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利用天然气的合理途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 被引量:3
1
作者 钟文琪 卢平 顾利锋 《江苏电机工程》 2002年第4期5-8,共4页
结合江苏地区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当前热电企业所面临的困难 ,并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的环保优势和节能优势 。
关键词 江苏 利用 天然气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热电联产 城市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蒸汽联合循环–碳捕获机组节能改造及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经济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忠源 李进 +6 位作者 安洪光 佟义英 谢宝东 赵荧 李长柱 高波 纪晓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147-4155,共9页
该文以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天然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GTPRO与Aspen Plus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基于化学吸收法的燃烧后碳捕获机组整合模型。在碳捕获机组热力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比较研究了烟气余热用于再沸器加热,烟气余... 该文以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天然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GTPRO与Aspen Plus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基于化学吸收法的燃烧后碳捕获机组整合模型。在碳捕获机组热力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比较研究了烟气余热用于再沸器加热,烟气余热用于热电联产,再沸器疏水用于海水淡化改造,再沸器疏水用于污泥低温干化。分别研究了4种节能改造方案的热力整合特性,并对各方案进行了热经济性评估。结果表明:在碳捕获机组中,可回收烟气余热47.2MW用于热电联产;与改造前相比,系统效率提升2.60%,利润率增加4.35%,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烧后CO2捕获 节能改造 烟气余热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对余热锅炉蒸汽系统的选择 被引量:4
3
作者 何语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1,共5页
为迎接西气东输和液化天然气的输入,我国东部地区正准备建设一批大型联合循环电厂。为使建成后的电厂单位投资少、热效率高、投产后具有较好的效益,选择合适的余热锅炉蒸汽系统至关重要。对我国急需建设的大型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的余热... 为迎接西气东输和液化天然气的输入,我国东部地区正准备建设一批大型联合循环电厂。为使建成后的电厂单位投资少、热效率高、投产后具有较好的效益,选择合适的余热锅炉蒸汽系统至关重要。对我国急需建设的大型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的余热锅炉蒸汽系统中有关余热锅炉节点温差和接近点温差的选取、蒸汽压力级数的选择、排烟温度的高低、烟气阻力的大小、蒸汽参数和再热的确定、给水的加热和除氧方式及炉型的选择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明确的优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 余热锅炉 蒸汽系统 排烟温度 蒸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碳排放绩效计算及影响分析
4
作者 孙天祥 刘松涛 +4 位作者 曹悦 陈传敏 贾文波 李朋 周卫青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为提高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使企业评估碳减排效果更加直观,提出将电厂发电量与碳排放强度相关联。首先,基于Aspen Plus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其碳排放绩效;然后,从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热网投入和天然气成分4个影响... 为提高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使企业评估碳减排效果更加直观,提出将电厂发电量与碳排放强度相关联。首先,基于Aspen Plus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其碳排放绩效;然后,从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热网投入和天然气成分4个影响因素分别对碳排放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Aspen Plus模型能准确模拟电厂运行,以某电厂S106FA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经计算碳排放绩效为342.66 g/(kW·h)。采用碳排放绩效对比实测法与排放因子法对碳排放进行计算,碳排放绩效核算碳排放量更贴近实测法计算结果,碳排放绩效法与实测法核算偏差在0.20%。排放因子法采用实测法低位发热量和省缺值低位发热量与实测法偏差分别为5.24%和19.66%;机组负荷对联合循环机组碳排放绩效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热网投入、环境温度和天然气成分。为降低联合循环机组碳排放绩效,电厂需要合理安排调峰时间和热网供热,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或补充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Aspen Plus 模拟计算 碳排放绩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电联合调度模型 被引量:36
5
作者 杨凯淇 许丹 +2 位作者 谢华宝 丁强 胡林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7-144,共8页
为了解决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期的空气污染问题,我国正积极发展"煤改气"技术,将传统的燃煤热电机组改为燃气热电机组。建立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数学模型,并以系统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包含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 为了解决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期的空气污染问题,我国正积极发展"煤改气"技术,将传统的燃煤热电机组改为燃气热电机组。建立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数学模型,并以系统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包含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电联合系统调度模型。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替换传统热电机组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比例变化、风电渗透率不同对电网弃风率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替换常规热电机组虽然增加了运行成本,但有利于电网消纳弃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合系统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调度模型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预热温度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性能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付忠广 王霄楠 +1 位作者 卢可 张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2,共7页
以西门子V94.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为例,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系统投运性能加热器后燃气预热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投运性能加热器预热天然气后,燃气轮机(燃机)效率提升了0.15%,联合循环效率上升了... 以西门子V94.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为例,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系统投运性能加热器后燃气预热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投运性能加热器预热天然气后,燃气轮机(燃机)效率提升了0.15%,联合循环效率上升了0.06%,排烟温度下降了1.98℃;并且随着燃气预热温度的提高,燃机效率和联合循环效率上升,联合循环排烟温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性能加热器 天然气 排烟温度 热效率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量量化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宁 张紫禾 +4 位作者 张景奇 康磊 张海滨 陈颖 贾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89-1496,共8页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指南》)两种排放因子法,以及一种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原理的排放源监测法,对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4次量化,分别得出监测法、《核算报告要求》以及《IPCC指南》下限值、缺省值和上限值5组量化值.结果表明:(1)采用监测法得出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明显小于两种指南排放因子法量化结果;(2)采用《核算报告要求》得出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介于《IPCC指南》缺省值和下限值的量化值之间;(3)《核算报告要求》和《IPCC指南》中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分别超出此次监测法量化值折算出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的22%、19%、23%和28%,证明存在因高估排放因子导致高估CO_2排放量的可能;(4)装置运行负荷率越高,采用排放因子法得出的量化值越趋近于监测法量化值.研究显示,在监测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宜采用监测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量化,可避免燃料燃烧特性值和装置负荷率对排放因子法量化准确性的干扰,能更好地支撑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统计量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监测法 排放因子法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优化 被引量:17
8
作者 裴杰 赵苗苗 +3 位作者 刘明义 郑建涛 徐海卫 曹传钊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25,131,共5页
针对华能南山电厂菲涅尔式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SCC)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场产生的过热蒸汽引入汽轮机低压段做功所导致的能量损失问题,提出了在太阳能集热场设置蓄热系统,以保证集热场出口过热蒸汽参数的稳定,并将过热蒸汽引... 针对华能南山电厂菲涅尔式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SCC)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场产生的过热蒸汽引入汽轮机低压段做功所导致的能量损失问题,提出了在太阳能集热场设置蓄热系统,以保证集热场出口过热蒸汽参数的稳定,并将过热蒸汽引入汽轮机的中压段做功。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系统相比,ISCC改进系统太阳能发电功率提高了0.189 MW,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7%,系统热效率提高了0.15%,系统等效节气量提高了39.69m3/h,系统热力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场 燃气-蒸汽 联合循环 发电系统 等效节气量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电联合调度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元孚 翟晓磊 +3 位作者 魏炜 王麟 张宝栋 倪颖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9,共6页
随着我国风力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电消纳能力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尤其在北方冬季供暖期,城市内的热电联产机组实行"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其发电功率受到供热量的限制,在电力谷荷时段可能造成严重的弃风现象。为解决该问... 随着我国风力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电消纳能力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尤其在北方冬季供暖期,城市内的热电联产机组实行"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其发电功率受到供热量的限制,在电力谷荷时段可能造成严重的弃风现象。为解决该问题,本文研究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模式转换特性,讨论了利用该特性消纳弃风的运行机理,建立了计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模式转换特性的热-电联合调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发现,与常规热电联产机组相比,联合循环机组在不同时段进行"一拖一"和"二拖一"模式转换,可在更大范围内灵活调节发电功率,降低电力谷荷时段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功率,有效提升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模式转换 风电消纳 -电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温度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涛 付忠广 +3 位作者 刘志坦 严志远 朱鸿飞 张天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367-4374,共8页
选取某2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SCC)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温度与联合循环满负荷和部分负荷工况性能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燃机进气温度控制技术。通过建模仿真和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燃机进气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全工况性能的... 选取某2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SCC)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温度与联合循环满负荷和部分负荷工况性能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燃机进气温度控制技术。通过建模仿真和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燃机进气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全工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联合循环满负荷工况,通过进气冷却技术将燃机进气温度由32℃降低至12℃时,可增加联合循环功率14.2MW,同时提高热耗率2.3%;对联合循环80MW、120MW和160MW部分负荷工况,通过进气加热技术将燃机进气温度由12.5℃升高到40℃时,联合循环燃气耗量逐渐降低,联合循环效率分别提升0.86%、1.26%和1.11%。燃机进气温度控制技术建立了联合循环中底循环与顶循环间的耦合,在一定负荷和进气温度范围内调节燃机进气温度可有效改善联合循环性能,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环境温度 温度控制 进气冷却 进气加热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MW级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峰和启动特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宪然 张清峰 赵振宁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华北电网负荷峰谷差逐年增长的现状,介绍了一套可参与调峰运行和黑启动的700MW级多轴布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力系统,给出了机组的效率、启停时间、负荷变化率等重要参数。相比燃煤机组,该联合循环机组具有效率高、启停快、... 针对华北电网负荷峰谷差逐年增长的现状,介绍了一套可参与调峰运行和黑启动的700MW级多轴布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力系统,给出了机组的效率、启停时间、负荷变化率等重要参数。相比燃煤机组,该联合循环机组具有效率高、启停快、运行灵活等优点,适合作为华北电网的调峰运行机组。针对启停快、可靠性高的特点,论证了其可作为华北电网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了余热锅炉烟气温度和减温水量随燃机负荷变化的特性,并重点讨论了调峰运行中防止蒸汽超温和低温腐蚀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 调峰 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自动起停控制系统(APS)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朝 吴恒运 +2 位作者 张晓邦 闫旭彦 赵志丹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8-60,共3页
结合深圳东部电厂一期3×3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自身特点,介绍了该机组APS的设计结构。通过对原APS的中压并汽调节阀控制和锅炉暖管疏水控制的优化,实现了机组一键自动起、停功能。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350MW机组 APS 中压并汽调节阀 锅炉暖管疏水阀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慧珍 李明忆 +1 位作者 周作春 张学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3-426,共4页
以北京电网某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通过试验确定了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机组的供热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抽凝模式下机组群负荷、供热量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联合循环机组的供热性能和调峰性能。结果表明,背压运行模式下,二拖一运... 以北京电网某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通过试验确定了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机组的供热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抽凝模式下机组群负荷、供热量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联合循环机组的供热性能和调峰性能。结果表明,背压运行模式下,二拖一运行时供热量的变化范围为1 330GJ/h^2 417GJ/h,一拖一运行时供热量的变化范围为600GJ/h^1 099GJ/h;在抽凝模式下,二拖一和一拖一运行时最大供热量分别为1 769GJ/h、780GJ/h;在抽凝模式下,随着供热量的增大,机组群的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越来越小,联合循环机组的调峰能力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供热 背压 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SCR脱硝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陈 曾洋波 +8 位作者 姜建 王庆韧 李俊 胡嘉靖 牛国平 王晓冰 王伟锋 袁壮 舒凯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46,共7页
以某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为原型,进行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改造设计研究,根据脱硝系统所需氨耗量和烟气参数设计了氨水蒸发系统,根据余热锅炉的具体尺寸和实际运行烟温参数确定了催化剂的布置位置和参数,并采用... 以某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为原型,进行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改造设计研究,根据脱硝系统所需氨耗量和烟气参数设计了氨水蒸发系统,根据余热锅炉的具体尺寸和实际运行烟温参数确定了催化剂的布置位置和参数,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改造后余热锅炉脱硝系统的烟气流场。结果表明:对于高位布置的燃气轮机,在扩口段烟道可不设置导流板;采用分区可调的多组一体式氨注射混合器,能在较短距离内加强氨气和NOx的混合;项目改造完成后进行了喷氨优化调整试验,最终脱硝系统出口截面上的NOx分布相对标准偏差从29.6%降至19.6%,氨逃逸量从3.46μL/L降至2.89μL/L,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SCR 脱硝 余热锅炉 氨水蒸发 氨注射混合器 催化剂 NOx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软件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松岭 胡红丽 张学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7-418,420,共3页
以双压无再热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为对象,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了建模,着重介绍了输入物流参数和单元操作模块设备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方法,模拟计算结果与设计数据符合较好,此方法可推广应用到其它类型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模拟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旁路系统控制策略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明帅 高爱国 陈振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为了使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能够快速启、停和安全、高效运行,根据机组旁路系统的结构及特点,设计了旁路系统全程压力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旁路控制系统存在的无法实现全程自动控制,燃机启动时间长,蒸汽大量损失,从而影响机组经... 为了使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能够快速启、停和安全、高效运行,根据机组旁路系统的结构及特点,设计了旁路系统全程压力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旁路控制系统存在的无法实现全程自动控制,燃机启动时间长,蒸汽大量损失,从而影响机组经济性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汽轮机 旁路系统 压力控制 ASA控制 协调-滑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轴系配置的思考 被引量:16
17
作者 邓小文 肖小清 张俊杰 《广东电力》 2005年第4期1-8,共8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因高效、节能、环保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此, 从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出发, 全面分析联合循环机组轴系的配置型式及其影响, 重点比较了单轴和多轴“2拖1”机组在设备投资、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因高效、节能、环保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此, 从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出发, 全面分析联合循环机组轴系的配置型式及其影响, 重点比较了单轴和多轴“2拖1”机组在设备投资、占地面积、建设周期、起动停机、功率和效率、检修和控制系统方面的优缺点, 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新机组建设的轴系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轴系配置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780MW机组控制策略及其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包产 韩秋喜 +2 位作者 贺悦科 张建民 王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2,共4页
介绍了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78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针对机组一拖一和二拖一2种不同运行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负荷分配方案,并以基本比例为基础,引入PID算法进行辅助修正负荷分配方案,实现对机组总负荷的协... 介绍了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78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针对机组一拖一和二拖一2种不同运行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负荷分配方案,并以基本比例为基础,引入PID算法进行辅助修正负荷分配方案,实现对机组总负荷的协调控制。同时,针对汽轮机跳闸、燃气轮机跳闸等事故,取消了MarkVI中蒸汽轮机跳闸联锁跳闸燃气轮机的保护功能,增加了旁路减压阀、减温水调节阀及截止阀快速开启控制功能。在自动发电控制(AGC)方式下,以30MW/min的升、降负荷速率进行负荷扰动试验结果表明,机组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调峰能力,负荷调整过程中最大动态负荷偏差<6MW,平均静态负荷偏差<4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二拖一 780 MW机组 协调控制 负荷分配 保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S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线性能计算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柴胜凯 赵威 +1 位作者 胡洪华 黄廷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8-140,38,共4页
基于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并根据DL/T 904—2004《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中规定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主要经济性指标,对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了在线性能计算。针对无燃气轮机(燃机)排气流量测点... 基于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并根据DL/T 904—2004《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中规定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主要经济性指标,对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了在线性能计算。针对无燃气轮机(燃机)排气流量测点的机组提出了采用余热锅炉热平衡计算方法计算燃机排气流量等在线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设计工况下的指标进行比较,其相对误差<1%,表明基于SIS的无燃机排气流量测点的机组在线性能计算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在线性能计算 SIS 无燃机排气流量测点 热平衡 ISO参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进气冷却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姜周曙 胡亚才 缪盛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受环境气温影响明显,对进口空气(进气)进行冷却,可提高输出功率。介绍了一种两种工况交替运行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在进气温度高、投用进气冷却工况时,能有效增加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在进气温度...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受环境气温影响明显,对进口空气(进气)进行冷却,可提高输出功率。介绍了一种两种工况交替运行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在进气温度高、投用进气冷却工况时,能有效增加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在进气温度低、投用低压加热器工况时,通过回收烟气余热,增加余热锅炉蒸汽蒸发量,提高汽轮机功率,实现烟气余热的全年回收利用。技术经济分析和初步运行结果表明,该进气冷却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 余热锅炉 进气冷却 制冷 溴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