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书让太常博士》的文学价值与经学史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龙文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78,共15页
作于汉哀帝建平元年的《移书让太常博士》,与当时的《易》学通变思想有关,与修习《左传》等古文经的学术风气有关。通变观念和古文经修习风气,为此文提供了思想资料和情感基础。作为移体文章,《移》文对今文经学保守壁垒的批判,给经学... 作于汉哀帝建平元年的《移书让太常博士》,与当时的《易》学通变思想有关,与修习《左传》等古文经的学术风气有关。通变观念和古文经修习风气,为此文提供了思想资料和情感基础。作为移体文章,《移》文对今文经学保守壁垒的批判,给经学界带来巨大冲击,对汉代经学转型乃至在整个经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书让太常博士 文学价值 经学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太常博士拟谥职权探析——兼论特恩赐谥的特点与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凯 张剑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4期190-197,共8页
唐宋以降,随着谥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太常博士的拟谥职能变得更加明确,在谥法运作过程中,太常博士或知礼院官只是行使拟谥权的“第一人”,其他参与议谥的官员亦有撰拟谥议的权力。从徽宗朝开始,“特赐谥”的给谥方式开始出现常态化、制度... 唐宋以降,随着谥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太常博士的拟谥职能变得更加明确,在谥法运作过程中,太常博士或知礼院官只是行使拟谥权的“第一人”,其他参与议谥的官员亦有撰拟谥议的权力。从徽宗朝开始,“特赐谥”的给谥方式开始出现常态化、制度化趋向,“双轨制”的谥法运作模式最终在南宋初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太常博士的拟谥权从制度层面被削弱。谥法制度内容的变化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朝廷为了笼络官员,特别是中下级官员效忠朝廷,打破其原有界限已成必然之势,谥法的制定归根到底是为封建专制政治的需求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常博士 谥法运作 拟谥权 特赐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