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太宗皇太极和毛文龙的议和 被引量:4
1
作者 神田信夫 刁书仁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1期65-71,共7页
一天启二年(天命十一年,1622年),明末辽东武将毛文龙进驻鸭绿江口附近的椵岛(明称皮岛),募集辽东逃民,开辟东江镇。竟被任命为都督。毛立足于明、后金、朝鲜三国之间的交通要冲,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很有势力。清太祖(努尔哈赤)晚年,毛文... 一天启二年(天命十一年,1622年),明末辽东武将毛文龙进驻鸭绿江口附近的椵岛(明称皮岛),募集辽东逃民,开辟东江镇。竟被任命为都督。毛立足于明、后金、朝鲜三国之间的交通要冲,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很有势力。清太祖(努尔哈赤)晚年,毛文龙屡次从后金的背后袭击、威胁其后方。太宗(皇太极)即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文龙 书信 太宗实录 努尔哈赤 辽东 明清史 使者 袁崇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太祖实录的史料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薛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33-44,共12页
清太祖实录自始修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修《满洲实录》,蝉联达一个半世纪之久,这在历代实录的纂修史上是独一无二的。1905年,日本史学家内藤虎次郎在沈阳的故宫崇谟阁发现《满洲实录》并介绍于世以来,许多学者对清太祖实录做了研究工作... 清太祖实录自始修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修《满洲实录》,蝉联达一个半世纪之久,这在历代实录的纂修史上是独一无二的。1905年,日本史学家内藤虎次郎在沈阳的故宫崇谟阁发现《满洲实录》并介绍于世以来,许多学者对清太祖实录做了研究工作,在中国如孟森、谢国桢、徐中舒、方甦生、庄吉发诸先生,在日本如内藤虎次郎、稻叶岩吉、和田清、今西春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满洲 康熙朝 太宗实录 乾隆朝 乾隆帝 天命 徐中舒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之废——清初疑案之一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远廉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1期35-43,共9页
清朝开国初期,政局上,纵横捭阖,明争暗斗,产生了好些使人费解,令人不平的疑案和冤案。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九月的太子之废,就是影响清初政局的重大疑案之一。本文对此,作一些初步论述。一、军功累累的大贝勒《清太宗实... 清朝开国初期,政局上,纵横捭阖,明争暗斗,产生了好些使人费解,令人不平的疑案和冤案。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九月的太子之废,就是影响清初政局的重大疑案之一。本文对此,作一些初步论述。一、军功累累的大贝勒《清太宗实录》说,努尔哈赤“未尝定建储继位之议”,没有立过嗣子,这在笔者另书评述褚英的执政,已证明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其实,努尔哈赤不仅曾经委任褚英执政,指定为汗位继承人,而且在处死褚英以后,又立了第二个嗣子,并明确称为“太子”。这个太子,不是《清太宗实录》宣扬的“(太祖)圣心默注,爱护独深”的皇太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太宗实录 明万历 疑案 富察氏 天命 历史实际 政局 继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唐高祖许立李世民为太子的问题
4
作者 牛致功 《学术界》 CSSCI 1989年第4期34-36,共3页
《资治通鉴》记载唐高祖欲立李世民为太子,凡三次。前两次是:“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第三次的情... 《资治通鉴》记载唐高祖欲立李世民为太子,凡三次。前两次是:“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第三次的情况,是在武德七年(624),庆州(甘肃庆阳)都督杨文干反唐与李建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世民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李建成 王世民 太宗实录 史料价值 甘肃 史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实录馆考述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清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实录 副总裁 议叙 太宗实录 实录 修书机构 大学士 史学活动 翰林院 内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太极死于何时?
6
作者 张玉兴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5期156-156,共1页
清太宗皇太极死于何时?这本来不成问题。因为《清太宗实录》卷65,崇德八年癸未八月庚午记云:“是夜亥刻,上无疾端坐而崩。”查该八月朔(初一)为壬戌,可知庚午即是初九。所以皇太极死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即公历1643年9月21日。若按我们... 清太宗皇太极死于何时?这本来不成问题。因为《清太宗实录》卷65,崇德八年癸未八月庚午记云:“是夜亥刻,上无疾端坐而崩。”查该八月朔(初一)为壬戌,可知庚午即是初九。所以皇太极死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即公历1643年9月21日。若按我们通常的习惯,年用公历,月日用农历,那就是1643年八月初九。这是确凿无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宗实录 崇德 实录 史书 我国古代 公历 月初 清史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太仓、交(阝止)市舶司考辨
7
作者 陈尚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8-78,共1页
明代市舶司机构始设于太仓黄渡。据《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四记载,吴元年(1367年)十二月“置市舶提举司,以浙东按察使陈宁等为提举。”但同书卷一二九却云:“陈宁……丙午(1366年)降太仓市舶令”。显然,《实录》关于其时间记载有矛盾之处... 明代市舶司机构始设于太仓黄渡。据《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四记载,吴元年(1367年)十二月“置市舶提举司,以浙东按察使陈宁等为提举。”但同书卷一二九却云:“陈宁……丙午(1366年)降太仓市舶令”。显然,《实录》关于其时间记载有矛盾之处。按,太仓邻姑苏,其置司必在朱元璋占领姑苏以后。据《明太祖实录》卷二十记载,徐达攻克姑苏的时间,是吴元年九月辛已。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舶司 仓市 朱元璋 考辨 书卷 云南 明代 太宗实录 姑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茶马贸易价格结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淼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34,共8页
由于明朝官方茶马贸易始终是以交易马匹为中心,遂形成以马匹为本位价格的价格体系。本文以马价为基准,着重分析茶马比价及马匹与银、钞、布、绢、米的比价关系。在价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明朝廷因忽略茶马则例所确定的价格体系在... 由于明朝官方茶马贸易始终是以交易马匹为中心,遂形成以马匹为本位价格的价格体系。本文以马价为基准,着重分析茶马比价及马匹与银、钞、布、绢、米的比价关系。在价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明朝廷因忽略茶马则例所确定的价格体系在境外贸易中的作用,最终导致明朝茶马贸易失败的价格原因,同时藉此探究价格确定的原则,价格变动趋势及茶马价格利弊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贸易 茶马交易 《明实录 比价关系 价格结构 价格指数 折价关系 太宗实录 永乐时期 洪武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辽东马政探论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士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3-98,共6页
明代辽东马政探论张士尊在冷兵器时代,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国之荣危系于兵之强弱,兵之强弱系于马之登耗”。本文仅对明代辽东马政的发展做点考证,以求教于方家。一马政管理组织。据《明会典》载:“凡在京在外卫所俱有孳牧马匹以... 明代辽东马政探论张士尊在冷兵器时代,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国之荣危系于兵之强弱,兵之强弱系于马之登耗”。本文仅对明代辽东马政的发展做点考证,以求教于方家。一马政管理组织。据《明会典》载:“凡在京在外卫所俱有孳牧马匹以给官军骑操之用。在京及南北直隶卫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苑马寺 《明实录 《明神实录 仆寺 明代辽东 《明孝实录 马政 太宗实录 万历十九年 嘉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贞观政要》材料来源的商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万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贞观政要》 太宗实录 《通鉴》 李延寿 唐代政治 吴兢 西突厥 陈先生 《新唐书·艺文志》 中书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的马政及北京地区的养马业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增高 《古今农业》 2002年第3期42-56,共15页
北京是明代的京都,为顺天府治。顺天府范围,“东至永平府五百二十里,南至河间府四百十里,西至保定府易州二百四十里,北至延庆州百七十里,东南至天津卫三百三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三百三十里,西北至万全都指挥司三百五十里,东北至古北口二... 北京是明代的京都,为顺天府治。顺天府范围,“东至永平府五百二十里,南至河间府四百十里,西至保定府易州二百四十里,北至延庆州百七十里,东南至天津卫三百三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三百三十里,西北至万全都指挥司三百五十里,东北至古北口二百四十里”。在顺天府属的27州县中,通州、昌平、大兴、宛平、良乡、房山、漷县、顺义、怀柔、密云、平谷等11州县,在今北京市境内。 顺天府的畜牧业饲养有马、骡、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仆寺 马政 北京地区 马房 养马业 太宗实录 公元 明世 明武 永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明成祖的对外政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尚胜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19,共5页
试论明成祖的对外政策陈尚胜明成祖的对外政策,虽然人们在研究郑和下西洋问题时每有论及,但却缺乏全面的考察。人们比较注目于明成祖对于东南亚以及西洋地区的政策,而对明成祖对外政策的研究又完全局限于对郑和下西洋的有限内容进行... 试论明成祖的对外政策陈尚胜明成祖的对外政策,虽然人们在研究郑和下西洋问题时每有论及,但却缺乏全面的考察。人们比较注目于明成祖对于东南亚以及西洋地区的政策,而对明成祖对外政策的研究又完全局限于对郑和下西洋的有限内容进行求索,因而近时学术界不少学者都将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成祖 太宗实录 对外政策 郑和下西洋 海外国家 《明史》 安南 明朝政府 外国人 永乐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贞观故事有佚篇——对俄藏Дх11656号文书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庆夫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8年第4期27-35,共9页
《俄藏敦煌文献》第15册题作《五常》的Дх11656号文书是敦煌地区学子习用的教本,此教本取材于唐五代流传民间的历史典籍。文书内容既保存了大臣王=上太宗皇帝的谏疏,又保存有太宗听谏后发布的指示;尤其是太宗皇帝训示大臣积极进谏的... 《俄藏敦煌文献》第15册题作《五常》的Дх11656号文书是敦煌地区学子习用的教本,此教本取材于唐五代流传民间的历史典籍。文书内容既保存了大臣王=上太宗皇帝的谏疏,又保存有太宗听谏后发布的指示;尤其是太宗皇帝训示大臣积极进谏的一段话又被史臣吴兢的《贞观政要》所采录,则证明此历史典籍应是《太宗实录》的散帙佚篇。具有弥足珍贵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 王硅 贞观政要 太宗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文帝“逊国”新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晁中辰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19,共4页
建文帝“逊国”新证晁中辰当明成祖率军打到南京时,建文帝是死于火了呢,还是“逊国”出逃了呢?五六百年来,一直是一桩扑朔迷离的历史疑案,这个问题关系到对当时以至有明一代的一些重大史实的认识,也关系到留存至今的一些历史古迹... 建文帝“逊国”新证晁中辰当明成祖率军打到南京时,建文帝是死于火了呢,还是“逊国”出逃了呢?五六百年来,一直是一桩扑朔迷离的历史疑案,这个问题关系到对当时以至有明一代的一些重大史实的认识,也关系到留存至今的一些历史古迹的真伪和价值,因而有必要辨析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文帝 明成祖 《明史》 郑和下西洋 《明实录 锦衣卫 靖难之役 《万历野获编》 永乐年间 太宗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北京地区的农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增高 《古今农业》 2001年第2期34-43,共10页
元末明初,由于战争及连年灾害,人口大量外流,北京地区的农业是一幅农业劳动力稀少、土地荒芜的残败景象。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对北京地区的农业都较为重视,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不仅使北京地区的农业生产在较... 元末明初,由于战争及连年灾害,人口大量外流,北京地区的农业是一幅农业劳动力稀少、土地荒芜的残败景象。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对北京地区的农业都较为重视,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不仅使北京地区的农业生产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并很快走向了发展的道路。本文就明代北京地区的行政区划及政区,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蠲免租税、从外地进行大量移民增加农业劳动力从事垦荒屯田等多项重农措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主要自然灾害,农作物种类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等诸多方面略加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明实录 太宗实录 上林苑 朱元璋 农业劳动力 大兴县 农业生产 北平 开垦荒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高丽关系史编年(一)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裕民 《城市研究》 1997年第5X期54-61,共8页
宋高丽关系史编年(一)□李裕民两宋与高丽长期保持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政治交往,由于辽、金的迭兴,因涉及双方利害关系而时断时续,呈现十分错综复杂的局面。经济、文化的交往,尤其是民间的交往,始终保持密切的关系,它对... 宋高丽关系史编年(一)□李裕民两宋与高丽长期保持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政治交往,由于辽、金的迭兴,因涉及双方利害关系而时断时续,呈现十分错综复杂的局面。经济、文化的交往,尤其是民间的交往,始终保持密切的关系,它对两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均产生重大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国王 《宋会要》 《玉海》 关系史 遣使 《宋史》 检校 太宗实录 十二月 国子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取山海之议”考析
17
作者 阎步克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6期96-102,共7页
天聪六年起,后金之汉官提出一系列攻明的战略设想,要点之一是攻取山海关的计划,兹称“进取山海之议”。本文试就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讨论作一研究,对这些计划的军事意义,未被皇太极采纳之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探讨清入关前政治军事史的一... 天聪六年起,后金之汉官提出一系列攻明的战略设想,要点之一是攻取山海关的计划,兹称“进取山海之议”。本文试就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讨论作一研究,对这些计划的军事意义,未被皇太极采纳之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探讨清入关前政治军事史的一些特点。天聪六年时,后金与明于宁锦一线对峙,此情势自天命间沈辽、广宁诸役以来已近十年。皇太极即位初对明取“议和”姿态,同时仍在用兵,制服朝鲜、破毛文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关 清入关前 祖大寿 汉官 军事意义 毛文龙 袁崇焕 范文程 太宗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遣使朝鲜述论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裕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人员交流甚为密切。这种交流有民间的,有官方的。官方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两国政府使节的互遣。在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明代遣使使朝最为频繁,其情由复杂多样。这与两国的王室之事及战争息息相关。明朝对使节选...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人员交流甚为密切。这种交流有民间的,有官方的。官方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两国政府使节的互遣。在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明代遣使使朝最为频繁,其情由复杂多样。这与两国的王室之事及战争息息相关。明朝对使节选任也极为重视,使节的组成有其鲜明的特点,即以才德兼备的词臣为主,同时又有一些权高位重的宦官,形成了词臣和宦官竞相使朝的并重局面。这些使节在两国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遣使 太宗实录 中朝两国 友好关系的建立 龚用卿 文化交流 《万历野获编》 使节 朝鲜人 元末农民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完我简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玉英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宁完我(?——1665年),字公甫,辽阳人。明朝生员出身。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时被俘,给事贝勒萨哈廉(代善子)家。皇太极时,闻宁完我通文史,经召对,“拔置文馆”,因有军功、“寻授参将”,从此开始了宦海生涯。宁完我以自己的忠诚和才干,积极为... 宁完我(?——1665年),字公甫,辽阳人。明朝生员出身。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时被俘,给事贝勒萨哈廉(代善子)家。皇太极时,闻宁完我通文史,经召对,“拔置文馆”,因有军功、“寻授参将”,从此开始了宦海生涯。宁完我以自己的忠诚和才干,积极为后金、清统治者运筹谋划,参与制定许多重要决策。因此,受到清初统治者的特殊信任和倚重,成为清初三朝(太宗、世祖、圣祖)的元老重臣,官居内阁大学士,议政大臣等显赫要职。在清初的政坛上,宁完我是一个起过重要作用的辅政汉官大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士 统治者 范文程 努尔哈赤 陈名夏 汉官 满族 多尔 太宗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之盟”真伪考——对一桩学术定案的重新甄别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育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68-79,87,共13页
宋太祖之母昭宪太后生前,曾嘱宋太祖立约先传位于皇弟,复传位于皇子。此即所谓“昭宪顾命”。因这一顾命文件曾封藏于金匮之中,故通称“金匮之盟”。两宋及元明清三代,很少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本世纪四十年代,张荫麟、邓广铭。
关键词 赵普 太宗实录 遗诏 五代十国 元明清 少数民族 门阀政治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