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几何相位的超表面产生宽带太赫兹涡旋波束的设计
1
作者 张莉 孙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48,共5页
为克服太赫兹涡旋波束存在带宽窄、效率低下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相位的单层透射型超薄超表面,通过对超表面单元结构的设计和排布实现了宽带范围内太赫兹涡旋波的产生。该超表面单元由表层双C型金属环和底层介质层组成。利用几何... 为克服太赫兹涡旋波束存在带宽窄、效率低下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相位的单层透射型超薄超表面,通过对超表面单元结构的设计和排布实现了宽带范围内太赫兹涡旋波的产生。该超表面单元由表层双C型金属环和底层介质层组成。利用几何相位原理,通过旋转金属结构,可以控制交叉极化透射光在宽频带内保持相同透射系数的前提下对其透射相位进行调控。通过对单元结构进行旋转编码,可以形成宽频带内用以产生不同拓扑荷数涡旋波束的编码超表面。仿真结果表明,在1.38~1.92 THz宽频带内,产生了拓扑荷数为l=±1两种模态的涡旋波束,且最大交叉极化透射效率为23%,接近单层结构的理论极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相位 超表面 宽带 赫兹 涡旋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椭偏技术的缬氨酸手性结构研究
2
作者 骆国防 齐济 +4 位作者 刘雅丽 何明霞 杨心刚 曲秋红 张逸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8-2133,共6页
介绍了一种太赫兹(THz)透射时域偏振检测系统及其标定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光学特性。缬氨酸的D-型和L-型手性镜像结构的物理特性颇为相似,但在生物活性上存在明显不同。THz波段的电磁辐射具有独特的光谱特性,能够有效探测... 介绍了一种太赫兹(THz)透射时域偏振检测系统及其标定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光学特性。缬氨酸的D-型和L-型手性镜像结构的物理特性颇为相似,但在生物活性上存在明显不同。THz波段的电磁辐射具有独特的光谱特性,能够有效探测生物分子的旋转和振动模式。通过THz时域光谱技术,结合偏振片和THz宽带相位变换器实现了THz时域光谱椭圆偏振术(THz-TDSE),该技术能够同时测量电场的相位和幅度,进而实现对THz波的偏振状态的精确控制,并从中提取椭圆偏振的相关参数。研究表明,在THz波段中,D-和L-缬氨酸的吸收谱虽呈现相似性,但在偏振片和波片的角度调控下,二者在高频信号区域的吸收系数出现显著差异。特别是当偏振片的角度设置为-45°时,D-缬氨酸的吸收系数显著高于L-缬氨酸,显示出其对电磁波更强的吸收能力。研究揭示了手性分子在特定偏振状态下的光谱响应机制,并验证了THz光谱椭圆偏振术在手性物质鉴别中的潜力,为THz光学技术在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兹时域光谱椭偏技术 太赫兹宽带相位变换器 手性物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42 THz-TE_(17,4)回旋管高效准光模式变换器(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维 宋韬 +1 位作者 刘頔威 刘盛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0-846,共7页
针对0.42THz-TE_(17,4)模式回旋管研究了一种高效率准光模式变换器。该模式变换器由Densiov型辐射器、准椭圆镜和两个相位校正镜组成。采用了耦合波理论分析波导辐射器的工作机理,矢量绕射理论计算开口辐射器和反射镜面上的场分布,并运... 针对0.42THz-TE_(17,4)模式回旋管研究了一种高效率准光模式变换器。该模式变换器由Densiov型辐射器、准椭圆镜和两个相位校正镜组成。采用了耦合波理论分析波导辐射器的工作机理,矢量绕射理论计算开口辐射器和反射镜面上的场分布,并运用KSA算法和相位解缠绕技术对相位校正镜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编程计算得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软件模拟结果高度一致。结果表明从Denisov型辐射器辐出射的能量经过镜面系统聚焦校正之后,在输出窗处转化为标量和矢量高斯成分分别高于99.1%和97.3%的束斑,其能量转换效率高于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相位校正镜 准光模式变换器 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