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天然纤维复合材料车身的汽车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方明霞 全炜倬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2-77,共6页
随着汽车向高速化、轻量化、低能耗方向发展,将轻质的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除了轻质化、性能可设计外,更具有环保性。本文主要针对具有天然纤维复合材料车身的汽车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含连接子... 随着汽车向高速化、轻量化、低能耗方向发展,将轻质的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除了轻质化、性能可设计外,更具有环保性。本文主要针对具有天然纤维复合材料车身的汽车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含连接子结构的间接对接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整车非线性刚弹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用所建模型在时域内,对路面和发动机不同激励工况下汽车的振动特性进行仿真模拟,并与传统车身动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提出天然复合材料车身各性能参数的选择原则,为实现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大规模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汽车动力学 模态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模糊评判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复明 王戈 +3 位作者 李贤军 程海涛 田根林 张文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以天然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为依据,建立材料制备工艺的多因素单层次隶属函数评判模型;并对热压3要素和铺装方式进行了综合模糊评价,得到了制备工艺最优排序。测试了不同层数的复合材料,从宏观层面验证了模型...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以天然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为依据,建立材料制备工艺的多因素单层次隶属函数评判模型;并对热压3要素和铺装方式进行了综合模糊评价,得到了制备工艺最优排序。测试了不同层数的复合材料,从宏观层面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FESEM)对7.5 Nm和13.5 Nm纤维增强体的拉伸断面进行了表征,进一步从微观层面解释了评判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热压压力3 MPa,热压温度120℃,热压时间5 min,铺装方式[(0/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模糊综合评判 环境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合物对聚丙烯/剑麻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赵鑫 孙占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为改善剑麻纤维(SF)与聚丙烯(PP)之间的相容性,在PP/SF复合材料中添加超支化聚酯(H101)、超支化环氧树脂(E102),研究了两种超支化聚合物(HBP)的热稳定性及对PP/SF复合材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热重分析表明,所使用的HB... 为改善剑麻纤维(SF)与聚丙烯(PP)之间的相容性,在PP/SF复合材料中添加超支化聚酯(H101)、超支化环氧树脂(E102),研究了两种超支化聚合物(HBP)的热稳定性及对PP/SF复合材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热重分析表明,所使用的HBP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HBP的加入使基体与纤维结合得更加紧密;力学性能测试表明,H101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及冲击强度;E102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冲击强度,当E102含量为10%时,与PP/SF复合材料相比,冲击强度提高了72.24%。尽管HBP含量较高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但HBP会降低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选择HBP含量时需要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环氧树脂 超支化聚酯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聚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大麻纤维增强聚丙烯混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断裂特征(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Tomoko OHTA Tohru MORII Hiroyuki HAMADA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87-391,395,共6页
目前在土木工程,建筑,汽车等领域里使用的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是用量最大的增强材料。由于保护地球环境的呼声日趋高涨,天然纤维被期待着代替源于石油而且再利用困难的玻璃纤维,成为绿色复合材料的必要材料之一。本文通过注射成型工艺... 目前在土木工程,建筑,汽车等领域里使用的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是用量最大的增强材料。由于保护地球环境的呼声日趋高涨,天然纤维被期待着代替源于石油而且再利用困难的玻璃纤维,成为绿色复合材料的必要材料之一。本文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作了玻璃短纤维,大麻短纤维以及混杂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在拉伸实验中应用两种不同频率的声发射技术检测了拉伸断裂特性。实验发现,随着大麻纤维的加入和混杂复合材料绿色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随之线性增大,而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当大麻纤维的含量超过20wt%的时候,拉伸强度开始降低。在不同频率的声发射实验中,混杂型复合材料的声发射事件的产生都比单一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要来的晚,也就是说,纤维的混杂有助于推迟微裂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绿色度 声发射技术 断裂特征 注射成型工艺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湿老化影响下天然纤维增强复合圆柱壳屈曲分析的辛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俊霖 倪一文 +3 位作者 李庆东 仝真真 周震寰 徐新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38-1247,共10页
针对一类天然纤维增强复合(natural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NFRC)圆柱壳的屈曲问题展开研究,基于Reissner壳体理论和辛方法,建立了轴压NFRC圆柱壳在Hamilton体系下的屈曲控制方程.将原问题归结为辛空间下的辛本征问题,通过求解辛... 针对一类天然纤维增强复合(natural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NFRC)圆柱壳的屈曲问题展开研究,基于Reissner壳体理论和辛方法,建立了轴压NFRC圆柱壳在Hamilton体系下的屈曲控制方程.将原问题归结为辛空间下的辛本征问题,通过求解辛本征值和本征解可以直接获得高精度的临界载荷和解析的屈曲模态.数值算例分析了NFRC材料的吸湿老化过程对辛本征解表达式的影响,并详细讨论了老化时间、纤维含量和几何参数对NFRC圆柱壳屈曲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方法 圆柱壳 临界载荷 屈曲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湿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连接:用壳聚糖进行表面处理
6
作者 C.A. Fuentes M. van Hellemont +3 位作者 L.Q.N. Tran C. Dupont-Gillain A.W. Van Vuure I. Verpoest 《世界竹藤通讯》 2012年第5期47-47,共1页
本研究利用系统地实验性结果描述了竹纤维的动态润湿性能,并通过润湿分子动力学理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纤维的表面能够对润湿分析表现良好可控性。通过这种方式,利用不同的热塑性塑料对竹纤维的表面自由能的进行附着力的研究,... 本研究利用系统地实验性结果描述了竹纤维的动态润湿性能,并通过润湿分子动力学理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纤维的表面能够对润湿分析表现良好可控性。通过这种方式,利用不同的热塑性塑料对竹纤维的表面自由能的进行附着力的研究,可以得到界面相互作用的有价值的信息。为了提高竹纤维的相容性,本研究利用壳聚糖进行涂膜,并且使用吊片法(Wilhelmytechnique)通过接触角测量对这种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利用酸碱理论计算表面自由能的分量。这些值是用来推算粘附力的理论上产生的效果。对于各种热塑性基质(聚偏氟乙烯,聚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进行润湿行为后的特征,本研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微形貌,用x射线光单子能谱(XPS)确定其表面的化学成分。此外,本研究还制备了单向竹纤维复合材料,以通过3点弯曲试验实现对因粘附引起的纤维改性效果的直接测量。 研究结果表明,竹纤维的表面上的高浓度的木质素影响了它们的润湿性能。获得合理准确的竹纤维的实验润湿数据是可能的,从而能够推断出界面相互作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竹纤维的表面成分和热塑性基质能够进行匹配,能够改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物理粘附力,这已经通过了微观试验验证。此外,粘附力的理论效果和实际粘附力的相关性显示了一个直接的关系。因此,通过润湿分析得到粘附力产生的理论效果可以预测粘合强度,尤其是热塑性基质的粘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基质粘附 润湿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复合材料的双曲面分段式壳体展馆
7
作者 汉娜·达希 简·彼得斯 +3 位作者 皮奥特·巴辛斯基 米夏拉·梅 ZHANG Zhiqing(Translator) QIAN Leixi(Proofreader) 《风景园林》 2019年第8期60-64,共5页
生物复合材料由于成本低、可再生和对环境友好的特性,在建筑中获得了新颖又广泛的应用。通过一对一的双曲面、参数化设计形成的分段式壳体,来展示生物材料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这种结构由轻质的单向弯曲木和生物复合材料组成,其中,木质... 生物复合材料由于成本低、可再生和对环境友好的特性,在建筑中获得了新颖又广泛的应用。通过一对一的双曲面、参数化设计形成的分段式壳体,来展示生物材料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这种结构由轻质的单向弯曲木和生物复合材料组成,其中,木质纤维基核心由长木纤维以单板形式加固。进一步探讨了高3.6m,面积55m^2的展馆的建造技术以及生物复合材料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复合材料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分段式壳体 多功能性 可持续性设计 木质纤维复合材料 可持续性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