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东南盆地深水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奎 宋瑞有 +5 位作者 韩光明 徐涛 郑飞 何燕 窦婧瑛 詹冶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70,共12页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区存在着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高,部分天然气探明、控制地质储量难以动用等问题。为了破解上述难题、推动该区深水气田的有效勘探开发,基于气藏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该区深水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目标搜索、...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区存在着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高,部分天然气探明、控制地质储量难以动用等问题。为了破解上述难题、推动该区深水气田的有效勘探开发,基于气藏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该区深水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目标搜索、目标评价和目标钻探等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目标搜索技术不仅包括区域规律指导的“区带潜力目标搜索技术”,而且还在目标评价、随钻跟踪过程中形成了“目标评价过程搜索技术”和“随钻跟踪过程搜索技术”,共搜索优选出潜力目标17个,落实潜在天然气资源量近1600×10^8 m^3;②目标评价技术借助于多种技术手段,对选出的潜力目标开展了圈闭、沉积储层、成藏条件、资源量预测、开发方案和井位部署等研究,优选出L17气田块4、L18气田L18-4构造、L25气田L25W构造等进行实施;③目标钻探技术能够通过开发评价井勘探模式、开发模式等灵活的钻探模式升级控制储量、实现增储上产,所实施的4口井均获得了成功,钻遇厚度为130 m的气层,加快了气田开发的进程。结论认为,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既可以明确该区主要含气层系的天然气成藏规律,又可以缩短天然气勘探开发周期、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中央峡谷深水区 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 目标搜索技术 目标评价技术 目标钻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开发企业产运销一体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志刚 张吉军 苟建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具有不容易储存和运输方式单一的典型特点。严重依赖于管线运输使得天然气产运销各环节必须协调一致、同步发展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结合天然气各业务环节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多层次的天然气开发企业产运销一体化协调发...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具有不容易储存和运输方式单一的典型特点。严重依赖于管线运输使得天然气产运销各环节必须协调一致、同步发展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结合天然气各业务环节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多层次的天然气开发企业产运销一体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天然气开发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规范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开发企业 天然气产运销一体化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油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平台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倚 侯明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215,共10页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涉及数据类型多、专业知识领域多,常规处理解释工作需借助大量不同的专业软件,工作流程复杂,在油气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如何使不同专业、单位开展有效的协同研究成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结合海上油气勘探开...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涉及数据类型多、专业知识领域多,常规处理解释工作需借助大量不同的专业软件,工作流程复杂,在油气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如何使不同专业、单位开展有效的协同研究成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结合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特点,设计研发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关键技术及系统平台。首先围绕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平台建设目标,提出数据支持、工具支持和协同研究场景3方面建设内容,以及低代码配置化应用构建、油气专业软件数据交换和石油大数据与AI智能应用技术3类关键技术;其次开展了海上协同平台搭建技术研究,包括研究数据应用整合与共享、专业软件与平台基础数据交换、各类型研究辅助工具研发、低代码配置构建协同研究场景建设等功能模块;最后,在南海北部白云凹陷深水区开展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协同研究技术成果有助于实现勘探开发综合研究跨专业、跨单位的一体化协同研究,资料收集工作时间由原来的数天缩短至几分钟,研究工作综合效率提升了2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海上勘探开发数据应用质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本文作为中国海油数智化转型的阶段性成果,可为对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协同研究技术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油 勘探开发一体化 协同研究 平台搭建 数据资源 数据交换 低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70年来的重大进展 被引量:76
4
作者 戴金星 秦胜飞 +4 位作者 胡国艺 倪云燕 甘利灯 黄士鹏 洪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7-1046,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从贫气国跃升为世界第6产气大国。1949年中国年产气为1117×10^4 m^3、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85×10^8 m^3,人均年用气量和储量分别为0.0206 m^3和0.7107 m^3。至2018年,人年均国产气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从贫气国跃升为世界第6产气大国。1949年中国年产气为1117×10^4 m^3、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85×10^8 m^3,人均年用气量和储量分别为0.0206 m^3和0.7107 m^3。至2018年,人年均国产气114.8576 m^3,人均国内储量12011.08 m^3,70年内人年均国产气量和国内储量分别增加5575倍和16900倍。勘探开发大气田是快速发展天然气工业的主要途径。中国目前已发现大气田共72个,主要分布在四川(25个)、鄂尔多斯(13个)和塔里木(10个)3个盆地,2018年这3个盆地大气田共产气1039.26×10^8 m^3,占中国总产气量65%,至2018年底72个大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24504×10^8 m^3,占全国天然气储量16.7×10^12 m^3的75%。天然气新理论推动中国天然气工业更好更快发展,1979年以来煤成气新理论助力中国大批以煤系为主要烃源岩的气田的发现,2018年煤成气大气田产量分别占中国产气量和大气田产气量的50.93%和75.47%。页岩气理论推动下,本世纪发现涪陵、长宁、威远和威荣页岩气田,2018年已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10455.67×10^8 m^3,年产气108.8×10^8 m^3,昭示了中国页岩气有较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煤成气 页岩气 产量 储量 勘探开发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物探技术需求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张研 董世泰 王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松辽盆地、柴达木盆地、渤海湾盆地等的天然气勘探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初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将资源优... 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松辽盆地、柴达木盆地、渤海湾盆地等的天然气勘探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初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我国天然气主要储集层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三大岩石类型。碎屑岩储层特征表现为我国中部丘陵地区的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以及西部复杂高陡构造的孔隙砂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储层普遍埋藏较深,非均质性强,缝洞单元难以刻画。因此,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优先发展碎屑岩气藏检测勘探技术,强化地震岩石物理等基础研究,加快碳酸盐岩、火山岩气藏检测技术攻关。同时开展高密度、多波地震勘探等前沿技术研究,为定量评价和产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勘探 开发 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 被引量:29
6
作者 车长波 杨虎林 +2 位作者 李玉喜 刘成林 朱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果,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量达35.03×1012m3,其中可采资源量为22.03×1012m3,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等9个盆地。通过对中国天然气资... 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果,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量达35.03×1012m3,其中可采资源量为22.03×1012m3,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等9个盆地。通过对中国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和资源潜力的深入剖析,预测了中国天然气储量和产量未来的增长趋势:2030年前,中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均探明天然气4500×108m3;天然气产量将快速上升,预计2010年将达到1000×108m3,2020年接近2 000×108m3,2030年达到2500×108m3。进而指出了我国天然气的主要勘探领域是中西部叠合盆地的前陆和克拉通古隆起、渤海湾和松辽盆地的深层以及海域盆地,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东缘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建议: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适当提高天然气价格、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持续开展资源动态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资源潜力 储量 产量 勘探 开发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60年的重大进展 被引量:39
7
作者 戴金星 黄士鹏 +1 位作者 刘岩 廖凤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9-698,共10页
通过对1949年到2009年60年来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增长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煤成气理论的意义和勘探成就,梳理了大气田的勘探开发成果和意义。研究认为6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储量上从贫气国跃为世界前列国。1... 通过对1949年到2009年60年来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增长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煤成气理论的意义和勘探成就,梳理了大气田的勘探开发成果和意义。研究认为6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储量上从贫气国跃为世界前列国。1949年中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只有3.85×108m3,2009年超过了7×1012m3。2)天然气年产量跃为世界第七。194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只有1117×104m3,2009年则达852×108m3。3)煤成气理论推进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1979年中国煤成气理论的出现,开辟了天然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使指导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发展为"二元论"。4)勘探开发大气田是快速发展中国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途径。至2009年底中国共发现44个大气田,大气田总储量占全国的80.5%,天然气年产量占全国的66.4%。60年间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勘探开发 天然气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4
8
作者 谷团 马德胜 +1 位作者 陈淑凤 闵忠顺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4期78-82,共5页
在经历30多年的辉煌以后,辽河油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已经面临严重的局面: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主力产气区进入开发末期,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对“十一.五”期间辽河油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方向和目标进行的初步分析,认为从“主力含气层”转向... 在经历30多年的辉煌以后,辽河油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已经面临严重的局面: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主力产气区进入开发末期,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对“十一.五”期间辽河油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方向和目标进行的初步分析,认为从“主力含气层”转向“非主力含气层”、从陆上转向滩海、从整装常规气藏转向隐蔽与特殊气藏、注重老区挖潜和积极开辟有效资源接替区是辽河油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出路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勘探开发 现状 对策 辽河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平康 祝有海 +2 位作者 赵越 刘建民 张旭辉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2-514,共13页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南北极大陆及其毗邻海域的沉积物(岩)中,与广泛分布的永久冻土带密切相关,资源潜力巨大。极地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类型主要为富砂沉积物储层,能提供天然气水合物高浓度聚集所需的储集渗透性,最可能实现远景勘探和商...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南北极大陆及其毗邻海域的沉积物(岩)中,与广泛分布的永久冻土带密切相关,资源潜力巨大。极地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类型主要为富砂沉积物储层,能提供天然气水合物高浓度聚集所需的储集渗透性,最可能实现远景勘探和商业利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和航道开通,北极地区蕴藏的丰富资源都将从潜在利益变成现实利益,各国的权益纷争也将愈演愈烈。本文综述了极地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现状和相关国家的水合物开发政策,依据中国海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现状,提出了中国参与极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和途径,为中国极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极地 勘探开发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一体化在涪陵页岩气示范区立体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0
作者 包汉勇 梁榜 +3 位作者 郑爱维 肖佳林 刘超 刘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8,共11页
四川盆地涪陵海相页岩气区具有不同于北美页岩气区的地质条件,很难直接采用北美大规模、高密度、连片化布井的开发模式。针对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下部气层一次井网开发后剩余资源精细刻画难度大、剩余资源动用率低和提高老井最终技术... 四川盆地涪陵海相页岩气区具有不同于北美页岩气区的地质条件,很难直接采用北美大规模、高密度、连片化布井的开发模式。针对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下部气层一次井网开发后剩余资源精细刻画难度大、剩余资源动用率低和提高老井最终技术可采储量(EUR)技术不完善等难题,提出了适用于涪陵海相页岩气立体开发特点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在页岩气立体开发方案实施过程中,对剩余气分布、钻完井、压裂和生产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建立地模数模一体化储量动用评价技术、立体开发调整井位一体化优化技术和钻井、完井配套工艺一体化实施技术,形成了一套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系列,有效指导了涪陵海相页岩气高效立体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气 五峰组—龙马溪组 地质工程一体化 储量动用程度 立体勘探开发 涪陵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开发 被引量:15
11
作者 卢海平 张庆玉 +3 位作者 赵春红 李景瑞 董红琪 巴俊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98-401,共4页
煤层气和页岩气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藏。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三者在成藏特征、成藏机理和勘探开发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对比分析表明,常规天然气藏需要有生、储、盖的合理组合,勘探开发技术成熟,工艺较简单,生产周期一般较... 煤层气和页岩气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藏。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三者在成藏特征、成藏机理和勘探开发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对比分析表明,常规天然气藏需要有生、储、盖的合理组合,勘探开发技术成熟,工艺较简单,生产周期一般较段;煤层气、页岩气气藏表现为自生、自储、自保的特征,煤层气藏为吸附成藏机理,页岩气藏自身构成了从吸附聚集、膨胀造隙富集到活塞式推进或置换式运移的机理。煤层气勘探开发较常规页岩气复杂,初期产量低,但生产周期长;页岩气主要采用水平井和压裂技术开采,开采周期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煤层气 页岩气 成藏特征 成藏机理 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周怀阳 彭晓彤 叶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3,共4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开发价值的海洋新型能源矿产。近 30年来 ,各国相继开展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发技术的研究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技术日趋成熟 ,而开发技术基本上还都处于实验阶段。与国外正在形成的天然气水合...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开发价值的海洋新型能源矿产。近 30年来 ,各国相继开展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发技术的研究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技术日趋成熟 ,而开发技术基本上还都处于实验阶段。与国外正在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热潮相比 ,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勘探技术 开发技术 海洋新型能源矿产 地球化学方法 地震勘探 标型矿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十三五”发展方向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杨华 刘新社 +2 位作者 黄道军 兰义飞 王少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共14页
2013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2015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达到375×108 m^3。为了持续稳产和提质增效,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成果,... 2013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2015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达到375×108 m^3。为了持续稳产和提质增效,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成果,分析了天然气发展的有利条件:1天然气资源丰富;2勘探开发主体技术日趋成熟;3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4天然气市场需求潜力大。然后梳理了长庆油田天然气发展所面临的挑战:1资源劣质化趋势明显;2已开发气田稳产能力减弱;3低产井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多;4天然气市场供需矛盾显现。进而指出了"十三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1天然气勘探围绕上古生界致密气、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新区新领域3个层次展开,实现天然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及勘探领域的有序接替;2合理进行开发规划,重点做好老气田稳产工作,提高致密气采收率,加强新区产能建设,实现长庆气区天然气年产量稳中有升;3预计到"十三五"末,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400×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天然气产量 大气区 勘探开发技术 面临挑战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孔志平 吴震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孔志平吴震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世界天然气工业在近20年中发展迅速,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中所占份额从50年代初的97%已上升到目前的238%...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孔志平吴震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世界天然气工业在近20年中发展迅速,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中所占份额从50年代初的97%已上升到目前的238%。专家们普遍预测,21世纪中叶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工业 天然气勘探开发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单位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金华 姚泾利 +1 位作者 惠潇 杜金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4期76-80,共5页
论述了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全面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运作方式,发挥专业互补的技术优势,按照勘探向后延伸、评价积极跟进、开发快速建产的思路指导科研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勘探开发效益。通过井位部署、生产支撑、地质研究、信息共享4个... 论述了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全面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运作方式,发挥专业互补的技术优势,按照勘探向后延伸、评价积极跟进、开发快速建产的思路指导科研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勘探开发效益。通过井位部署、生产支撑、地质研究、信息共享4个方面的一体化工作,加快了规模建产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应了油田快速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勘探开发 一体化 科研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旻海 青红 +1 位作者 徐境 徐红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文章针对目前油气行业经济评价领域普遍存在的不顾实际照搬经济评价规范的现象 ,通过多个天然气开发实例说明经济评价必须符合项目运行规律的重要性 ,并提出评价范围的界定应符合项目的运行特点 ,已发生投资的计入与否应取决于项目的评... 文章针对目前油气行业经济评价领域普遍存在的不顾实际照搬经济评价规范的现象 ,通过多个天然气开发实例说明经济评价必须符合项目运行规律的重要性 ,并提出评价范围的界定应符合项目的运行特点 ,已发生投资的计入与否应取决于项目的评价目的 ,流动资金及折旧起始年的确定应与生产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同时 ,文章还对规划方案不易进行经济评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投入与产出的不匹配是导致规划方案长期以来不能被合理评价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勘探 开发项目 经济评价方法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价是促进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并合理使用的杠杆 被引量:6
17
作者 夏晓莉 许鹏 何素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7-120,共4页
通过研究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发展与天然气价格、投资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天然气产业形势,提出了加快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建议:一是结合《天然气利用政策》,遏制不合理的用气需求;二是理顺不同用气类型间的天然气比价关系;三是积极推进天然气... 通过研究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发展与天然气价格、投资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天然气产业形势,提出了加快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建议:一是结合《天然气利用政策》,遏制不合理的用气需求;二是理顺不同用气类型间的天然气比价关系;三是积极推进天然气能量计价;四是适当提高川渝地区管输费率,确保天然气安全供应;五是逐步实现天然气市场定价。希望通过论述,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争取机会,使其有能力发现并开采更多的天然气资源,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保障供给,并通过价格的调节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价格 改革 四川盆地 勘探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开发战略研讨 被引量:16
18
作者 安凤山 王信 叶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1,共5页
川西坳陷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量结构表明,深层须家河组潜力大,目前探明率尚低,存在较大的勘探空间。此外,龙门山前缘彭灌飞来峰地区和川西坳陷东坡地区,都具备形成新勘探领域的地质条件,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针对勘探中存在的“四超”... 川西坳陷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量结构表明,深层须家河组潜力大,目前探明率尚低,存在较大的勘探空间。此外,龙门山前缘彭灌飞来峰地区和川西坳陷东坡地区,都具备形成新勘探领域的地质条件,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针对勘探中存在的“四超”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其中特别就影响勘探成功率最突出的“超晚期构造”问题,结合勘探事实的分析认为,区内基本上属于早期成藏的地质环境,主要圈闭均具非背斜性质,常规的背斜勘探模式已不适用,进而提出了古构造分析和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重要性,深入圈闭研究,其中特别是沉积、成岩圈闭识别与评价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川西坳陷中段 天然气勘探 开发战略 研讨 勘探成功率 层序地层学 资源丰富 地质条件 勘探领域 研究方法 地质环境 勘探模式 构造分析 圈闭识别 资源量 飞来峰 龙门山 高分辨 背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与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景明 李东旭 李小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中国天然气工业正处于大发展的早期阶段。天然气勘探蓬勃发展,天然气开发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新一轮资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92×1012m3,2005年全国天然气... 中国天然气工业正处于大发展的早期阶段。天然气勘探蓬勃发展,天然气开发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新一轮资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92×1012m3,2005年全国天然气总产量已近500×108m3、2006年全国天然气总产量近600×108m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所属区块拥有的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的60%左右;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石油”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3.6×1012m3,200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年产量达440×108m3。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储量仍将大幅度增长,天然气产量还将快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 资源 勘探 开发 储量 产量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油田地质和配套方法研究,发展勘探开发一体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宝文 王永卓 +2 位作者 万新德 苏致新 孙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5期27-32,共6页
2002年以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由于受所处阶段的限制,以及在地质研究、地震资料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衔接上存在问题,储量动用率较低,为此实行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经过几年的努力,迎来了大庆油田探明储量的第3个高峰,积极探索有效开... 2002年以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由于受所处阶段的限制,以及在地质研究、地震资料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衔接上存在问题,储量动用率较低,为此实行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经过几年的努力,迎来了大庆油田探明储量的第3个高峰,积极探索有效开发途经,储量动用率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外围油田有效快速上产,实现了勘探开发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一体化 大庆油田 探明储量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