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增产核燃料的天然安全“核热泉”快中子增殖堆
1
作者 吕应中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为保证21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地高速增长,必须充分发挥核能的巨大潜力,使之配合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步增长,及早大规模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由于目前国内大量兴建的核电站以压水堆为主,需要消费大量天然铀资源,倚靠廉价铀供应难于维持... 为保证21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地高速增长,必须充分发挥核能的巨大潜力,使之配合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步增长,及早大规模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由于目前国内大量兴建的核电站以压水堆为主,需要消费大量天然铀资源,倚靠廉价铀供应难于维持长期增长,必须依靠快中子增殖生产人造裂变燃料——钚,才能摆脱天然铀原料短缺的束缚。然而,传统的快中子增殖堆的核燃料增产速度较慢,难于配合中国核电的高速增长。本文介绍一种先进快中子增殖堆(AFBR)方案,其中利用在线连续换料的空心球形燃料元件,依靠载热剂的出入口之间的温度差实现满功率自然循环,可以成倍地提高燃料比功率与核燃料增殖速度。本快中子增殖堆改进了俄罗斯称为"天然安全"的BREST铅冷快堆设计方案,成为无须人为控制的"核热泉",它能在不设置加压泵及高位铅池的情况下,自动按外部负荷需要供应必要的热量,完全依靠自然循环将全部裂变热能及停堆后堆芯余热散出,不至对环境产生放射性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中子堆 核燃料增殖 天然安全 核热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天然气管网安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2
作者 冯仁剑 张帅锋 +1 位作者 于宁 万江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92-1497,共6页
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对城市天然气管网安全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结合具体应用需求和特点,设计了一种支持IEEE802.15.4和ZigBee协议的新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利用该节点,可以识别施工或其它外力对天然气管道的撞击破坏,检测管道... 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对城市天然气管网安全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结合具体应用需求和特点,设计了一种支持IEEE802.15.4和ZigBee协议的新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利用该节点,可以识别施工或其它外力对天然气管道的撞击破坏,检测管道附近泄漏的天然气浓度及异常温度等不安全因素。在集成微处理器和射频收发模块的"片上系统"芯片的基础上,实现了射频通信、数据采集和电源等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给出了节点间组网及数据传输的软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功耗低、通信可靠等特点,可满足天然气管道安全监测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网安全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 ZIGB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构建与建议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珺 黄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中国天然气供应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内天然气资源基础薄弱、现有天然气储备能力未能满足需求等方面。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安全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整合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标,构建出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GS... 中国天然气供应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内天然气资源基础薄弱、现有天然气储备能力未能满足需求等方面。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安全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整合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标,构建出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GSSI)。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对天然气贸易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主要受天然气单位产值能耗、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国内天然气产量与国内天然气总消费量之比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4个指标影响。同时研究从近10年中国天然气的供应数据可知:2002—2005年国内天然气供过于求,供应安全主要受天然气单位产值能耗的变化影响;2006—2012年间,受用户使用及地缘政治的影响,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呈现"U"形波动。鉴于当前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风险呈上升趋势,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①提高天然气使用效率,降低天然气单位产值能耗;②扩大多元化战略,降低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和地缘政治风险;③增加国内产量,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贸易 天然气单位产值能耗 进口依存度 地缘政治风险 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排约束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评价:2006—2014年 被引量:7
4
作者 田家华 田时中 赵鹏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22-29,共8页
为准确把握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状态,以2006—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在模糊隶属度函数量化指标值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线性加权和函数计算均方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数呈现&q... 为准确把握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状态,以2006—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在模糊隶属度函数量化指标值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线性加权和函数计算均方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数呈现"N形"波动,2006—2007年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数上升。2007—2013年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数年均下降1.797 9。2013年以来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数开始回升,天然气供需安全压力有所缓解。(2)天然气供应安全指数从2006年的17.591 4下降到2013年的0.155 6,峰谷差17.435 9。天然气需求安全指数呈现"W形"波动。天然气市场安全指数相对稳定,2013年以来略有上升,天然气市场风险逐年下降。(3)天然气供需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然气供应是否安全。因此,建议从确保天然气稳定供应、提高天然气使用效率和降低市场风险方面采取措施,维护天然气供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约束 天然气供需安全 评价指标 熵值法 层次分析法(AHP) 均方根(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天然气安全比较:基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黎江峰 吴巧生 +1 位作者 薛双娇 周娜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89,共8页
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实现了能源独立,这也为中国开发利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提供了借鉴。综合考虑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供求关系、市场脆弱性等因素,构建天然气安全评价初始指标集,同时基于中美两国具体数据完... 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实现了能源独立,这也为中国开发利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提供了借鉴。综合考虑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供求关系、市场脆弱性等因素,构建天然气安全评价初始指标集,同时基于中美两国具体数据完成指标筛选,最终确定符合中美两国实际的天然气安全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储产比对两国天然气安全水平有着明显的影响,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在中美两国天然气安全中均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中国和美国天然气安全指数近20年内波动上升,不同阶段的天然气安全指数变动与非常规天然气发展阶段基本一致,并有相对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革命 中美天然安全比较 能源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视角下供应安全对天然气博弈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华 周兵 曾小晏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4-329,共16页
近年来以我国为代表的进口国因基础设施滞后频频出现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对此将“供应安全”这一非利润目标纳入传统效用函数,构建了进出口两国共建基础设施的动态博弈模型,运用微分对策理论,求得双方的最优策略及效用.结果表明,供应安... 近年来以我国为代表的进口国因基础设施滞后频频出现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对此将“供应安全”这一非利润目标纳入传统效用函数,构建了进出口两国共建基础设施的动态博弈模型,运用微分对策理论,求得双方的最优策略及效用.结果表明,供应安全意识、成本分担契约均能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在短期内的效果有限;通常情况下,供应安全意识、成本分担契约均能使双方效用实现帕累托改善,只不过需要在长期下才能突显,但如果基础设施基准量过高,供应安全意识可能反而起到负效应,使进口国效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供应安全 基础设施 成本分担契约 微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开放条件下中国天然气安全保障体系的路径 被引量:13
7
作者 梁萌 张奇 彭盈盈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1-169,共9页
中国在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加而国内天然气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国际合作成为保障中国天然气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资源、跨境通道、市场等视角,系统评估了新时期中国天然气的安全形势,并全面分析... 中国在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加而国内天然气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国际合作成为保障中国天然气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资源、跨境通道、市场等视角,系统评估了新时期中国天然气的安全形势,并全面分析了进口天然气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国家总体安全观与能源安全新战略及新发展理念要求,从统筹内外部安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角度,提出了打造开放条件下天然气安全保障体系的主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加大与资源大国的合作深度与利益依存度,确保海外资源的稳定性;②打造一批核心资源国,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伊朗等资源国之间构建运力足、多元化程度高、可选择性好的战略大通道;③丰富进口气源,构建中巴通道、完善中缅通道,将其打造成获取中东、北非天然气的“双引擎”;④激活中国的过境国潜力,提升通道国际属性,构建中朝韩日管网、中缅孟印管道,将中国打造成俄罗斯中亚天然气出口到东北亚、南亚的通道国;⑤向外企开放中国天然气销售市场,将国内需求市场打造成中国与资源国合作的新空间,提高双方的利益关联;⑥吸引外企加入中国气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国天然气可及性与应急能力。结论认为,所提出的开放条件下天然气安全保障体系的主要路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必将加速中国能源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安全 能源安全 国际合作 双循环 需求侧改革 多元化 过境国 跨境管道 应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进 曾剑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131,共6页
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界公认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共同遵守的规则,但其源于作业区域相对集中的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炼化业务,不能将其建设方式直接运用于作业区域相对分散的中游油气长输业务。为此,基于管道企业点多、线长、面广、高度... 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界公认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共同遵守的规则,但其源于作业区域相对集中的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炼化业务,不能将其建设方式直接运用于作业区域相对分散的中游油气长输业务。为此,基于管道企业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提出了HSE管理体系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的建设策略,阐述了与输气生产特殊性、完整性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在川渝地区输气生产中运用该策略来构造HSE体系并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多年的实践,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到系统建设、从注重结果到强化过程的转变;全员自主管理思想开始萌芽,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实践证明,以安全平稳输供气为目标,与输气生产、完整性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三结合的HSE管理体系建设方式适合于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HSE天然气长输管道 输气生产 完整性 企业文化 建设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