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述《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贵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105,共9页
《明太祖实录》通过有选择地直书和增饰朱元璋的事迹,来刻画和塑造太祖的正面形象,通过神化、圣化、雅化和人化的处理,使朱元璋的形象既神秘威严,德高儒雅,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特点,又颇富人性和人情味,具有和蔼可亲的特点。对朱元璋形... 《明太祖实录》通过有选择地直书和增饰朱元璋的事迹,来刻画和塑造太祖的正面形象,通过神化、圣化、雅化和人化的处理,使朱元璋的形象既神秘威严,德高儒雅,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特点,又颇富人性和人情味,具有和蔼可亲的特点。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实录修纂具有主观性的一面。不过,实录作者对皇帝形象的增饰和塑造,既依据自身所处政治环境的需要,也遵照实录传主的性格特征和基本经历来进行,表明了史学本质是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共进与互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祖实录 朱元璋 形象塑造 史学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元璋罢建中都与《明太祖实录》的隐讳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永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68,共6页
朱元璋定都临濠、兴建中都、罢建中都是明初重要的政治事件,《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却相对简单。通过相关文献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为了维护朱元璋的形象,《明太祖实录》有意篡改了朱元璋罢建中都的部分事实,目的是为了掩盖他在建都问题上... 朱元璋定都临濠、兴建中都、罢建中都是明初重要的政治事件,《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却相对简单。通过相关文献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为了维护朱元璋的形象,《明太祖实录》有意篡改了朱元璋罢建中都的部分事实,目的是为了掩盖他在建都问题上的决策失误。事实上,洪武八年中都宫殿罢建和南京宫殿改建的直接原因是朱元璋的迷信思想在作祟,他害怕工匠的"厌镇"破坏了宫殿的风水,不利于自己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都 南京 厌镇 《明太祖实录 隐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缙二修《明太祖实录》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贵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2,共8页
解缙奉命总裁二修本《明太祖实录》时,面临篡位伊始的永乐帝朱棣迫切需要清除建文初修本的影响、巩固自己地位的复杂而险恶的政治环境,为应对此一局面,解缙理应拟定妥贴的修纂凡例和宗旨,尽量与当今皇上保持一致,然而解缙内心深处对“... 解缙奉命总裁二修本《明太祖实录》时,面临篡位伊始的永乐帝朱棣迫切需要清除建文初修本的影响、巩固自己地位的复杂而险恶的政治环境,为应对此一局面,解缙理应拟定妥贴的修纂凡例和宗旨,尽量与当今皇上保持一致,然而解缙内心深处对“据实直书”的执念和保留,使其本人及二修本实录皆未获得朱棣的完全信任。在《修纂凡例》荡然无存的情况下,解缙的《进实录表》以及早年为朱元璋施政所作的评价,成为逆向推知和考证其预修实录时的修纂主题及其纲领的恰当文本。统领“百人之众”的总裁解缙,对馆中江西吉安府同乡的关注异于常人,在文集中多有记载,从而对官方公布的二修人员名单提供了印证、修正和补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解缙 解缙《进实录表》 实录修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康熙重修本辩证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丹俍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102-108,86,共8页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康熙重修本辩证徐丹俍清代《不祖高皇帝实录》有康熙朝重修十二卷本和雍正、乾隆两朝校订十三卷本两种。清亡以降,传抄、刊布的清代历朝实录,皆取雍、乾校订本《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为首①。不失清代官方以雍、乾...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康熙重修本辩证徐丹俍清代《不祖高皇帝实录》有康熙朝重修十二卷本和雍正、乾隆两朝校订十三卷本两种。清亡以降,传抄、刊布的清代历朝实录,皆取雍、乾校订本《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为首①。不失清代官方以雍、乾校订本《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为定本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 《清太祖实录 康熙朝 校订本 努尔哈赤 康熙帝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三十年代 写本 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史·太祖纪》与“金史”关系初探
5
作者 陈晓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52,168,共12页
关于《元史·太祖纪》之史料来源,将其与《金史·卫绍王纪》《宣宗纪》《哀宗纪》比勘,初步揭示《元史》《金史》具有相一致的内容,但并非构成直接传抄关系,而应是两书各自所据的原始文献取材的对象相同。《元史·太祖纪》... 关于《元史·太祖纪》之史料来源,将其与《金史·卫绍王纪》《宣宗纪》《哀宗纪》比勘,初步揭示《元史》《金史》具有相一致的内容,但并非构成直接传抄关系,而应是两书各自所据的原始文献取材的对象相同。《元史·太祖纪》底本为五朝实录的《太祖实录》,元初编纂《太祖实录》搜集关于蒙古征金的史料时曾钞撮“金实录”。从忽必烈时期设置史馆编纂成吉思汗历史的具体背景中考察,又对耶律铸《双溪醉隐集》全面解读,得知耶律铸诗赋序文及若干条小注根据金朝实录写成。耶律铸于至元十三年(1276)“监修国史”,主持蒙古诸汗实录的编纂工作,遵循王恽《论收访野史事状》提出的“亡金实录内采择肇造事迹”思路,以金实录为材料,撰修太祖等人创业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太祖纪》 太祖实录 耶律铸 《双溪醉隐集》 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 被引量:4
6
作者 吕维新 钱开信 王学进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126-128,共3页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江西省上饶茶厂吕维新,钱开信,王学进据明·沈德符撰《野犹编补遗》载:“国初四方供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帷...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江西省上饶茶厂吕维新,钱开信,王学进据明·沈德符撰《野犹编补遗》载:“国初四方供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帷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明太祖实录 散茶 制造技术 中唐时期 饮茶方法 《明史》 欧阳修 贡茶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实录馆考述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清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实录 副总裁 议叙 太宗实录 太祖实录 修书机构 大学士 史学活动 翰林院 内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太祖、太宗时期对漠南蒙古的关系和政策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云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57-62,共6页
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时期对漠南蒙古的关系和政策,在清朝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关系和政策导致了漠南蒙古臣服于清朝,成为它的北部屏障和直接借助的力量,保证了清朝一六四四年的顺利入关和进占中原,从而使中国历史进入清... 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时期对漠南蒙古的关系和政策,在清朝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关系和政策导致了漠南蒙古臣服于清朝,成为它的北部屏障和直接借助的力量,保证了清朝一六四四年的顺利入关和进占中原,从而使中国历史进入清朝统治时期,其次,它为有清一代的民族统治政策奠定了基础,为统治各族人民提供了经验,对清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拟就清太祖、太宗时期对漠南蒙古的关系和政策,试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漠南蒙古 努尔哈赤 皇太极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 民族统治 直接借助 统一国家 太宗 发展史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初城隍考 被引量:14
9
作者 滨岛敦俊 许檀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2-30,21,共10页
一、序论在旧中国的城市中,城隍庙的存在甚为普遍。关于城隍庙的产生和发展,邓嗣鬲、那波利贞两位学者早在三十年代即已有过总括性的论述(邓35;那波34)。近年来,中村哲夫、约翰逊·戴维(Dayd iJohnson)等又有进一步的研究(中村76;Jo... 一、序论在旧中国的城市中,城隍庙的存在甚为普遍。关于城隍庙的产生和发展,邓嗣鬲、那波利贞两位学者早在三十年代即已有过总括性的论述(邓35;那波34)。近年来,中村哲夫、约翰逊·戴维(Dayd iJohnson)等又有进一步的研究(中村76;Johnson85)。这些研究大多围绕着城隍信仰的产生,城隍神、庙的作用,以及历代王朝对它的封赠等问题,在时间上则主要集中在从南北朝到宋元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隍庙 城隍神 太祖实录 中书省 礼官 李善长 社稷 道士 汪广洋 冥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名义探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金玉 阴春枝 +1 位作者 李文以 所桂萍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14,共6页
“档案”名义探源○王金玉阴春枝李文以所桂萍“档案”一词是怎么来的?这是自档案学产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数十年来经多方研究,包括史学界的研究而至今未得圆满解决的一个难题。它不仅是一个词的来源问题,而且涉及到“档... “档案”名义探源○王金玉阴春枝李文以所桂萍“档案”一词是怎么来的?这是自档案学产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数十年来经多方研究,包括史学界的研究而至今未得圆满解决的一个难题。它不仅是一个词的来源问题,而且涉及到“档案”的本义及档案工作的范围和任务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研究》 档案工作 《明实录 明代辽东 档案汇编 架阁库 文化交流 文档 文书工作 太祖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里甲编制原则与图保划分 被引量:23
11
作者 栾成显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25,共6页
明代赋役黄册制度的本质是封建徭役制度的继续。以人户为中心,即是黄册里甲的编制原则。明代江南许多地方乡村建置十分复杂,都图与都保并存。都保并非保甲制的两级单位。而都图亦与都保有别,二者既有交叉,又各成系统。都图以人户划分为... 明代赋役黄册制度的本质是封建徭役制度的继续。以人户为中心,即是黄册里甲的编制原则。明代江南许多地方乡村建置十分复杂,都图与都保并存。都保并非保甲制的两级单位。而都图亦与都保有别,二者既有交叉,又各成系统。都图以人户划分为主,属黄册里甲编制;都保为地域区划,属鱼鳞图册系统。里甲编制与自然村的分布并不一致,但二者存在一定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制原则 里甲 洪武十四年 黄册 休宁县 徽州社会 赋役政策 鱼鳞图册 土地买卖 《明太祖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学官制度探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宝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所谓“学官”,即指各级学校的教育官员,或被称为“儒学教官”。明代的各级学官,既是学校中生徒的师范,负有“立教兴贤”的职责;又是政府官僚,享受其在封建等级制中应有的种种特权。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就明代的学官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考... 所谓“学官”,即指各级学校的教育官员,或被称为“儒学教官”。明代的各级学官,既是学校中生徒的师范,负有“立教兴贤”的职责;又是政府官僚,享受其在封建等级制中应有的种种特权。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就明代的学官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考述。第一,专门负责国子监生教育的国子监学官。文中考述了明代国子监及国子监学官的创设过程,国子监学官的品级、职掌,国子监各级学官的月支俸禄及月支俸银数,国子监学官的出身以及在仕途上的出路。第二,专门提督府、州、县各级地方学校的提学院道官员。考述了明代提学院道官员创设的时间、职掌,各省提学院道官员人数及挂衔的不一,提学院道官员与巡按御史、府州县提调官的关系,以及提学院道官员的出身乃至在晚明的败坏。第三,具体负责府、州、县各级学校教育的学官。考述了府州县学官的设立、职掌,府州县学官的选用及考课、出路,以及府州县学官的出身。本文所引用的《皇明太学志》、《辟雍纪事》、《苏州府学志》、《常熟县儒学志》等有关学官制度的专门典籍,属首次披露,对研究明代的学校及学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子监 学官 《明神宗实录 《明太祖实录 地方学校 按察司 提学御史 朱元璋 学正 翰林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国子监生历事制度述论 被引量:11
13
作者 詹家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40,34,共7页
国子监生历事制度是明代创立的一项重要教育制度,对明代太学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监生历事,作为一项实践教育制度,洪武年间以课堂教育为基础,到诸司接受实践教育,以增长从政本领,而不以之为出身的条件,监生出身也主要通过升堂积... 国子监生历事制度是明代创立的一项重要教育制度,对明代太学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监生历事,作为一项实践教育制度,洪武年间以课堂教育为基础,到诸司接受实践教育,以增长从政本领,而不以之为出身的条件,监生出身也主要通过升堂积分来实现。永乐初代之以历事出身,并成为监生出身的唯一途径,历事制度开始与课堂教学脱离。景泰间,开纳粟入监及监生可放回依亲读书之先河,课堂教学已如虚设,此时肄业为轻,惟图早日历事出身。成化以后,监生历事可纳赀免历或雇人代历,历事又失去亲身历练的意义,结果是监生历事之前既未学到必要的文化知识,之后又没获得真正的从政经验,历事制度失去原先实践教育的内涵而变成纯粹的仕进之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生 事制度 《明太祖实录 国子监 实践教育 《明会典》 课堂教学 朱元璋 资格教育 《明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潢玉牒》考论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永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3,共7页
《天潢玉牒》是明代官修史书,记载了朱元璋生平重要事迹及后妃所生皇子。《天潢玉牒》今有五个不同的版本。根据绣石书堂抄本、《金声玉振集》本和《国朝典故》本《天潢玉牒》记载,长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秦愍王朱樉、第三子晋恭王朱棡... 《天潢玉牒》是明代官修史书,记载了朱元璋生平重要事迹及后妃所生皇子。《天潢玉牒》今有五个不同的版本。根据绣石书堂抄本、《金声玉振集》本和《国朝典故》本《天潢玉牒》记载,长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秦愍王朱樉、第三子晋恭王朱棡为诸母所生,只有第四子燕王朱棣、第五子周王朱橚是高后所生。《纪录汇编》本和《胜朝遗事》本《天潢玉牒》则认为,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均为高后所出,五子俱是嫡出。通过对两个系统《天潢玉牒》作者及成书时间的考证,可以发现《天潢玉牒》与《明太祖实录》一样,也经过朱棣两次篡改。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朱棣掩盖了自己本是庶出的事实,精心编造出生母是高后的谎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潢玉牒》 《明太祖实录 解缙 朱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元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德信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8-47,共10页
论朱元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张德信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 论朱元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张德信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 传统文化 《汉书》 《大学》 《孟子》 《孙子兵法》 《明史》 《尚书》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武时期凤阳府的人口迁移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树基 《安徽史学》 1997年第3期14-18,20-21+96,共8页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移民区 洪武时期 凤阳县 洪武年间 移民人口 《明史》 洪武十四年 山西移民 经济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茶马贸易价格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淼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34,共8页
由于明朝官方茶马贸易始终是以交易马匹为中心,遂形成以马匹为本位价格的价格体系。本文以马价为基准,着重分析茶马比价及马匹与银、钞、布、绢、米的比价关系。在价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明朝廷因忽略茶马则例所确定的价格体系在... 由于明朝官方茶马贸易始终是以交易马匹为中心,遂形成以马匹为本位价格的价格体系。本文以马价为基准,着重分析茶马比价及马匹与银、钞、布、绢、米的比价关系。在价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明朝廷因忽略茶马则例所确定的价格体系在境外贸易中的作用,最终导致明朝茶马贸易失败的价格原因,同时藉此探究价格确定的原则,价格变动趋势及茶马价格利弊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贸易 茶马交易 《明太祖实录 比价关系 价格结构 价格指数 折价关系 太宗实录 永乐时期 洪武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辽东马政探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士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3-98,共6页
明代辽东马政探论张士尊在冷兵器时代,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国之荣危系于兵之强弱,兵之强弱系于马之登耗”。本文仅对明代辽东马政的发展做点考证,以求教于方家。一马政管理组织。据《明会典》载:“凡在京在外卫所俱有孳牧马匹以... 明代辽东马政探论张士尊在冷兵器时代,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国之荣危系于兵之强弱,兵之强弱系于马之登耗”。本文仅对明代辽东马政的发展做点考证,以求教于方家。一马政管理组织。据《明会典》载:“凡在京在外卫所俱有孳牧马匹以给官军骑操之用。在京及南北直隶卫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苑马寺 《明太祖实录 《明神宗实录 太仆寺 明代辽东 《明孝宗实录 马政 太宗实录 万历十九年 嘉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元璋的教育思想与明初的教育发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万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6-19,共4页
朱元璋的教育思想与明初的教育发展万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在有明之初即“谓天下可以马上得,不可以马上治,于是大兴文教,宠四方。”①他总结历朝封建统治的经验教训,建立起明代教育体制的整体架构。其教育思想,推动了... 朱元璋的教育思想与明初的教育发展万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在有明之初即“谓天下可以马上得,不可以马上治,于是大兴文教,宠四方。”①他总结历朝封建统治的经验教训,建立起明代教育体制的整体架构。其教育思想,推动了明初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特色。一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教育思想 《明太祖实录 国子监 学校教育 中央官学 科举 少数民族地区 文武兼备 《明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燕王朱棣的两篇敕书造假案献疑 被引量:3
20
作者 南炳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51,199-200,共7页
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曾二次改修《明太祖实录》,渲染明太祖末年有心传位其人之假象。前贤王崇武、黄彰健等史学大家曾对此进行揭发。但其中一篇论文,根据《毓庆勋懿集》所载敕书,论定《明太祖实录》中所载朱棣于洪武末年曾受命统率... 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曾二次改修《明太祖实录》,渲染明太祖末年有心传位其人之假象。前贤王崇武、黄彰健等史学大家曾对此进行揭发。但其中一篇论文,根据《毓庆勋懿集》所载敕书,论定《明太祖实录》中所载朱棣于洪武末年曾受命统率诸王备边防秋的两篇敕书,系伪造史实。而从明初诸王受命共同出军必用兄长担任统率之惯例考察,该文所持论点难以成立;现存史籍中亦有可信的证据,可以说明《明太祖实录》的两篇敕书并未造假。该文之失误似为史学大家之偶出一失。此两篇敕书之是否造假,关乎对明太祖逝世前夕燕王朱棣政治地位及其与朝廷关系状况之了解,亦关乎对靖难之役发生背景及当事双方责任之评估,不可不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敕书 悉听燕王节制 朱棣 《毓庆勋懿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