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早期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赵丽丽 李伟 +2 位作者 平凡 马良坤 聂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白细胞(WBC)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GDM孕妇725人,糖耐量正常(NGT)孕妇935人,详细记录受试者孕前体重、身高,于孕8~12周检测... 目的探讨孕早期白细胞(WBC)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GDM孕妇725人,糖耐量正常(NGT)孕妇935人,详细记录受试者孕前体重、身高,于孕8~12周检测WBC、ALT和AST水平,孕24~28周检测血糖、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WBC计数、ALT和AST水平,回顾性分析孕早期WBC、ALT和AST水平与孕中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及GDM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受试者的WBC计数[9.41(8.15,10.84)×10^9/L比9.04(7.64,10.37)×10^9/L,P=1.0×10^-5]和ALT水平[18.00(12.00,30.00)U/L比16.00(11.00,26.00)U/L,P=0.004]明显高于NGT组,两组受试者的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00(26.00,43.00)U/L比41.00(23.00,43.00)U/L,P=0.5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孕前BMI、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后,WBC计数升高能明显增加GDM的发病风险(OR=1.119,P=0.001),根据ROC曲线得出患GDM的WBC计数最佳临界值为7.965×10^9/L(AUC 0.566,P=1×10^-5),敏感性为79.4%,特异性为3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与WBC计数成正相关(B=0.051,P=0.022,R2=0.083);口服50 g糖后1 h血糖(B=0.044,P=0.001,R2=0.044)和空腹真胰岛素(B=0.214,P=0.032,R2=0.066)与孕早期WBC计数成正相关;100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1 h真胰岛素与孕早期AST成正相关(B=0.616,P=1.85×10^-5,R2=0.052);100 g OGTT后2 h真胰岛素与ALT(B=0.148,P=0.027)和AST(B=0.936,P=3.71×10^-8)成正相关(R2=0.077);100 g OGTT后3 h真胰岛素与孕早期ALT(B=0.189,P=0.002)和AST(B=0.688,P=7.25×10^-6)成正相关(R2=0.067)。结论孕早期WBC计数升高能明显增加GDM的发病风险,有望成为GDM发病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白细胞计数 氨基转移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测定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被引量:3
2
作者 荣墨克 孙荣武 +1 位作者 何成彦 迟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375,共2页
目的 :建立 ELISA法测定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m- AST)的方法。方法 :从心肌中纯化 m- AST,制备单克隆抗体 ,以 ELISA法测定 m- AST的酶蛋白含量。结果 :ELISA法测定m- AST的回收率为 ( 99.3± 3.4) % ,批内及批间变异分别... 目的 :建立 ELISA法测定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m- AST)的方法。方法 :从心肌中纯化 m- AST,制备单克隆抗体 ,以 ELISA法测定 m- AST的酶蛋白含量。结果 :ELISA法测定m- AST的回收率为 ( 99.3± 3.4) % ,批内及批间变异分别为 2 .7%和 3.9% ,线性为 0~1 5 0 μg·L-1。正常健康人血清参考值范围为 9.93~ 42 .0 7μg· L-1。结论 :该方法检测 m- AST酶蛋白的含量 ,不受酶半寿期的影响 ,并且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抗体 单克隆 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状态下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3
作者 高鹏 朱陇东 +1 位作者 李俊峰 姚立琼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0-504,50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状态下,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270例,分为ALT正常组、ALT 1~&... 目的探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状态下,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270例,分为ALT正常组、ALT 1~<2正常上限(UNL)组、ALT≥2 UNL组。用干扰血清干预HSC后,采用MTT法检测HSC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实时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7、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应蛋白表达。结果在ALT正常组中,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对HSC均无明显影响;在ALT 1~<2 UNL组和ALT≥2 UNL组中,与B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相比,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SC增殖增加,G_(0)/G_(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TGF-β1、Smad3、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ALT状态下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对HSC的影响存在差异。ALT异常升高时,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对HSC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分泌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星状细胞 氨基转移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细胞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与壳聚糖配施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游离氨基酸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梁 赵莉 +7 位作者 罗贞宝 张学伟 贺帅 罗东升 席飞虎 喻奇伟 王茂贤 景延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232,共10页
为明确聚天门冬氨酸(PASP)与壳聚糖(CTS)配施对烟草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质量的调控效应,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聚天门冬氨酸及壳聚糖施用处理,测定烟叶游离氨基酸、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及感官质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PASP与... 为明确聚天门冬氨酸(PASP)与壳聚糖(CTS)配施对烟草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质量的调控效应,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聚天门冬氨酸及壳聚糖施用处理,测定烟叶游离氨基酸、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及感官质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PASP与CTS配施对中性致香物质的合成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上部叶棕色化产物、中部叶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及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提升效果显著,高浓度PASP与CTS配施可有效提升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的增幅分别为14.76%、23.83%、135.26%、83.52%、155.45%。(2)PASP与CTS配施对氨基酸组分占比具有协调作用,高浓度PASP与CTS配施可有效提升游离氨基酸含量。(3)PASP与CTS配施能有效提升香气质、香气量以及总体感官质量,3 kg/hm^(2) PASP与0.6 kg/hm^(2) CTS配施对烟叶感官质量提升效果明显。(4)中性香味物质总量与香气质、香气量显著正相关,酸性氨基酸与中性香味物质总量显著正相关,与总体感官质量极显著正相关。聚天门冬氨酸及壳聚糖对中性香味物质、游离氨基酸及感官质量存在显著影响,二者配施可作为我国烟叶生产中重要的提质增香技术,其中6 kg/hm^(2) PASP与0.6 kg/hm^(2) CTS配施对烟叶中性香味物质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3 kg/hm^(2) PASP与0.6 kg/hm^(2) CTS对烟叶感官质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 壳聚糖 烟叶 游离氨基 中性香味物质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OsSHMT5克隆与功能分析
5
作者 陈杰 杨天宇 黄新元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20,共12页
水稻中已克隆到OsSHMT4(OsCADT1),该基因编码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可调控硫酸盐/硒酸盐吸收和同化,其高度同源基因OsSHMT5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对水稻OsSHMT5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发现OsSHMT5与OsSHMT4(OsCA... 水稻中已克隆到OsSHMT4(OsCADT1),该基因编码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可调控硫酸盐/硒酸盐吸收和同化,其高度同源基因OsSHMT5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对水稻OsSHMT5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发现OsSHMT5与OsSHMT4(OsCADT1)的同源性高达8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OsSHMT5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OsSHMT5基因敲除突变体,发现OsSHMT5基因敲除突变体的地上部或地下部中总硫/总硒及各形态硒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差异。基于转录组水平分析发现,OsSHMT5对水稻硫酸盐/硒酸盐吸收和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无显著调控作用。在水稻地下部,OsSHMT5可能具有四吡咯结合、血红素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电子转移活性和铁离子结合等分子功能;在地上部,OsSHMT5可能具有转录调节因子活性、分子功能调节因子、内肽酶调节活性、肽酶抑制剂活性、铜离子结合等分子功能。本研究结果为水稻中OsSHMT家族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羟甲基转移 OsSHMT5基因 硫元素 硒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沟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定性与定量试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沙月琴 曹采方 +2 位作者 栾庆先 耿素芳 李晓新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78-179,185,共3页
目的:评价牙周组织监测试剂盒(PTM)对龈沟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GCF-AST)定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PTM试剂盒进行定性检测,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的常规方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牙周健康者全为阴性,牙龈炎者63.75... 目的:评价牙周组织监测试剂盒(PTM)对龈沟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GCF-AST)定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PTM试剂盒进行定性检测,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的常规方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牙周健康者全为阴性,牙龈炎者63.75%为阳性;定性对定量试验的灵敏度为72.03%,特异度为64.71%,调整一致率为66.08%。结论:PTM为一种简便、快速的过筛试验,可用来反映牙周组织的破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氨基转换 牙周炎/诊断 渗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珠贝壳珍珠层源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嘉欣 罗哲 +4 位作者 何安 黄潘钿 沈金鹏 郭俊斌 苗建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251,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南珠贝壳珍珠层源抗氧化肽,评价其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并对其氨基酸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以从南珠贝壳珍珠层中提取的蛋白为原料,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酶的筛选、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酶解工... 本研究旨在制备南珠贝壳珍珠层源抗氧化肽,评价其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并对其氨基酸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以从南珠贝壳珍珠层中提取的蛋白为原料,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酶的筛选、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酶解工艺,并对其酶解物进行了氨基酸组成分析、体外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南珠贝壳珍珠层源抗氧化肽的最优酶解工艺为:以胰蛋白酶为水解酶,酶解温度37℃、pH7.0、酶解时间3 h、酶底比0.32%,所得酶解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6.34%±0.24%。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珍珠层抗氧化肽具有优异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IC_(50)=0.1735 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2.342 mg/mL)和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值=1124.86μmol TE/g冻干粉)。此外,珍珠层抗氧化肽还可通过混合型可逆抑制的方式抑制酪氨酸酶活力,具有良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抑制率的IC_(50)值为12.38 mg/mL。本研究结果表明珍珠层抗氧化肽在食品或化妆品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贝壳珍珠层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层 活性肽 抗氧化活性 抑制活性 响应面分析 氨基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m-DAP/赖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DapE生物学功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雪芳 杨长彬 +2 位作者 林淼 方国康 黄迎春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3-463,共11页
dapE编码的琥珀酰二氨基庚二酸脱琥珀酰基酶(N-succinyl-L,L-diaminopimelic acid desuccinylase,DapE)是一种具有金属依赖性的水解酶,是细菌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esodiaminopimelic,m-DAP)/赖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催化N-琥珀酰-L,L... dapE编码的琥珀酰二氨基庚二酸脱琥珀酰基酶(N-succinyl-L,L-diaminopimelic acid desuccinylase,DapE)是一种具有金属依赖性的水解酶,是细菌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esodiaminopimelic,m-DAP)/赖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催化N-琥珀酰-L,L-二氨基庚二酸水解形成L,L-二氨基庚二酸和琥珀酸,对于细菌进一步合成肽聚糖和赖氨酸至关重要。敲除dapE阻断赖氨酸合成途径可能阻止大多数细菌细胞壁/蛋白合成所需的m-DAP/赖氨酸,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由于哺乳动物没有赖氨酸合成途径,靶向DapE抑制剂可能对细菌具有选择性毒性,对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则影响甚微。本文对DapE在细菌m-DAP/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重要性、三维结构、活性位点、催化机理和靶向抑制剂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靶向DapE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农药活性分子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酰二氨基庚二脱琥珀酰基(DapE) 细菌m-DAP/赖合成途径 晶体结构 杀菌剂靶点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肝细胞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文慧 王德平 +2 位作者 郭跃虎 李建国 燕子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239,共8页
肝细胞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发生的复杂性与表观遗传修饰有关。哺乳动物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PRMTs)可介导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并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PRMTs催... 肝细胞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发生的复杂性与表观遗传修饰有关。哺乳动物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PRMTs)可介导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并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PRMTs催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靶蛋白的精氨酸残基发生单甲基化和(对称的及不对称的)二甲基化。PRMT1、2、3、4、5、6、7、9等家族成员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不同,涉及癌细胞生长、转移、治疗和预后等。选择性和特异性PRMTs抑制剂的研究开发有望为临床肝细胞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本文重点概述PRMTs在肝细胞癌中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蛋白质精甲基转移 蛋白质精甲基转移抑制剂 表观遗传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色氨酸途径改造和卤化酶分子改造提高全细胞催化7-氯-色氨酸合成能力
10
作者 赵丽雯 王天奥 +1 位作者 周镔 侯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29,共7页
7-氯-色氨酸(7-Cl-Trp)具有重要生物活性,被广泛用于制药、化学和农业领域。前期研究中,通过在E.coli中同时表达L-氨基酸脱氨酶(L-amino acid deaminase,L-AAD)和卤化酶构建全细胞催化剂,合成7-Cl-Trp,并通过L-AAD和卤化酶表达水平调节... 7-氯-色氨酸(7-Cl-Trp)具有重要生物活性,被广泛用于制药、化学和农业领域。前期研究中,通过在E.coli中同时表达L-氨基酸脱氨酶(L-amino acid deaminase,L-AAD)和卤化酶构建全细胞催化剂,合成7-Cl-Trp,并通过L-AAD和卤化酶表达水平调节和加强辅酶供应提高7-Cl-Trp合成量。但是7-Cl-Trp合成仍受限于底物色氨酸降解副反应及卤化酶催化效率低。该研究中,首先通过敲除色氨酸降解基因tnaA阻断副反应提高色氨酸利用率,7-Cl-Trp合成量提高了15.8%;然后通过结合定向进化结合定点突变对卤化酶进行分子改造,三点突变体F104Y/T278C/N346E全细胞催化7-Cl-Trp合成量提高了54.9%,动力学分析表明,三点突变体的Kcat增加了50.0%,K_(m)减少了9.2%,整体催化效率提高了65.2%;最后,对全细胞催化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催化条件下(40℃,pH 7.4,400 mg/L色氨酸,10μmol/L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下,12 h后,7-Cl-Trp合成量为105.7 mg/L。该研究为全细胞催化合成卤化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氯-色 卤化 L-氨基 定向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异分支酸酶包含域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11
作者 赵江桥 付立平 +3 位作者 杨龙 董志强 宋淑莉 杨本鑫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33-2038,共6页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异分支酸酶包含域1(ISOC1)在胃癌组织表达及诊断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AKT1、ISOC1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评...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异分支酸酶包含域1(ISOC1)在胃癌组织表达及诊断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AKT1、ISOC1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评分;比较不同特征胃癌患者癌组织AKT1、ISOC1阳性评分;采用Spearman法分析癌组织中AKT1、ISOC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AKT1联合ISOC1诊断胃癌的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AKT1、ISOC1及两项联合诊断胃癌的效能。结果癌组织中AKT1、ISOC1阳性表达率、阳性评分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癌组织AKT1、ISOC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KT1、ISOC1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AKT1、ISOC1及两项联合诊断胃癌的AUC值分别为0.735、0.726、0.875,(P<0.05);敏感度分别为60.00%、56.70%、75.60%;特异度分别为85.60%、83.30%、87.80%;AKT1联合ISOC1诊断胃癌的AUC值高于AKT1、ISOC1单独诊断(Z=-3.003、-3.196,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AKT1、ISOC1呈高表达趋势,且其表达会随病情进展而上调,联合检测其表达水平对诊断胃癌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蛋白激1 异分支包含域1 临床特征 分化程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调节α-微管蛋白乙酰转移酶1抑制矽肺纤维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巧丹 牛思宇 +6 位作者 李耕旭 陈建星 汤庆南 徐洪 杨方 耿玉聪 李世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597-3601,共5页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能否通过对α-微管蛋白乙酰转移酶1(α-TAT1)调节而发挥抗矽肺纤维化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矽肺模型组、Ac-SDKP处理组,每组6只。原代培养大鼠的肺成纤维...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能否通过对α-微管蛋白乙酰转移酶1(α-TAT1)调节而发挥抗矽肺纤维化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矽肺模型组、Ac-SDKP处理组,每组6只。原代培养大鼠的肺成纤维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组、Ac-SDKP预处理组(TGF-β1+Ac-SDKP)、α-TAT1沉默组(α-TAT1-siRNA+TGF-β1+Ac-SDKP)、α-TAT1过表达组(α-TAT1-cpDNA+TGF-β1+Ac-SDKP)。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肺组织中α-TAT1的表达与分布,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及大鼠肺成纤维细胞中I型胶原(Col 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乙酰化微管蛋白-α(Ac-Tubα)、α-TA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矽肺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中出现矽结节,α-TAT1在矽结节中表达缺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矽肺模型组和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中Col I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Ac-Tubα和α-TAT1蛋白表达下调。Ac-SDKP治疗可抑制该变化。Ac-SDKP对Col I、α-SMA表达抑制效应可被α-TAT1-siRNA阻断,而α-TAT1过表达可加强Ac-SDKP对Col I、α-SMA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Ac-SDKP通过调节α-TAT1的表达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发挥抑制矽肺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肺纤维化 N-乙酰基-丝酰-天门冬酰-赖酰-脯 微管蛋白 α-微管蛋白乙酰转移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董春萍 吴贵福 +3 位作者 李晓燕 何岚 高珊 李小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94例,其中G1组(T2DM不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154例;G2组(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94例,其中G1组(T2DM不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154例;G2组(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且ALT<40U/L)170例;G3组(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且ALT>40U/L)70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肝酶、糖脂代谢指标;颈动脉B超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随着血清ALT水平的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更轻,糖尿病病程更短,体重指数(BMI)更大,γ-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HOMA-IR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分层后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在6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最高,可高达92.2%;而脂肪肝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主要集中45~65岁人群中。Logistic分析发现,BMI、ALT是影响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ALT水平升高与体重指数、脂代谢紊乱以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并且使2型糖尿病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年龄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氨基转移 颈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小琦 刘新会 +2 位作者 张微 李长风 严亚琼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645-3649,3656,共6页
背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常见的肝酶指标,但目前对于肝酶指标和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患病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血清ALT、AST/ALT与T2DM、MS在社区体检老年人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 背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常见的肝酶指标,但目前对于肝酶指标和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患病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血清ALT、AST/ALT与T2DM、MS在社区体检老年人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在武汉市6个区共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体检的≥65岁3006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既往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测资料。根据ALT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4组,即Q1组(ALT≤11 U/L,n=8116)、Q2组(11 U/L<ALT≤14 U/L,n=7008)、Q3组(14 U/L<ALT≤19 U/L,n=7438)、Q4组(ALT>19 U/L,n=7498);又根据AST/ALT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4组,即q1组(AST/ALT≤1.06,n=7386)、q2组(1.06<AST/ALT≤1.31,n=7698)、q3组(1.31<AST/ALT≤1.62,n=7529)、q4组(AST/ALT>1.62,n=7447)。采用趋势χ^(2)检验比较T2DM、MS、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三酰甘油(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患病率随ALT和AST/ALT变化的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不同ALT和AST/ALT水平与T2DM和MS的相关性。结果30060例受试者年龄65~99岁,平均年龄(71.7±5.6)岁,其中男13381例,女16679例;T2DM患病率为18.26%(5488/30060),MS患病率为29.73%(8938/30060)。T2DM受试者经常锻炼比例、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ALT、TG、空腹血糖(FPG)高于非T2DM受试者,吸烟、饮酒比例、AST、AST/ALT、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非T2DM受试者(P<0.01)。MS受试者经常锻炼比例、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ALT、TC、TG、FPG高于非MS受试者,男性、吸烟、饮酒比例、AST/ALT、HDL-C、LDL-C低于非MS受试者(P<0.01)。T2DM、MS、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糖、TG升高、HDL-C降低患病率随ALT水平升高而升高,随AST/ALT水平升高而降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2~Q4组患T2DM、MS的风险均增加(P<0.01);与q1组相比,q2~q4组患T2DM、MS的风险均降低(P<0.01)。结论血清ALT和AST/ALT水平与T2DM和MS均存在相关性,ALT的升高和AST/ALT的降低可能增加T2DM和MS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代谢综合征 氨基转移 天冬氨基转移 老年人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糖代谢、脂代谢、体重指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友红 王永红 +2 位作者 钟晓妮 谢微波 张明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调查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与糖代谢、脂代谢、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体检中心通过B超诊断的17300名脂肪肝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 目的:调查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与糖代谢、脂代谢、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体检中心通过B超诊断的17300名脂肪肝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体重指数等检测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中ALT异常组的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的测定值(均数±标准差)高于ALT正常组,其中两组间血脂、体重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脂、体重指数的异常率亦有显著性差异,血糖的异常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ALT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有相关性。结论:ALT异常是脂肪肝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肝脏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因ALT水平与脂代谢紊乱和肥胖有相关性,故可通过控制体重、降低血脂,防止脂肪肝炎症程度加重,避免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脂代谢 体重指数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或轻度异常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病理与临床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俊骥 冯丽英 +3 位作者 冯志杰 姜慧卿 孙泽明 赵丽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03-1606,共4页
背景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可以长期处于参考范围内或小于参考范围上限的2倍,但肝脏却出现了严重损伤甚至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目的分析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组织的特征,探讨... 背景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可以长期处于参考范围内或小于参考范围上限的2倍,但肝脏却出现了严重损伤甚至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目的分析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组织的特征,探讨肝脏病理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2012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行肝脏活组织检查的165例慢性HBV感染者,诊断依据为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 DNA仍为阳性者。分析ALT正常组(113例)和ALT轻度异常组(52例)肝脏病理表现与性别、年龄、HBV e抗原(HBeAg)及HBV DNA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ALT正常组和ALT轻度异常组的年龄、性别构成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χ2=15.92,P<0.01)。ALT正常组与ALT轻度异常组的肝组织炎症分级构成比和肝脏纤维化分期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03,12.72,P<0.05)。ALT正常组的年龄与纤维化分期积分呈正相关(r=0.29,P<0.01)。ALT轻度异常组的年龄与炎症分级积分(r=0.38,P<0.01)和纤维化分期积分(r=0.51,P<0.01)均呈正相关。两组的病毒载量构成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P>0.05),ALT轻度异常组病毒载量与炎症分级积分呈负相关(r=-0.28,P<0.05)。结论 ALT轻度异常HBV感染者肝脏炎性损伤的易发因素包括年龄较大和HBeAg阴性。高病毒载量者反而肝组织炎性损伤较轻,这可能与免疫耐受有关。ALT正常或轻度异常的HB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程度与年龄密切相关。适时的肝脏活组织穿刺检查对于鉴别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的HBV感染者肝脏损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病毒 乙型 肝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高危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永红 张云 薛元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血清ALT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确诊为糖代谢异常的患者62例和健康...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血清ALT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确诊为糖代谢异常的患者62例和健康者31例(NGT组),然后按照糖代谢状况将糖代谢异常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32例和糖耐量减低(IGT)组30例。记录并比较3组受检者的糖尿病相关指标及血清ALT水平,并将各指标与血清ALT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然后将所有受检者按照血清ALT水平分为4组:第一分位组(ALT<15 U/L)、第二分位组(ALT 15~20 U/L)、第三分位组(ALT 21~30 U/L)和第四分位组(ALT>30 U/L),计算各组糖尿病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ALT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1)NGT、IGT、T2DM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18±11)、(25±16)、(31±20)U/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除了总胆固醇(TC),血清ALT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浆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浆葡萄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负荷后2 h胰岛素(2 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呈负相关(P<0.01);在控制BMI和腰围的影响后,血清ALT水平与收缩压、2 h INS、TC、LDL-C无相关性(P均>0.05),与其他指标仍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均减弱。(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BMI和腰围的影响后,第四分位组患T2DM的危险性是第一分位组的2.16倍;在进一步调整了TC、TG、LDL-C、HDL-C和HOMA-IR的影响后,第四分位组患T2DM的危险性是第一分位组的1.72倍。结论健康者、IGT患者、T2DM患者血清ALT水平逐渐升高;血清ALT水平的变化与T2DM的发生风险有关,且这种相关性可能不受肥胖、血脂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糖调节异常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江军 范平 +4 位作者 陈仕祥 陈玺卿 熊志远 王德扬 王爱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索10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影响的可能因素及ALT相应的正常界限。方法收集100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清和肝穿病理标本分别行生化、乙肝标记物、乙肝病毒DNA(HBVDNA)检测和常规HE染色,光... 目的探索10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影响的可能因素及ALT相应的正常界限。方法收集100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清和肝穿病理标本分别行生化、乙肝标记物、乙肝病毒DNA(HBVDNA)检测和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并评分。结果26例肝脏组织学有显著改变,HBeAg状态、ALT水平这二种因素对慢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有影响。结论目前ALT正常值上限应下调为宜;持续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应将肝活检作为判断肝病活动性和是否抗病毒治疗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肝组织病理 氨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金英 王清涛 高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49-752,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MS的组分数将351例患者分为MS1组、MS2组和MS3组;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组和糖尿病(T2DM)组,观察各组间ALT及A... 目的评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MS的组分数将351例患者分为MS1组、MS2组和MS3组;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组和糖尿病(T2DM)组,观察各组间ALT及AST/ALT比值的差异及其与MS的关系,并评价ALT升高对患MS的危险性。结果随着MS的进展,从MS1到MS3组,ALT逐渐升高,AST/ALT逐渐降低(P<0.01);MS3与MS1患者的ALT及AST/ALT比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3和MS2组仅AST/ALT比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IGT/IFG及T2DM组的ALT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AST/ALT比值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2DM组与NGT组相比AL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水平及AST/ALT比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浆真胰岛素及腰围存在相关性(P<0.01)。根据ALT水平进行四分位分组分析,四组Oddratio(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25(0.115-0.915),1.805(1.368-2.382),1.982(1.562-2.515)和1.985(1.554-2.536),ALT水平较高的人群比ALT低的人群患MS的危险性相对较高。结论ALT升高与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MS高危人群需正确认识位于参考值范围上限附近的ALT水平。ALT水平与其他MS指标相结合有利于正确评价MS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氨基转移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富荣 张军 +3 位作者 罗云瀚 李仕萍 郑仕富 陈星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20-2623,共4页
在探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可行性过程中,首先对不同厚度(0.5,1,2和4mm)血液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进行了分析。发现全血样品0.5 mm厚时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更适合于进行光谱分析。进而采集了176个全血样品0.5 mm厚时的近... 在探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可行性过程中,首先对不同厚度(0.5,1,2和4mm)血液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进行了分析。发现全血样品0.5 mm厚时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更适合于进行光谱分析。进而采集了176个全血样品0.5 mm厚时的近红外光谱。对采集的光谱进行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微分法光谱预处理后,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预测了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的定标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定标相关系数、定标标准差和预测标准差的值分别为:0.98,2.42和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全血 氨基转移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