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融合的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赞 陈西宏 +1 位作者 刘强 张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591,共6页
为提高对流层天顶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ZTD)的估计性能,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ZTD估计方法。估计干延迟采用Saastamoinen模型,估计湿延迟采用Askne模型,地表气象测量设备提供给两模型所需的气压、温度以及水汽压,Askne模型所... 为提高对流层天顶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ZTD)的估计性能,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ZTD估计方法。估计干延迟采用Saastamoinen模型,估计湿延迟采用Askne模型,地表气象测量设备提供给两模型所需的气压、温度以及水汽压,Askne模型所需的加权温度、温度变化率和湿度变化率由全球气压和温度2w(Glob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2w,GPT2w)模型提供。当气象测量设备不可用时,上述所有气象参数均来自于GPT2w模型。利用国际GPS服务(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 IGS)提供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地表测量设备存在时,所提方法较Saastamoinen模型提高了8mm;当全部气象参数来自GPT2w时,本方法较GPT2w+Saastamoinen模型提高了8.1mm;对于季节分明的测站,误差趋势同样具备季节性;对于海拔高和气候干燥的的测站,估计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GPT2w模型 Saastamoinen模型 Askn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P0基线解算中天顶对流层参数估计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晓春 周东卫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41,共6页
对流层延迟是GPS测量的重要误差源之一,对模糊度解算及基线精度均有较大影响。高速铁路 CP0框架控制网基线解算中采用 PWL 分段线性法估计天顶对流层湿延迟参数的方法提高对流层折射改正精度,因此研究PWL 分段线性法中参数估计的时间... 对流层延迟是GPS测量的重要误差源之一,对模糊度解算及基线精度均有较大影响。高速铁路 CP0框架控制网基线解算中采用 PWL 分段线性法估计天顶对流层湿延迟参数的方法提高对流层折射改正精度,因此研究PWL 分段线性法中参数估计的时间间隔对CP0基线解算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介绍GPS对流层延迟的改正原理,通过设计不同解算方案采用工程测量数据对天顶对流层湿延迟参数估计的合理时间间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4-6h估计一个天顶对流层湿延迟参数效果较好,能真实反映出对流层折射影响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而提高基线解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GPS 对流层延迟 框架控制网 分段线性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半参数变系数和GRNN神经网络的对流层延迟模型
3
作者 潘雄 张思莹 +3 位作者 李涛 黄伟凯 金丽宏 张红星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5,共12页
对流层延迟是卫星导航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精准地预测对流层延迟对于提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精度至关重要.本文将半参数变系数模型(Semiparametric Varying Coefficient,Semi-VC)引入到对流层延迟建模中,构建一种综合半参数变系... 对流层延迟是卫星导航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精准地预测对流层延迟对于提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精度至关重要.本文将半参数变系数模型(Semiparametric Varying Coefficient,Semi-VC)引入到对流层延迟建模中,构建一种综合半参数变系数与神经网络的新型经验对流层模型.首先,将频谱分析提取的主周期信号作为参数分量,将剩余周期信号和其他误差归入到非参数分量,建立半参数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Semiparametric tropospheric zenith delay model,Semi);其次,为了减弱核函数和窗宽参数选择对估计值精度的影响,利用泰勒展式将参数分量展开到一次项,将窗宽参数与参数解算综合考虑,扩充为半参数变系数模型,综合核估计和最小二乘法,利用三步估计方法得到了参数分量和非参数分量的估计值及观测值的拟合残差;然后,引入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对拟合残差进行补偿建模,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Bayesi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进行超参数选择,进一步提升混合模型对ZTD(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的估计精度.最后,利用陆态网络2020至2022年的210个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测站的实测数据,对本文提出的半参数变系数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组合模型(Semiparametric Varying Coefficient-GRNN,Semi-VC-GRNN)与常用模型从系统误差分离和时空分布特性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emi-VC-GRNN模型在2022年210个测站的测试中平均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和平均Bias分别为16.8 mm和0.4 mm,平均RMSE相较于5°分辨率和1°分辨率下的GPT3模型分别提升51.25%和5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参数变系数模型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 陆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文溢 陈西宏 +1 位作者 孙际哲 刘赞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00,共5页
针对传统对流层延迟模型在估计天顶湿延迟方面存在精度不高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Hopfield模型的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中纬度大气模式中的气象参数公式,重新推导了Hopfield模型中静力项和湿项延迟表达式,并利... 针对传统对流层延迟模型在估计天顶湿延迟方面存在精度不高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Hopfield模型的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中纬度大气模式中的气象参数公式,重新推导了Hopfield模型中静力项和湿项延迟表达式,并利用全球对流层延迟气象参数格网值进行内插获取温度变化率和水汽压系数。选取亚洲地区不同经纬度的八个国际GPS服务(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站的气象数据,分别采用传统模型和改进模型进行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计算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精度优于传统模型,尤其是湿项延迟方面,估算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HOPFIELD模型 Saastamoinen模型 Black模型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组合PPP算法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倩倩 袁运斌 +2 位作者 李薇 王永乾 张宝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52-155,共4页
为提高天顶对流层延迟的估计精度和可靠性,利用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UPPP)模型估计了WUHN和BJF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将结果与传统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UPPP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的内符合精度为2.75 mm,... 为提高天顶对流层延迟的估计精度和可靠性,利用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UPPP)模型估计了WUHN和BJF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将结果与传统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UPPP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的内符合精度为2.75 mm,偏差为0.19 mm,该结果与IGS产品一致,外符合精度分别为8.58 mm,6.51 mm;以IGS的高精度对流层产品为真值,传统PPP模型和非组合PPP模型估计ZTD的精度(STD)分别为7.7 mm和5.9 mm;UPPP方法不仅在精度上和传统PPP方法保持相当甚至更高的精度,而且它还提供电离层产品以减弱噪声影响,提高数据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UPPP) 对流层延迟(ZTD) 零基线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PPP天顶对流层延迟时空序列精度评估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智超 王乐 +2 位作者 刘国林 陈世通 黄观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8-703,共6页
利用2021-09全球80个MGEX测站进行PPP实验,以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发布的ZTD产品为参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系统联合估计ZTD在精度上具有较大优势,GPS+BDS双系统比单GPS系统平均RMSE精度提高约0.6 mm, GPS+BDS+GLONASS+Galileo... 利用2021-09全球80个MGEX测站进行PPP实验,以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发布的ZTD产品为参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系统联合估计ZTD在精度上具有较大优势,GPS+BDS双系统比单GPS系统平均RMSE精度提高约0.6 mm, GPS+BDS+GLONASS+Galileo四系统比双系统精度提高约0.9 mm,单系统条件下GPS的ZTD估计精度高于BDS。在精度空间分布上,随着纬度升高ZTD估计精度提升较为明显,当纬度大于50°时,四系统PPP估计的ZTD精度优于5 mm。在纬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观测站海拔升高可提升ZTD估计精度。在模糊度固定的情况下,ZTD估计精度明显提升,单GPS系统估计ZTD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7.6 mm和8.4 mm,相比于浮点解分别提高约11%和12%,平均收敛时间加快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对流层延迟 模糊度固定 时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CORS网精密天顶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黄良珂 刘立龙 +1 位作者 姚朝龙 熊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利用区域CORS网参考站已知天顶对流层信息,提出一种不需要气象数据的天顶对流层新模型。利用广西CORS网实测数据,分析了新模型与反距离加权法和移去恢复法的精度,结果表明新模型精度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区域CORS 对流层延迟 建模 反距离加权 移去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顶对流层延迟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爽 姚宜斌 张瑞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依据精密单点定位(PPP)原理编写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程序,分别利用所编程序和GAMIT软件进行实测数据解算,将所得数据与IGS网站提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PP与双差法估计对流层延迟都有较高精度;但在双差法解算过程中发现,无远距离... 依据精密单点定位(PPP)原理编写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程序,分别利用所编程序和GAMIT软件进行实测数据解算,将所得数据与IGS网站提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PP与双差法估计对流层延迟都有较高精度;但在双差法解算过程中发现,无远距离测站参与解算会影响对流层延迟估计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GPS气象学 水汽 精密单点定位(PPP) 双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S与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范磊 钟世明 +1 位作者 潭冰峰 欧吉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在BDS与GPS现有星座条件下,针对若干IGS和MGEX跟踪站的实测数据,利用CODE事后GPS产品与WHIGG计算的BDS精密轨道和钟差,对GPS单系统、BDS单系统及两者组合系统进行精密单点定位(PPP)处理,估计出相应的天顶对流层总延迟量,并进行分析比较... 在BDS与GPS现有星座条件下,针对若干IGS和MGEX跟踪站的实测数据,利用CODE事后GPS产品与WHIGG计算的BDS精密轨道和钟差,对GPS单系统、BDS单系统及两者组合系统进行精密单点定位(PPP)处理,估计出相应的天顶对流层总延迟量,并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表明,与IGS提供的对流层产品相比,利用GPS单系统处理,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天顶对流层延迟量,其精度为mm级;BDS单系统结果较GPS单系统略差,其精度优于2cm;GPS与BDS组合系统的结果与GPS单系统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 GPS 精密单点定位 对流层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运行GPS观测网络的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萍 黄丁发 +2 位作者 袁林果 廖华 陈维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对基于连续运行GPS观测网络的对流层天顶延迟估算模型和参数的选择,及其对估计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在选用相同的对流层改正模型、卫星截止高度角和相同的对流层天顶延迟参数个数的条件下,分段线性方法比分段常数法和单参数方法更能客... 对基于连续运行GPS观测网络的对流层天顶延迟估算模型和参数的选择,及其对估计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在选用相同的对流层改正模型、卫星截止高度角和相同的对流层天顶延迟参数个数的条件下,分段线性方法比分段常数法和单参数方法更能客观反映对流层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在选择相同的天顶延迟模型的条件下,观测时间越长,用于对流层天顶延迟估算的数据越多,对天顶方向的对流层折射估计越有利。天顶延迟参数个数的选择对对流层折射有较大影响。参数过少,则不能充分反映对流层随时间的变化;参数过多,则降低了解的强度。一般对中长基线而言,选择每2~4h一个天顶延迟参数,能较真实地反映对流层的变化,提高基线解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对流层 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GPS/GLONASS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朝阳 邢喆 +3 位作者 周兴华 阳凡林 唐秋华 周东旭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9-633,共5页
基于中国沿海GNSS观测网20个测站31d的数据,从数据处理模式、系统组合和卫星截止高度角等方面研究沿海地区GPS/GLONASS数据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的方法,以CODE提供的对流层产品和探空数据资料作为标准值来评价对流层延迟的精度。结果表明... 基于中国沿海GNSS观测网20个测站31d的数据,从数据处理模式、系统组合和卫星截止高度角等方面研究沿海地区GPS/GLONASS数据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的方法,以CODE提供的对流层产品和探空数据资料作为标准值来评价对流层延迟的精度。结果表明,截止高度角为10°时,采用双差网解GPS/GLONASS组合系统提取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精度略优于双差网解GPS单系统和精密单点定位GPS/GLONASS组合系统,各方法提取结果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截止高度角设置对天顶对流层精度影响较大,截止高度角为30°时,采用双差网解GPS单系统提取的结果精度最优,但其精度较低截止高度角时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GLONASS 对流层延迟 双差 精密单点定位 截止高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和钟差对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的影响
12
作者 徐爱功 唐龙江 +1 位作者 徐宗秋 李磊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58-63,共6页
为了分析不同分析中心提供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对BDS/GPS ZTD估计的影响,采用WHU和GFZ提供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利用PPP法处理8个MEGX跟踪站2014年6至9月的观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BDS/GPS ZTD估值与IGS ZTD参考值趋势一致,但利用不... 为了分析不同分析中心提供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对BDS/GPS ZTD估计的影响,采用WHU和GFZ提供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利用PPP法处理8个MEGX跟踪站2014年6至9月的观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BDS/GPS ZTD估值与IGS ZTD参考值趋势一致,但利用不同产品估计的BDS ZTD存在一定差异;采用同源产品估计的BDS ZTD和GPS ZTD之间存在系统性偏差,且系统性偏差大小与跟踪站位置有关。可以预见,随着BDS的完善,利用PPP完全可以估计出无明显系统误差、精度达到mm级的BDS Z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 GPS 精密单点定位 对流层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GPS组合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的精度分析
13
作者 唐龙江 徐爱功 +1 位作者 徐宗秋 李磊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52-56,共5页
为了详细分析BDS/GPS组合ZTD的精度,选取8个MGEX跟踪站2014年6月至9月的观测数据,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法分别在未固定跟踪站坐标和固定跟踪站坐标的情况下估计BDS ZTD、GPS ZTD和BDS/GPS组合ZTD,并与IGS提供的对流层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实... 为了详细分析BDS/GPS组合ZTD的精度,选取8个MGEX跟踪站2014年6月至9月的观测数据,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法分别在未固定跟踪站坐标和固定跟踪站坐标的情况下估计BDS ZTD、GPS ZTD和BDS/GPS组合ZTD,并与IGS提供的对流层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DS ZTD现阶段的标准差优于34mm,GPS ZTD与BDS/GPS组合现阶段的标准差相当,均优于14mm;与未固定跟踪站情形下估计的BDS ZTD相比,固定跟踪站坐标的方式虽然可以提高利用BDS估计ZTD的稳定性,但不能提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GPS组合 对流层延迟 精密单点定位 IGS对流层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全球定位服务能力及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性能评估 被引量:11
14
作者 鄂盛龙 周刚 +4 位作者 龙海 罗颖婷 许海林 饶章权 周永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9-794,共6页
基于自行解算的GPS/BDS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选取全球均匀分布的9个MGEX观测站1周的观测数据,使用GAMP软件进行BD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PPP)解算,以评估BDS全星座的全球定位服务能力及天顶对流层延迟(ZTD)的估计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DS静态... 基于自行解算的GPS/BDS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选取全球均匀分布的9个MGEX观测站1周的观测数据,使用GAMP软件进行BD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PPP)解算,以评估BDS全星座的全球定位服务能力及天顶对流层延迟(ZTD)的估计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DS静态PPP解算收敛后水平方向精度优于1 cm,高程方向精度在1 cm左右,定位精度已与GPS相当;其天顶对流层估计精度优于1 cm,与GPS PPP解算的ZTD误差的RMS值相差在1 mm以内。总体来说,BDS全星座已具备与GPS相当的全球定位服务能力和ZTD反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对流层延迟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Galileo实时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毛玉辉 岳忠奇 +2 位作者 谢斌斌 段晋珏 王胤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8-732,共5页
采用14个MGEX测站观测数据,利用实时PPP估计方法计算得到Galileo、GPS和GPS/Galileo组合ZTD估值。14个测站的Galileo和GPSZTD估值的相关系数绝大多数大于0.9,且Galileo-GPSZTD差值的RMS为8~16mm,RMS的平均值为12.3mm,证明Galileo和GPS... 采用14个MGEX测站观测数据,利用实时PPP估计方法计算得到Galileo、GPS和GPS/Galileo组合ZTD估值。14个测站的Galileo和GPSZTD估值的相关系数绝大多数大于0.9,且Galileo-GPSZTD差值的RMS为8~16mm,RMS的平均值为12.3mm,证明Galileo和GPS解的符合性良好,Galileo实时估计的ZTD精度满足要求。同时,IGS最终ZTD产品被用来评价各解算结果的精度,结果显示,GPS/Galileo联合解算时,相对于GPS单系统精度提高了5%~35%,相对于Galileo单系统精度提高了2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GALILEO 对流层延迟 实时 P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全球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GZTD 被引量:93
16
作者 姚宜斌 何畅勇 +1 位作者 张豹 许超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18-2227,共10页
对流层延迟是GNSS导航定位主要误差源之一,主要受气象参数(如总气压、温度和水汽压等)的影响,具有变化随机性强的特点.本文利用GGOS Atmosphere提供的2002—2009年全球天顶对流层延迟格网时间序列研究了全球对流层天顶延迟的时空变化特... 对流层延迟是GNSS导航定位主要误差源之一,主要受气象参数(如总气压、温度和水汽压等)的影响,具有变化随机性强的特点.本文利用GGOS Atmosphere提供的2002—2009年全球天顶对流层延迟格网时间序列研究了全球对流层天顶延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全球天顶对流层延迟(Zenith Troposphere Delay,ZTD)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球谐函数的全球非气象参数对流层天顶延迟改正模型———GZTD模型.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考虑ZTD经纬向变化的GZTD模型内符合精度全球统计结果(bias:0.2cm,RMS:3.7cm)优于只考虑ZTD纬向变化的UNB3m(bias:3.4cm,RMS:6.0cm)、UNB4(bias:4.7cm,RMS:7.4cm)、UNB3(bias:4.0cm,RMS:7.0cm)和EGNOS(bias:4.5cm,RMS:6.9cm)等模型.使用全球385个IGS站进行外符合检验,统计结果表明GZTD模型(bias:-0.02cm,RMS:4.24cm)同样优于其它模型.GZTD模型具有改正效果良好、使用简单、所需参数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GZTD模型 EGNOS模型 UNB系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直剖面函数的天顶对流层延迟插值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康 邓兴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0,共5页
通过分析由ERA-Interim气象再分析资料积分方法得到的天顶对流层总延迟随高程变化的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垂直剖面函数的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插值算法。该算法以ZTD的垂直分布规律为基础,通过垂直剖面函数实现ZTD在高程方向上的精准投影延... 通过分析由ERA-Interim气象再分析资料积分方法得到的天顶对流层总延迟随高程变化的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垂直剖面函数的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插值算法。该算法以ZTD的垂直分布规律为基础,通过垂直剖面函数实现ZTD在高程方向上的精准投影延拓,可以避免因高差较大造成的空间内插结构畸形。采用IGS站提供的高精度对流层产品进行实验验证表明,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算法能够有效提高ZTD改正值的精度,尤其在高差超过1 km的情况下,相对于反距离加权法精度提升了96%,相对于空间回归法精度提升了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ERA-INTERIM 插值 投影 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CORS网天顶对流层延迟4D建模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立龙 黄良珂 +2 位作者 姚朝龙 颜伟 刘贵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9,共5页
利用区域CORS网参考站的天顶对流层信息建立了一种不需要气象数据,只与时间和位置有关的天顶对流层延迟新模型。通过广西CORS网实测数据,与反距离加权法和移去恢复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值平均精度为8.5 mm... 利用区域CORS网参考站的天顶对流层信息建立了一种不需要气象数据,只与时间和位置有关的天顶对流层延迟新模型。通过广西CORS网实测数据,与反距离加权法和移去恢复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值平均精度为8.5 mm,尤其在下雨天,新模型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精度比其他两种方法有显著提高。将新模型法应用于测站PWV值估计,其平均精度为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CORS 对流层延迟 4D建模 反距离加权 移去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地区EGNOS天顶对流层延迟模型的精度评估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良珂 刘立龙 +3 位作者 周淼 张腾旭 郑浩 姚朝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8-132,共5页
基于亚洲地区48个IGS站2009—2011年实测的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数据,对利用EGNOS模型计算的ZTD的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在亚洲地区,相对于IGS站实测的ZTD,EGNOS模型计算的ZTD的偏差和均方根分别为-0.18 cm和5.98 cm,在中国地区分别为... 基于亚洲地区48个IGS站2009—2011年实测的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数据,对利用EGNOS模型计算的ZTD的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在亚洲地区,相对于IGS站实测的ZTD,EGNOS模型计算的ZTD的偏差和均方根分别为-0.18 cm和5.98 cm,在中国地区分别为0.81 cm和6.13 cm;2)偏差和均方根差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偏差表现为夏季最大,秋季最小,而均方根夏季最大,冬季最小;3)在空间分布上,偏差与纬度和高程变化无明显规律,但均方根随着高程或者纬度的增加总体上呈递减趋势,西部和北部高纬度地区,年均偏差和均方根变化相对较小;4:)亚洲南部低纬度地区和东部地区夏季日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差变化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NOS模型 对流层延迟 亚洲地区 偏差 均方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计对流层延迟的单频RTK卡尔曼滤波算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彦田 程鹏飞 +2 位作者 蔡艳辉 甄杰 徐宗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共3页
提出一种对流层估计方法实现单频RTK快速动态定位。用模型改正对流层干延迟,双差对流层湿延迟用测站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并与流动站位置及站间单差模糊度组成双差方程进行卡尔曼滤波,得到单差模糊度浮点解及方差阵,通过星间求差得到双... 提出一种对流层估计方法实现单频RTK快速动态定位。用模型改正对流层干延迟,双差对流层湿延迟用测站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并与流动站位置及站间单差模糊度组成双差方程进行卡尔曼滤波,得到单差模糊度浮点解及方差阵,通过星间求差得到双差模糊度浮点解及方差阵,结合MLAMBDA方法实时确定模糊度。试验验证单历元平面定位精度优于±3 cm,高程定位精度优于±1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RTK MLAMBDA 对流层延迟(TZD) 整周模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