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高原天然剖面土壤硒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晓华 刘晓端 +2 位作者 刘久臣 汤奇峰 孟拓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3-682,共10页
中国低硒带分布范围广,低硒程度高,造成了广泛的相关地方病的发生。对未经人为破坏的天然土壤中硒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可为城镇布局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避免低硒现象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选取中国著名低硒带上的川西阿坝... 中国低硒带分布范围广,低硒程度高,造成了广泛的相关地方病的发生。对未经人为破坏的天然土壤中硒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可为城镇布局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避免低硒现象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选取中国著名低硒带上的川西阿坝地区的马尔康、壤塘、阿坝和若尔盖为研究区域,在人为活动较少的区域进行布点。采集6个天然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其硒含量,并对土壤样品中与硒含量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影响硒分布和富集的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土壤剖面样品中硒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06~0.16μg·g^-1,明显低于世界和中国土壤硒含量平均水平。此结果明显对应于该区域岩石中较低的硒含量,表明地质背景和土壤母质是影响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以及S、P、Ca、Si、Al、Mn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质量分数都是影响和控制硒在土壤剖面中的含量和分布规律的重要因素;硒在土壤中的固定和流失均与这些物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土壤剖面 地质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竖井剖面黄土-古土壤碳同位素记录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普 刘卫国 +2 位作者 周卫健 武振坤 宋少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3-429,共7页
选取位于黄土高原中部西峰和洛川塬面中心地区,分别开挖一个竖井获得L2以来连续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剖面,并对剖面样品的总有机碳、无机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土-古土壤的有机质碳同位素变化与前人对天然剖面的研... 选取位于黄土高原中部西峰和洛川塬面中心地区,分别开挖一个竖井获得L2以来连续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剖面,并对剖面样品的总有机碳、无机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土-古土壤的有机质碳同位素变化与前人对天然剖面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也注意到黄土-古土壤序列有机碳δ13Corg与无机碳酸盐δ13Ccarb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在统计学分析意义上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西峰塬和洛川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615和r=0.314,α<0.01,该结果与以往对黄土高原塬面边缘天然露头剖面获得有机碳与总碳酸盐碳同位素呈反相关趋势的结论不一致。对于这种现象的初步解释可能是:(1)来自后期的改造作用:由于黄土沟谷出露的天然剖面多发生在雨水冲刷黄土塬面所切割形成的沟谷两侧,这样天然剖面处于一个开放或半开放的环境,其表层至某一深度受外界水热环境和气体交换影响黄土中的无机碳酸盐;(2)同时黄土-古土壤竖井剖面也可能受土壤CO2分压的影响造成土壤次生碳酸盐的形成而导致同位素变化趋势的复杂性;(3)采样点区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深入研究不同地区塬面竖井剖面黄土-古土壤碳同位素组成并与相应地区的天然剖面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将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黄土-古土壤碳同位素所记录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剖面 天然露头剖面 黄土-古土壤 有机碳 碳酸盐 碳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地质讲座 第九講 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
3
《中国地质》 CAS 1956年第9期32-38,共7页
不論什么工作都有适合于它需要的一套方法,地質工作自然也是如此。但看來似乎只要又快又好又省的达到預定目的,那么所謂工作方法好象不大重要,也好象不必作硬性的規定。古語“殊途同归”的意思就是說經过不同的方法和道路,可以达到同样... 不論什么工作都有适合于它需要的一套方法,地質工作自然也是如此。但看來似乎只要又快又好又省的达到預定目的,那么所謂工作方法好象不大重要,也好象不必作硬性的規定。古語“殊途同归”的意思就是說經过不同的方法和道路,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話得說回來,在一种工作中,从長期積累起來的經驗中,总結出來的工作方法肯定說是宝貴的,因为根据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進行工作,可以“事半功倍”否則就不免要走弯路,不免会“事倍功半”了。地質工作是各种各样的。目的要求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岩浆岩 槽探 坑探 地形剖面 观测点 比例尺 缩尺 量具 探槽 工作性 和易性 实测剖面 墨水 测制 地质 厚度 外祀 标本 天然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