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Ta(iMs_2)在湖北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佟汉文 高春保 +3 位作者 刘易科 朱展望 张宇庆 庄宗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86-2988,共3页
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进行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对群体内所选优良单株进行株高、穗粒数、抗赤霉病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轮选次数的递增,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均得到改良,并从中选育出了鄂麦11、"42204"等... 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进行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对群体内所选优良单株进行株高、穗粒数、抗赤霉病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轮选次数的递增,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均得到改良,并从中选育出了鄂麦11、"42204"等新品种(系)。同时对这一育种方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太谷显性核不育 轮回选择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用于抗性育种的效应
2
作者 窦有恒 王永芳 刘忠祥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7-8,共2页
用定西24号等9个核不育材料的不育株种子作母本、渭春1号等11个品种和杂交F1种子作父本组成丰产抗旱群体,用综抗矮1号等5个核不育种子为母本、陇春9号等17个品种和杂交F1种子为父本组建抗病矮秆丰产群体,经4~5轮的... 用定西24号等9个核不育材料的不育株种子作母本、渭春1号等11个品种和杂交F1种子作父本组成丰产抗旱群体,用综抗矮1号等5个核不育种子为母本、陇春9号等17个品种和杂交F1种子为父本组建抗病矮秆丰产群体,经4~5轮的自由交配,从旱群中选育出耐旱、丰产的品种旱6—7及几个耐旱品系,从抗病群体中选出T91鉴8等品系。实践证明,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小麦Tal基因)的材料组建轮回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太谷显性核不育 基因 轮回选择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