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O-b-PBA对天然橡胶/高吸水树脂共混体系增容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彩旗 张国 +2 位作者 董宇平 陈欣方 谭惠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82,共3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天然橡胶和高吸水树脂共混体系的微观相态结构 ,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O b PBA结构本身的吸水能力对天然橡胶和高吸水性树脂共混体系吸水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PEO b PBA结构本身的吸水强弱对共...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天然橡胶和高吸水树脂共混体系的微观相态结构 ,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O b PBA结构本身的吸水能力对天然橡胶和高吸水性树脂共混体系吸水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PEO b PBA结构本身的吸水强弱对共混体系的吸水能力贡献很小 ,但却可以显著提高共混体系的吸水膨胀能力和力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b-PBA 天然橡胶/高吸水树脂共混体系 聚环氧乙烷-丙烯酸丁酯嵌段聚物 增容作用 吸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环氧化天然橡胶共混体系力学及耐热老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韩莲 王小萍 +1 位作者 贾德民 陈美 《绝缘材料》 CAS 2005年第6期26-29,共4页
研究了3种典型的硫黄硫化体系(传统硫化体系CV、半有效硫化体系SEV、有效硫化体系EV)对天然橡胶/环氧化天然橡胶(NR/ENR)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及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硫化体系(CV)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次是半有效硫... 研究了3种典型的硫黄硫化体系(传统硫化体系CV、半有效硫化体系SEV、有效硫化体系EV)对天然橡胶/环氧化天然橡胶(NR/ENR)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及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硫化体系(CV)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次是半有效硫化体系(SEV)、有效硫化体系(EV)。热老化使硫化胶的力学性能降低,但EV体系的性能保持率最高,CV体系的性能保持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环氧化天然橡胶 体系 硫化体系 耐热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硫橡胶/环氧树脂/棕刚玉共混体系弹性磨具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王志成 平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1,共3页
研究了聚硫橡胶(PSR)/环氧树脂(E51)/棕刚玉(BC)三元共混体系的网络互穿和对金属高精度磨蚀机理。实验表明,弹性磨具对金属的磨光粗糙度值可达到0 8μm。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硫橡胶 棕刚玉 磨具 弹性 性能 三元体系 磨蚀机理 高精度 粗糙度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6/聚酚氧树脂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丽梅 姜振华 陈桂芬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6/聚酚氧共混物,对其力学性能、结晶与熔融行为及组分间相容性进行了表征.共混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且符合线性加和规则;观察不到两相形态,表明两组分相容.随聚酚氧含量增加,尼龙66的冷结晶温度升高、熔融...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6/聚酚氧共混物,对其力学性能、结晶与熔融行为及组分间相容性进行了表征.共混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且符合线性加和规则;观察不到两相形态,表明两组分相容.随聚酚氧含量增加,尼龙66的冷结晶温度升高、熔融温度和熔体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和熔融温度范围变宽,熔融热和结晶热降低.共混物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呈正协同效应,并在聚酚氧含量30%~40%(均为质量分数)呈极大值.随聚酚氧含量的增加,断裂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差值变小,当聚酚氧含量达到80%时,二者已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6 聚酚氧树脂 体系 力学性能 结晶温度 熔融行为 相容性 拉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对PA6/EPDM-g-MAH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江耀贵 杨其 +2 位作者 黄亚江 孙静 程小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41,共7页
将2种不同牌号的环氧树脂(EP)(903、619D)分别与聚酰胺6/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PA6/EPDM-g-MAH)体系进行共混,制备了PA6/EPDM-g-MAH/EP三元共混体系。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EP添加量和环氧当量对PA6... 将2种不同牌号的环氧树脂(EP)(903、619D)分别与聚酰胺6/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PA6/EPDM-g-MAH)体系进行共混,制备了PA6/EPDM-g-MAH/EP三元共混体系。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EP添加量和环氧当量对PA6/EPDM-g-MAH/E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动态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P可以提高PA6/EPDM-g-MAH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并且二者均随着E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A6/EPDM-g-MAH/EP三元共混体系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随着EP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损耗因子随EP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晶度比PA6/EPDM-g-MAH共混物的稍高,并且随着EP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此外,添加EP(903)对共混物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比添加EP(619D)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 环氧树脂 体系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和EVA树脂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盈康 马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用扭摆分析研究了EVA树脂和PVC共混体系中,VA含量和共混物组成对其相容性的影响.共混的两组分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其相容性有关键的影响.用FTIR测定羰基伸缩振动谱带的位移,可表征EVA-PVC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EVA树脂 聚氯乙烯 分子间相互作用 PVC 体系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_3改性ABS/PVC/PE-C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浦鸿汀 曹艺华 王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7,共4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CaCO_3对ABS/PVC/PE-C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活性CaCO_3对ABS/PVC/PE-C共混体系相容性、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硬度、耐热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S/PVC/PE-C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加入活性C...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CaCO_3对ABS/PVC/PE-C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活性CaCO_3对ABS/PVC/PE-C共混体系相容性、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硬度、耐热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S/PVC/PE-C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加入活性CaCO_3后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略有提高,在ABS/PVC/PE-C(70/30/10)共混体系中加入活性CaCO_3后,体系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先随CaCO_3含量的增大而升高,当CaCO_3含量达到一定值后,又随其增大而降低,CaCO_3含量在10%~15%时可获得最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活性CaCO_3的加入使ABS/PVC/PE-C共混体系的吸水率有所降低,维卡软化温度和硬度则随着CaCO_3含量的增加而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树脂 聚物 PE-C 聚氯乙烯 碳酸钙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醚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宁 王汝敏 +1 位作者 赵瑾 顾军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2-74,共3页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聚苯醚共混体系的研究情况,介绍聚苯醚与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等热塑性树脂及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聚苯醚共混体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体系 聚苯醚 热塑性弹性体 热塑性树脂 热固性树脂 聚酯 聚酰胺 国内外 发展前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ABS共混体系中的银纹及其增韧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丽玲 蔺玉胜 +1 位作者 杨静漪 吴其晔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12,共4页
研究ABS用量对PVC/ABS二元体系冲击性能的影响,用电子显微镜(SEM、TEM)观察共混体系冲击断面和拉伸断面形貌,分析ABS分布形态和增韧作用。结果发现ABS依用量不同分别以颗粒或聚集体分散在PVC连续相中,在拉伸过程中,ABS粒子产生变形并作... 研究ABS用量对PVC/ABS二元体系冲击性能的影响,用电子显微镜(SEM、TEM)观察共混体系冲击断面和拉伸断面形貌,分析ABS分布形态和增韧作用。结果发现ABS依用量不同分别以颗粒或聚集体分散在PVC连续相中,在拉伸过程中,ABS粒子产生变形并作为应力集中体引发银纹。银纹的产生、发展和终止对增韧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ABS 体系 银纹 增韧作用 聚氯乙烯 ABS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CPE二元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铁钧 郝文涛 +1 位作者 丁运生 冯建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3-105,共3页
通过测试一系列不同配比的ABS/CPE二元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探讨了组分比、温度等对体系粘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体系具有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性质,体系的表观切粘度随CPE在共混体系中的含量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温... 通过测试一系列不同配比的ABS/CPE二元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探讨了组分比、温度等对体系粘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体系具有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性质,体系的表观切粘度随CPE在共混体系中的含量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温度升高,体系的表观切粘度下降,温度对体系粘度特性的影响随CPE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切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少;理论上讨论分析了ABS与CPE之间的微观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ABS树脂 二元 体系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MBS/NBR共混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为民 李松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6-42,共7页
本文研究了AS/MBS/NBR共混体系的性能与组成比、形态结构的关系;考察了MBS及NBR牌号、成型加工温度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AS树脂,MBS与NBR之间存在强烈的协同增韧效应;当总弹性体含量为30%... 本文研究了AS/MBS/NBR共混体系的性能与组成比、形态结构的关系;考察了MBS及NBR牌号、成型加工温度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AS树脂,MBS与NBR之间存在强烈的协同增韧效应;当总弹性体含量为30%时,MBS与NBR配比在1/11~1/1如此宽的范围内,共混物均具有优异的冲击韧性,且变化不大,其数值在687~713J/m之间;共混物同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S NBR AS树脂 热塑性树脂 塑料 体系 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容剂CPE_g_AS对HDPE/AS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魏秀萍 贾德民 +1 位作者 吴向东 何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39,共5页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与苯乙烯、丙烯腈的接枝共聚物 (CPE_g_AS)对高密度聚乙烯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HDPE/AS)共混体系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形态的影响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测试表明采用CPE_g_AS作为HDPE/AS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增加了两相...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与苯乙烯、丙烯腈的接枝共聚物 (CPE_g_AS)对高密度聚乙烯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HDPE/AS)共混体系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形态的影响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测试表明采用CPE_g_AS作为HDPE/AS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增加了两相间的相互作用力 .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分散相的粒子尺寸明显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AS树脂 增容剂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硫橡胶/环氧树脂/棕刚玉弹性砂轮的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成 平琳 张慧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9,共3页
研究聚硫橡胶/环氧树脂/棕刚玉三元共混体系对金属的高精度磨蚀机理。研制的聚硫橡胶/环氧树脂/棕刚玉弹性砂轮对金属的磨光粗糙度可达Ra=0.8μm。采用0.5~0.6份分散剂研制的弹性砂轮,能够达到Ra=1.0μm以下的高精度磨光要求。对异型... 研究聚硫橡胶/环氧树脂/棕刚玉三元共混体系对金属的高精度磨蚀机理。研制的聚硫橡胶/环氧树脂/棕刚玉弹性砂轮对金属的磨光粗糙度可达Ra=0.8μm。采用0.5~0.6份分散剂研制的弹性砂轮,能够达到Ra=1.0μm以下的高精度磨光要求。对异型精密仪器的磨光工效是手工磨光的8~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硫橡胶 弹性砂轮 棕刚玉 研制 三元体系 磨蚀机理 精密仪器 高精度 磨光 粗糙度 分散剂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公司的PC树脂用于制造透明小提琴
14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3,共1页
在英国著名小提琴设计师Ted Brewer设计的透明电子小提琴“Vivo2”中,采用了牌号为Lexan的聚碳酸酯(PC)树脂与牌号为Visualfx的彩色效果树脂的共混体系。这种小提琴以前是用丙烯酸树脂块以手工雕刻方式加工而成的,由于小提琴需求量... 在英国著名小提琴设计师Ted Brewer设计的透明电子小提琴“Vivo2”中,采用了牌号为Lexan的聚碳酸酯(PC)树脂与牌号为Visualfx的彩色效果树脂的共混体系。这种小提琴以前是用丙烯酸树脂块以手工雕刻方式加工而成的,由于小提琴需求量的增大,现在决定改用注射成型方式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树脂 小提琴 GE公司 制造 LEXAN 丙烯酸树脂 体系 彩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冲高模量聚丙烯的制备 被引量:16
15
作者 马卫华 钟秦 蒋香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8,共4页
研制了高抗冲高模量聚丙烯(PP)。从几种PP组合中优选出综合性能最好的两种PP共混体系,研究了不同增韧剂及其用量、不同粒径的滑石粉及其用量对改性P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两种PP(牌号CL5384A、191)为基体树脂,(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 研制了高抗冲高模量聚丙烯(PP)。从几种PP组合中优选出综合性能最好的两种PP共混体系,研究了不同增韧剂及其用量、不同粒径的滑石粉及其用量对改性P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两种PP(牌号CL5384A、191)为基体树脂,(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牌号8150型)为增韧剂,粒径4μm并经偶联剂处理的滑石粉为增强剂,当PP、EPDM与滑石粉三者的质量比为58∶18∶24时,改性PP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41.07kJ/m2,弯曲弹性模量为1.42GPa,拉伸强度为18.54MPa,达到了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高模量 高抗冲 汽车保险杠专用料 制备 缺口冲击强度 弯曲弹性模量 改性PP 偶联剂处理 滑石粉 体系 综合性能 基体树脂 150型 EPDM 拉伸强度 性能指标 增韧剂 聚物 增强剂 质量比 用量 粒径 牌号 二烯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