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天门冬氨酸/盐对水稻田面水氮素变化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嘉翼 牛世伟 +4 位作者 隋世江 张鑫 叶鑫 蔡广兴 王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96-1703,共8页
为探究聚天门冬氨酸/盐(PASP)对稻田氮素流失及水稻养分利用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普通聚天门冬氨酸钙/锌盐和改性聚天门冬氨酸钙/锌盐为供试材料,在干旱棚条件下,通过水稻桶栽试验研究了PASP对水稻田面水氮浓度变化和水稻生长、氮磷钾养... 为探究聚天门冬氨酸/盐(PASP)对稻田氮素流失及水稻养分利用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普通聚天门冬氨酸钙/锌盐和改性聚天门冬氨酸钙/锌盐为供试材料,在干旱棚条件下,通过水稻桶栽试验研究了PASP对水稻田面水氮浓度变化和水稻生长、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尿素对照处理相比,各聚天门冬氨酸/盐处理降低了田面水氮素浓度,尤其在施肥后第3 d和第5 d,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显著降低了16.8%~44.7%和20.4%~42.8%。聚天门冬氨酸/盐的施用有利于水稻生长及产量提高,水稻株高、有效穗数、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改性聚天门冬氨酸钙盐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株高(12.0%)、有效穗数(13.8%)、秸秆产量(9.26%)及籽粒氮含量(8.32%),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8.4%,但差异不显著。聚天门冬氨酸/盐处理土壤氮含量也有所增加,尤其是NH4^+-N含量显著增加,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受影响不大。综合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以及田面水氮素流失风险,改性聚天门冬氨酸/盐处理效果优于普通聚天门冬氨酸/盐,且改性聚天门冬氨酸钙盐处理最好。田间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PASP) 水稻 田面水氮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钙盐对水稻田面水中三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董世杰 鲁屹 +5 位作者 唐婉莹 刘琪 程梦笛 张庆国 杨书运 马友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8-213,221,共7页
利用桶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水平的聚天门冬氨酸钙盐(PASP-Ca)对水稻田面水中铵态氮(NH_4^+)、硝态氮(NO_3^-)和总氮(TN)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田面水中TN、NH_4^+和NO_3^-分别于第1,3,9天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NO_3^-... 利用桶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水平的聚天门冬氨酸钙盐(PASP-Ca)对水稻田面水中铵态氮(NH_4^+)、硝态氮(NO_3^-)和总氮(TN)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田面水中TN、NH_4^+和NO_3^-分别于第1,3,9天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NO_3^-/TN多在0.1以下,(NH_4^++NO_3^-)/TN多在0.5以上。因此,可以将NH_4^+和TN作为农田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监测指标,NO_3^-作为辅助指标。添加一定浓度的PASP—Ca能对田面水中氮素浓度的变化起到缓释作用,其中0.3%浓度水平的PASP—Ca效果相对较好,田面水中NH_4^+和TN的下降速率分别为3.452,4.806mg/(L·d),与单施氮肥(CK)相比,分别降低了11.68%和16.25%;同时,NH_4^+的平均浓度为6.999mg/L,较CK低了3.88%;NO_3^-的平均浓度为0.396mg/L,较CK低了24.83%;TN的平均浓度为20.077mg/L,较CK提升了3.10%。施氮后田面水中TN浓度随时间呈对数递减,而NH_4^+浓度在施氮后3天内随时间呈对数增加,之后随时间呈对数递减趋势。施氮后的9天内是防止稻田田面水中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 水稻田面水 三氮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盐的合成、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晋辉 刘泰 +3 位作者 陈艳雪 王满 王洪媛 刘宏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52-1862,共11页
聚天门冬氨酸/盐(PASP)是一种新兴的可生物降解的环境友好材料,凭借其特殊的分子链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ASP的合成及改性方法逐渐多样化,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性能大大提升,其应用领域也... 聚天门冬氨酸/盐(PASP)是一种新兴的可生物降解的环境友好材料,凭借其特殊的分子链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ASP的合成及改性方法逐渐多样化,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性能大大提升,其应用领域也得到快速扩展。本文综述了PASP的合成、改性方法以及PASP在工农业(阻垢剂、缓蚀剂、肥料增效剂、保水剂、涂料)、生物医药和其他领域应用的新进展,并对PASP及其改性衍生物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PASP) 开环-共聚 开环-交联 阻垢剂 缓蚀剂 肥料增效剂 保水剂 药物输送与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对水稻产量及田面水氮素变化的综合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娜 徐嘉翼 +3 位作者 张鑫 隋世江 叶鑫 牛世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3,共8页
为探究聚天门冬氨酸(PASP)尿素对水稻产量及田面水氮素变化的综合影响,以聚天门冬氨酸钙盐(PASP-Ca)与尿素复配为供试材料,通过水稻大田试验研究基于减量施氮下PASP-Ca尿素对水稻生长、氮吸收利用及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利用灰... 为探究聚天门冬氨酸(PASP)尿素对水稻产量及田面水氮素变化的综合影响,以聚天门冬氨酸钙盐(PASP-Ca)与尿素复配为供试材料,通过水稻大田试验研究基于减量施氮下PASP-Ca尿素对水稻生长、氮吸收利用及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PASP-Ca尿素的控污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量处理相比,减量施氮处理降低了水稻田面水氮素浓度,尤其在施基肥、蘖肥后第1 d,田面水总氮(TN)浓度降低了12.70%、17.23%。减量施氮后,水稻产量增加了0.78%、氮累积吸收量增加了0.39%,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9.35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减量施氮处理满足了水稻生长的养分需求,节约了氮肥,保证了水稻稳产。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减量施氮下各PASP-Ca尿素处理降低了田面水氮素浓度,尤其施基肥1~7 d内,基、蘖肥和穗肥施氮比例50%、30%和20%处理的田面水铵态氮(NH+4-N)浓度降低了24.94%~68.66%,其中第5、7 d显著降低。施蘖肥1~7 d内,基、蘖肥施氮比例80%、20%处理的田面水NH+4-N浓度降低了2.72%~51.30%。施用PASP-Ca尿素有利于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提高,使水稻产量增加了0.87%~7.27%,氮累积吸收量增加了7.05%~35.20%,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6.11~30.26个百分点,其中基、蘖肥施氮比例80%、20%处理的籽粒氮吸收量显著增加了30.08%,秸秆氮吸收量显著增加了46.27%,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了30.26个百分点。综合评价水稻产量、氮吸收量、氮肥利用率以及田面水氮素浓度,减量施氮处理效果优于常规施氮量,减量施用PASP-Ca尿素处理效果优于常规尿素,且最佳基、蘖肥施氮比例为8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PASP) 水稻产量 田面水氮素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鼠小脑cGMP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章红 中村久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全麻药可抑制中枢兴奋性突触传递,NO-cGMP系统在兴奋性突触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异丙酚对鼠小脑内NO-cGMP通路有无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位点。方法:将生后7天的幼鼠制成0.4mm厚度的切片,浸泡... 目的:全麻药可抑制中枢兴奋性突触传递,NO-cGMP系统在兴奋性突触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异丙酚对鼠小脑内NO-cGMP通路有无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位点。方法:将生后7天的幼鼠制成0.4mm厚度的切片,浸泡在Krebs-Ringer缓冲液内。先用异丙酚1mM、0.1mM或10μM处理20min,再分别用NMDA(0.1mM)、谷氨酸(3mM)或硝普钠(0.3mM)刺激3min,快速置于液氮中固定保存。用放免法测定cGMP含量。结果:1mM和0.1mM异丙酚对NMDA、谷氨酸或硝普钠刺激引起的cGMP生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10μM异丙酚对NMDA或谷氨酸刺激的cGMP生成有抑制作用,而对硝普钠刺激引起的cGMP生成则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以上结果提示,异丙酚对鼠小脑经NMDA、谷氨酸或硝普钠刺激的cGMP生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时作用于NO合成酶及相关环节,高浓度时还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天门冬氨酸盐 硝普钠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脑干病变1例
6
作者 王爱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检测 脑干病变 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体力恢复快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体力恢复 营养物质 天门冬氨酸盐 运动能力 质的研究 体育强国 钙制剂 运动员 咖啡因 医学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developmental lead exposure on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in rat hippocampus
8
作者 RuanDY SuiL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9-419,共1页
Chronic lead(Pb) exposure is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learning and memory,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children.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b exposure may impair neuronal process underlying synaptic pl... Chronic lead(Pb) exposure is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learning and memory,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children.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b exposure may impair neuronal process underlying synaptic plasticity via a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s(NMDARs).The studies described here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developmental Pb exposure on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long-tern depression(LTD) and NMDAs subunits in rat hippocampus.The results are listed as follows:(1)low-level Pb exposture can impair the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TP in vivo and in vitro;(2)the Pb-induced impairment of LTD magnitude was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area CA1 of rat hippocampus;(3)chronic Pb exposure affected two components,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dependent LTD and NMDARs-dependent LTD,of LTD induction in area CA1 of rat hippocampus;(4)different effects of developmental Pb exposure on NMDA receptor NR1,NR2A,NR2B,NR2C,NR2D and NR3A subunits in area CA1,CA2,CA3 and CA4 of rat hippocampus were observed;(5)the 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 receptors enriched in area CA1,CA3 and dentate gyrus and kainite receptors enriched in area CA1 and dentate gyrus of rat hippocampus were impaired by Pb expo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 受体 N-甲基-D-天门冬氨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