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ⅩⅨ)--天然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红芹 李飞 +1 位作者 徐博 徐宝财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综述了天然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磷脂类、糖类、皂苷类和甾醇类等天然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其在化妆品、洗涤用品、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天然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天然表面活性剂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界面张力方法研究原油/盐水界面的性质Ⅰ.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和破乳剂的竞争吸附现象 被引量:4
2
作者 浦炳寅 陈东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2-57,共6页
测定了原油 /盐水的动界面张力 ,比较了在无破乳剂存在时几种体系的动界面张力曲线。证明了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分子渐渐扩散吸附到原油 /盐水界面上 ,当体系中有破乳剂存在时 ,破乳剂分子以竞争的方式扩散吸附到原油 /盐水界面上。用动... 测定了原油 /盐水的动界面张力 ,比较了在无破乳剂存在时几种体系的动界面张力曲线。证明了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分子渐渐扩散吸附到原油 /盐水界面上 ,当体系中有破乳剂存在时 ,破乳剂分子以竞争的方式扩散吸附到原油 /盐水界面上。用动界面张力方法研究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和破乳剂在原油 /盐水界面的吸附速率对研究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机理和优化破乳条件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天然表面活性剂 破乳 动界面张力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表面活性剂和Ca^(2+)对沥青/二氧化硅表面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燕 丁明山 +1 位作者 刘娟 任嗣利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27,共6页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胶体探针技术测试了不同溶液环境中沥青和二氧化硅表面间的相互作用。酸性水溶液环境中,二氧化硅表面在吸附阳离子类天然表面活性剂后疏水性增强,与沥青间的长程作用力为较弱的排斥力,而黏着力较大。溶液中存在Ca2...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胶体探针技术测试了不同溶液环境中沥青和二氧化硅表面间的相互作用。酸性水溶液环境中,二氧化硅表面在吸附阳离子类天然表面活性剂后疏水性增强,与沥青间的长程作用力为较弱的排斥力,而黏着力较大。溶液中存在Ca2+时,它会优先吸附在二氧化硅表面,压缩其表面的双电层,因此沥青和二氧化硅表面间的长程排斥力和黏着力均减小。在强碱性环境中,Ca2+形成一级水解物CaOH+,它在二氧化硅表面吸附后,不仅压缩了双电层,且使其电负性减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CaOH+外层,增强了二氧化硅表面的疏水性,因此沥青和二氧化硅表面的长程作用力由排斥力转变为吸引力,黏着力随着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沥青液滴和二氧化硅颗粒的Zeta电位值能合理地解释所得的力曲线。定量地描述了沥青和二氧化硅表面间的相互作用行为,对天然表面活性剂及Ca2+在油砂水基分离过程的作用进行了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天然表面活性剂 CA2+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天然表面活性剂蔗糖酯的研究综述(英文)
4
作者 王奎 蒋剑春 +1 位作者 高一苇 李翔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106,共7页
综述了非离子糖基天然表面活性剂蔗糖酯的各种合成方法:酰氯酯化法、酯交换法、酶催化法等。重点介绍了现有的较成熟的酯交换法的各种工艺,包括溶剂法,水溶剂法和无溶剂法,并介绍了不同合成方法相应的精制工艺和检测方法,指出了现有各... 综述了非离子糖基天然表面活性剂蔗糖酯的各种合成方法:酰氯酯化法、酯交换法、酶催化法等。重点介绍了现有的较成熟的酯交换法的各种工艺,包括溶剂法,水溶剂法和无溶剂法,并介绍了不同合成方法相应的精制工艺和检测方法,指出了现有各种工艺的优点和缺陷,并展望了我国蔗糖酯工业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 天然表面活性剂 蔗糖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中天然表面活性剂的分离和性质研究
5
作者 浦炳寅 陈东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9-72,共4页
用乳化法分离出Prealpine 地区原油中的天然表面活性剂, 将它分散到液体石蜡中, 测定了该分散液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考察了盐度、水相pH 值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另外, 还以此分散液制备了一些乳状液,比较了它们的稳定... 用乳化法分离出Prealpine 地区原油中的天然表面活性剂, 将它分散到液体石蜡中, 测定了该分散液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考察了盐度、水相pH 值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另外, 还以此分散液制备了一些乳状液,比较了它们的稳定性,讨论了盐度和水相pH 值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界面张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天然表面活性剂 乳状液 表面活性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表面活性剂在空间站洗浴中发泡性能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董青青 许欣 +4 位作者 王佳平 范琴 程翠林 郭志峰 卢卫红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4期525-529,共5页
长期在空间站工作的航天员需要解决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洗浴的问题,这不仅仅关乎航天员自身的生理问题,还关系到座舱的卫生和航天员心理健康,所以需要开发一种低泡易冲洗的沐浴产品使航天员可以少水洗浴。针对此需求设计了一款以天然... 长期在空间站工作的航天员需要解决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洗浴的问题,这不仅仅关乎航天员自身的生理问题,还关系到座舱的卫生和航天员心理健康,所以需要开发一种低泡易冲洗的沐浴产品使航天员可以少水洗浴。针对此需求设计了一款以天然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有效成分、天然防腐剂和抑菌剂为主要辅料的沐浴产品。利用正交优化方法,以产品的起泡性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筛选低泡易冲洗且洁净度好的产品配方。对该配方产品做进一步的反应条件优化和理化稳定性检测,从中得到一个最佳的复合配方产品,达到了天然无刺激、低泡易冲洗、洁净度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空间站洗浴 沐浴产品 低泡免洗 天然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作为谷物工业的天然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1
7
作者 Roy Silva 沈益民 《粮食与油脂》 1991年第2期19-22,共4页
引言表面活性剂是食品制造中非常重要的功能要素。在美国食品加工工业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90%是化学的,10%是天然的。化学表面活性剂能满足专门功能的需要,但不能满足有健康意识消费者的营养需要。天然表面活性剂没有后面的不利因素,... 引言表面活性剂是食品制造中非常重要的功能要素。在美国食品加工工业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90%是化学的,10%是天然的。化学表面活性剂能满足专门功能的需要,但不能满足有健康意识消费者的营养需要。天然表面活性剂没有后面的不利因素,而且有一定的功能。为了赢得优胜,就必须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及高营养两方面的要求。磷脂是一种天然的具有营养和功能性的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类制食品 天然表面活性剂 磷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Kaneca公司开发出高效天然表面活性剂
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0,共1页
日本技术在线(日),2014-08-24 日本kaneca公司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共同开发出用于化妆品的高效天然表面活性剂,其商品名为“Surfactin”。采用新型表面活性剂可使添加剂用量减少到以往的1/100,仍能获得同等的效果。“SUrfactio... 日本技术在线(日),2014-08-24 日本kaneca公司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共同开发出用于化妆品的高效天然表面活性剂,其商品名为“Surfactin”。采用新型表面活性剂可使添加剂用量减少到以往的1/100,仍能获得同等的效果。“SUrfaction”是纳豆菌等微生物制备出的环状肽,是一种天然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表面活性剂 ca公司 日本 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开发 新型表面活性 生物制备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史楷岐 邵双喜 +1 位作者 蒋岚 杨建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40,共4页
介绍了天然表面活性剂、改性生物质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等特性,综述了生物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研究现状和发展,认为生物质表面活性剂凭借其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无毒绿色特性,将展现出宽广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生物质 表面活性 天然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改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晶晶 韩肖惠 +2 位作者 王博 徐靖 张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2,67,共8页
壳聚糖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绿色天然生物聚合物,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备受人们关注。概述了壳聚糖改性制备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烷基化、季铵化、羧甲基化、酰化等,对其改性条件及产物性质进行了概括,并介绍了其在食品... 壳聚糖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绿色天然生物聚合物,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备受人们关注。概述了壳聚糖改性制备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烷基化、季铵化、羧甲基化、酰化等,对其改性条件及产物性质进行了概括,并介绍了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总结了壳聚糖改性制备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规律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改性 天然表面活性剂 烷基化壳聚糖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天然植物原料中提取非离子表面活性物质的方法及其复配增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俐佳 杨江勇 +3 位作者 刘长城 陈莉 陈刚 洪汉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301,共7页
从天然原料植物——茶粕(Camellia Oleifera Abel meal)、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和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中提取非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并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因素和复配增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天然原料经Sanher... 从天然原料植物——茶粕(Camellia Oleifera Abel meal)、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和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中提取非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并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因素和复配增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天然原料经Sanherb最佳工艺提取纯化后,所得提取物表面活性均优于原料;在酸性、高温及二元复配条件下,可增强提取物及相关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而盐度、水硬度对各提取物表面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当以Rosen理论推算出的比例对各提取物进行二元复配时,m(无患子提取物)∶m(皂荚提取物)=1.58∶1.00体系(体系Ⅲ),形成胶束能力比单一组分增强了76%,m(油茶粕提取物)∶m(皂荚提取物)=1.90∶1.00体系(体系Ⅱ)的表面张力比单一组分减少10.50%,二者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泡沫性能测试发现,复配后的二元体系与单一组分相比较,具有更优良的泡沫性能,其中m(无患子提取物)∶m(皂荚提取物)=1.58∶1.00体系(体系Ⅲ)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表面活性剂 油茶粕 无患子 皂荚 提取纯化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根提取物的表面活性及其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
12
作者 刘继涛 王雨茜 杨玄琳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4-980,共7页
对三七根提取物的表面活性和复配增效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七根提取物在25℃的cmc为0.1 g/L,对应的γ_(cmc)为43.67 mN/m。在盐度质量分数范围为0%~1%,其表面活性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在pH范围为4.0~8.0时,三七根提取物的表面张力... 对三七根提取物的表面活性和复配增效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七根提取物在25℃的cmc为0.1 g/L,对应的γ_(cmc)为43.67 mN/m。在盐度质量分数范围为0%~1%,其表面活性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在pH范围为4.0~8.0时,三七根提取物的表面张力随pH的降低而降低。根据Rosen理论推算出三七根提取物与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Tween 20)的最佳复配质量比为4∶1,二元复配体系形成胶束的能力比理论结果增效41.18%。乳化力测试结果显示,三七根提取物与Tween 20复配后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均与单一使用Tween 20接近,表明三七根提取物与Tween 20的复配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能力。而三七根提取物对Tween 60无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生物表面活性 皂苷 三七根提取物 表面活性 协同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表面活性物及其复配体系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74
13
作者 孙洁如 陈孔常 +1 位作者 周鸣方 张蕾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18,27,共4页
对天然植物原料无患子提取物中的表面活性物的性质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和起泡性能 )及其影响因素 (温度、pH、水硬度和盐度等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无患子表面活性物具有很低的cmc和γcmc,且在一定范围内受一些因素的影响... 对天然植物原料无患子提取物中的表面活性物的性质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和起泡性能 )及其影响因素 (温度、pH、水硬度和盐度等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无患子表面活性物具有很低的cmc和γcmc,且在一定范围内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也不大 ,是一种理想的香波原料 ;同时也研究了无患子活性物与其他温和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天然表面活性剂 无患子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起泡性能 复配体系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荚素的表面活性及其二元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正武 李干佐 +3 位作者 牟建海 关大任 廖莉玲 娄安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83-1587,共5页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皂荚素 (GS)的表面活性及其热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 .测定了皂荚素分别与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全氟辛酸钠、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 (9)醚、辛基酚聚氧乙烯 (1 0 )醚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皂荚素 (GS)的表面活性及其热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 .测定了皂荚素分别与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全氟辛酸钠、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 (9)醚、辛基酚聚氧乙烯 (1 0 )醚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复配的表面张力 -浓度对数关系 (γ~lgc)曲线 ,并用二维晶格模型及正规溶液理论计算了含皂荚素的二元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吸附层的组成、分子相互作用参数及分子交换能 .结果表明 ,皂荚素主要呈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呈微弱的离子性 .复配后分子交换能均小于零 ,复配增效 .增效顺序为 GS/阳离子 >GS/非离子 >GS/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二元体系 热力学 皂荚素 天然植物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二维晶格模型 分子相互作用参数 分子交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无患子中的表面活性物质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小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9-531,共3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大气压电离质谱联用技术 ,分离分析了无患子果皮中的表面活性成分。根据质谱结果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源内的碰撞诱导解离 (CID)技术产生的碎片初步推测表面活性物质的结构 。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大气压电离质谱 无患子 皂甙 倍半萜糖甙 天然表面活性剂 结构 表面活性物质 分析 联用技术 果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角中活性剂的提取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久明 江小玲 何明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56,共3页
研究了试验条件对提取皂角中活性剂的影响规律 ,通过优化试验 ,研究出提取皂角中活性剂的最佳试验条件 ,测定了皂角活性剂的性能 ,指出这种天然活性剂是一种强极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 ,较好的耐酸、耐碱和耐盐能力 ... 研究了试验条件对提取皂角中活性剂的影响规律 ,通过优化试验 ,研究出提取皂角中活性剂的最佳试验条件 ,测定了皂角活性剂的性能 ,指出这种天然活性剂是一种强极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 ,较好的耐酸、耐碱和耐盐能力 ,与其他添加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甙 天然表面活性剂 提取 性能评价 洗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型无水洗手防裂剂的配方及制法
17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7年第2期10-11,共2页
天然型无水洗手防裂剂安全无毒,去污力强,在无水洗手去污、消毒、杀菌、去臭、滋润皮肤的同时,还可防治皮肤皲裂,对手脱皮、湿疹等炎症,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因而对职业工人,尤其是开矿、井下作业、地质勘探、沙漠作业、机修以及干旱缺... 天然型无水洗手防裂剂安全无毒,去污力强,在无水洗手去污、消毒、杀菌、去臭、滋润皮肤的同时,还可防治皮肤皲裂,对手脱皮、湿疹等炎症,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因而对职业工人,尤其是开矿、井下作业、地质勘探、沙漠作业、机修以及干旱缺水地区的人员更为适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裂 洗手 配方 天然表面活性剂 无水 聚乙烯醇 茶皂素 井下作业 地质勘探 去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纯度卵磷脂的超临界CO_2萃取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吕维忠 钟振声 黄少烈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12,共3页
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从大豆粗磷脂中萃取天然高纯度卵磷脂 ,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 ,即萃取压力 30 MPa,萃取温度 50℃ ,萃取时间为 6h。产品纯度为 98%。残油含量 43%。该法比溶剂法优越 ,产品质量高 ,为开发和综合利... 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从大豆粗磷脂中萃取天然高纯度卵磷脂 ,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 ,即萃取压力 30 MPa,萃取温度 50℃ ,萃取时间为 6h。产品纯度为 98%。残油含量 43%。该法比溶剂法优越 ,产品质量高 ,为开发和综合利用大豆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 天然生物表面活性 超临界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的HLB值测定和乳化力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安红 侯近龙 +1 位作者 邓启刚 程侣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16-717,720,共3页
建立了测定大豆混合磷脂的HLB值的方法。并做出了不同温度下HLB值的标准曲线。利用此曲线测定了不同PC含量的磷脂的HLB值,PC含量为25.6%~69.9%,其HLB值在7~10之间。研究了不同PC含量的大豆混合磷脂的乳化能力。
关键词 大豆磷脂 HLB值 测定 乳化力 磷酸酰胆碱 水数法 天然表面活性剂 食品工业 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提取与精制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杨坤国 黄明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44-48,共5页
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并采用改进的胆甾醇纯化法 ,得到了精制茶皂素。 4 0 .0g油茶籽粉经脱油处理后用 30 0mL无水乙醇提取 ,所得粗品经索氏抽提除杂并制得皂素 胆甾醇复合物 (投料质量比为胆甾醇∶皂素 =0 .75∶1)。以甲苯为溶剂再次索... 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并采用改进的胆甾醇纯化法 ,得到了精制茶皂素。 4 0 .0g油茶籽粉经脱油处理后用 30 0mL无水乙醇提取 ,所得粗品经索氏抽提除杂并制得皂素 胆甾醇复合物 (投料质量比为胆甾醇∶皂素 =0 .75∶1)。以甲苯为溶剂再次索氏抽提分离该复合物 ,同时得到纯度为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纯化 无水乙醇 胆甾醇 提取 精制 天然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