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亚非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协同作用 |
丁一汇
李怡
王遵娅
司东
柳艳菊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2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南北半球际大气质量振荡及东亚季风的联系 |
卢楚翰
管兆勇
李永华
白莹莹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4
|
|
3
|
北极涛动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的关系研究 |
杨春霞
窦焘焘
李倩
郝微微
汤旻轩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4
|
CMIP5耦合模式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模拟与预估 |
陈红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5
|
加利福尼亚洋流北区早更新世以来似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微体化石记录 |
苏新
陈芳
于翀涵
郭策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6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中国冬季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的贡献 |
王岱
孙银川
游庆龙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7
|
不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和ENSO位相下大气水分收支变化对北半球冬季太平洋蒸发量的影响 |
韩子轩
苏涛
支蓉
封国林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8
|
全球增暖1.5℃和2℃北太平洋年代际尺度振荡的差异 |
冯静
李春
范磊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9
|
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 |
朱益民
杨修群
俞永强
赵珊珊
孙旭光
谭言科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10
|
FGOALS模式4个版本太平洋年代际气候变率模拟的比较 |
张雅乐
俞永强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1
|
太平洋海温场两种不同时间尺度气候模态的分析 |
吕俊梅
琚建华
张庆云
曹杰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12
|
冬季蒙古高压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年际尺度关系 |
李崇银
王力群
顾薇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13
|
IPCC AR4中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及PDO、NAO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分析 |
顾薇
李崇银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14
|
太平洋海温场不同时间尺度背景下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统计特征 |
王彦明
高建芸
池艳珍
唐振飞
陈思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5
|
近50年中国大陆冬季气温和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 |
梁苏洁
丁一汇
赵南
孙颖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6
|
|
16
|
广东汛期开始日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研究 |
纪忠萍
熊亚丽
谷德军
梁建茵
谢炯光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4
|
|
17
|
淮河流域5~6月降水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 |
王然
于非
司广成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8
|
PDO和ENSO与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分析 |
赵思文
李俊乐
刘多文
全美兰
李祥明
田琳
马骁颖
王磊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16 |
8
|
|
19
|
1961~2020年中国区域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成因 |
薛媛
杨庆
马柱国
李超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20
|
降水集中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为例 |
袁瑞强
王亚楠
王鹏
王仕琴
陈宇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