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北地区天井山古隆起规模微生物岩储层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辛勇光 王兴志 +6 位作者 唐青松 田瀚 张豪 徐亮 冯庆付 尹宏 王旭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9,共7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江油—剑阁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发育厚层微生物岩储层,但该储层发育的地质背景不清楚、对于主控因素的认识也存在着分歧。为了弄清该区规模储层发育区、指导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 四川盆地西北部江油—剑阁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发育厚层微生物岩储层,但该储层发育的地质背景不清楚、对于主控因素的认识也存在着分歧。为了弄清该区规模储层发育区、指导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在分析川西北地区天井山古隆起南段雷口坡组三段三亚段(以下简称雷三~3亚段)微生物岩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评价了天井山古隆起对微生物岩储层规模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天井山古隆起区雷三~3亚段微生物岩储层岩性以藻屑云岩和藻纹层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藻黏结格架间溶孔、粒间和粒内溶孔、鸟眼孔、晶间溶孔以及裂缝;②古隆起区发育规模微生物岩储层,储层厚度介于20~70 m,面积约1×10~4 km^2;③古隆起区发育规模储层主要是因其有利于微生物岩、准同生岩溶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的发育。结论认为,天井山古隆起区有利于微生物岩储层发育并能形成规模储层,是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值得关注的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井山古隆起 中三叠世雷三~3时期 规模储集层 微生物岩 准同生岩溶作用 表生岩溶作用 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