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冥古宙—太古宙陆壳形成演化
1
作者 万渝生 颉颃强 +5 位作者 谢士稳 刘守偈 马铭株 董春艳 李鹏川 李源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发育大规模长英质陆壳的星球。陆壳形成演化是一长期的过程。≥3.8 Ga岩石和≥3.9 Ga锆石迄今分别只在9个和大约20个地区被发现。随着时代演化,陆壳规模越来越大,表壳岩由以变质玄武岩、变质超基性岩为主转变为变质...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发育大规模长英质陆壳的星球。陆壳形成演化是一长期的过程。≥3.8 Ga岩石和≥3.9 Ga锆石迄今分别只在9个和大约20个地区被发现。随着时代演化,陆壳规模越来越大,表壳岩由以变质玄武岩、变质超基性岩为主转变为变质玄武岩、变质超基性岩、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和变质碎屑沉积岩广泛发育。虽然BIF(条带状铁建造)在3.8 Ga以前就已存在,但其规模在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才达到顶峰。TTG(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构成太古宙克拉通的主体,它们的岩石类型和组成特征在3.8 Ga就显示出多样性。随时代演化,花岗闪长质岩石的比例逐渐增高。TTG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随时代不断增大,反映了陆壳厚度不断增大的演化趋势。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发生了全球性的陆壳巨量增生,导致类似于现代板块构造体制在新太古代中晚期广泛发育。富钾花岗岩在新太古代中晚期大量形成,是太古宙基底克拉通化的重要标志。克拉通化的实质是克拉通内不同层圈达到物理、化学和力学上稳定和相互耦合。可把冥古宙—太古宙陆壳形成演化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4.4~3.8 Ga、3.8~3.0 Ga、3.0~2.6 Ga和2.6~2.5 Ga,大致分别代表了陆核形成、陆块发展和形成、克拉通化阶段。太古宙—元古宙关键转折期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古宙—太古宙 地壳演化 ttg 地球化学 构造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地块固阳地区新太古代TTG片麻岩成因及构造意义: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辰 王笑 +5 位作者 刘锦 张健 陈井胜 张超 崔丹丹 崔育菘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65-3483,共19页
作为太古宙基底保存较完整的地区,华北克拉通阴山地块出露大量的新太古代岩石组合,主要包括表壳岩、TTG片麻岩(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奥长花岗质片麻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钾质花岗岩和闪长岩(赞岐岩)等。前人对阴山地块新太古代TTG片麻岩... 作为太古宙基底保存较完整的地区,华北克拉通阴山地块出露大量的新太古代岩石组合,主要包括表壳岩、TTG片麻岩(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奥长花岗质片麻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钾质花岗岩和闪长岩(赞岐岩)等。前人对阴山地块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有关其岩石成因、构造背景以及新太古代地壳生长机制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次工作在内蒙古固阳西部的花岗-绿岩带中新识别出一套TTG片麻岩组合,并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TTG片麻岩组合形成时代为2550~2524Ma;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其εHf(t)值为+0.54~+4.96,t C DM模式年龄为2985~2715Ma,这与阴山地块目前最古老的奥长花岗质片麻岩(2.7Ga)的岩浆年龄近一致,说明其可能来源于2.7Ga新生镁铁质地壳的部分熔融。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TTG片麻岩组合具有较高的SiO 2(63.32%~70.80%)和Al 2O 3(15.19%~16.55%)含量,以及较高的Sr(410×10^(-6)~1532×10^(-6))和较低的Y(2.61×10^(-6)~14.04×10^(-6))含量,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La/Yb)N(10.31~56.85)和Sr/Y(44.32~349.1)比值,并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这些均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另外,该TTG片麻岩样品具有相对较低的MgO(0.60%~2.60%)、Ni(3.12×10^(-6)~11.12×10^(-6))、Cr(3.77×10^(-6)~18.11×10^(-6))含量和Mg#(34.88~53.45),说明其来源于加厚的大陆下地壳埃达克质岩浆。因此,本文认为在2.55~2.52Ga,固阳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可能由加厚的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推断阴山地块在新太古代可能经历两期岩浆事件:第一期岩浆事件发生在2.7Ga,形成加厚的镁铁质地壳和少量的~2.7Ga TTG岩石;第二期岩浆事件发生在2.55~2.50Ga,形成阴山地块大面积的新太古代TTG岩石和其他花岗质岩石组合。综上,我们认为以地幔柱为主导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较好地解释阴山地块加厚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和TTG岩浆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阴山地块 埃达克质岩石 ttg片麻岩 地幔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地块新太古代晚期岩浆-构造热事件:来自东巴兔山地区TTG片麻岩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江浩 甘保平 +1 位作者 第五春荣 王庭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84-3505,共22页
敦煌地块位于塔里木克拉通的东北缘,区内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岩石,主要由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TTG片麻岩、变质表壳岩及变基性-中酸性侵入岩组成,研究其中的TTG片麻岩对于探讨敦煌地块早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 敦煌地块位于塔里木克拉通的东北缘,区内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岩石,主要由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TTG片麻岩、变质表壳岩及变基性-中酸性侵入岩组成,研究其中的TTG片麻岩对于探讨敦煌地块早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敦煌地块东巴兔山地区的太古宙TTG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分析,以查明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进而探讨敦煌地块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过程。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东巴兔山上口子和营湖峡地区的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2.6~2.5Ga,属于新太古代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之后经历了古元古代(~2.4Ga和~2.0Ga)和晚古生代(~350Ma)的两期变质事件。东巴兔山地区TTG片麻岩具有高的SiO 2(67.29%~76.20%)和Na 2O(4.94%~5.83%)含量,低的MgO(0.51%~1.57%)和K 2O(0.39%~1.30%)含量,以及中等Al 2O 3(14.09%~15.87%)含量,其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0.96~1.04,Mg#值为50.2~66.1。TTG片麻岩具有低-中等的稀土元素含量(∑REE=69.6×10^(-6)~174×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23.9~141),富集轻稀土,显示弱到明显Eu正异常(Eu/Eu=1.08~1.8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Th、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等)。此外,这些岩石还具有高Sr(551×10^(-6)~824×10^(-6))、低Y(3.13×10^(-6)~8.98×10^(-6))含量,Sr/Y比值为66.8~215。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东巴兔山地区TTG片麻岩具有负到正的εHf(t)值(-11.7~+8.3),但大部分为正值,对应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3811~2521Ma。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敦煌地块东巴兔山地区新太古代晚期TTG片麻岩主体应为新生玄武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源区可能有石榴子石、角闪石和(或)金红石残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敦煌地块东巴兔山地区的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构造背景,代表了一期重要的地壳生长事件,之后经历了古元古代和古生代两期区域变质作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克拉通 敦煌地块 ttg片麻岩 新太古代 地壳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TTG岩石的时空分布、组成特征及形成演化:综述 被引量:68
4
作者 万渝生 董春艳 +5 位作者 任鹏 白文倩 颉颃强 刘守偈 谢士稳 刘敦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5-1419,共15页
华北克拉通具有3.8Ga以上的演化历史,TTG是其地质记录的最重要载体。华北克拉通太古宙(特别是中太古代以前)地质演化在很大程度上与TTG岩石密切相关。在华北克拉通,始太古代(3.6~4.0Ga)TTG岩石仅在鞍本地区被发现,但冀东地区已在多种变... 华北克拉通具有3.8Ga以上的演化历史,TTG是其地质记录的最重要载体。华北克拉通太古宙(特别是中太古代以前)地质演化在很大程度上与TTG岩石密切相关。在华北克拉通,始太古代(3.6~4.0Ga)TTG岩石仅在鞍本地区被发现,但冀东地区已在多种变质碎屑沉积岩中发现大量3.6~3.88Ga碎屑锆石;古太古代(3.2~3.6Ga)TTG岩石在鞍本、冀东、信阳地区被识别出来;中太古代(2.8~3.2Ga)TTG岩石在鞍本、冀东、胶东、鲁山等地存在;可把新太古代(2.5~2.8Ga)进一步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新太古代早期(2.6~2.8Ga)TTG岩石已在10余个地区被发现,新太古代晚期(2.5~2.6Ga)TTG岩石几乎在每一个太古宙基底岩石出露区都存在。野外地质、锆石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中太古代以前TTG岩石局部存在,主要分布于Wan et al.(2015)所划分的三个古陆块中;新太古代TTG岩石广泛分布,是陆壳增生最重要时期岩浆作用的产物。TTG岩石类型随时代变化,3.1~3.8Ga和2.7~2.9Ga TTG岩石分别主要为奥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2.5~2.6Ga期间花岗闪长岩大规模出现,并有壳源花岗岩广泛分布,表明这时陆壳已有相当的成熟度。奥长花岗岩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从弱到强的时间出现在~3.3Ga;2.5~3.3Ga的TTG岩石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变化很大,表明其形成条件存在很大差异。TTG岩石主要为新生地壳,但也有相当部分为壳内再循环产物或形成过程中受到陆壳物质影响。华北克拉通中太古代以前的主要构造机制是板底垫托或地幔翻转作用,新太古代晚期板块构造体制可能已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 华北克拉通 太古宙 锆石年龄 Nd-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北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多期岩浆-变质热事件:来自TTG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被引量:82
5
作者 刘建辉 刘福来 +2 位作者 刘平华 王舫 丁正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3-960,共18页
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对胶北地体TTG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进行系统原位U-Pb定年和稀土、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研究区早前寒武变质结晶基底存在多期岩浆-变质热事件。4件TTG片麻岩和2件花岗质片麻岩锆石样品记录了2909±13Ma... 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对胶北地体TTG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进行系统原位U-Pb定年和稀土、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研究区早前寒武变质结晶基底存在多期岩浆-变质热事件。4件TTG片麻岩和2件花岗质片麻岩锆石样品记录了2909±13Ma、2738±23Ma、2544±15~2564±12Ma和2095±12Ma4组岩浆事件年龄,以及2504±16~2513±32Ma和1863±41Ma2组变质事件年龄。结合以往TTG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及Nd同位素研究发现,约2738Ma的TTG岩浆事件可能代表胶北地体地壳最主要的生长事件,而2544~2564Ma的岩浆事件则可能代表古老地壳重熔的最强烈岩浆事件,约2095Ma岩浆事件则反映了胶-辽-吉构造带内部在该时期与地壳拉张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2504~2513Ma是研究区以及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基底最主要的一期变质热事件,可能与地幔柱(热点)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而TTG片麻岩记录的约1863Ma的变质年龄与研究区基性和泥质高压麻粒岩相岩石记录的麻粒岩相变质时代一致,暗示TTG片麻岩可能也经历了古元古代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上述研究进一步表明胶北地体在古元古代的确存在一期陆-陆碰撞的重要造山事件。该项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胶北乃至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形成演化、岩浆-变质热事件序列及其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定年 ttg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 胶北地体 胶-辽-吉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嵩山地区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来自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40
6
作者 周艳艳 赵太平 +2 位作者 薛良伟 王世炎 高剑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1-347,共17页
河南嵩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记录前寒武纪地质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广泛出露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套,主要以英云闪长岩类为主,闪长岩类次之,测得的锆石SHRIMP年龄在2600~2500Ma。该套TTG质片麻岩富Na_2O (3%~7%)、SiO_2(>... 河南嵩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记录前寒武纪地质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广泛出露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套,主要以英云闪长岩类为主,闪长岩类次之,测得的锆石SHRIMP年龄在2600~2500Ma。该套TTG质片麻岩富Na_2O (3%~7%)、SiO_2(>67%)、贫铁、镁,高的Na_2O/K_2O比值(多在1.5~5.2),Al_2O_3=13.72%~16.37%,A/CNK=0.97~1.21,属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系列,显示新太古代富铝型TTG岩石特征。岩石富Sr(平均433×10^(-6)),Rb/Sr比值(<0.5)较低,Sr/Y比值高(平均165),Nb、Ta和Ti负异常,∑REE偏低,强烈分异((La/Yb)_N=27~150),基本无Eu异常,低的Nb/Ta(14左右)、La/Nh(平均约为7)比值及其它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与岛弧或大陆边缘弧玄武质岩石特征相似。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数据显示岩石源区是来自亏损地幔的约2.66Ga的初生地壳;Mg~#值变化较大反映存在地幔楔不同程度的混染。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岩浆是在较高温度和压力(约700~1000℃,>1.5Gpa)下由俯冲的含水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形成,残留相中有石榴石和角闪石而不含斜长石。嵩山地区TFG片麻岩的这种成因机制表明当时陆壳以水平方式增生,也说明在随后的2.5Ga左右微陆块碰撞拼合事件之前不同陆块之间很可能被一个古大洋所分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太古代 ttg片麻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华北克拉通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阿克塔什塔格地区新太古代陆壳增生: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35
7
作者 辛后田 刘永顺 +2 位作者 罗照华 宋顺昌 王树庆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0-259,共20页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阿克塔什塔格地区,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早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阿克塔什塔格杂岩,主要由米兰岩群、新太古代TTG花岗片麻岩和侵入其中的各类古元古代花岗片麻岩构成。其中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发育塑性流变褶皱和高角闪...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阿克塔什塔格地区,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早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阿克塔什塔格杂岩,主要由米兰岩群、新太古代TTG花岗片麻岩和侵入其中的各类古元古代花岗片麻岩构成。其中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发育塑性流变褶皱和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具有强烈的混合岩化,并遭受后期的角闪岩相变质改造。米兰岩群中的长英质片麻岩和TTG岩系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2 567±32)Ma和(2 592±15)Ma,二者普遍低Si高Al、富Na贫K、富Sr贫Mg、富集LILE和LREE,亏损HSFE和HREE、轻重稀土分馏强烈、Eu异常不明显,具有类似于埃达克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俯冲带的岛弧环境,为岛弧玄武岩俯冲至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指示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太古代晚期古老克拉通的大陆地壳水平增生。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周缘早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年代格架问题,认为塔里木盆地具有统一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岩群 ttg片麻岩 陆壳增生 塔里木克拉通 SHRIMP定年 新太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麻粒岩和TTG片麻岩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0
8
作者 葛宁洁 李惠玉 +2 位作者 秦礼萍 侯振辉 柏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北大别4个麻粒岩和4个TTG片麻岩样品的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普遍具有较高的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0.7066~0.7461),较低的Nd同位素比值(^(143)Nd/^(144)Nd=0.5108~0.5124),表现出明显的壳源特征。结合铅同位素的组成... 北大别4个麻粒岩和4个TTG片麻岩样品的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普遍具有较高的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0.7066~0.7461),较低的Nd同位素比值(^(143)Nd/^(144)Nd=0.5108~0.5124),表现出明显的壳源特征。结合铅同位素的组成来看,北大别麻粒岩及TTG片麻岩的同位素成分相当于中—下地壳。岩石的物源为古老的地壳,大约在2~3Ga之间。少数样品的同位素特征可能暗示源区有年轻地壳物质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 ttg片麻岩 大别山 铅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宙TTG岩石是什么含义? 被引量:53
9
作者 张旗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46-3456,共11页
太古宙TTG岩石的成因是一个热门话题,它与太古宙麻粒岩地体并称为太古宙两大疑案。TTG岩石关系到地球早期陆壳是如何形成、生长和演化的。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太古宙TTG要么产于板块消减带,要么来自加厚的下地壳,这两种说法孰对孰错?笔者... 太古宙TTG岩石的成因是一个热门话题,它与太古宙麻粒岩地体并称为太古宙两大疑案。TTG岩石关系到地球早期陆壳是如何形成、生长和演化的。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太古宙TTG要么产于板块消减带,要么来自加厚的下地壳,这两种说法孰对孰错?笔者认为二者证据都不充分。上述认识是将太古宙TTG与现代埃达克岩简单对比得出来的,而这种对比忽略了地质时代和构造背景的差异,正确的对比应当是在太古宙不同类型花岗质岩石之间进行。太古宙地壳异常的热,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板块构造至今没有得到明确的结论。太古宙TTG是太古宙地壳的主要成分,太古宙TTG地体反映的是太古宙地壳的平均厚度,加厚是相对于正常地壳厚度而言的。太古宙地质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即不恰当地运用"将今论古"的原则,"将今论古"只适合显生宙或中-新元古代。研究TTG岩石意义十分重大,对我们理解前板块构造以及板块构造何时开始的是很关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ttg 花岗岩 加厚地壳 板块构造 将今论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赞皇杂岩中2.7Ga TTG片麻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会侠 杨崇辉 +2 位作者 杜利林 任留东 耿元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99-1611,共13页
本文对赞皇杂岩中的条带状TTG片麻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化学、锆石U-Pb年龄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其中ZH39-1和ZH39-2的岩性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TZ50-1和TZ50-2为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对岩浆锆石的定年结果显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ZH39-1具有2702&... 本文对赞皇杂岩中的条带状TTG片麻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化学、锆石U-Pb年龄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其中ZH39-1和ZH39-2的岩性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TZ50-1和TZ50-2为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对岩浆锆石的定年结果显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ZH39-1具有2702±13Ma的结晶年龄,奥长花岗质片麻岩TZ50-2具有2690±10Ma的结晶年龄。同时这2个样品均具有新太古代晚期的变质年龄记录,说明岩石受到了新太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该片麻岩主量元素均具有高硅(66.4%~74.3%)、高铝(14.0%~15.9%)、富钠(4.13%~5.20%)、贫钾(1.17%~2.54%)和MgO(0.68%~2.12%)、具有低K_2O/Na_2O比值(0.25~0.62)的特征,Mg~#在43.0~47.4之间。微量元素具有富集Ba、Sr、Zr、Hf和Th,亏损Nb、Nd、Ti的特征,稀土元素具有总含量较低为47.6×10^(-6)~120×10^(-6),(La/Yb)_N为16.4~56.5,Eu无异常或较强正异常,这些特征同太古宙高铝TTG岩系一致。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样品ZH39-1中绝大多数锆石具有ε_(Hf)(t)正值,变化范围是1.52~5.59,该样品锆石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2874Ma,显示新生地壳来自于亏损地幔。在赞皇杂岩不同地点再次发现~2.7Ga的TTG岩石,证明该地区在中太古代晚期和新太古代早期存在大规模陆壳增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岩石 片麻岩 锆石U-PB 赞皇杂岩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2.5Ga地壳再造事件:来自中条山TTG质片麻岩的证据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瑞英 张成立 孙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65-2280,共16页
华北克拉通中部中条山区涑水杂岩是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地体之一。为了探讨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构造-岩浆事件的性质及早前寒武纪地壳的形成和演化,选择涑水杂岩中TTG质岩石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这套TTG质岩石富Na、高Al、Sr,低Y... 华北克拉通中部中条山区涑水杂岩是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地体之一。为了探讨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构造-岩浆事件的性质及早前寒武纪地壳的形成和演化,选择涑水杂岩中TTG质岩石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这套TTG质岩石富Na、高Al、Sr,低Y、Cr、Ni含量。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富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这套TTG质片麻岩形成于2553~2561Ma,属新太古代晚期产物。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εHf(t)为正值,两阶段模式年龄集中在2.7~2.8Ga。结合涑水杂岩中TTG质片麻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这套TTG片麻岩可能主要来自2.7~2.8Ga的下地壳镁铁质岩石在新太古代晚期的部分熔融,可能有少量的地幔物质加入。考虑同期发育大量花岗质岩石的事实,说明新太古代晚期在华北克拉通中部并不存在大规模的俯冲作用,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晚期已经基本成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本文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提出中条山区~2.5Ga岩浆事件代表一期重要的陆壳再造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涑水杂岩 ttg片麻岩 ~2 5Ga岩浆热事件 地壳再造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宙TTG的Nb/Ta变化特征:对“Nb-Ta悖论”的启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丹 郭敬辉 马旭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1-355,共15页
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是地球早期大陆地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TTG的Nb/Ta比值变化不仅与它的成因相关,而且与早期构造环境和地壳分异过程关系紧密。本文选择阴山地块出露的TTG片麻岩及下地壳斜长角闪岩/麻粒岩包体作为... 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是地球早期大陆地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TTG的Nb/Ta比值变化不仅与它的成因相关,而且与早期构造环境和地壳分异过程关系紧密。本文选择阴山地块出露的TTG片麻岩及下地壳斜长角闪岩/麻粒岩包体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寄主花岗闪长岩和同源镁铁质包体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的原位微区矿物的微量元素分析工作,以及TTG与非同源斜长角闪岩包体的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工作。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和同源镁铁质包体的角闪石具有相似的Mg^(#)值,但是两者具有明显不同的Nb/Ta比值。镁铁质包体中的角闪石更富Cr、Ta,Nb/Ta比值为30~50;TTG岩石中的角闪石Cr和Ta含量偏低,但具有更高的Nb/Ta比值(38~70)。TTG和镁铁质包体中的角闪石Cr含量与Nb/Ta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揭示,TTG片麻岩的具有高Nb/Ta比值(13~65,平均值31),斜长角闪岩和麻粒岩包体具有变化的Nb/Ta比值(10~56)。太古宙绿岩带中玄武质岩石的Nb/Ta平均值为~15,阴山地块斜长角闪岩和麻粒岩包体具有高的Nb/Ta比值,反映了这些代表基性下地壳的岩石经历了部分熔融作用或后期的交代作用,使其Nb/Ta比值发生改变。研究区具有高Nb/Ta比值的TTG可能来源于高Nb/Ta比值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并继承了源区高Nb/Ta比值的特征。通过本文研究揭示,高Nb/Ta比值的TTG并非一定形成于俯冲带洋壳榴辉岩相部分熔融,下地壳富角闪石和黑云母的岩石部分熔融是形成高Nb/Ta比值TTG的一种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ttg 下地壳 Nb/Ta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G岩系Nb-Ta-La分馏特征的地球化学模拟:对太古宙板块俯冲与大陆地壳生长机制的约束 被引量:13
13
作者 程素华 汪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104,共10页
TTG的Nb/Ta比值以及Nb、Ta相对于La(代表LILE)的亏损取决于部分熔融体系中金红石、角闪石作为残留相矿物存在与否。本研究采用金红石和低Mg#角闪石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数模拟部分熔融过程中Nb-Ta-La的分馏。模拟结果表明:如果与TTG熔体平... TTG的Nb/Ta比值以及Nb、Ta相对于La(代表LILE)的亏损取决于部分熔融体系中金红石、角闪石作为残留相矿物存在与否。本研究采用金红石和低Mg#角闪石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数模拟部分熔融过程中Nb-Ta-La的分馏。模拟结果表明:如果与TTG熔体平衡的残留相是不含金红石的石榴角闪岩,熔体Nb/Ta比值低于源岩但Ta含量不低于La;若残留相是含金红石的榴辉岩,熔体Nb、Ta的含量低于La但Nb/Ta比值高于源岩。所以,TTG熔体的残留相应为含有金红石和相对低Mg#的钙质角闪石的角闪榴辉岩。前者使熔体的Nb、Ta相对于LILE亏损,后者平衡金红石导致的熔体Nb-Ta分馏效应。满足形成常见的低Nb/Ta比值且Nb、Ta相对于LILE亏损的TTG的成岩机制是:俯冲洋壳玄武岩含水条件下的部分熔融,或科马提质玄武岩在增厚地壳下部的失水熔融。对应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分别是俯冲带或水平运动导致的地壳块体碰撞叠复增厚带,暗示在早太古时期地球表层已经出现板块构造。与俯冲过程伴生的岩浆作用以及与碰撞叠复作用相关的科马提质玄武岩失水熔融作用是太古宙大陆地壳的重要生长方式。太古宙TTG岩系的Nb/Ta比值具有重要的成岩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 Nb/Ta比值 地球化学模拟 板块俯冲 地壳生长 太古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TTG岩石的形成和演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渝生 董春艳 +6 位作者 任鹏 白文倩 颉颃强 谢世稳 刘守偈 马铭株 刘敦一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304-304,共1页
华北克拉通具有3.8Ga以上的演化历史,TTG是其地质记录的最重要载体。华北克拉通太古宙(特别是中太古代以前)地质演化在很大程度上与TTG岩石形成演化有关。
关键词 ttg岩石 华北克拉通 演化历史 太古宙 地质记录 形成演化 地质演化 中太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宙长英质片麻岩区地质调查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崇辉 杜利林 +2 位作者 张寿广 任留东 刘增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5-671,共7页
长英质片麻岩是太古宙变质杂岩区最主要的岩石类型。对其成因和机理的研究不仅对探索地壳早期演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直接关系到中深变质岩区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找矿方向的确定。中高级变质岩区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要进行典型解... 长英质片麻岩是太古宙变质杂岩区最主要的岩石类型。对其成因和机理的研究不仅对探索地壳早期演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直接关系到中深变质岩区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找矿方向的确定。中高级变质岩区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要进行典型解剖。要特别注意不同成因长英质片麻岩之间和它们与其他围岩之间接触关系的研究。要加强对长英质片麻岩中原生结构、包体、副矿物(特别是锆石)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当长英质片麻岩的成因不能确定时,应以××片麻岩命名,可作为填图单位,但不要赋予成因含义。在中深变质的副片麻岩区填图时,应识别和划分出混合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ttg 长英质片麻岩 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块南缘太古宙灰色片麻岩及其成因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安林 张国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28,共11页
华北地块南缘太古宙登封花岗-绿岩地体和太华高级片麻岩地体中的英云闪长-奥氏花岗质和花岗闪长质灰色片麻岩多占据背斜核部或穹窿部位,它们是多期侵入的复合岩体。灰色片麻岩与表壳岩中的拉斑玄武岩构成双峰式岩套,属高Al_2O_3型,随岩... 华北地块南缘太古宙登封花岗-绿岩地体和太华高级片麻岩地体中的英云闪长-奥氏花岗质和花岗闪长质灰色片麻岩多占据背斜核部或穹窿部位,它们是多期侵入的复合岩体。灰色片麻岩与表壳岩中的拉斑玄武岩构成双峰式岩套,属高Al_2O_3型,随岩浆演化,表现了Na_2O/K_2O,K/Rb比值逐渐降低,Rb/Sr比值升高的地球化学趋势,其LREE富集,HREE亏损U(Ce/Yb)_N=10—25]和Eu呈正异常。经模拟计算,登封灰色片麻岩是由石英榴辉岩约10—35%部分熔融形成,而石英榴辉岩系绿岩带中拉斑玄武岩的转变产物。太华灰色片麻岩可能由富含REE的母岩的部分熔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片麻岩 太古宙 拉斑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太古宙两类灰色片麻岩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仁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9-131,共13页
灰色片麻岩是具太古宙特征而有构造意义的英云间长质侵入体。华北太古苗灰色片麻岩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遵化型。它与基性麻粒岩呈“互层”产出,形成双峰式混合岩伏建造。矿物成分复杂,稀土型式变化大,有正铕异常,属原地半原地深位混... 灰色片麻岩是具太古宙特征而有构造意义的英云间长质侵入体。华北太古苗灰色片麻岩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遵化型。它与基性麻粒岩呈“互层”产出,形成双峰式混合岩伏建造。矿物成分复杂,稀土型式变化大,有正铕异常,属原地半原地深位混合岩化成因,熔融量大(30%±),作为早期深变质绿岩带根部的板底垫托而阻止了基性岩的沉没。其二为恒山型。有岩体形态和较大幅度的上升侵位,矿物成分简单,稀土型式变化小,常无铕异常,为深变质绿岩带俯冲下插并熔融侵位的产物,熔融量小(15%±)。本文试图通过灰色片麻岩的研究为古板块构造和早期地壳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灰色片麻岩 板块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G片麻岩与地壳早期动力学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树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4年第Z1期151-157,共7页
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TTG)在太古宙高级区和绿岩-花岗岩区广泛分布。大量研究表明它们主要是由与玄武岩成分相当的各类源岩在不同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也有一些由玄式质岩浆分离结晶或未成熟杂砂岩部分熔... 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TTG)在太古宙高级区和绿岩-花岗岩区广泛分布。大量研究表明它们主要是由与玄武岩成分相当的各类源岩在不同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也有一些由玄式质岩浆分离结晶或未成熟杂砂岩部分熔融形成。高温高压实验证明,玄武质岩石在中低压水饱和条件下熔融产生钙碱性岩浆,在中、高压、pf<Pt条件下熔融程度在10%~30%时产生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岩浆。不同压力下熔融残留相成分和比例有明显差异,导致REE配分模式的不同。只有在1.6GPa左右或更高压力、pf<pt条件下才产生与太古宙TTG杂岩地球化学性质相同或相似的熔体。因此,对TTG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成因和生成环境的研究对探讨地壳早期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片麻岩 成因 高温高压实验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新太古代TTG片麻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现韬 张传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97-3413,共17页
塔里木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特别是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一直是地质学家讨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阿尔金北缘新太古代TTG片麻岩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岩相学观察、地球化学分析以及锆石SHRIMP U-Pb定年来揭示该岩石的成因以及探讨塔里木... 塔里木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特别是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一直是地质学家讨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阿尔金北缘新太古代TTG片麻岩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岩相学观察、地球化学分析以及锆石SHRIMP U-Pb定年来揭示该岩石的成因以及探讨塔里木克拉通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阿尔金北缘TTG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2740±19Ma,而后经历了新太古代(2494±53Ma)混合岩化作用和古元古代(1962±78Ma)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阿尔金北缘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显示低的MgO含量(1.33%~3.08%)和Mg#(37~52),具有高Sr(469×10-6~764×10-6)含量、低Y(4.72×10-6~13.5×10-6)和Yb(0.37×10-6~0.99×10-6)含量的特点,它们的Sr/Y比值可达到41~99。岩石的这些特征与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TTG相同。并且,该新太古代TTG片麻岩还具有正的εNd(t)值(0.2~3.6)、高的Nd同位素初始值(0.509088~0.509260)和古太古代两阶段模式年龄(3.62~3.70Ga)。因此,阿尔金北缘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可能来源于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并且岩浆源区有石榴石、角闪石和金红石的残留。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相邻区域TTG的形成时代,变质事件的记录以及太古宙地壳增生差异都指示阿尔金北缘和敦煌-库鲁塔格地区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大陆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片麻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岩石成因 阿尔金北缘 塔里木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三家地区太古宙灰色片麻岩的成因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春增 欧阳成甫 +2 位作者 郎耀秀 肖龙 杨启军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冀东三家地区太古宙灰色片麻岩,既不是简单的变质火山-沉积岩,也不是简单的混合片麻岩,其主体乃为早期伴有灰白色钢质混合岩化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系列古侵入体,经过大规模强烈的深层次角闪岩相韧性剪切流变而改造成的... 冀东三家地区太古宙灰色片麻岩,既不是简单的变质火山-沉积岩,也不是简单的混合片麻岩,其主体乃为早期伴有灰白色钢质混合岩化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系列古侵入体,经过大规模强烈的深层次角闪岩相韧性剪切流变而改造成的深层次构造片麻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 岩石 成因 太古宙 灰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