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L-XGBoost-NBEATSx的小时天然气负荷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邵必林 任萌 田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9,共10页
小时天然气负荷预测受外部特征因素与预测方法的影响,为提高其预测精度并解决其他深度学习类模型或组合模型可解释性差、训练时间过长的问题,在引入“小时影响度”这一新特征因素的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 小时天然气负荷预测受外部特征因素与预测方法的影响,为提高其预测精度并解决其他深度学习类模型或组合模型可解释性差、训练时间过长的问题,在引入“小时影响度”这一新特征因素的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tress,XGBoost)模型与可解释性神经网络模型NBEATSx组合预测的方法;以XGBoost模型作为特征筛选器对特征集数据进行筛选,再将筛选降维后的数据集输入到NBEATSx中训练,提高NBEATSx的训练速度与预测精度;将负荷数据与特征数据经STL(seasonal and 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算法分解为趋势分量、季节分量与残差分量,再分别输入到XGBoost中进行预测,减弱原始数据中的噪音影响;将优化后的NBEATSx与XGBoost模型通过方差倒数法进行组合,得出STL-XGBoost-NBEATSx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小时影响度”这一新特征是小时负荷预测的重要影响因素,STL-XGBoost-NBEATSx模型训练速度有所提高,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与更高的预测准确性,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比其余单一模型平均降低54.20%、63.97%、49.72%,比其余组合模型平均降低24.85%、34.39%、23.41%,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35,能够很好地拟合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负荷预测 小时影响因素 极端梯度提升树 可解释性 NBEATSx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凹凸变换的高阶模糊认知图天然气消费预测
2
作者 王青青 骆正山 +1 位作者 高懿琼 王晓敏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211,I0075-I0081,共13页
为解决高阶模糊认知图难以处理一维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提出基于双凹凸变换的高阶模糊认知图。为增加数据维度,采用特定函数对一维时间序列作凹凸变换,其次为改善高阶模糊认知图非线性表达能力,设计了具有凹凸特征的新传递函数,并结合全国... 为解决高阶模糊认知图难以处理一维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提出基于双凹凸变换的高阶模糊认知图。为增加数据维度,采用特定函数对一维时间序列作凹凸变换,其次为改善高阶模糊认知图非线性表达能力,设计了具有凹凸特征的新传递函数,并结合全国及30个省份的2000—2019年天然气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数据作增维凹凸变换基础上,采用新设计传递函数的高阶模糊认知图和基于传统传递函数的高阶模糊认知图预测结果相比更优,新传递函数适用率高达96.4%;其次将其两者预测结果和ARIMA及GM(1,1)相比,得出所提方法的适用率可达87.1%,进一步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凹凸变换 高阶模糊认知图 天然气消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非线性集成模型的天然气需求预测 被引量:9
3
作者 冯雪 张金锁 +1 位作者 邹绍辉 包乌云毕力格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93,共3页
结合数据特征,文章以RBF神经网络作为非线性集成工具,建立了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发现:(1)非线性集成模型对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测精度最高,稳定性最强。相较而言,非线性集成模型的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最小(2.81%),明... 结合数据特征,文章以RBF神经网络作为非线性集成工具,建立了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发现:(1)非线性集成模型对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测精度最高,稳定性最强。相较而言,非线性集成模型的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最小(2.81%),明显低于单一的ARIMA模型(3.55%)、RBF残差修正后的组合模型(6.78%)和单一的RBF模型(9.00%);(2)非线性集成模型预测2013~20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以年均12.45%的比例增长,这种增速有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 RBF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非线性集成模型 天然气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的中国天然气消费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7
4
作者 柴建 王亚茹 KIN Keung-lai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5-183,共9页
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的绿色能源,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但可再生能源的崛起使得天然气成为过渡能源的选择,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趋势不明晰,因此相关企业及部门需要合理、准确的天然气需求预测模型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 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的绿色能源,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但可再生能源的崛起使得天然气成为过渡能源的选择,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趋势不明晰,因此相关企业及部门需要合理、准确的天然气需求预测模型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性信息。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天然气价格等方面选取影响天然气消费的12个因素。其次,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法构建了一个包含相关文献中常用的6个影响因素的基准模型,针对该模型,围绕影响天然气消费量的各种因素,以逐个添加的方式建立对比模型,从备选模型中选出预测精度最高的对未来天然气消费量进行预测。最后,将BMA模型与ARIMA模型、ETS模型、BVAR模型、逐步回归模型以及等权重加权平均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优的BMA模型包含了涉及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因素、天然气价格、天然气供给六个方面9个影响因素,其预测精度优于对比预测模型,且该模型预测2022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3254.153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模型平均 影响因素 模型选择 情景分析 天然气消费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我国天然气进口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邢文婷 袁琳 张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144,共9页
在“双碳”政策引导下,大力使用低碳、清洁的天然气资源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我国天然气供应主要依赖进口,准确预测天然气进口趋势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曲线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从经济发展、人口、天然气行... 在“双碳”政策引导下,大力使用低碳、清洁的天然气资源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我国天然气供应主要依赖进口,准确预测天然气进口趋势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曲线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从经济发展、人口、天然气行业和能源消费4个方面确定天然气进口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构建多变量灰色GM(1,N)模型、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卷积神经网络(CNN)3种机器学习模型并对2006~2020年我国天然气进口数据进行拟合,对比拟合精度选取最优模型进行预测,以降低预测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曲线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不受指标数量和样本容量限制,按照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构建了天然气进口预测评价指标体系,剔除人为任意性因素的影响,实现预测指标体系的客观性;(2)CNN模型对天然气进口量的时间序列预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3)2021~2026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呈上升趋势,增速下降,2026年天然气进口量突破2000亿立方米,预测结果与当前国内外能源政策导向吻合,最后针对预测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论科学、可靠,可为我国天然气进口及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天然气进口预测 机器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曲线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 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勘探天然气有利地区和新领域探讨(上) 被引量:19
6
作者 罗志立 刘树根 刘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13,共4页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工作 40多年来 ,已取得巨大的成绩 ,有力地支援了四川省和重庆市建设。为保持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 2 1世纪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还必须扩大有利地区和探索新领域。笔者在参与四川盆地“六五”~“九五...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工作 40多年来 ,已取得巨大的成绩 ,有力地支援了四川省和重庆市建设。为保持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 2 1世纪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还必须扩大有利地区和探索新领域。笔者在参与四川盆地“六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基础上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从分析盆地勘探现状、总结天然气地质规律、开拓新领域这一思路 ,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个复杂问题。虽不能提出具体勘探目标 ,但在战略上可供抉择者参考和同行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然气勘探 天然气预测 地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动态发展系数a的新灰色预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9-21,共3页
既有灰色预测模型发展系数a是在满足原始序列模拟误差最小约束下,通过最小二乘法来求解的,当建模系列确定之后,发展系数a即随之确定,而缺乏与外部系统状态的同步变化,这是造成现有灰色模型性能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离散灰色预测... 既有灰色预测模型发展系数a是在满足原始序列模拟误差最小约束下,通过最小二乘法来求解的,当建模系列确定之后,发展系数a即随之确定,而缺乏与外部系统状态的同步变化,这是造成现有灰色模型性能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离散灰色预测模型对发展系数a的动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发展系数a可动态变化的AGM(1,1)预测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进行了模拟及预测,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动态发展系数a的新模型AGM(1,1)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模型 发展系数a 动态性 AGM(1 1)模型 天然气消费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系数和灰色模型的振荡序列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田红丽 李成群 +1 位作者 闫会强 陈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7-561,共5页
针对灰色模型在振荡序列预测中的不足,提出一种组合预测方法。针对时间序列,提出残差相关系数,计算当前训练数据和历史数据段的相关系数。在最相似历史数据段中利用遗传算法对灰色模型参数寻优,将该参数输入灰色模型实现当前预测。将当... 针对灰色模型在振荡序列预测中的不足,提出一种组合预测方法。针对时间序列,提出残差相关系数,计算当前训练数据和历史数据段的相关系数。在最相似历史数据段中利用遗传算法对灰色模型参数寻优,将该参数输入灰色模型实现当前预测。将当前预测结果和相似历史值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基于人工数据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残差相关系数更能有效反映数据间的相似关系。基于天然气价格预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预测结果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序列预测 相关系数 灰色模型 遗传算法 天然气价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双层采样的效果 被引量:40
9
作者 赵琦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6-191,共6页
成都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研究元素基准值及分布特征,构造、农业、环境污染的研究,天然气的预测,pH值的计算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并且判定深层样对研究深部元素分布、构造研究、根深作物发育、天然气预测;浅层样对浅层元素分布、农业... 成都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研究元素基准值及分布特征,构造、农业、环境污染的研究,天然气的预测,pH值的计算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并且判定深层样对研究深部元素分布、构造研究、根深作物发育、天然气预测;浅层样对浅层元素分布、农业地质、环境污染等研究有着特殊的作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其双层采样方法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元素背景 构造地球化学 农业地质 PH值 环境污染 天然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气井产能模拟实验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克明 李农 +3 位作者 刘婷芝 何家欢 余华洁 邹梦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72,共10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突破,所获气藏具有埋藏深、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地层温度高和孔隙压力高等特征。为了准确地预测高温高压气藏单井的气产量、弄清地层条件下气体的流动特征,针对四... 近年来,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突破,所获气藏具有埋藏深、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地层温度高和孔隙压力高等特征。为了准确地预测高温高压气藏单井的气产量、弄清地层条件下气体的流动特征,针对四川盆地西北部(以下简称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和盆地中部上震旦统灯影组碳酸盐岩气藏的地层温度和孔隙压力条件,建立了产能模拟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并且选取上述气藏储层的岩心,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产能模拟实验,进而研究气体的流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所建立的适用于160℃地层温度、100 MPa孔隙压力条件下的产能模拟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预测川西北栖霞组气藏S-1井的天然气无阻流量,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较一致,相对误差仅为2.12%;②以地面克氏渗透率为基础,由产能模拟实验计算得到的单井气产量与现场完井测试气产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以地层克氏渗透率为基础,由产能模拟实验计算得到的单井气产量结果与无阻流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③地层温度和孔隙压力变化对岩石渗透率的影响显著且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明显强于温度敏感性;④进行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和产能模拟实验,需要将岩心样品恢复到地层条件并且进行老化,否则实验结果有可能具有强烈的应力敏感性特征,不能直接用于油气藏工程评价。结论认为,利用钻井取心样品,通过产能模拟实验,可以准确预测高温高压气井产量和无阻流量;同时,利用地面或地层克氏渗透率与单井气产量的关系式,结合气井测试数据,又可以评价地层的克氏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高温高压气井 天然气产量预测 产能模拟实验 渗透率应力敏感性 渗透率温度敏感性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