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燃用天然气制油的氮氧化物排放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楼狄明 李博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377,383,共5页
以一台轿车用直喷式柴油机为试验样机,分别燃用五种不同天然气制油(GTL)掺混比例的混合燃油.研究其总的NOx排放,以及NO,NO2,N2O等氮氧化物主要组分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各GTL混合燃油的NOx排放曲线形态较为接近,低负荷时差异较小,随负... 以一台轿车用直喷式柴油机为试验样机,分别燃用五种不同天然气制油(GTL)掺混比例的混合燃油.研究其总的NOx排放,以及NO,NO2,N2O等氮氧化物主要组分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各GTL混合燃油的NOx排放曲线形态较为接近,低负荷时差异较小,随负荷增加,排放差异增大.NOx排放以NO和NO2为主,各GTL混合燃油的NO排放随着负荷上升而增加,NO在总NOx排放中始终占有最高比例.NO2排放也占有相当比例,在低负荷和高负荷均较低,中间负荷最高,大负荷高温不利于NO2的生成.N2O排放量极低,在低负荷时有一定生成量,中高负荷N2O排放几乎为零,缸内高温不利于N2O排放的生成.随GTL混合比的提高,NOx和NO排放降幅增大,NO2排放有所增加,但总体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制油 氮氧化物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回收天然气制合成油装置弛放气中氢气的流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范瑛琦 贺高红 +3 位作者 阮雪华 李保军 聂飞 周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01-1205,共5页
采用UniSim Design软件对膜法回收天然气制合成油装置弛放气中H_2的流程进行模拟,考察了聚酰亚胺(PI)膜组件的一段回收流程、聚砜(PSf)膜组件的一段和二段回收流程、渗透侧压力对产品H_2纯度、H_2回收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采用UniSim Design软件对膜法回收天然气制合成油装置弛放气中H_2的流程进行模拟,考察了聚酰亚胺(PI)膜组件的一段回收流程、聚砜(PSf)膜组件的一段和二段回收流程、渗透侧压力对产品H_2纯度、H_2回收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弛放气的压力(表压)为3.0 MPa、温度为45℃、流量为1.33×10~5 m^3/h时,在满足回收要求的条件下,PI膜组件的一段回收流程比PSf膜组件回收流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当产品H_2摩尔分数为90.0%~94.0%时,渗透侧压力(表压)应控制在100~150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天然气合成 弛放气 氢气回收 UniSim Design软件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转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沈师孔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9-809,共11页
主要评述了自1995年以来,全球天然气转化利用商业化技术的重大进展,包括合成气生产、天然气制合成油、含氧化合物生产(主要是甲醇和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综述了甲烷脱氢芳构化反应制苯、部分氧化制甲醇、氧化偶联制乙烯的研究进展,并... 主要评述了自1995年以来,全球天然气转化利用商业化技术的重大进展,包括合成气生产、天然气制合成油、含氧化合物生产(主要是甲醇和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综述了甲烷脱氢芳构化反应制苯、部分氧化制甲醇、氧化偶联制乙烯的研究进展,并对发展我国天然气化工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合成气 自热重整 天然气合成 甲醇 甲醇烯烃 二甲醚 脱氢芳构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替代型气制变压器油中流注分叉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4
作者 张浩 李珂 +3 位作者 许红运 王哲铭 周文强 卢武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4-62,共9页
以基于天然气制油技术的异构非环烷基变压器油和传统的环烷基变压器油作为研究对象,在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对25 mm针-板电极结构中的油中流注分叉形态进行了观测。对获取的流注放电图像进行多重分形分析,求取多重分形参量作为流注分叉... 以基于天然气制油技术的异构非环烷基变压器油和传统的环烷基变压器油作为研究对象,在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对25 mm针-板电极结构中的油中流注分叉形态进行了观测。对获取的流注放电图像进行多重分形分析,求取多重分形参量作为流注分叉模式的分类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压低于加速电压时,两种油样中流注分叉过程均可归为侧枝和主枝平稳增长分别占主导的两阶段模型;当外加电压高于加速电压时,环烷基油中流注分叉过程为侧枝平稳增长、主枝平稳增长和跃迁式增长分别占主导的三阶段模型,而气制油中流注分叉过程只包含主枝平稳增长和跃迁式增长两个阶段。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表明,气制油成分较高的电离能导致空间电荷与原生电场的博弈效应减弱是造成其在加速电压下流注分叉模型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制油 流注放电 多重分形 分叉特性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质燃油对公交车道路颗粒排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谭丕强 沈海燕 +1 位作者 胡志远 楼狄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0-346,共7页
以国Ⅳ排放柴油公交车为样车,研究了3种燃油公交车的颗粒数量排放特性.3种燃油分别为纯柴油、B20燃油〔V(生物柴油)∶V(纯柴油)=2∶8〕和G20燃油〔V(天然气制油)∶V(纯柴油)=2∶8〕.结果表明:公交车燃用3种燃油的排气颗粒数量随粒径变... 以国Ⅳ排放柴油公交车为样车,研究了3种燃油公交车的颗粒数量排放特性.3种燃油分别为纯柴油、B20燃油〔V(生物柴油)∶V(纯柴油)=2∶8〕和G20燃油〔V(天然气制油)∶V(纯柴油)=2∶8〕.结果表明:公交车燃用3种燃油的排气颗粒数量随粒径变化均呈双峰对数分布,其中核态颗粒数量峰值粒径均为10.8 nm;聚集态颗粒数量峰值粒径则因燃料差异而不同,其中纯柴油、B20燃油和G20燃油分别为80.6、69.8和60.4 nm.对于不同类型道路,在公交车燃用纯柴油时,其快速路下的排气颗粒数量(7.35×1015km-1)最低,分别比主干道和次干道低47.7%和55.1%.对于不同品质燃油而言,在全程测试线路内,燃用G20燃油的公交车排气颗粒总数量(6.92×1015km-1)最低,较纯柴油和B20燃油分别降低了42.5%和32.4%.其中,G20燃油排气中核态颗粒数量为1.81×1015km-1,较纯柴油和B20燃油分别降低了3.1%和15.4%,而聚集态颗粒数量则分别降低了49.7%和37.0%.表明公交车燃用天然气制油可有效降低颗粒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车 实际道路 生物柴 天然气制油 颗粒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GTL柴油和纯柴油瞬态工况的排放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谭丕强 鲍锡君 +1 位作者 胡志远 楼狄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5-240,共6页
以一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了发动机燃用纯柴油和天然气制油(GTL)时,在恒转矩变转速工况下NOx、HC、CO和颗粒的瞬态排放.结果表明,燃用纯柴油时,随转速升高,NOx瞬态排放持续下降,HC、CO和颗粒数量等瞬态排放大都持续增加.高... 以一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了发动机燃用纯柴油和天然气制油(GTL)时,在恒转矩变转速工况下NOx、HC、CO和颗粒的瞬态排放.结果表明,燃用纯柴油时,随转速升高,NOx瞬态排放持续下降,HC、CO和颗粒数量等瞬态排放大都持续增加.高转矩时不论增转速或者减转速工况,瞬态过程初期的颗粒数量排放都有明显上升.燃用GTL柴油时,不论在高转矩或者低转矩工况下,HC、颗粒数量等瞬态排放都显著低于纯柴油;低转矩工况下CO瞬态排放明显低于纯柴油,NOx瞬态排放略低于纯柴油,而高转矩工况下CO、NOx的瞬态排放与纯柴油基本相当.从瞬态过程来看,低转矩时燃用GTL柴油的HC、CO和颗粒数量等瞬态排放变化趋势与纯柴油差异较大,而高转矩时则基本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制油 瞬态工况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燃用GTL柴油的颗粒数量排放 被引量:1
7
作者 谭丕强 鲍锡君 +1 位作者 胡志远 楼狄明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0期87-91,共5页
以一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了发动机燃用天然气制油(GTL)的排气颗粒数量及粒径分布规律。所用燃油分别为纯柴油、纯GTL柴油以及GTL柴油掺混比为10%,20%的G10、G20燃料。试验工况为最大转矩转速1 500r/min和标定转速2 300r/mi... 以一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了发动机燃用天然气制油(GTL)的排气颗粒数量及粒径分布规律。所用燃油分别为纯柴油、纯GTL柴油以及GTL柴油掺混比为10%,20%的G10、G20燃料。试验工况为最大转矩转速1 500r/min和标定转速2 300r/min的负荷特性试验,负荷百分比分别为10%,25%,50%,75%和100%。结果表明无论燃用柴油,还是GTL柴油或混合燃料,该柴油机排气颗粒数量随粒径变化大都呈现明显的双峰对数分布状态。其排气核态颗粒的峰值粒径在10nm附近,聚集态颗粒峰值集中出现在40~50nm之间。随着GTL柴油配比的增加,各工况下不同粒径的颗粒数量大都持续下降,其中排气核态颗粒数量明显下降,在高速高负荷下更为显著;而聚集态颗粒也较纯柴油有一定的降幅,其中G20和纯GTL柴油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制油 排放 颗粒数量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L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及排放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谭丕强 张同 +1 位作者 胡志远 楼狄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70,共5页
进行了柴油机燃用柴油、天然气制油GTL燃料及GTL—柴油混合燃料(GTL燃料体积分数分别为10%和20%)的外特性、负荷特性和ESC十三工况试验,研究了柴油机燃用GTL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随着GTL燃料... 进行了柴油机燃用柴油、天然气制油GTL燃料及GTL—柴油混合燃料(GTL燃料体积分数分别为10%和20%)的外特性、负荷特性和ESC十三工况试验,研究了柴油机燃用GTL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随着GTL燃料比例的增大,柴油机排放逐渐降低。燃用GTL燃料时的外特性功率和扭矩与柴油相当,燃油消耗率降低2.9%。在ESC十三工况下,燃用GTL燃料的HC,CO,NOx,PM排放比燃用柴油分别降低了17.8%,23%,19.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制油 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