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海油面向长江以北地区天然气产供储销新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付子航 单彤文 +2 位作者 杨玉霞 黄洁馨 安东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在长江以北地区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加快进度,根据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思路,基于中海油在该区产供储销体系的现状,构建了具有中海油特色的天然气产供储销...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在长江以北地区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加快进度,根据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思路,基于中海油在该区产供储销体系的现状,构建了具有中海油特色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①布局框架由7大具有中海油典型特色的支柱支撑,体系量化分析结构由12项要素组成,可以系统化地评估企业建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中的总体适应性,逐一有效地识别具体设施的冗余程度或“瓶颈”所在;②以有限度的预期市场目标为导向,以储气设施建设为突破点,以区域“自平衡”为体系核心,以具有一定富裕量的“资源—设施—市场”平衡为建设原则。结论认为:①在长江以北地区,通过“海气+LNG”资源统一协同和“四点、N站、一网”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布局,可以形成较大规模和互相支撑的天然气年周转、气化外输、储气和调峰能力;②依托于“资源池”的统筹调配和LNG接收站的小时级调峰能力,可以为高波动的用气需求量提供高弹性的供气保障;③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产供储销体系的富裕能力能够直达或商业互换至长江以北地区,依托海上LNG资源的灵活调度和陆上外输管道气的流向调配,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为长江以北地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和互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以北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 布局框架 量化分析结构 LNG接收站 气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气北送”工程的创新技术体系I-STADIUMS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子航 刘方 +2 位作者 杨玉霞 冯亮 黄洁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为了缓解我国北方冬季季节性供气紧张的状况,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连续3年实施并扩展“南气北送”工程。为此,对该工程所形成的独具特色、反映“深耕”南方沿海市场用气技术特征的I-STADIUMS管输技术体系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 为了缓解我国北方冬季季节性供气紧张的状况,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连续3年实施并扩展“南气北送”工程。为此,对该工程所形成的独具特色、反映“深耕”南方沿海市场用气技术特征的I-STADIUMS管输技术体系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①I-STADIUMS管输技术体系包括智能化(Intelligence)、小时调峰(Peak-Shaving)、组分跟踪(Quality-Tracking)、混输调质(Calorific Value Adjusting)、优化调度(Dispatching)、完整性技术(Integrity Tech)、设施第三方开放(Unbundling)、能量计量(Energy Metering)及可靠性保障(Reliability-Safeguard)共9个子体系;②I-STADIUMS充分研究并反映了粤港澳地区燃气电厂负荷占比高、小时调峰幅度大、气质稳定性要求高、不同设施主体合同用气量分配要求差异大、贸易计量方式差异大、设施开放运行、可靠性要求高等客观技术问题;③基于“资源调配优化”“管网流向优化”两项应用需求,I-STADIUMS良好地指导和优化了“产能释放”“解瓶颈”“互联互通”三类工程实践;④通过整合资源、基础设施并重组技术能力,I-STADIUMS支撑“南气北送”工程在地理范围、气量规模、外输方式、商业模式上均不断扩大、提升和创新。结论认为,该管输技术体系为因地制宜地完善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气北送”工程 I-STADIUMS管输技术体系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