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相砂岩油藏天然能量开发界限研究
1
作者 涂志勇 谢明英 +2 位作者 冯沙沙 卫喜辉 孙晓娜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4期47-50,共4页
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海相砂岩油藏一般采用天然能量开发,但也发现部分含油面积大的油藏存在天然能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注水开发。为避免平台后期注水改造等诸多问题,有必要开展海相砂岩油藏开发方式的界限研究。分析了影响开发方式的地质因... 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海相砂岩油藏一般采用天然能量开发,但也发现部分含油面积大的油藏存在天然能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注水开发。为避免平台后期注水改造等诸多问题,有必要开展海相砂岩油藏开发方式的界限研究。分析了影响开发方式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水体大小、储层渗透率及地层原油黏度和油藏含油面积等。基于27个已开发海相砂岩油藏生产资料,天然能量开发的油藏流度高、含油面积小,当含油面积大于某一界限时,水侵速度小于油藏产液速度,油藏内部能量不足而采用注水开发,其含油面积界限随油藏流度增大而增大。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得到海相砂岩油藏天然能量开发的含油面积界限与油藏流度的定量关系式,当油藏流度大于160×10^(-3)μm^(2)/(mPa·s)时,只要油藏含油面积小于5km^(2),即可采用天然能量开发。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南海珠江口盆地已开发的典型油藏能量认识的吻合率为100%。某油藏实际压力监测数据表明油藏能量不足,也与本方法的认识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海相砂岩油藏 天然能量开发 流度 含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水平井极限动用半径——以叙利亚Oudeh油田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璐 刘月田 +1 位作者 陈民锋 葛涛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4,共6页
叙利亚Oudeh油田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开发中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储量动用。油藏采用天然能量水平井开发方式,开展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井极限动用半径影响的研究很有必要。为了研究启动压力梯度对开发的影响,首先,通过室内实验确... 叙利亚Oudeh油田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开发中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储量动用。油藏采用天然能量水平井开发方式,开展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井极限动用半径影响的研究很有必要。为了研究启动压力梯度对开发的影响,首先,通过室内实验确定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得到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关系。其次,基于水平井椭圆流动的拟三维方法,建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水平井xy平面和yz平面的压力梯度计算模型;最后,采用稳态逐次逼近非稳态的方法,确定油藏水平井的极限动用半径;同时,建立水平井在拟三维中的极限动用半径图版。研究结果表明,除原油粘度高这一因素外,启动压力梯度是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油井动用程度低的另一主要因素;水平井中的流体在xy平面上为线性流动,在yz平面上近似为径向流动,水平井在xy平面上的极限动用半径明显大于yz平面上的极限动用半径。在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中,需全面考虑水平井在xy平面和yz平面上极限动用半径与储层厚度之间的匹配关系,合理部署井网,以达到扩大油藏整体动用范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水平井 天然能量开发 启动压力梯度极限动用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直井合理井距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奇 李祯 陈开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9-111,156,共3页
针对低渗透气藏渗流过程中受启动压力梯度和井间干扰作用影响的问题,结合2口采气井流线场分布特点,运用渗流力学原理,建立流动单元内可驱动面积比、有效渗流半径比、有效压力梯度比及渗流单元内压力梯度与低渗透气藏启动压力梯度之间关... 针对低渗透气藏渗流过程中受启动压力梯度和井间干扰作用影响的问题,结合2口采气井流线场分布特点,运用渗流力学原理,建立流动单元内可驱动面积比、有效渗流半径比、有效压力梯度比及渗流单元内压力梯度与低渗透气藏启动压力梯度之间关系,计算获得低渗透气藏天然能量开发合理生产井距。结果表明,在1个有效渗流单元内,有效渗流半径比越大,则压力梯度比越小,有效面积比越大。将新方法应用于实际区块合理井距计算中,对比区块实际井距,计算准确率达到93%。新方法对低渗透气藏合理井距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天然能量开发 启动压力梯度 合理井距 渗流场分布 孤家子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自聚集胶体颗粒对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的封堵能力及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秋言 岳湘安 陈余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6,共8页
为研究可控自聚集胶体颗粒(CSA胶粒)对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窜流通道的封堵能力及其注入量变化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人造均质柱状岩心和非均质板状岩心开展调堵-水驱渗流实验和调堵-天然能量开采模拟实验。依靠自主研发的边底水油藏... 为研究可控自聚集胶体颗粒(CSA胶粒)对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窜流通道的封堵能力及其注入量变化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人造均质柱状岩心和非均质板状岩心开展调堵-水驱渗流实验和调堵-天然能量开采模拟实验。依靠自主研发的边底水油藏天然能量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实现了室内实验对目标油藏实际开发动态特征的相似性模拟,明确了CSA胶粒注入量对控水、增油、保压、提高采收率和启动基质剩余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0.5μm的CSA胶粒针对目标油藏条件兼具较好的注入性和较高的封堵强度;增加CSA胶粒注入量有助于控制油藏水窜、提高低渗透基质波及效率、提高采油速度和降低油藏压力衰减速率,对延长油井稳产期、提高油藏采收率效果明显,但当CSA胶粒注入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继续增加其注入量并不会明显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对于目标油藏,其适宜的注入量为0.3倍窜流通道孔隙体积倍数,此时油藏采收率可达到32.43%。由此可知,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调堵工艺需要选用适宜的调堵剂和适度的注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能量开发 特低渗透油藏 调堵剂 注入量 封堵能力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东部浅油层多压裂水平缝注水吞吐特点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恒 高飞龙 +2 位作者 高勇 何敏侠 刘庆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12期124-125,114,共3页
延长油田东部埋藏深度浅压裂裂缝多为水平缝,注水开发发生水窜后治理方法非常缺乏,同时对于天然能量开发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时,研究表明注水吞吐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尤其是一层多缝,一井多缝的情况。开展了压裂水平缝井注水吞吐的现场应... 延长油田东部埋藏深度浅压裂裂缝多为水平缝,注水开发发生水窜后治理方法非常缺乏,同时对于天然能量开发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时,研究表明注水吞吐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尤其是一层多缝,一井多缝的情况。开展了压裂水平缝井注水吞吐的现场应用,采用较高的注入压力,闷井时间15天左右,现场应用表明产量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油层 天然能量开发 注水吞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时移地震技术适用条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绪宣 胡光义 +4 位作者 范廷恩 范洪军 王宗俊 高云峰 张晶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52,共5页
时移地震技术能否成功预测海上油田剩余油分布情况,靶区的选取十分重要。以珠江口盆地西江24-3油田西江24-1区为例,详细阐述了时移地震技术在我国海上油田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并通过对比已有的几个应用案例,总结了时移地震技术应用的关键... 时移地震技术能否成功预测海上油田剩余油分布情况,靶区的选取十分重要。以珠江口盆地西江24-3油田西江24-1区为例,详细阐述了时移地震技术在我国海上油田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并通过对比已有的几个应用案例,总结了时移地震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制定了靶区选取原则。我国海上油田时移地震技术成功应用的首要关键因素是原油黏度,其次是开发方式和埋深、构造及储层等;靶区油田应具备轻质油藏、天然能量或温和注水开发及相对简单的地质油藏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海上油田时移地震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渤海新近系油田时移地震技术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珠江口盆地和莺琼盆地应用该技术的可行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剩余油预测 时移地震 轻质油藏 天然能量开发 注水开发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井间干扰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合理井距 被引量:2
7
作者 韩蕾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了确定考虑井间干扰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的合理井距,以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考虑井间干扰条件下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流动单元内任一点处压力梯度计算公式,并推导得出不同可驱动面积比下启动压力梯度与任一点压力梯度的关系... 为了确定考虑井间干扰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的合理井距,以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考虑井间干扰条件下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流动单元内任一点处压力梯度计算公式,并推导得出不同可驱动面积比下启动压力梯度与任一点压力梯度的关系,采用非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方法,建立描述考虑井间干扰条件下的气井压裂产量递减模型,最终建立了两口压裂井间合理生产井距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压裂井井距随储层物性、裂缝半长的增大而增大,随预期产量的增大而减小;②有效流动范围越大,合理井距越小。结论认为:①新的方法在DND气田压裂井合理井距的计算过程中效果合理,基础条件和有效流动面积比为0.9时的两口生产井井距分别为194.54 m、197.32 m;②有效渗流半径比越大,压力梯度比越小,有效面积比越大,渗流单元中有效流动面积内流体启动压力梯度应大于等于启动压力梯度;③新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地层流体流动压力系统,该研究成果有助于低渗透气藏压裂井合理井距的确定,可以指导低渗透气藏的效益合理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天然能量开发 启动压力梯度 合理井距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