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极拳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郝艳 王静 +3 位作者 王调调 靳国梁 钟娟平 梁振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脑卒中会导致各种身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太极拳不仅能够缓解脑卒中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还可增强本体感觉,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重塑和代偿,从而改善平衡协调功能。因此,本文从太极拳的概... 脑卒中会导致各种身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太极拳不仅能够缓解脑卒中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还可增强本体感觉,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重塑和代偿,从而改善平衡协调功能。因此,本文从太极拳的概述、太极拳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原理、太极拳在脑卒中不同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展开总结,以期为制定科学、有效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干预方案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太极拳 康复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运动联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或24式简化太极拳在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龙 潘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康复运动联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或24式简化太极拳在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于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早中期KOA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康复运动联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或24式简化太极拳在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于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早中期KOA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康复治疗,治疗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练习,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24式简化太极拳训练。比例三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疼痛、僵硬、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组、治疗2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三组屈曲活动度大于治疗前,且治疗1组、治疗2组大于对照组(P<0.05);三组平均轨迹误差、平均负重力量差小于治疗前,且治疗1组、治疗2组小于对照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运动联合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或24式简化太极拳在早中期K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及本体感觉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康复运动 24式简化太极拳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敝与复兴:当代太极拳的传承困境与纾解之道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全海 金玉柱 刘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在现代性演进中,太极拳表面兴盛,实则遭遇传承困境,出现传承异化、失范与物化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体系离散、功夫缺失、各自为政与受众结构失衡等方面。现代社会中钟表时间勃兴、社会浮躁、拳道舍本逐末、传承人及组织思维僵化等因素共同... 在现代性演进中,太极拳表面兴盛,实则遭遇传承困境,出现传承异化、失范与物化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体系离散、功夫缺失、各自为政与受众结构失衡等方面。现代社会中钟表时间勃兴、社会浮躁、拳道舍本逐末、传承人及组织思维僵化等因素共同造就了这一凋敝之困境,也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涣散。受工具理性的影响,部分传承人故步自封,习练者难以超越自身的认知,对太极拳越来越缺乏身体力行与系统觉知,难以感受其内蕴意义,处在浮躁之中,深层文化意义逐渐衰微甚至被消解。纾解太极拳传承困境可采取如下措施:(1)切实关怀传承人,助推功夫化传承;(2)强化组织化联合,促进赛事化传承;(3)打造太极拳名片,合理产业化开发;(4)深挖太极拳思想,夯实故事化传播。这些举措可以深度彰显太极拳的文化个性,促进其整全性发展和技道复兴,期许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贡献太极拳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太极拳传承 传承异化 传承人 身体哲学 技击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影响
4
作者 李媛媛 李匡时 +6 位作者 吴康 胡晓婕 许天骄 马任钊 陈天竹 任毅 邹忆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39-144,共6页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比太极拳训练前后患者大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的变化,探讨太极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 招募CFS患者25例(试验组)及健康受试者27例(对照组),均接受1个月的太极拳训练,比...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比太极拳训练前后患者大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的变化,探讨太极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 招募CFS患者25例(试验组)及健康受试者27例(对照组),均接受1个月的太极拳训练,比较2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变化及VMHC改变。结果 训练前,试验组SF-36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双侧枕下回、中央旁小叶、舌回、岛叶、颞上回等脑区的VMHC减弱。训练后,试验组SF-36各项得分均显著升高(P<0.001),双侧枕下回、颞上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等脑区的VMHC显著增强且全脑VMHC差值与SF-36中精力得分差值呈正相关(r=0.456,P=0.025);对照组SF-36中部分得分显著升高(P<0.05),未见VMHC显著变化的脑区。结论 太极拳能够有效提升CFS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改变可能与枕下回、颞上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太极拳 功能磁共振成像 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视阈下太极拳动作技能学习“窗口期”之思
5
作者 任秀红 李淑萍 周琪 《体育科技》 2024年第4期175-177,共3页
体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历经多次调整与修改,终于把太极拳列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该举措是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和“体育课程一体化”的需要,也是落实“传播弘扬... 体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历经多次调整与修改,终于把太极拳列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该举措是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和“体育课程一体化”的需要,也是落实“传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国家政策的需要。利用太极拳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首先要做是太极拳课程一体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确立动作技能学习的“窗口期”。文章从动作发展规律、身体发展规律、认知规律以及身体素质敏感期,分析了太极拳动作技能的窗口期。认为:太极拳动作技能学习的“窗口期”在初中阶段,小学宜开设太极拳文化知识、基本动作技能、体能以及生命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体育课程一体化 动作技能学习“窗口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揽雀尾”为切入点的太极拳技术结构及“舞对合彀”的训练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亚奎 杨建营 王宾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太极拳当前发展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因过分突出健身养生而忽视了作为“拳”之本质的技击。为探寻太极拳的技击本体,便于明晰太极拳的技术结构及相应的训练方法,以太极拳的核心技术“揽雀尾”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 太极拳当前发展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因过分突出健身养生而忽视了作为“拳”之本质的技击。为探寻太极拳的技击本体,便于明晰太极拳的技术结构及相应的训练方法,以太极拳的核心技术“揽雀尾”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修体悟等方法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揽雀尾包含了从下向上的掤势、左右转动的捋势、向前逼近的挤势、后坐下引的挂按、弓步向前的推按等技术环节,是一个涵盖上下前后左右6个方向的立体综合技术,在太极拳中处于核心地位;(2)以揽雀尾为核心的太极拳技击训练包括单人舞练、双人对打两方面内容,两者是“舞对合彀”的技术结构,即单人舞练的目的是对打实战,舞练内容与实战内容完全一致;(3)单人舞练训练可以按照外部身体结构的完整训练、内部劲力的整透训练、攻防转化的流畅训练、单势拳路的多样化次第训练4个逐步进阶的步骤依次推进;双人对打训练可按照预备对峙、组合套招、拆招变势、融合归一4个逐步进阶的步骤依次推进。并从进攻方法、技法进阶、技击理念与训练等方面归纳了“揽雀尾”一脉相承的武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揽雀尾 技术结构 训练方法 舞对合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哲学、技击及养生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田径 苏玥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4年第6期60-64,共5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了太极拳哲学、技击及养生文化内涵的基本理论及内在关系,研究总结:“道家”思想文化在太极拳哲理文化中居于主要地位;太极拳技击文化同时吸收了道家辩证法中的矛盾论、中国传统军事以及兵法的基础...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了太极拳哲学、技击及养生文化内涵的基本理论及内在关系,研究总结:“道家”思想文化在太极拳哲理文化中居于主要地位;太极拳技击文化同时吸收了道家辩证法中的矛盾论、中国传统军事以及兵法的基础思想;在太极拳养生文化中,修身养生、运动养生和生活养生是其养生体系的三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哲理 技击 养生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干预慢性疾病的RCT临床研究进展--基于2015—2020年英文文献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燚 《山东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54-65,共12页
太极拳是一项结合身心练习,强调动作与呼吸配合训练的有氧运动项目。近5年太极拳英文发文趋势表明,国外学者的关注热点集中于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且普遍认同太极拳是一种有效改善慢病的干预手段。通过检索PubMed等英文医... 太极拳是一项结合身心练习,强调动作与呼吸配合训练的有氧运动项目。近5年太极拳英文发文趋势表明,国外学者的关注热点集中于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且普遍认同太极拳是一种有效改善慢病的干预手段。通过检索PubMed等英文医学数据库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所收录的太极拳干预慢性疾病的文献,了解当前的国际动态,并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中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以世界卫生组织对慢性疾病的界定为指导,将与太极拳相关的临床研究列为研究对象。结果报告了多数指标显著改善,机制分析表明太极拳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皮质醇水平、炎症分子水平和大脑皮质厚度,使慢性疾病人群获益。但所纳入的研究中均未涉及太极拳的干预强度,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探讨太极拳运动强度变化的影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慢性疾病干预 国外临床研究 运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陈式太极拳特定动作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功能障碍影响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赖建恭 赖梅金 +1 位作者 李宝芳 李翔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5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陈式太极拳特定动作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龙岩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接受常规康复步行训练)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陈式太极拳特定动作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龙岩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接受常规康复步行训练)和观察组(18例,在常规康复步行训练基础上接受陈氏太极拳特定动作训练:懒扎衣、六封四闭、单鞭、雀地龙、金鸡独立和倒卷肱)。比较两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的10 m步行速度(10mMWS)治疗前后D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治疗前后D值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提高,而且治疗前后D值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氏太极拳特定动作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氏太极拳特定动作 脑卒中 步行功能障碍 BERG平衡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锻炼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KOA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汪桔仙 庄汝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312-313,316,共3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并具有较高的致残性[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KOA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现今每100个中国人中就有8个KOA患者[2],KOA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为膝关节肿痛及关节活动障碍,...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并具有较高的致残性[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KOA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现今每100个中国人中就有8个KOA患者[2],KOA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为膝关节肿痛及关节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软骨素和关节腔药物注射等治疗,虽然多数患者可获得确切疗效,但仍存在个体疗效差异大、用药禁忌和易反复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肿痛 太极拳锻炼 关节活动障碍 补肾活血汤 退行性骨关节病 膝骨关节炎 致残性 疗效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兆言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太极拳作为传统的健身方式,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在全民健身的视域下,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华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必须学习和弘扬的传统精神,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 太极拳作为传统的健身方式,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在全民健身的视域下,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华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必须学习和弘扬的传统精神,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阐述了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推广前景,发现其在推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现实问题出发,寻求有助于太极拳推广的方式方法,以期为今后以太极拳形式提升全民健康发展,促进其在国内外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全民健身 作用 推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
12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太极拳注重意念修炼与呼吸调整,以五步、八法为核心动作,以套路、功法、推手为运动形式。习练者通过对动静、快慢、虚实的把控,达到... 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太极拳注重意念修炼与呼吸调整,以五步、八法为核心动作,以套路、功法、推手为运动形式。习练者通过对动静、快慢、虚实的把控,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实践 太极拳 修身养性 强身健体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养生观念 圆活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膳食联合太极拳干预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13
作者 邢素梅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膳食联合太极拳干预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CHF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根据指南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中药膳食联合太极拳干预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CHF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根据指南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膳食联合太极拳干预;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气阴两虚证单项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均降低,LVEF升高(P<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气阴两虚证单项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P<0.01)。结论: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予中药膳食联合太极拳有利于改善气阴两虚型CHF患者心功能与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常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气阴两虚证 中药膳食 太极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中医传统功法术语英译探析——以“太极拳”英译为例
14
作者 董尧琦 杨渝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4期21-24,共4页
知识翻译学研究跨语言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行为、关系、运动和规律。在知识翻译学视域下,中医传统功法术语蕴含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跨语言重构难度大,英译标准难以确立,较难取得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太极拳”是海外输出最为成... 知识翻译学研究跨语言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行为、关系、运动和规律。在知识翻译学视域下,中医传统功法术语蕴含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跨语言重构难度大,英译标准难以确立,较难取得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太极拳”是海外输出最为成功的传统功法术语之一,现行的译法至少20种,翻译策略各不相同,传播效果各异。本文基于知识翻译学的评价标准,结合NOW语料库比较各种译法的使用频率,对“太极拳”英译名的翻译、传播和接受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最佳译名,提炼中医传统功法术语英译原则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太极拳 中医传统功法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县陈氏太极拳文化破圈传播的必要性研究
15
作者 张静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太极拳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持续探索、创新和追求真理的结晶,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的战略背景下,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重视。然而河南温县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陈氏太... 目的:太极拳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持续探索、创新和追求真理的结晶,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的战略背景下,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重视。然而河南温县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陈氏太极拳文化作为太极拳文化的精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被束缚在原地、束缚在温县、束缚在传统的认知中。鉴于此,文章旨在为陈氏太极拳文化的破圈传播提供理论依据,助力温县陈氏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地域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自信。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和网络参与式观察法,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陈氏太极拳文化破圈的必要性,为如何破圈提供指导。结果:研究发现,陈氏太极拳文化在传播方式、传播空间以及传播效果三个方面存在破圈传播的必要性。结论:新时代,需要结合更多的传播方式打破圈层壁垒,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氏太极拳 破圈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太极拳民间组织生存和发展思路探究——晨光太极拳研修会构建与消退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金春霞 黄彦军 《山东体育科技》 2010年第3期94-96,共3页
太极拳在中国武术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本研究通过对晨光太极拳研修会这一民间武术组织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自身发展及传播太极拳文化过程中的优缺点,旨在促进太极拳民间组织得到永续发展,使中华武术瑰宝——太极拳真正转变为为社会和广大... 太极拳在中国武术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本研究通过对晨光太极拳研修会这一民间武术组织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自身发展及传播太极拳文化过程中的优缺点,旨在促进太极拳民间组织得到永续发展,使中华武术瑰宝——太极拳真正转变为为社会和广大民众服务的优秀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民间组织 生存发展 晨光太极拳研修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世代的太极拳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17
作者 张帅帅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11期95-97,共3页
Z世代逐步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当下新型消费的主力军,因此太极拳产业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太极拳产业是促进太极拳文化输出的有利媒介,同时也是增加体育产业附加值的重要工具。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Z世代逐步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当下新型消费的主力军,因此太极拳产业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太极拳产业是促进太极拳文化输出的有利媒介,同时也是增加体育产业附加值的重要工具。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产业在Z世代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Z世代的特点探究太极拳产业发展路径,为太极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太极拳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时代 太极拳产业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架构的太极拳社区微信小程序界面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王艳飞 刘甜甜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12期56-58,61,共4页
随着中国太极拳的成功申遗,太极拳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这也意味着太极拳的传承与保护在全国范围内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本文秉承着文化传播与保护的理念,基于B/S架构,主要使用SSM框架以及MySQL数据库,通过广泛搜... 随着中国太极拳的成功申遗,太极拳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这也意味着太极拳的传承与保护在全国范围内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本文秉承着文化传播与保护的理念,基于B/S架构,主要使用SSM框架以及MySQL数据库,通过广泛搜集太极拳文化知识并深入分析实际需求,在微信开发者工具上进行系统建设,并对用户和管理员两个模块进行界面设计与实现。期望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微信小程序工具,实现太极拳社区微信小程序界面设计,为太极拳文化推广以及爱好者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架构 微信小程序 太极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太极拳传播方式的转型 被引量:18
19
作者 炊遂堂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0-112,共3页
传统太极拳原有的传播方式多以门派为载体,呈线性传播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门派流派纷呈是传统文化的个性表现,不可全盘否定;传统太极拳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健身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挖掘和传播,而其流派师承、技击、传统训练... 传统太极拳原有的传播方式多以门派为载体,呈线性传播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门派流派纷呈是传统文化的个性表现,不可全盘否定;传统太极拳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健身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挖掘和传播,而其流派师承、技击、传统训练、传统文化等一系列内容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若要摆脱困难,就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依靠自身价值的产业化转变,走流派师承的传播方式和市场经济控制的俱乐部运营模式相协调的道路。由部分的发展带动整体继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传统太极拳 体育俱乐部 太极拳传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剑锻炼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姜周存 《山东体育科技》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1前言太级拳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健身术,对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和延年益寿都有着良好的作用。大量实践和事实证明,通过长年系统的太极拳锻炼,对提高心脏血管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心肌的营养,提高和保持心脏、血管的健康等都大... 1前言太级拳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健身术,对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和延年益寿都有着良好的作用。大量实践和事实证明,通过长年系统的太极拳锻炼,对提高心脏血管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心肌的营养,提高和保持心脏、血管的健康等都大有益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心血管系统 太极拳运动 功能参数 太极拳锻炼 心输出量 心肌耗氧量 心血管功能 心电图 循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