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北太行—燕山—辽西地区燕山期(J—K)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 |
邓晋福
苏尚国
刘翠
赵国春
赵兴国
周肃
肖庆辉
吴宗絮
耿科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2
|
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组成及造山过程 |
莫申国
韩美莲
李锦轶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5 |
47
|
|
3
|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学限定 |
胡健民
刘晓文
杨之青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4
|
燕山造山带燕山期构造叠加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
邓晋福
赵国春
苏尚国
刘翠
陈亦寒
李芳凝
赵兴国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0
|
|
5
|
辽西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崩塌-滑坡-泥石流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
胡健民
刘晓文
徐刚
刘健
张拴宏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6
|
燕山造山带中段中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的成因及其意义 |
李伍平
李献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6
|
|
7
|
天山与阴山─燕山造山带的深部结构和地震 |
马宗晋
赵俊猛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1999 |
27
|
|
8
|
阴山—燕山造山带的“开合”历史 |
邱爱金
张万良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2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