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置相位中心方位多波束SAR天线姿态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岳鹏 杨汝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33-1237,共5页
偏置相位中心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解决了分辨率和测绘带宽之间的矛盾,但在应用中会出现新的误差。提出并分析了天线长度方向偏离飞行方向(方位向)所引起的回波信号相位误差及对成像的影响,给出了计算机仿... 偏置相位中心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解决了分辨率和测绘带宽之间的矛盾,但在应用中会出现新的误差。提出并分析了天线长度方向偏离飞行方向(方位向)所引起的回波信号相位误差及对成像的影响,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并提出了可以应用天线姿态误差来解决方位向非均匀采样问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向多波束 偏置相位中心 天线姿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斜置情况下三通道SAR-GMTI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亚超 李晓明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8-582,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PCA(相位中心偏置天线)技术的动目标检测体制,即天线沿载机飞行方向按一定倾斜角度放置。利用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建立了天线斜置情况下三通道运动目标回波信号模型,给出了天线倾斜角对动目标检测、最小可检测速度...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PCA(相位中心偏置天线)技术的动目标检测体制,即天线沿载机飞行方向按一定倾斜角度放置。利用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建立了天线斜置情况下三通道运动目标回波信号模型,给出了天线倾斜角对动目标检测、最小可检测速度和盲速的影响。通过改进的DPCA技术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测速和定位。最后,仿真数据验证了该新体制和改进DPCA技术对运动目标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运动目标检测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 最小可检测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天线的双基地DPCA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娟 王盛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87-1690,共4页
该文给出了双基地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技术的空间几何模型,从接收信号模型入手分析了双基地DPCA技术的杂波抑制原理,并给出了计算机的仿真结果。文章指出,双基地DPCA技术要求天线间隔D,脉冲重复频率PRF以及载机速度Va三者严格满足条... 该文给出了双基地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技术的空间几何模型,从接收信号模型入手分析了双基地DPCA技术的杂波抑制原理,并给出了计算机的仿真结果。文章指出,双基地DPCA技术要求天线间隔D,脉冲重复频率PRF以及载机速度Va三者严格满足条件:D=m?Va/PRF(m是一正整数),这跟单基地情况下是一致的;当约束条件不能满足时,杂波的抑制效果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雷达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 杂波抑制 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前向阵雷达的三通道斜视SAR-GMTI技术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佳佳 周芳 +2 位作者 孙光才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4-350,共7页
现有的基于前向阵雷达的SAR-GMTI方法主要是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而STAP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实现。针对这一情况,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前向阵雷达的斜视SAR-GMTI新方法。文中建立了基于前向阵雷达的三通道斜视SAR-GMTI体制下的运动目标... 现有的基于前向阵雷达的SAR-GMTI方法主要是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而STAP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实现。针对这一情况,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前向阵雷达的斜视SAR-GMTI新方法。文中建立了基于前向阵雷达的三通道斜视SAR-GMTI体制下的运动目标回波信号模型,利用等效分析建立了该模型与传统三通道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模型的联系。通过改进的DPCA技术,实现该体制下的动目标检测、测速和定位。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的DPCA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阵雷达 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GMTI) 斜视模式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A技术的星载SAR/GMTI处理方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娜 周荫清 李景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64-1568,共5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轨道运动以及地球自转、地球曲率等因素使星载SAR/GMTI处理方法与机载不同。该文首先分析了星载SAR三孔径天线信号特性,然后给出并详细分析了基于偏置相位巾心天线(DPCA)的机载SAR/GMTI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轨道运动以及地球自转、地球曲率等因素使星载SAR/GMTI处理方法与机载不同。该文首先分析了星载SAR三孔径天线信号特性,然后给出并详细分析了基于偏置相位巾心天线(DPCA)的机载SAR/GMTI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DPCA技术的星载SAR动目标检测、测速及目标定位的实现方法。最后,星载SAR/GMTI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GMTI 杂波抑制 偏置相位中心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A和干涉技术的SAR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23
6
作者 郑明洁 杨汝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25-1530,共6页
通过分析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技术和干涉处理的优点和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三孔径合成孔径雷达(SAR)对地面运动目标进行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检测出动目标,还能够精确估计动目标参数,即确定出动目标的真实位置和运动速度,... 通过分析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技术和干涉处理的优点和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三孔径合成孔径雷达(SAR)对地面运动目标进行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检测出动目标,还能够精确估计动目标参数,即确定出动目标的真实位置和运动速度,然后对动目标聚焦成像。该文方法简单,运算量小,通过计算机仿真数据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CA 干涉 动目标检测 合成孔径雷达 SAR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道TOPSAR-GMTI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大荣 孙光才 +3 位作者 吴玉峰 周峰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8,共8页
多通道宽带雷达不仅要求能够对大场景进行高分辨成像,而且要求具有动目标检测的能力。该文提出一种三通道TOPSAR模式下对地面动目标检测与定位(GMTI)的方法。首先建立三通道TOPSAR-GMTI系统几何模型,并对三通道回波数据进行全孔径成像,... 多通道宽带雷达不仅要求能够对大场景进行高分辨成像,而且要求具有动目标检测的能力。该文提出一种三通道TOPSAR模式下对地面动目标检测与定位(GMTI)的方法。首先建立三通道TOPSAR-GMTI系统几何模型,并对三通道回波数据进行全孔径成像,然后采用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和双门限单元平均恒虚警(CFAR)检测方法完成动目标的检测,最后推导出TOPSAR-GMTI模式下动目标干涉相位与速度的关系,完成对动目标的速度估计并在SAR图像中对其进行重新精确定位。仿真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动目标检测 TOPSAR 全孔径成像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PCA相位补偿的降维ΣΔ-STAP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江朝抒 向敬成 +1 位作者 陈祝明 姒牟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53-1556,1643,共5页
分析了机载火控相控阵雷达的地杂波的空时二维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PCA(displaced phasecenter antenna)相位补偿的降维∑-ΔSTAP方法,分析了其平台运动补偿的基本原理,对其低速动目标检测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并将其性能与运... 分析了机载火控相控阵雷达的地杂波的空时二维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PCA(displaced phasecenter antenna)相位补偿的降维∑-ΔSTAP方法,分析了其平台运动补偿的基本原理,对其低速动目标检测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并将其性能与运算量同3DT-∑-ΔSTAP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处理方法不仅具有接近于3DT-∑-ΔSTAP的杂波抑制性能,而且运算量远低于3DT-∑-ΔSTAP,因此是机载火控雷达机上处理的一种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 ∑△-STAP 平台运动补偿 杂波抑制 地面运动目标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段多通道SAR宽幅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贺彩琴 孟喆 +1 位作者 雷万明 刘光焱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31,共5页
现代星载海洋监视雷达既需要高分辨率,又要有大成像幅宽能力。但分辨率和成像幅宽在常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下往往不能同时兼顾。文中分析了二者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因,提出一种能兼顾的双频段多通道解决方案,对其在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关... 现代星载海洋监视雷达既需要高分辨率,又要有大成像幅宽能力。但分辨率和成像幅宽在常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下往往不能同时兼顾。文中分析了二者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因,提出一种能兼顾的双频段多通道解决方案,对其在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明确了技术实施途径。通过机载实验试飞,验证了关键技术工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宽幅 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模糊 频谱重构 多通道 偏置相位中心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非侧视相控阵天线的机载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幼权 倪晋麟 +1 位作者 王德纯 张光义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71,共4页
分析并给出了一种可适用于非侧视相控阵天线的机载动目标检测方法。在实际工程条件下 ,与传统的DPCA技术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这种动目标干涉检测方法适应性更强、性能更好。
关键词 机载动目标检测 非侧视相控阵天线 偏置相位中心天线(D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天线SAR运动目标成像系统仿真
11
作者 黄瑶 雷宏 夏玉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4772-4776,共5页
提出了一种DPCA联合MDCFT的双天线SAR运动目标成像系统。将MDCFT变换应用于经过DPCA杂波对消后的信号,在MDCFT幅值平面内同时完成对运动目标的检测和多普勒参数的估计。建立了适合SAR系统的MDCFT模型,对杂波对消后回波数据的MDCFT幅度... 提出了一种DPCA联合MDCFT的双天线SAR运动目标成像系统。将MDCFT变换应用于经过DPCA杂波对消后的信号,在MDCFT幅值平面内同时完成对运动目标的检测和多普勒参数的估计。建立了适合SAR系统的MDCFT模型,对杂波对消后回波数据的MDCFT幅度值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分数阶傅立叶域进行滤波以消除杂波对相位的影响,进而利用通道间的相位差和多普勒中心频率对运动目标准确定位。利用大量的仿真实验对该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成像 修正的离散Chirp-Fourier变换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 线性调频信号 参数估计 分数阶傅立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SAR系统中运动目标检测定位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磊 曾斌 韩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建立了分布式卫星SAR系统动目标检测定位和测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ESPRIT算法的多通道动目标检测定位和测速方法。该方法用DPCA技术检测动目标,再利用改进的ESPRIT算法确定动目标数并定位,提取运动参数。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 建立了分布式卫星SAR系统动目标检测定位和测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ESPRIT算法的多通道动目标检测定位和测速方法。该方法用DPCA技术检测动目标,再利用改进的ESPRIT算法确定动目标数并定位,提取运动参数。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正确检测动目标并确定运动参数,与传统FFT方法比较,尤其对于成像后在一个方位分辨单元内的多个动目标情况,该方法具有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 超分辨算法 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A技术的SAR杂波抑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雷 席泽敏 《电子测量技术》 2006年第3期138-139,共2页
杂波抑制技术是实现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与成像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相位中心偏置天线技术(DPCA)的基本原理,在DPCA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杂波抑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DPCA技术能很好地抑制杂波。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技术 杂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DPCA和ATI技术及其对比
14
作者 杨箫 王军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4,共4页
通过改进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GMTI)的检测方法 DPCA及ATI,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DPCA处理步骤为:坐标配准、相位补偿、杂波对消、均值平滑和阈值检测,而ATI处理步骤为坐标配准、相位补偿、杂波对消/干涉、均值平滑和... 通过改进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GMTI)的检测方法 DPCA及ATI,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DPCA处理步骤为:坐标配准、相位补偿、杂波对消、均值平滑和阈值检测,而ATI处理步骤为坐标配准、相位补偿、杂波对消/干涉、均值平滑和阈值检测,除了第三步有所差异外,其余步骤均一样。在此着重改进坐标配准与相位补偿,为提高配准与补偿的精度以提高动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并使用亚像素级的频域配准方法。实测数据证明,经改进后的DPCA和ATI检测效果均良好,即使是强度极弱的动目标也能够被检测到。经对比分析,ATI在动目标检测上有更优良的性能。创新地使用亚像素级的频域配准方法,且该算法为自动算法,对系统参数精度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偏置相位中心天线技术 沿轨干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平均和共轭相乘处理的SAR图像域DPCA慢动目标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时公涛 高贵 +1 位作者 蒋咏梅 匡纲要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9-1016,共8页
天线相位中心偏置(DPCA,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技术应用于双通道SAR图像域检测地面慢动目标,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实用的特点,因此寻找性能更优的DPCA检测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经典图像域DPCA检测量存在... 天线相位中心偏置(DPCA,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技术应用于双通道SAR图像域检测地面慢动目标,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实用的特点,因此寻找性能更优的DPCA检测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经典图像域DPCA检测量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引入多视平均、共轭相乘处理,提出了几种新的DPCA检测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新DPCA检测量具有杂波和噪声抑制能力强、旁瓣抑制好、定位精度高等特点,说明共轭相乘操作和多视平均处理能够有效地弥补经典DPCA检测量的缺陷,有效提高检测性能。此外,理论推导了随机噪声和通道之间的绝对增益误差等干扰因素对DPCA检测量的影响,证明了新DPCA检测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天线相位中心偏置技术 多视平均 共轭相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A杂波抑制的地面振动目标微多普勒提取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伟 童创明 +2 位作者 张群 罗迎 朱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8-741,共4页
地面微动目标激励的雷达回波信号的微多普勒调制,反映了该目标的独有特征,因此可用于目标检测与识别。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对地面振动目标检测时,回波信号中不可避免地包含大量地杂波,给其微多普勒信息提取造成... 地面微动目标激励的雷达回波信号的微多普勒调制,反映了该目标的独有特征,因此可用于目标检测与识别。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对地面振动目标检测时,回波信号中不可避免地包含大量地杂波,给其微多普勒信息提取造成很大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SAR/DPCA杂波抑制的地面振动目标的微多普勒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双通道DPCA技术在复原始数据域对消地杂波以获取振动目标的回波信息,然后详细推导了杂波对消后微多普勒频率的参数化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微多普勒 杂波抑制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道SAR-GMTI地面快速目标检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吕孝雷 齐飞林 +1 位作者 邢孟道 张守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81-1587,共7页
地面运动目标速度较大时,会产生距离徙动,在图像域出现严重散焦,不易检测;同时存在PRF模糊现象,其多普勒频谱会发生折叠,不易正确定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机载三通道SAR-GMTI的地面快速目标检测、定位与成像方法。首先,在距离压... 地面运动目标速度较大时,会产生距离徙动,在图像域出现严重散焦,不易检测;同时存在PRF模糊现象,其多普勒频谱会发生折叠,不易正确定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机载三通道SAR-GMTI的地面快速目标检测、定位与成像方法。首先,在距离压缩后的数据域进行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DPCA)杂波抑制,组合运用Canny算子、Ratio算子和Hough变换提取快速目标运动轨迹。然后,采用基于解PRF后的二阶Keystone变换方法完成目标的成像、检测及运动参数估计。最后,将快速目标融合到标有慢速运动目标的清晰SAR图像中。外场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GMTI 运动目标检测 运动参数估计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 KEYSTONE变换 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双通道SAR图像域实现地面运动目标检测的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飞 毛士艺 +1 位作者 袁运能 玉振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5-76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在双通道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域基于采样协方差矩阵分析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了双通道协方差矩阵非对角元素的性质,即当运动目标的存在使得通道之间不完全匹配时,使得此元素的幅度或者相位信息发生变... 提出了一种在双通道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域基于采样协方差矩阵分析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了双通道协方差矩阵非对角元素的性质,即当运动目标的存在使得通道之间不完全匹配时,使得此元素的幅度或者相位信息发生变化,通过检测此变化就可以检测到两个通道之间的起伏,即完成运动目标的检测.相比通常的DPCA(D isplaced Phase CenterAntenna),该方法的杂波抑制能力更强,消除了目标旁瓣的影响,使得检测目标的门限更好选择,降低了Pfa(Probability of false alarm),仿真结果证明了其在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方面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天线相位中心偏置 协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SAR-GMTI二维余弦调相散射波干扰 被引量:10
19
作者 房明星 毕大平 沈爱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6-364,共9页
针对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显示(SAR-GMTI)二维余弦调相散射波干扰展开深入研究.在传统SAR散射波干扰基础上,阐述了二维余弦调相散射波干扰原理,以双通道偏移相位中心天线(DPCA)技术为例分析了其对多通道SAR-GMTI的对抗性能,并... 针对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显示(SAR-GMTI)二维余弦调相散射波干扰展开深入研究.在传统SAR散射波干扰基础上,阐述了二维余弦调相散射波干扰原理,以双通道偏移相位中心天线(DPCA)技术为例分析了其对多通道SAR-GMTI的对抗性能,并以强散射性诱饵为散射目标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应用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SAR-GMTI可产生携带真实目标散射信息的二维"网状"多假目标,并可通过合理配置干扰机和诱饵目标的数量和位置灵活控制干扰目标分布,通过诱饵目标运动实现更加逼真的动目标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显示 二维余弦调相 散射波干扰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 诱饵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动目标检测雷达的正弦波调频干扰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燕 崔艳鹏 赵国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3-278,共6页
提出一种针对动目标检测和成像雷达的正弦调频干扰产生模型,将接收到的雷达发射信号进行正弦波频率调制,再与假的动目标模板信号进行卷积后转发.假目标回波附加的正弦频率调制使得两个通道间信号的差异增大,相关性降低.当动目标回波功... 提出一种针对动目标检测和成像雷达的正弦调频干扰产生模型,将接收到的雷达发射信号进行正弦波频率调制,再与假的动目标模板信号进行卷积后转发.假目标回波附加的正弦频率调制使得两个通道间信号的差异增大,相关性降低.当动目标回波功率与干扰功率比在区间[-16 dB,-12 dB]时,检测到的动目标方位向坐标和距离维速度估计出现较大误差,形成欺骗干扰.当动目标回波功率与干扰功率比小于-16 dB时,大功率干扰信号的存在抬高了恒虚警检测门限,降低了检测概率,出现遮盖性干扰.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法干扰效果明显,且简单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正弦波调频干扰 动目标检测 相位中心偏置天线 检测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