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东北部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秋季生境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向荣伟 吴佳忆 +6 位作者 曾凡刚 卜向丽 王静 鲁庆斌 郝映红 盛岩 孟秀祥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深入了解动物的生境利用特征是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进行就地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于2019年9月15日至11月15日期间,结合红外相机陷阱技术和生境样地调查,对太行山东北部的豹猫秋季利用生境进行了对照取样。记录了生境的海拔、乔木胸径及距... 深入了解动物的生境利用特征是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进行就地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于2019年9月15日至11月15日期间,结合红外相机陷阱技术和生境样地调查,对太行山东北部的豹猫秋季利用生境进行了对照取样。记录了生境的海拔、乔木胸径及距水源距离等20个生境变量,比较了豹猫利用生境(n=39)和非利用生境(n=141)的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同非利用生境相比,太行山东北部豹猫偏好选择海拔较高(791.36±80.94)m、坡上位(53.80%)、乔木胸径较大(22.11±3.85)cm、株数较少(6.90±1.50)株、郁闭度较大(49.65%±2.60%)、灌木较高(1.31±0.11)m、灌木盖度较大(51.30%)、枯草盖度较大(18.97%±4.71%)、土壤较湿润(87.20%)、距水源距离较近(66.70%)、距社区距离较近(61.50%)和距人为干扰较近(71.80%)的生境。此外,豹猫偏好生境变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境的乔木特征(乔木胸径、乔木高度和乔木郁闭度)、人为干扰(坡位、距社区距离和距干扰距离)、海拔及距水源距离是影响豹猫秋季生境利用的关键因素,反映了该区域豹猫秋季对食物、安全性和水源的生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太行山东北段 生境利用 红外相机监测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