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上游丘陵区典型水塘脱氮效率及其驱动因子
1
作者 刘采杰 林晓英 +3 位作者 张汪寿 王慧亮 赵小帆 李恒鹏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9-1289,共11页
丘陵区水塘主要分布在低洼的沟谷区域,多由坡面产流汇集而成,是承接坡地径流及养分流失,并输送至下游水网的重要水文通道,也是发生脱氮作用的热区。然而,受水产养殖及集水坡地土地利用的影响,水塘中上覆水特征差异显著,也必然驱动脱氮... 丘陵区水塘主要分布在低洼的沟谷区域,多由坡面产流汇集而成,是承接坡地径流及养分流失,并输送至下游水网的重要水文通道,也是发生脱氮作用的热区。然而,受水产养殖及集水坡地土地利用的影响,水塘中上覆水特征差异显著,也必然驱动脱氮机制、潜势及其效率的变化。本研究选择太湖上游丘陵区4类典型水塘(茶园塘、林塘、养殖塘和村塘)为研究对象,采集各塘表层沉积物用于15 N同位素示踪试验,并原位测定计算过饱和氮气浓度(ΔN_(2)),以综合阐明丘陵区典型水塘脱氮机制、潜势及其效率变化特征,同步解析驱动丘陵区不同类型沟塘脱氮效率变化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茶园塘脱氮效率(8.25%)最高,其次是林塘(6.24%)、村塘(5.90%),而养殖塘脱氮效率最低(4.72%)。反硝化作用是各类型水塘中氮素去除的主导途径,贡献率高达93.34%±12.59%,林塘和茶园塘厌氧氨氧化脱氮贡献率相对较高,达到5%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塘脱氮效率与上覆水理化性质有关,但不同类型水塘之间控制因素存在差异,总氮、溶解性总氮浓度是影响林塘、养殖塘脱氮效率的主要因子,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固体浓度、溶解氧浓度、叶绿素a、总磷是影响林塘脱氮效率的主要因子,而茶园塘未识别出影响脱氮效率的主导因子。对于不同类型水塘,管理者应采取针对环境条件的优化措施以提升其脱氮效能,这对于保障丘陵源头区清水产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区水塘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脱氮效率 太湖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上游流域农业土地的氮剩余及其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许朋柱 秦伯强 +3 位作者 Horst Behrendt 黄文钰 于树梅 章永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太湖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对太湖的富营养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2002年各乡镇的农业统计资料,对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总量为134.8×103t/a,单位农业土地面... 太湖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对太湖的富营养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2002年各乡镇的农业统计资料,对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总量为134.8×103t/a,单位农业土地面积的剩余量为178.9 kg/(hm2·a).从单位面积氮剩余量的空间变化看,东、西苕溪流域的剩余量较低,而其它流域的剩余量相对较高.借助典型区域氮剩余的长系列计算数据,对上游地区氮剩余的长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太湖的富营养化演变趋势与氮剩余长期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上游 农业土地 氮的剩余量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上游低山丘陵地区不同用地类型氮、磷收支平衡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韩莹 李恒鹏 +1 位作者 聂小飞 徐昔保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9-837,共9页
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氮、磷收支平衡决定了氮、磷在土壤的富集,进一步影响氮、磷的流失强度,分析该过程有助于揭示不同用地类型对区域的环境效应.以位于太湖上游低山丘陵地区的天目湖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农户调查问卷、土壤和植被生物量实... 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氮、磷收支平衡决定了氮、磷在土壤的富集,进一步影响氮、磷的流失强度,分析该过程有助于揭示不同用地类型对区域的环境效应.以位于太湖上游低山丘陵地区的天目湖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农户调查问卷、土壤和植被生物量实验分析、文献调研和氮、磷表观平衡模型的方法,选择研究区的茶园、水田、马尾松林和竹林四种典型用地类型,系统分析了氮、磷的输入要素,包括肥料输入、大气沉降、秸秆返田/枯枝落叶、生物固氮、人畜排泄物返田,以及输出要素,包括植物生长吸收、氨挥发、反硝化,并比较不同用地类型氮、磷收支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土壤表层氮、磷含量比较,揭示太湖流域上游丘陵山区主要用地类型的水环境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氮、磷盈余量大小顺序为茶园>水田>马尾松林>竹林,分别是648.6、248.9、115.5、53.6 kgN/(hm2.a)和319.9、29.7、1.2和-3.4 kgP/(hm2.a);氮、磷利用效率以竹林最高,茶园的氮、磷利用效率均最低,仅为15.0%和3.1%;土壤氮盈余量与表层氮含量未能呈现出一致的关系,土壤磷盈余量与表层磷含量比较类似,并由此得出竹林比马尾松林更有利于水环境保护,而茶园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超过水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上游 丘陵地区 用地类型 氮磷平衡 茶园 天目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上游典型区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排放负荷估算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俊 翟康 周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4期97-99,共3页
通过收集解译基础数据资料,参考污染排放负荷系数,对太湖上游典型区域武进区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染排放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太湖上游区域农村生活污染排放负荷最为严重,畜禽养殖是TP污染排放负荷的主要来源。... 通过收集解译基础数据资料,参考污染排放负荷系数,对太湖上游典型区域武进区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染排放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太湖上游区域农村生活污染排放负荷最为严重,畜禽养殖是TP污染排放负荷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污染防治技术措施,为探索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和调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上游 农业 非点源 排放负荷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