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列化天舟货运飞船高密度高可靠一步正样并行研制模式
1
作者 骆成栋 雷剑宇 +4 位作者 贺元军 冯永 白明生 李志辉 林西强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天舟货运飞船作为中国空间站唯一的货物运输系统,支撑着空间站的建造、应用与发展。从最初的6年1发,到当前的6年9发,10年间任务量翻了9倍。载人航天要求次次安全可靠,发发首飞标准,连续成功压力巨大,且不容有失。提出系列化天舟货运飞... 天舟货运飞船作为中国空间站唯一的货物运输系统,支撑着空间站的建造、应用与发展。从最初的6年1发,到当前的6年9发,10年间任务量翻了9倍。载人航天要求次次安全可靠,发发首飞标准,连续成功压力巨大,且不容有失。提出系列化天舟货运飞船高可靠一步正样并行研制管理方法,从流程、产品、方法、理念多个层面持续创新,不断优化设计理念,解决研制瓶颈环节。针对不断涌现的新状态发展需求,基于通用设计体系和功能模块开展多状态高效并行设计,仅依靠一支队伍完成6个新状态设计。基于全数字化手段,提出模型驱动的一步正样设计与验证方法,发展新状态由常规模式的6年减至2年。灵活应对,基于标准接口实现多变货运任务与通用平台高密度研制弹性兼容。因地制宜推动货运飞船“部件通用化、总装柔性化、测试自动化、试验自主化、发控程序化”高密度流水线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舟货运飞船 一步正样 并行研制 模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舟货运飞船人控遥操作交会对接设计与验证
2
作者 王曦 郝慧 +5 位作者 安晶 石磊 李皖玲 廖海玲 陈翔 杨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9-1204,共16页
人控遥操作交会对接(RVD)是无人航天器与空间站自动交会对接的备份手段,提高了交会对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面向天舟货运飞船与天宫空间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设计并验证了航天员遥操作交会对接与分离撤离功能,主要创新点包括:针对遥操作... 人控遥操作交会对接(RVD)是无人航天器与空间站自动交会对接的备份手段,提高了交会对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面向天舟货运飞船与天宫空间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设计并验证了航天员遥操作交会对接与分离撤离功能,主要创新点包括:针对遥操作系统时延大的问题,采取精简系统信息主回路传输环节等措施,将系统总时延控制在1 s以内;针对船站近距离安全性的内在需求,提出了以安全性为核心、以状态转移图为工具的应急飞行方案设计方法,构建了飞行方案体系;针对遥操作交会对接系统复杂、大系统接口多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功能验证需求与地面验证条件匹配矩阵的系统级综合试验设计方法,构建了地面验证体系;针对交会灯功率不足导致阴影区远距离不能识别目标的问题,提出了空间站舱外泛光灯主动发光为主、交会对接敏感器合作目标被动反光为辅的方案。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在神舟十三号乘组操控下,圆满完成了遥操作交会对接与分离撤离在轨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舟货运飞船 宫空间站 遥操作 交会对接 时延 九自由度半物理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舟货运飞船测控与通信分系统设计与验证
3
作者 丁凯 朱珂 +1 位作者 夏奕 张克楠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8-1837,共10页
天舟货运飞船的飞行过程包括上升段、独立飞行段、交会对接段以及停靠段等,其在交会对接段和停靠段与空间站同时处于相同测控覆盖区。若采用传统航天器测控方案,货运飞船和空间站需分别占用天、地基测控站资源,在货运飞船长期停靠空间... 天舟货运飞船的飞行过程包括上升段、独立飞行段、交会对接段以及停靠段等,其在交会对接段和停靠段与空间站同时处于相同测控覆盖区。若采用传统航天器测控方案,货运飞船和空间站需分别占用天、地基测控站资源,在货运飞船长期停靠空间站期间将产生测控资源的巨大消耗。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在天基和地基测控链路的基础上构建货运飞船-空间站-地面一体化网络和航天器间空空通信链路的测控通信方案。将其中一个航天器作为有源转发器,通过单个航天器天地链路实现同时对多个航天器测控通信,有效提高了测控站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大型航天器组合体的测控通信链路备份能力。在货站地一体化网络设计中,提出了网络包长与链路帧长相匹配的传输方案,提升信道利用率10%。通过地面和飞行试验验证该方案有效,为多航天器同时在轨测控通信任务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 通信 空间站 天舟货运飞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舟货运飞船空间试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雷剑宇 贾东永 +2 位作者 白明生 梁建辉 方方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1-808,共8页
天舟货运飞船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作为空间试验平台,支持多种类型的科学技术试验和应用项目,具有频度高、成本低、能力强和适应性好等特点。针对试验载荷状态新、接口类型多、研制进度不同步等适应性难题,采用标准化、模块化方法,设计了标... 天舟货运飞船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作为空间试验平台,支持多种类型的科学技术试验和应用项目,具有频度高、成本低、能力强和适应性好等特点。针对试验载荷状态新、接口类型多、研制进度不同步等适应性难题,采用标准化、模块化方法,设计了标准接口和公用支持平台,提出了平台总体与载荷方联合设计试验项目的全新模式,研制了等效认证平台,简化了接口匹配性测试环节。已完成微纳星释放、空间环境探测等15项在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舟货运飞船 空间试验平台 标准接口 等效认证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舟货运飞船发展历程与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明生 王冉 徐小平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5,共5页
通过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和第二步一阶段的实施,我国已初步建成功能完备的神舟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能满足近地轨道载人往返飞行任务需求,但在我国空间站工程阶段,还存在大量货物运输以及推进剂在轨补加需求,需建造空间货物运输专用系... 通过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和第二步一阶段的实施,我国已初步建成功能完备的神舟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能满足近地轨道载人往返飞行任务需求,但在我国空间站工程阶段,还存在大量货物运输以及推进剂在轨补加需求,需建造空间货物运输专用系统——货运飞船。天舟货运飞船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文章对天舟货运飞船立项论证、主要研制历程和特点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工程 天舟货运飞船 运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轨污染探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于钱 臧卫国 +3 位作者 杨东升 院小雪 田东波 任飞扬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8年第4期70-74,共5页
目的分析"天舟一号"(TZ-1)货运飞船的空间污染探测器的在轨探测数据。方法 TZ-1货运飞船上的污染探测器采用石英晶体微量天平(QCM),利用污染物沉积在QCM探测器传感晶片表面引起的振荡频率变化情况来分析航天器在轨空间污染环... 目的分析"天舟一号"(TZ-1)货运飞船的空间污染探测器的在轨探测数据。方法 TZ-1货运飞船上的污染探测器采用石英晶体微量天平(QCM),利用污染物沉积在QCM探测器传感晶片表面引起的振荡频率变化情况来分析航天器在轨空间污染环境。根据其探测原理,通过分析下传的原始数据,得到航天器在轨的污染累积量结果。结果航天器在轨飞行过程中,污染累积已达到会导致污染敏感器件光学性能明显退化的程度,并且污染源温度是影响航天器污染累积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将其作为航天器在轨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航天器污染设计、控制提供参考,为提高航天器可靠性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号”货运飞船 石英晶体微量 在轨探测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载人航天器结构与机构系统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同祥 施丽铭 +12 位作者 张琳 刘峰 臧晓云 常洁 马凯 梁东平 孙维 石文静 夏祥东 王波 王宁 罗毅欣 周志勇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129,共13页
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30年发展历程中,载人航天器结构与机构系统设计与发展历程。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设计了神舟飞船结构与机构系统并随着工程的进展不断优化提升;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研发了天宫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 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30年发展历程中,载人航天器结构与机构系统设计与发展历程。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设计了神舟飞船结构与机构系统并随着工程的进展不断优化提升;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研发了天宫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结构与机构平台,为空间站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研制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I、梦天实验舱II结构与机构系统。通过五大结构与机构系统的研制,突破了载人大型密封舱结构设计与长寿命技术、再入防热技术、舱段连接分离技术、密封舱门与健康检测等技术,为保证航天员安全和型号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结构与机构技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飞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载人航工程 结构与机构系统 飞船 宫目标飞行器 天舟货运飞船 空间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