.统计结果表明, 当CME/耀斑发生时,太阳微波波段会有明显的信号,太阳微波爆发可以为CME/耀 斑的研究提供信息. CME/耀斑和太阳微波爆发之间具有内在的物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射电辐射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太阳微波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冕流电流片的白光和紫外观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广禄 应蓓丽 +2 位作者 封莉 黎辉 杨翠红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日冕电流片是日冕磁重联发生的主要区域,这一过程将磁能转化为等离子体的热能和动能.通过选取大角度光谱日冕仪(Large Angle and Spectrometric Coronagraph,LASCO)的白光与远紫外日冕成像光谱仪(Ultraviolet Coronagraph Spectrometer,... 日冕电流片是日冕磁重联发生的主要区域,这一过程将磁能转化为等离子体的热能和动能.通过选取大角度光谱日冕仪(Large Angle and Spectrometric Coronagraph,LASCO)的白光与远紫外日冕成像光谱仪(Ultraviolet Coronagraph Spectrometer,UVCS)的紫外观测,研究了2003年1月3日观测到的冕流电流片.LASCO C2白光数据显示电流片中的等离子体团在视场中可从60 km·s^-1加速至340 km·s^-1,加速度为60 m·s^-2;假设视向深度为0.3–1.5 R⊙,得到所研究电流片在UVCS狭缝高度处的平均电子数密度约为(1.52–7.60)×10^7cm^-3.对沿UVCS视场狭缝分布的[Fexviii]974A和Lyα谱线强度进行研究,发现电流片处的[Fexviii]谱线强度比周围明显增大,计算得到所研究时段内电流片的电子温度范围为(2.94–4.04)×10^6K;而在电流片处的Lyα谱线强度相对周围变化不大,在电流片内部两侧强度比中心略高,可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片内部中心处等离子体的运动速度要比两侧快,这使得中心比两侧有更强的多普勒暗化作用.以UVCS观测的Lyα和[Fexviii]谱线的辐射强度比和计算的电子温度为约束条件,发现当狭缝电流片处等离子体运动速度约为237–254 km·s^-1时,通过理论计算的Lyα和[Fexviii]谱线的辐射发射率比值和观测谱线强度比值相当.在该速度范围内,电流片内部Lyα辐射的碰撞项约为辐射项的42%–57%.此事件中的冕流电流片比通常情形下的冕流电流片中等离子体温度更高、运动速度更大,可能的原因在于其南侧爆发的两个日冕物质抛射促进了电流片中的磁重联过程,更多的磁能释放用于等离子体的加热和加速.所得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将要发射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ASO-S)未来的资料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电流片 太阳:紫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碰撞重联区中的混沌感应电阻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桢 陈玲 吴德金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5-258,共14页
无碰撞磁场重联作为一种将磁能有效转化为等离子体动能和热能的机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太阳耀斑、地球磁暴等各类等离子体的爆发活动.然而,在无碰撞重联区中反常电阻的微观物理机制仍然是尚未解决的基本问题.在众多反常电阻的形成机... 无碰撞磁场重联作为一种将磁能有效转化为等离子体动能和热能的机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太阳耀斑、地球磁暴等各类等离子体的爆发活动.然而,在无碰撞重联区中反常电阻的微观物理机制仍然是尚未解决的基本问题.在众多反常电阻的形成机制中,基于磁零点附近粒子轨道混沌性产生的混沌感应电阻,虽然不是最普遍流行的形成机制,但它的微观物理图像却是最为清晰的.回顾了无碰撞重联区中混沌感应电阻的早期研究和基本理论模型,介绍了关于混沌感应电阻研究的新进展并阐述了混沌感应电阻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重联 反常电阻 混沌感应电阻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个伴随CME爆发的快速EUV波的研究
13
作者 周新平 梁红飞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2-291,共10页
利用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高时间和高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发生在2014年1月7日的一个伴随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爆发的日冕波,主要目的是研究极紫外(Extreme Ultra Violet,EUV)... 利用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高时间和高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发生在2014年1月7日的一个伴随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爆发的日冕波,主要目的是研究极紫外(Extreme Ultra Violet,EUV)波的产生机制.通过分析CME爆发与该EUV波发生的时间和位置关系,表明快速的EUV波很有可能是由CME驱动的.通过对时间切片图像的分析,发现这个快速EUV波的速度大于1 200 km·s^(-1).分析表明这个快速EUV波与Chen等人2002年提出的模型相符,可以用日冕Moreton波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极紫外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