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大森 杨册 +3 位作者 曾宪军 勾丽敏 姚庆旺 胡童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78-2685,共8页
本文针对常规二维地震探测和传统油气三维地震探测均无法满足水合物高分辨率勘探和矿体精细描述的需求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系统,以及与之匹配的小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和施工技术方法。经过多次海试不断改进优化,最终形... 本文针对常规二维地震探测和传统油气三维地震探测均无法满足水合物高分辨率勘探和矿体精细描述的需求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系统,以及与之匹配的小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和施工技术方法。经过多次海试不断改进优化,最终形成一套满足深水浅层水合物矿体高精度、高分辨率成像需求的天然气水合物小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并在生产工区完成满覆盖50 km^(2)的三维地震采集作业。该技术采集数据质量高,具有更高的空间采样率,叠加剖面在横向、纵向分辨率上相对常规三维地震都有显著提升,在300 m以浅地层细节刻画能力更强,成像清晰度优。该技术的研发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核心技术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高精度小三维地震勘探系统 清晰成像 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查地球化学方法适用于勘查天然气水合物的依据 被引量:21
2
作者 牛滨华 孙春岩 +4 位作者 苏新 赵克斌 吴能友 李佳 王宏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6,共6页
人们一直关注勘查地球化学(即化探)方法能否适用于以固体形式赋存于孔隙沉积地层中的水合物介质。从水合物地质学和水合物勘探地震学提供的烃类物质微渗漏的事实、水合物化探自身理论和国际ODP204航次水合物钻井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人们一直关注勘查地球化学(即化探)方法能否适用于以固体形式赋存于孔隙沉积地层中的水合物介质。从水合物地质学和水合物勘探地震学提供的烃类物质微渗漏的事实、水合物化探自身理论和国际ODP204航次水合物钻井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以及南海水合物研究区的化探实践 3个方面探讨并阐述了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在水合物勘查中的适用性, 化探方法能够从海底沉积物的痕量化学组分的分布上追踪水合物存在的有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地球化学方法 烃类物质微渗漏 天然气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识别与实验技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魏伟 张金华 +3 位作者 孙爱 吝文 王莉 胡旭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125,共3页
自然界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于海洋陆棚与斜坡区域以及陆上永久冻土带,而在自然界中如何勘查识别水合物并掌握其属性显得极其重要。为此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资源分布,探讨了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的勘查识别技术。其中,地... 自然界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于海洋陆棚与斜坡区域以及陆上永久冻土带,而在自然界中如何勘查识别水合物并掌握其属性显得极其重要。为此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资源分布,探讨了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的勘查识别技术。其中,地球物理识别及地球化学识别技术占据主导地位,似海底反射层(BSR)、振幅空白反射带以及烃类异常等特征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有着较好的指示作用;模拟实验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基础技术之一。加强勘查识别技术和实验技术的研究,对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规律、物理、化学性质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勘查识别 资源分布 BSR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实验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木里三露天井田煤系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与勘查开发建议 被引量:7
4
作者 曹代勇 秦荣芳 +3 位作者 王安民 陈利敏 李靖 魏迎春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101,共10页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能量密度巨大、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是常规油气资源的潜力巨大的一种替代能源。青海木里地区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是该区含煤岩系的充足气源和高寒山区适宜...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能量密度巨大、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是常规油气资源的潜力巨大的一种替代能源。青海木里地区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是该区含煤岩系的充足气源和高寒山区适宜的水合物稳定带耦合作用的结果。将赋存在煤系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定义为煤系天然气水合物,并将其纳入煤系非常规天然气范畴。为查明其与含煤岩系的密切联系和成矿专属性,探讨煤系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条件,提出勘查开发建议。研究表明:三露天井田煤系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兼具煤型气与油型气特征,富集层位集中在温压稳定带的中侏罗统江仓组上段,储集层类型及所占比例依次为“裂隙型”65.22%、“裂隙+孔隙型”26.08%、“孔隙型”8.70%。根据现今构造格局,三露天井田被划分为8个区块,其中,以逆断层发育为主、低地层倾角及中-低等断裂密度发育程度的M_(1)、S_(1)和S_(2)区块为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富集区。建立了三露天井田煤系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即叠瓦扇式构造与冻土带封堵型,混源充注、短距运移、构造圈闭是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因素。最后,以研究区煤系天然气水合物为实例,总结了陆域煤系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特点,提出了我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的调查、勘查、开采3个阶段,指出煤系气共探合采是煤系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模式 勘查开发 非常规天然气 木里三露天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理论研究及其对青南多年冻土区水合物勘查的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进寿 郑有业 +4 位作者 黄朝晖 陈静 胡道功 卢振权 何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9-147,共9页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未来开发潜力最大的非常规清洁能源而备受各国政府青睐,目前国内外对陆域水合物形成条件的研究集中于4个重点方向:温度-压力、气源、气体运移及水合物的圈闭,大量的研究表明最为直接的条件为温度-压力和气源,...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未来开发潜力最大的非常规清洁能源而备受各国政府青睐,目前国内外对陆域水合物形成条件的研究集中于4个重点方向:温度-压力、气源、气体运移及水合物的圈闭,大量的研究表明最为直接的条件为温度-压力和气源,而圈闭则决定水合物的成藏规模。同时水合物的形成机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依据陆域水合物形成的温压条件而做出的理论预测曾成功地指导了祁连山冻土区水合物的发现。然而,地处海拔4 600多米的北羌塘青南冻土区有着比祁连山水合物产出地更佳的水合物形成条件,但至今未获得找矿成果突破,还存在二叠系烃源岩中有机质的沉积环境不明、气体成因不清及烃源岩综合评价缺乏标准等诸多问题。对国内外在水合物形成条件等方面进展的总结将给青南地区今后水合物勘查诸多有益的启示,如冻土厚度及类型、烃气成因、断层、圈闭和储层等因素对水合物形成及成藏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形成条件 多年冻土区 青南 勘查 综述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瑞玲 孙忠军 张富贵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4期20-24,34,共6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透明的冰状结晶体,是一种新型非常规能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勘探领域和良好的勘探前景。文中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和环境效应进行了归纳总结,勘探技术包括地震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地...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透明的冰状结晶体,是一种新型非常规能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勘探领域和良好的勘探前景。文中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和环境效应进行了归纳总结,勘探技术包括地震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和其它方法(直接钻孔法、地形地貌识别标志法),环境效应包括引发海底滑塌、加剧温室效应及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并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及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作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勘查技术 环境效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及地球化学勘查 被引量:29
7
作者 吴自成 吕新彪 王造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4,共6页
高原冻土带是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保存的潜在源区。对青藏高原西大滩—安多长达556km的多年冻土区烃类有机地球化学剖面的测量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的酸解氢、酸解甲烷、酸解乙烷、酸解丙烷和热释汞异常明显,其异常下限远高于背景值,其中酸... 高原冻土带是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保存的潜在源区。对青藏高原西大滩—安多长达556km的多年冻土区烃类有机地球化学剖面的测量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的酸解氢、酸解甲烷、酸解乙烷、酸解丙烷和热释汞异常明显,其异常下限远高于背景值,其中酸解甲烷的背景值为395.54μL/kg,异常下限为883.84μL/kg,可见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具有很好的远景。通过统计学分析和综合地球化学对比分析,指出烃类“负异常”是地下赋存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标志。据此初步建立了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天然气水合物 有机地球化学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佟 王庆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29,60,共4页
针对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勘查技术发展与现状的分析,在对青海木里煤田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基础上,采用现场实践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常规测井参数和简易测温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测井参数对冻土层... 针对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勘查技术发展与现状的分析,在对青海木里煤田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基础上,采用现场实践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常规测井参数和简易测温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测井参数对冻土层综合解释是可行的,该成果成功应用于木里煤田全区,发现了疑似天然气水合物的钻孔数和疑似天然气水合物的层数;理论分析发现简易测温方法所测温度与实际存在误差,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相结合得出了误差修正值为20 m,精确地计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际埋深,并绘制出疑似天然气水合物单孔累计厚度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 勘查技术 木里煤田 常规测井参数 简易测温 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相关技术集成研发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赵铁虎 齐君 +1 位作者 胡刚 张剑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21世纪新型潜在能源,在新一轮地质调查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跟踪国外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前沿技术,结合我国实际勘查需求,在对声学深拖探测系统、可控源海洋电磁探测技术、现场检测及原...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21世纪新型潜在能源,在新一轮地质调查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跟踪国外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前沿技术,结合我国实际勘查需求,在对声学深拖探测系统、可控源海洋电磁探测技术、现场检测及原位监测等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应的研发工作,重点介绍了各技术装备研发工作进展及目前取得的阶段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勘查技术 研发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勘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杨 夏斌 +2 位作者 张晓磊 郭峰 施秋华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6期27-34,共8页
天然气水合物属于一种特殊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资源潜力巨大,不仅是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替代物,亦是一种新型的低碳绿色高效能源。根据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及分布富集规律,深入剖析了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地球化... 天然气水合物属于一种特殊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资源潜力巨大,不仅是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替代物,亦是一种新型的低碳绿色高效能源。根据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及分布富集规律,深入剖析了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与气源构成特点,全面总结了世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方法和研究进展。同时,亦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成果与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成因类型 形成条件 勘查研究进展 资源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在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应用简介——以“布莱克海隆”海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尊礼 凌洪飞 +2 位作者 蒋少涌 杨竞红 倪培 《海洋地质动态》 2003年第2期28-32,共5页
介绍了国外在布莱克海隆 (包括ODP 1 6 4航次 994、995、997站位 )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过程中应用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实例 ;通过对这 3个站位样品的甲烷、CO2 、DIC(dissolvedinorganiccarbon)、有机碳以及自生碳酸盐的δ1 3C分析 ,指出... 介绍了国外在布莱克海隆 (包括ODP 1 6 4航次 994、995、997站位 )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过程中应用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实例 ;通过对这 3个站位样品的甲烷、CO2 、DIC(dissolvedinorganiccarbon)、有机碳以及自生碳酸盐的δ1 3C分析 ,指出浅部 (0~ 30m)甲烷和DIC的δ1 3C值随深度迅速降低又迅速升高的变化可以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化学指标。 994站位孔隙水δ1 8O值随深度从 0 30‰下降到 -0 37‰ ;氢同位素δD随深度略有下降 (从 1 1‰到 -1 2‰ ) ,这与水合物形成时氢氧重同位素相对富集于固相有关 ,表明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 997站位δ37Cl从海底沉积物表层以下 30m处为接近海水的最大值 0 ,至钻孔底 746 85m处降为 -3 6 8‰ ,可能也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查 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同位素 布莱克海隆 有机碳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道距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新技术助力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桂京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期70-70,共1页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小道距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项目圆满完成了野外资料采集工作,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为今后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再添关键技术支撑。随着我...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小道距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项目圆满完成了野外资料采集工作,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为今后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再添关键技术支撑。随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常规的二维地震探测精度已无法满足精细刻画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资源勘查 地震探测 高分辨率 三维 道距 新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及研究进展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31
13
作者 何家雄 钟灿鸣 +5 位作者 姚永坚 阎贫 王彦林 万志峰 关雎 张金峰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2期1-14,共14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和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与进展。迄今为止,通过勘查评价已在南海北部圈定了两大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带及三大富集区,先后勘探发现了3个超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天然气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和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与进展。迄今为止,通过勘查评价已在南海北部圈定了两大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带及三大富集区,先后勘探发现了3个超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同时,通过2017年和2020年2次探索性试采均获得了产气总量及日均产气量超世界新记录,而且攻克了深水海底浅表层未成岩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实现了由"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和突破。然而,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这一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天然气水合物成因成藏类型与气源供给及产出赋存特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勘查试采技术方法优化创新与商业化产能目标的实现,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可持续滚动勘探开发的战略选区及其资源/储量接替等,因此,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工程项目工作仍然非常艰巨且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勘查评价方法 钻探试采技术 成藏系统 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研发项目近况简介
14
作者 赵铁虎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6期78-78,共1页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研发"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工程所属子项目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现场检测移动实验室建设、3 000m级声学深拖系统、海洋CSEM...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研发"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工程所属子项目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现场检测移动实验室建设、3 000m级声学深拖系统、海洋CSEM系统、海底环境原位监测系统、高分辨率小三维多道地震探测系统以及资源评价等技术的研发与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勘查技术 深拖系统 海洋地质研究 地质调查 资源勘查工程 地震探测 资源评价 中国海洋大学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区天然气水合物精细速度建模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薛花 杜民 +3 位作者 文鹏飞 张如伟 徐云霞 陈玺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7期8-17,共10页
底辟、高角度的断裂、滑塌等构造在南海神狐海域广泛发育,它们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为了提高试采区内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尤其是断层及断裂结构的成像精度,开展了一套专门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精... 底辟、高角度的断裂、滑塌等构造在南海神狐海域广泛发育,它们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为了提高试采区内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尤其是断层及断裂结构的成像精度,开展了一套专门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精细速度模型构建方法,初始速度模型建立以CVI约束速度反演为基础,通过时间偏移域内剩余速度分析与拾取方法进行初始速度模型优化,采用基于层速度的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来提高信噪比,在初始速度模型优化的基础之上,以剩余曲率法为基础的层析速度反演来完成深度域层速度的迭代与更新,最后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实现试采区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地震成像。通过对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区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BSR的连续性更好;波组特征更加明显,同相轴连续性增强,利于解释人员进行层序划分;复杂构造成像清晰,有明显的强反射特征,底辟构造成像清晰;浅层小断层更加清楚,层间反射清晰,大断面归位合理,细节更清楚;能为新的成藏模式及现场钻井风险提示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区 天然气水合物 精细速度模型构建 CVI约束速度反演 层析速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发展建议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洪瑾 姜文利 +4 位作者 李登华 赵凯 郑志红 高阳 姜航 《中国矿业》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系统将持续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能,理清“双碳”背景下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发展方向对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天然气水合...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系统将持续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能,理清“双碳”背景下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发展方向对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天然气水合物在碳循环中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梳理了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研究和勘查开采现状,剖析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天然气水合物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研究表明,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双重环境效应,世界多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理论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我国后来居上、持续突破,但在勘查开采理论技术研究、碳封存应用、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亟需在多学科联合攻关团队建设、加强勘查开采力度、环境风险监测防控及国际合作、与“双碳”目标并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发展规划与配套管理政策等方面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碳中和 碳达峰 碳封存 碳循环 环境效应 勘查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细表征及勘探方向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鸣 孙殿强 +2 位作者 吴进波 王彬 曲长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5,共12页
探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发育情况及水合物的主要勘探靶区。利用随钻测井数据,尤其是高分辨率随钻成像测井数据对水合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区域资料分析了水合物的主要勘探方向。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合... 探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发育情况及水合物的主要勘探靶区。利用随钻测井数据,尤其是高分辨率随钻成像测井数据对水合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区域资料分析了水合物的主要勘探方向。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合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深层油气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高电阻率、快声波速度及低核磁孔隙度。结合高分辨率随钻成像技术,确定了水合物的宏观赋存状态有两种,分别是分散状水合物及薄层状水合物,这两种水合物均具有一定非均质性,但分散状水合物饱和度更高,水合物的微观赋存状态主要包括孔隙填充型及骨架支撑型。水合物储层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压实程度弱,因此储层孔隙度高,较细的颗粒及水合物填充孔隙的特征造成水合物储层渗透率低。研究区沉积环境较为稳定,钻井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及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相态的变化造成水合物层段发育变形层理;微断层和裂缝作为液体和气体的疏导通道,沟通了底部气源及浅层水合物稳定带,诱导缝指示现今最大水平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研究区东南方向气烟囱附近的钻井水合物厚度大且饱和度高,应为水合物勘探的主要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随钻成像测井 精细表征 勘探方向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发展对我国加快推进其产业化的启示 被引量:13
18
作者 沙志彬 许振强 +4 位作者 王平康 梁金强 万晓明 王力峰 苏丕波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8期1-10,共10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尚未开发的储量巨大的一种新能源。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蕴藏的天然气资源总量约为2.1×1016 m3,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2倍,主要分布于世界深水海域和永久... 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尚未开发的储量巨大的一种新能源。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蕴藏的天然气资源总量约为2.1×1016 m3,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2倍,主要分布于世界深水海域和永久冻土带中。随着中国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世人的关注与重视,但如何安全、经济、高效开采这种新能源,仍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笔者从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勘查试采现状入手,分析其开发利用趋势,系统梳理存在问题,提出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产业化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勘查 试采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水合物相变与渗流机理: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0
19
作者 秦绪文 陆程 +1 位作者 王平康 梁前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9-769,共21页
【研究目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于2017年、2020年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实施两轮水合物试采,创造了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日均产气量最高等多项世界纪录,了解和掌握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相变与渗流机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 【研究目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于2017年、2020年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实施两轮水合物试采,创造了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日均产气量最高等多项世界纪录,了解和掌握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相变与渗流机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该类型水合物分解机理、产出规律、增产机制等,可为中国海域水合物资源规模高效开采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于两轮试采实践,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储层结构表征、水合物相变、多相渗流与增渗、产能模拟与调控是制约水合物分解产气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南海水合物相变具有分解温度低,易在储层内形成二次水合物等特点,是由渗流场-应力场-温度场-化学场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多相渗流作用主要受控于未固结储层的物性特征、水合物相变、开采方式等多元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甲烷吸附性、绝对渗透率易突变、气相流动能力弱等特点;围绕南海水合物长期、稳定、高效开采目标,需要在初始储层改造基础上,通过实施储层二次改造,进一步优化提高储层渗流能力,实现增渗扩产目的。【结论】随着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还需要着力解决大规模长时间产气过程中温度压力微观变化及物质能源交换响应机制以及水合物高效分解、二次生成边界条件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泥质粉砂储层 水合物相变 渗流机理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工程 南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似海底反射层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伟 梁金强 +5 位作者 苏丕波 王力峰 林霖 黄伟 尉建功 梁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42,共14页
双BSR已成为国际水合物研究的新热点,其在水合物成藏机制、分布富集规律及水合物钻采站位优选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国际上对双BSR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双BSR的识别、成因机制及其与水合物成藏关系的研究几个方面,但存在双BSR的识别方法和技... 双BSR已成为国际水合物研究的新热点,其在水合物成藏机制、分布富集规律及水合物钻采站位优选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国际上对双BSR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双BSR的识别、成因机制及其与水合物成藏关系的研究几个方面,但存在双BSR的识别方法和技术有限,双BSR形成机制不明及保存机理不清等诸多难题,尤其是将双BSR与水合物-游离气体系统一起来开展水合物动态成藏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南海海域已发现双BSR存在的证据,然而研究程度极低且严重滞后,亟需开展双BSR识别与刻画,双BSR成因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双BSR形成变化与水合物动态成藏关系及双BSR对多类型水合物勘探开发影响等方面的研究。阐明双BSR与水合物动态成藏关系并建立动态演化的水合物-天然气体系模式,为深入研究双BSR及水合物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及其地质历史中的演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亦可深化水合物成藏理论研究并推进水合物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双BSR 游离气 成藏机制 勘探开发 研究进展 油气勘查工程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