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醉翁亭记》文风“滑稽”论——兼论欧阳修的“太守之乐”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怀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62,共11页
从北宋庆历六年问世至今,《醉翁亭记》所享有的崇高声誉掩盖了其接受史中的异议和批评,文风"滑稽"论便是尚未受到关注和深入阐释的重要观点。此论实包含多重深刻内涵:从文体思想看,揭示了此文"以文为赋"、"以... 从北宋庆历六年问世至今,《醉翁亭记》所享有的崇高声誉掩盖了其接受史中的异议和批评,文风"滑稽"论便是尚未受到关注和深入阐释的重要观点。此论实包含多重深刻内涵:从文体思想看,揭示了此文"以文为赋"、"以文为记"的结撰手法,且反映了"尊体"与"破体"两种文体理念的冲突。从主体感受看,欧阳修有意突破"古文"与"时文"的文体界限,融合骈、散,实继承韩愈"以文为戏"传统,寓庄于谐,自我调侃,而刻意突出"乐"之体味,调和人生苦境,"苦中强乐",表现了政治上的挫折感以及超越人生苦难的努力。文体界限的突破和苦乐感受的交融,根源于欧阳修在北宋党争中的沉痛体验,亦契合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普遍遭遇。鲜活的体貌特征和深沉的情感张力,赋予此文文学经典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古文 破体 滑稽 以文为戏 太守之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翁亭记》主旨一解
2
作者 大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0-90,共1页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贬为滁州太守。滁州地僻而事简,欧阳修变为政宽简而不扰,故民便之(参《宋史》本传)。欧阳修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二文述其事。二文乃姊妹篇,后一篇尤为世人传诵。人谓《醉翁亭记》主旨,或曰表现了...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贬为滁州太守。滁州地僻而事简,欧阳修变为政宽简而不扰,故民便之(参《宋史》本传)。欧阳修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二文述其事。二文乃姊妹篇,后一篇尤为世人传诵。人谓《醉翁亭记》主旨,或曰表现了士大夫娱情山水、悠闲自适的情调,或曰表达了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理。今案此皆似是而非也。请解之曰:《醉翁亭记》述山林佳景之乐、滁人出游之乐、众宾酣宴之乐、禽鸟归栖之乐,又云: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太守之乐 欧阳修 滁州 山林 禽鸟 娱情 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 姊妹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翁亭记》中的“射”
3
作者 王垂基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1-32,共2页
《醉翁亭记》中的“射”广东化州电大王垂基《醉翁亭记》有一段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献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其中的“射”指什么,历来就有不同的意见。现在一般倾向于指投壶,几套大学文科教材均... 《醉翁亭记》中的“射”广东化州电大王垂基《醉翁亭记》有一段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献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其中的“射”指什么,历来就有不同的意见。现在一般倾向于指投壶,几套大学文科教材均从此说。初中语文课本没有明确的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初中语文课本 游戏 与民同乐 欧阳文忠公集 迟到者 与民共乐 娱乐活动 太守之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课程思想内容和词章的讲授
4
作者 曹述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2期81-86,共6页
今年春天,在《人民教育》上读了几篇讨论中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文章,知道前几年语文教学中曾经发生过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或文学课的偏向。借用刘光《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意图》中的话来说,这种偏向的具体表现是:“或者离开词句篇章的具... 今年春天,在《人民教育》上读了几篇讨论中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文章,知道前几年语文教学中曾经发生过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或文学课的偏向。借用刘光《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意图》中的话来说,这种偏向的具体表现是:“或者离开词句篇章的具体讲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内容 中学语文课 词章 醉翁亭 教师 作者生平 太守之乐 文教 时代背景 山水之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