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石墨/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壮军 李建刚 +1 位作者 刘朗 宋进仁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1-303,共3页
为了拓展天然石墨的应用领域,通过热压工艺,在天然石墨中掺杂B、Si和Zr陶瓷组元,制备了天然石墨/陶瓷复合材料,利用SEM、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材料微观结构,并探讨了掺杂组元以及天然石墨颗粒大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Zr可有... 为了拓展天然石墨的应用领域,通过热压工艺,在天然石墨中掺杂B、Si和Zr陶瓷组元,制备了天然石墨/陶瓷复合材料,利用SEM、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材料微观结构,并探讨了掺杂组元以及天然石墨颗粒大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Zr可有效地提高石墨材料的热导率,B的加入可有效地提高石墨材料的力学性能,而Si的加入可加速Zr对石墨材料的催化石墨化;随着天然石墨粒径的增加,制得石墨材料的热导率也随之增加,其中,以粒径为13μm的天然石墨制得的材料强度和密度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石墨/陶瓷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压工艺 微观结构 热导率 强度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铜石墨烯添加量对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雪芹 钱映 张志刚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以化学镀铜石墨烯作为增强相,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石墨烯增强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镀铜石墨烯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对该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气孔率、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镀铜石墨烯可以有效... 以化学镀铜石墨烯作为增强相,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石墨烯增强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镀铜石墨烯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对该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气孔率、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镀铜石墨烯可以有效提高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当镀铜石墨烯添加量为3%时,材料的气孔率获得最小值2.30%,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71.03 MPa,强度剩余率为95.01%;添加适合的石墨烯可以改善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进而提升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NiFe_(2)O_(4)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化学镀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石墨烯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闫蕊 王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以铁离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为原料,经过硫化铵或多巴胺还原、氨水增强的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石墨烯(Fe_(3)O_(4)/CNT/G)粉体,再将粉末添加到天然胶乳中用流延法制备成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 以铁离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为原料,经过硫化铵或多巴胺还原、氨水增强的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石墨烯(Fe_(3)O_(4)/CNT/G)粉体,再将粉末添加到天然胶乳中用流延法制备成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拉伸测试仪等表征方法研究了Fe_(3)O_(4)/CNT/G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导电、导磁性能。结果表明:硫化铵工艺制备出来的粉末的导电性和导磁性都要优于多巴胺工艺制备出来的粉末(电导率为0.21S/mm;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为14.01emu/g和4.11Oe)。当复合材料中Fe_(3)O_(4)/CNT/G粉末添加量为3%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拉伸强度为9.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碳纳米管 石墨 天然胶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石墨烯块体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建林 陈彬彬 +2 位作者 章文 王连军 江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5-236,共12页
石墨烯是2004年首次成功制备的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相关工作,综述了石墨烯应用于陶瓷块体复合材料的新近研究成果,包括碳纳米管、SiOC、Al... 石墨烯是2004年首次成功制备的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相关工作,综述了石墨烯应用于陶瓷块体复合材料的新近研究成果,包括碳纳米管、SiOC、Al2O3以及Si3N4等为基体的石墨烯块体复合材料,重点介绍了陶瓷/石墨烯块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增韧机制以及优异的物化性能,并探讨了陶瓷/石墨烯块体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陶瓷 复合材料 制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及其在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江莞 范宇驰 +1 位作者 刘霞 王连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2-20,25,共10页
扼要介绍了石墨烯特殊的二维结构及因这种结构导致石墨烯所具有的极其优异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质。回顾了石墨烯的研究历史以及微机械剥离法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对主要制备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阐述了以机械磨为剥离工具... 扼要介绍了石墨烯特殊的二维结构及因这种结构导致石墨烯所具有的极其优异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质。回顾了石墨烯的研究历史以及微机械剥离法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对主要制备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阐述了以机械磨为剥离工具的新型机械剥离法的发展和已取得的成果。最后,对利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粉体的探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同时,展望了机械剥离法在制备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剥离法 石墨 石墨/陶瓷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董利民 张宝清 +1 位作者 田杰谟 李兆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3-366,共4页
对陶瓷-石墨复合材料/GCr15钢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与GCr15钢/GCr15钢的作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干摩擦和10#机械油润滑下,陶瓷-石墨复合材料/GCr15钢的摩擦因数均比GCr15钢自配副时的低... 对陶瓷-石墨复合材料/GCr15钢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与GCr15钢/GCr15钢的作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干摩擦和10#机械油润滑下,陶瓷-石墨复合材料/GCr15钢的摩擦因数均比GCr15钢自配副时的低,陶瓷-石墨复合材料试块的磨痕宽度也比GCr15钢试块的小.硬质陶瓷颗粒与石墨均匀弥散共存,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从而改善了材料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陶瓷 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核辐射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尧华 林宇 +4 位作者 张栋葛 陈春蕾 吴国章 张衍 栾伟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02-1407,共6页
采用乳液共混和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天然橡胶(NR)/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γ射线辐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GO以少数几层堆叠片层结构均匀分散于NR基体中.RGO的加入可显著提高NR的力学性能和... 采用乳液共混和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天然橡胶(NR)/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γ射线辐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GO以少数几层堆叠片层结构均匀分散于NR基体中.RGO的加入可显著提高NR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加入质量分数为0.6%的RGO可使材料拉伸强度由(22±1.4)MPa提升至(25±1.1)MPa,质量损失50%对应的温度(T50)升高6.4℃.经200 k Gy的γ射线辐射后,纯NR的拉伸强度和T50分别下降了75%和4.5℃,而NR/RGO-0.6%复合体系仅分别下降了56%和1.2℃.揭示了RGO提高材料耐辐射性能的机理,由于RGO可捕捉猝灭因辐射产生的自由基,从而减弱了辐射老化降解和交联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耐辐射性 拉伸强度 热稳定性 自由基猝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三维石墨烯及其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8
8
作者 杨金山 黄凯 +1 位作者 游潇 董绍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0-596,共7页
石墨烯具有高强度、高导电、高导热等优异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但受到分散均匀性、体积分数、界面调控等因素的影响,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还无法发挥。3D打印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增材... 石墨烯具有高强度、高导电、高导热等优异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但受到分散均匀性、体积分数、界面调控等因素的影响,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还无法发挥。3D打印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增材制造技术,可以获得结构可控、形状多样化、大尺寸的三维石墨烯。三维石墨烯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隙率、优异的可压缩性和相互连接的导电网络,可以有效避免石墨烯堆积团聚。通过组分系统设计,可以获得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石墨烯浆料,流变性能结果显示浆料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利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将SiC基体引入3D打印三维石墨烯,获得三维石墨烯/SiC复合材料。SiC基体可均匀分布在石墨烯片层间,对提升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增韧效果具有重要作用。3D打印三维石墨烯结合化学气相渗透工艺有望实现高性能石墨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3D打印 流变性 陶瓷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从制备到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范宇驰 王连军 江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现代社会对于氧化物陶瓷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卓越性能的二维碳材料,非常适合作为增强相用于提高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性能。本文系统总结了过去十... 现代社会对于氧化物陶瓷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卓越性能的二维碳材料,非常适合作为增强相用于提高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性能。本文系统总结了过去十年来基于石墨烯的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和报道,从石墨烯/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烧结、微观结构到性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1)石墨烯的引入使得氧化物陶瓷的力学性能在强度、断裂韧性、应变容忍度等方面获得全面的提升;(2)在电性能方面,石墨烯/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低渗流阈值和良好的电导,而且其载流子类型还可以通过调节氧化物基体中的氧空位浓度来调控。因此,基于石墨烯的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有望作为一种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陶瓷复合材料 材料制备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陶瓷—石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杂交纤维复合材料装甲抗弹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永东 张男 +2 位作者 唐立强 林宏 崔洪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14,25,共5页
对以Al2 O3 陶瓷作面板、以石墨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杂交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为背板的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探讨了面板与背板的材料参数、几何参数等对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具有工程指导意... 对以Al2 O3 陶瓷作面板、以石墨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杂交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为背板的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探讨了面板与背板的材料参数、几何参数等对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具有工程指导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铝陶瓷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石墨 复合材料装甲 抗弹性能 结构模型 应力波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天然石墨/沥青炭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明齐 向卫民 +1 位作者 任兆刚 王静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6-452,共7页
以纳米硅(Si)、天然石墨(NG)和高软化点沥青为前驱体,通过球磨和裂解制备了具有壳核结构的硅/天然石墨/沥青炭(Si-NG/PC)复合材料。考察了球磨时间、球磨速率和物料比等因素对制备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电化学性能的... 以纳米硅(Si)、天然石墨(NG)和高软化点沥青为前驱体,通过球磨和裂解制备了具有壳核结构的硅/天然石墨/沥青炭(Si-NG/PC)复合材料。考察了球磨时间、球磨速率和物料比等因素对制备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球磨速率为300 r/min,最适宜的球磨时间为21 h。所制Si-NG/PC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随PC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其比容量却随PC含量的增加迅速降低,PC的最佳质量分数为30%。同时,Si-NG/PC复合材料的比容量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为获得好的循环性能,纳米Si质量分数应低于35%。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Si-NG/PC复合材料在50个循环中表现出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天然石墨/沥青炭复合材料 优化合成 阳极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对三氧化二铝/铜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长虹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2-575,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Al2O3/Cu/石墨复合材料;采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石墨对Al2O3/Cu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硬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Al2O3/Cu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Al2O3/Cu/石墨复合材料;采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石墨对Al2O3/Cu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硬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Al2O3/Cu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石墨含量大于1.0%后,摩擦系数降低明显;当石墨含量低于3%时,Al2O3/Cu基复合材料的磨损体积损失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石墨含量低于2.0%时,石墨对Al2O3/Cu基复合材料的硬度无明显影响;当石墨含量超过3.0%后,Al2O3/Cu基复合材料的硬度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迅速降低;此外,石墨使得Al2O3/Cu基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微裂纹减少、裂纹长度缩短;当石墨含量达到2.5%时,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微裂纹消失.这是由于石墨在磨损表面形成固体润滑膜,从而降低摩擦力并减少裂纹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u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石墨 摩擦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小曲面的互穿网络结构石墨/Al_(2)O_(3)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
13
作者 叶喜葱 熊金艳 +4 位作者 林咸参 欧阳宾 潘文 何恩义 吴海华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备了隐式函数调控的三周期极小曲面连续网络结构多孔石墨骨架.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的含有氧化铝固相体积分数为56%的陶瓷浆料与连续网络结构多孔石墨骨架复合,经冻干干燥和高温烧结后得到石墨/Al_(2)O_(3... 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备了隐式函数调控的三周期极小曲面连续网络结构多孔石墨骨架.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的含有氧化铝固相体积分数为56%的陶瓷浆料与连续网络结构多孔石墨骨架复合,经冻干干燥和高温烧结后得到石墨/Al_(2)O_(3)陶瓷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当石墨含量一定时,制备的互穿网络结构石墨/Al_(2)O_(3)陶瓷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抗压强度由连续网络结构石墨骨架的周期控制,周期越大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抗压强度越强.经二次固化、浸渍、碳化、烧结处理的石墨骨架的密度由0.59g/cm^(3)上升至1.24g/cm^(3),导电率由0.0125S/cm上升到183.80 S/cm,抗弯强度为20.34MPa;石墨质量分数为6.85%时,互穿网络结构石墨/Al_(2)O_(3)陶瓷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可达146S/cm,其抗压强度可达23.5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曲面 石墨 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卫斌 李铁虎 +1 位作者 李昊 党阿磊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5,共13页
在陶瓷中引入第二相材料是改善陶瓷材料结构和性能的有效途径。纤维、晶须、颗粒等用于改善陶瓷,但难以满足陶瓷材料的应用要求。石墨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机械、导电、导热等性能,是制备性能优异的陶瓷复合材料的理想填料。系统... 在陶瓷中引入第二相材料是改善陶瓷材料结构和性能的有效途径。纤维、晶须、颗粒等用于改善陶瓷,但难以满足陶瓷材料的应用要求。石墨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机械、导电、导热等性能,是制备性能优异的陶瓷复合材料的理想填料。系统总结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石墨烯/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成型工艺和致密烧结工艺技术,评价了制备方法对石墨烯和复合材料的影响。总结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机械、导热、导电和摩擦磨损性能,并揭示了复合材料性能改善的机理。最后,指出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陶瓷复合材料 导热 导电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合成聚苯胺-天然石墨复合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毕祥 郝建军 +3 位作者 李林 赵思萌 隋慧文 代润泽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3,共4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电化学合成聚苯胺-天然石墨复合材料工艺范围和操作条件,苯胺浓度为2.5 mol/L,硫酸浓度为3.0~5.0 mol/L,石墨质量浓度为0.5~1.0 g/L,聚合电流密度为0.16~0.18 A/dm2,t为3~5 min。并对复合膜层与本征态聚苯胺进行...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电化学合成聚苯胺-天然石墨复合材料工艺范围和操作条件,苯胺浓度为2.5 mol/L,硫酸浓度为3.0~5.0 mol/L,石墨质量浓度为0.5~1.0 g/L,聚合电流密度为0.16~0.18 A/dm2,t为3~5 min。并对复合膜层与本征态聚苯胺进行电导率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光谱仪红外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石墨复合材料的导电率有所提高,石墨掺杂到聚苯胺膜层中,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聚苯胺复合材料 天然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丹 刘洪军 李亚敏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9,共9页
制备工艺是调控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结构、优化其力学和热电等性能的关键。重点综述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粉末压坯烧结工艺和3D打印工艺及其研究进展。粉末压坯烧结工艺包括无压烧结、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微波烧结和高频感应... 制备工艺是调控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结构、优化其力学和热电等性能的关键。重点综述了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粉末压坯烧结工艺和3D打印工艺及其研究进展。粉末压坯烧结工艺包括无压烧结、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微波烧结和高频感应加热烧结等,具有工艺简单、材料性能好、制备参数易控制等优点,是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用于制备致密的块体复合材料;主要3D打印工艺有直写成形、激光选区烧结、喷墨打印和立体光固化等,具有结构和形状可控的特点,是目前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用于成形复杂形状和特定性能的复合材料器件。另外,还简要介绍了原位生成法、碳热还原法等利用特定物理化学反应制备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并综述了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陶瓷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分散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墨烯对天然橡胶/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宇辰 高寒阳 +1 位作者 刘锟 胡国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78,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超临界CO2方法制备石墨烯,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后,采用"预混合"的方法,得到硬脂酸/石墨烯母料。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NR)/改性石墨烯(GNs)与丁腈橡胶(NBR)/GNs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复合材料... 采用超声辅助超临界CO2方法制备石墨烯,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后,采用"预混合"的方法,得到硬脂酸/石墨烯母料。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NR)/改性石墨烯(GNs)与丁腈橡胶(NBR)/GNs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热管理性能和压缩生热性能的变化情况,验证石墨烯的性能与硬脂酸/石墨烯"预混合"对石墨烯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份GNs时,NRC-3、NBRC-3的导热性能分别提升了108%和194%,压缩温升降低了8. 9℃和9. 9℃。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导热性能优秀,硬脂酸/石墨烯的"预混合"有效改善了石墨烯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石墨 天然橡胶 丁腈橡胶 预混合 导热系数 压缩生热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天然橡胶和多壁碳纳米管/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丽霞 任金忠 +1 位作者 齐双春 李文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石墨烯/天然橡胶(GE/NR)和多壁碳纳米管/天然橡胶(MWCNT/NR)复合材料,利用热重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采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和Friedman这3种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石墨烯/天然橡胶(GE/NR)和多壁碳纳米管/天然橡胶(MWCNT/NR)复合材料,利用热重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采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和Friedman这3种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起始失重温度(T0)和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Tm)随石墨烯和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均有提高,含量分别为5份和2.5份时T0达到最大值,较NR分别提高了约15℃和10℃,Tm也有提高。3种计算方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活化能(Ea)随两种材料的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GE含量为5份、MWCNT含量为2.5份时达到最大值。从Ea数据可看出NR基体中掺杂GE和MWCNT均可提高热降解所需的能量,使NR的耐热性提高,总体效果来看,GE的提高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多壁碳纳米管 天然橡胶 复合材料 热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凯 郑金华 满明瑞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6,共4页
石墨烯以其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热学性能和独特的二维结构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石墨烯特性、石墨烯制备方法及其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其中,其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及晶体... 石墨烯以其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热学性能和独特的二维结构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石墨烯特性、石墨烯制备方法及其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其中,其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及晶体外延生长法等;石墨烯在陶瓷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其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特性 制备方法 石墨/陶瓷复合材料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应变感知特性影响研究
20
作者 刘荟 范正明 李黎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92-297,共6页
制备了具有电阻/应变响应特性的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智能复合材料,研究了静态和循环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变形发生同步变化规律,分析了溶液法和开炼法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以及静态和循环荷载下的电阻/应变响应情况。发现溶液法更... 制备了具有电阻/应变响应特性的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智能复合材料,研究了静态和循环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变形发生同步变化规律,分析了溶液法和开炼法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以及静态和循环荷载下的电阻/应变响应情况。发现溶液法更有利于石墨烯在橡胶基体中保持完整片状结构,致使其具有较低的渗流阈值和结构更完整的导电网络。静态和循环力电响应分析发现溶液法制备材料的电阻信号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更好,肩峰效应更弱,对信号的定量分析更有利。但溶液法制备材料在应变循环初始阶段的马林斯效应较强,导致电阻响应稳定性不佳,说明溶液法分散石墨烯的工艺还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 电阻/应变响应 分散工艺 隧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