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研究综述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晶
魏泽勋
+1 位作者
李淑江
王永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从海洋动力学角度,概述了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的主要入流和出流通道—吕宋海峡和卡里马塔海峡的研究现状。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是太平洋、南海和印度尼西亚海域进行水体和热盐交换的传输带,对西太平洋、南海、印尼海和...
从海洋动力学角度,概述了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的主要入流和出流通道—吕宋海峡和卡里马塔海峡的研究现状。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是太平洋、南海和印度尼西亚海域进行水体和热盐交换的传输带,对西太平洋、南海、印尼海和东印度洋的环流系统有重要影响。吕宋海峡水交换和卡里马塔海峡贯穿流都呈现冬季大夏季小的季节变化特征,对维持南海的物质、能量和动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太平洋通过吕宋海峡向南海输运水体和热盐,并传递ENSO等气候信号,对南海的环流、水体和海洋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卡里马塔海峡向印度尼西亚海区的水体和热盐输运对印度尼西亚贯穿流有重要意义。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和印尼贯穿流的年际变化趋势呈反位相,两者相互调制相互影响,维持了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间的平衡关系,对全球大洋环流的结构和长期的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
南海分支
吕宋海峡
卡里马塔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尼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影响的初步模拟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海燕
李崇银
张铭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3-520,共8页
印尼海域是联系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纽带,为了讨论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的影响,利用一个准全球海洋环流模式,设计了打开、关闭印度尼西亚通道的数值试验对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印尼贯穿流...
印尼海域是联系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纽带,为了讨论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的影响,利用一个准全球海洋环流模式,设计了打开、关闭印度尼西亚通道的数值试验对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印尼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和海流的模拟有重要影响。在海洋表层,印尼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所起作用不大,这时海洋的外强迫(大气风场、太阳辐射等)起主要作用;而在次表层,印尼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
太平洋
-
印度洋
海温异常综合模
数值试验
印尼
贯穿
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及其周边海域季节内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
3
3
作者
曹国娇
魏泽勋
+1 位作者
徐腾飞
李淑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133,共9页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 ITF)是全球气候系统和热盐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太平洋与印度洋在低纬度进行水体及热量交换的唯一通道,对维持全球大洋物质、动量和能量平衡有重要作用[1]。最近的研究表明, ITF还可...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 ITF)是全球气候系统和热盐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太平洋与印度洋在低纬度进行水体及热量交换的唯一通道,对维持全球大洋物质、动量和能量平衡有重要作用[1]。最近的研究表明, ITF还可能是热带印度洋年际异常信号进入赤道太平洋的重要海洋信号通道,对热带印-太气候变异有着显著影响[2]。此外, ITF及其附近海域也是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 MJO)最为活跃的区域[3]。MJO一方面引起表层海温的剧烈变化,影响印度季风的爆发及持续[4],进而通过降水调节ITF及其周边海域海表温盐分布,引起ITF表层流速变化;另一方面,在季风转换期,赤道中印度洋 MJO 激发产生赤道Kelvin 波继而向东传播,并在印度洋东边界以沿岸Kelvin 波的形式沿苏门答腊-爪哇岛链继续传播,最远可以穿过龙目海峡抵达望加锡海峡,影响 ITF 在该海峡处的流量[5]。早先,由于缺乏ITF海域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针对 ITF 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季节到年际尺度,仅有少数数值模拟结果讨论了ITF海域的季节内变化。随着观测资料不断丰富,特别是INSTANT(International Nusantara Stratification and Transport)国际计划的实施,积累了ITF海域大量的温盐及海流高时间分辨率的连续观测资料。对这些观测资料的分析显示,在ITF主要流经海峡(如龙目、翁拜、望加锡海峡),存在明显的海洋季节内信号,该信号在望加锡海峡处最大可以减弱2 Sv(1 Sv=106 m3/s)的南向海水输送[6]。印尼群岛海域地形复杂,在考虑印尼群岛部分海域水深较浅和群岛区域复杂的岸线形状这些客观条件情况下,短时间尺度的海流波动对局地的海水混合以及 ITF 的水团输运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加强这一区域季节内时间尺度的信号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尼西亚
贯穿
流
季节内变化
近海域
热带
印度洋
赤道
太平洋
高时间分辨率
大气季节内振荡
信号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研究综述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晶
魏泽勋
李淑江
王永刚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南海及周边海域风浪流耦合同化精细化数值预报与信息服务系统(2013AA09A506)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印尼合作南海-西印尼海-印度洋水交换及其气候效应(2010DFB23580)
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项目--卡里马塔贯穿流与印尼贯穿流的相互作用的研究(2013248)
文摘
从海洋动力学角度,概述了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的主要入流和出流通道—吕宋海峡和卡里马塔海峡的研究现状。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是太平洋、南海和印度尼西亚海域进行水体和热盐交换的传输带,对西太平洋、南海、印尼海和东印度洋的环流系统有重要影响。吕宋海峡水交换和卡里马塔海峡贯穿流都呈现冬季大夏季小的季节变化特征,对维持南海的物质、能量和动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太平洋通过吕宋海峡向南海输运水体和热盐,并传递ENSO等气候信号,对南海的环流、水体和海洋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卡里马塔海峡向印度尼西亚海区的水体和热盐输运对印度尼西亚贯穿流有重要意义。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和印尼贯穿流的年际变化趋势呈反位相,两者相互调制相互影响,维持了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间的平衡关系,对全球大洋环流的结构和长期的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
南海分支
吕宋海峡
卡里马塔海峡
Keywords
Pacific
-
Indian Ocean Throughflow
South China Sea Branch
the Luzon Strait
the KarimataStrait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尼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影响的初步模拟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海燕
李崇银
张铭
机构
解放军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3-520,共8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7CB411805)资助
文摘
印尼海域是联系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纽带,为了讨论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的影响,利用一个准全球海洋环流模式,设计了打开、关闭印度尼西亚通道的数值试验对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印尼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和海流的模拟有重要影响。在海洋表层,印尼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所起作用不大,这时海洋的外强迫(大气风场、太阳辐射等)起主要作用;而在次表层,印尼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海洋气象
太平洋
-
印度洋
海温异常综合模
数值试验
印尼
贯穿
流
Keywords
Oceanographic meteorology
Pacific
-
Indian Ocean associated temperature anomaly mode
numerical experiment
Indonesian throughflow
分类号
P732.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及其周边海域季节内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
3
3
作者
曹国娇
魏泽勋
徐腾飞
李淑江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和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13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406404)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与印尼贯穿流的相互作用及气候效用(41306031)
+2 种基金
中印尼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中印尼海洋与气候中心及联合观测站建设(YZ011400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61883)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201403019)
文摘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 ITF)是全球气候系统和热盐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太平洋与印度洋在低纬度进行水体及热量交换的唯一通道,对维持全球大洋物质、动量和能量平衡有重要作用[1]。最近的研究表明, ITF还可能是热带印度洋年际异常信号进入赤道太平洋的重要海洋信号通道,对热带印-太气候变异有着显著影响[2]。此外, ITF及其附近海域也是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 MJO)最为活跃的区域[3]。MJO一方面引起表层海温的剧烈变化,影响印度季风的爆发及持续[4],进而通过降水调节ITF及其周边海域海表温盐分布,引起ITF表层流速变化;另一方面,在季风转换期,赤道中印度洋 MJO 激发产生赤道Kelvin 波继而向东传播,并在印度洋东边界以沿岸Kelvin 波的形式沿苏门答腊-爪哇岛链继续传播,最远可以穿过龙目海峡抵达望加锡海峡,影响 ITF 在该海峡处的流量[5]。早先,由于缺乏ITF海域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针对 ITF 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季节到年际尺度,仅有少数数值模拟结果讨论了ITF海域的季节内变化。随着观测资料不断丰富,特别是INSTANT(International Nusantara Stratification and Transport)国际计划的实施,积累了ITF海域大量的温盐及海流高时间分辨率的连续观测资料。对这些观测资料的分析显示,在ITF主要流经海峡(如龙目、翁拜、望加锡海峡),存在明显的海洋季节内信号,该信号在望加锡海峡处最大可以减弱2 Sv(1 Sv=106 m3/s)的南向海水输送[6]。印尼群岛海域地形复杂,在考虑印尼群岛部分海域水深较浅和群岛区域复杂的岸线形状这些客观条件情况下,短时间尺度的海流波动对局地的海水混合以及 ITF 的水团输运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加强这一区域季节内时间尺度的信号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印度
尼西亚
贯穿
流
季节内变化
近海域
热带
印度洋
赤道
太平洋
高时间分辨率
大气季节内振荡
信号通道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研究综述
张晶
魏泽勋
李淑江
王永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印尼贯穿流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影响的初步模拟研究
吴海燕
李崇银
张铭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及其周边海域季节内变化研究综述
曹国娇
魏泽勋
徐腾飞
李淑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