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角茴香果实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一谋 陈章贤 +5 位作者 沈晓江 朱奎霖 董维茂 尹蕊 何红平 董发武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5,共11页
为探究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八角茴香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提纯,利用理化特性和波谱数据及结合参考文献确定所得天然产物的分子结构,并采用DPPH... 为探究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八角茴香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提纯,利用理化特性和波谱数据及结合参考文献确定所得天然产物的分子结构,并采用DPPH法评价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从八角茴香果实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hydroxy-1-(4′-methoxyphenyl)-2-one(1)、ethyl 5-(acetyloxy)-3,4-dihydroxy-1-cyclohexene-1-carboxylate(2)、isoshonanin(3)、yunnanensin A(4)、isolariciresinol-9-acetate(5)、isolariciresinol-9′-acetate(6)、kinsenone(7)、对羟基肉桂酸(8)、杜荆素(9)、芹菜素-7-O-芸香糖苷(10)、槲皮素(11)、(2E,4Z)-脱落酸(12)、paratrimerins H(13)、1-(4-乙基苯基)-1,2-乙二醇(14)、麦芽酚(15)、丁香酸(16)、莽草酸(17)、莽草酸乙酯(18)、莽草酸正丁酯(19)、原儿茶酸(20)、原儿茶酸甲酯(21)、原儿茶酸乙酯(22)和原儿茶酸丁酯(23)。其中,化合物1、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10、13-15、19、21-23为首次从八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8为首次从八角茴香果实中分离得到。(2)化合物11、16、21-23比阳性对照VC表现出更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60.15±1.72)、(35.51±0.50)、(52.25±0.73)、(33.34±0.94)、(30.29±0.67)μmol·L^(-1)。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为深入开展八角茴香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天然产物 苯丙素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可药/食用植物及其所含化学成分明显抑制小鼠肾脏主要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被引量:1
2
作者 奇锦峰 张娜 +3 位作者 余文浩 孙晨 王永辉 林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02-102,共1页
目的检测市售主要草(凉)茶、植物瘦身产品、热带水果、热门中药等是否影响小鼠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中3个主要亚型Oat1,Oat2和Oat3,以预测对患者的药物排泄是否产生可能的干扰.方法王老吉等5种凉茶、碧生源等4种减肥产品、清... 目的检测市售主要草(凉)茶、植物瘦身产品、热带水果、热门中药等是否影响小鼠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中3个主要亚型Oat1,Oat2和Oat3,以预测对患者的药物排泄是否产生可能的干扰.方法王老吉等5种凉茶、碧生源等4种减肥产品、清开灵等4种清瘟解毒复方中药以及上述产品的主要组成植物和它们所含有的部分化学成分的水溶液、以及荔枝等9种热带水果榨汁,分别以两种剂量经口投与NIH小鼠,每天2次连续5天.同时设丙磺舒阳性对照组和两种溶媒(纯水和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对照组及糊精加蔗糖添加剂组.最后1次投与供试物后实施对-氨基马尿酸(PAH)清除试验:在静脉注射PAH后1.0、2.5、5.0、7.5、10.0及20.0min时从每组分别各取10只小鼠(♀♂对半),安乐处死收集全血并迅速摘取双肾(右肾供匀浆后测定其PAH蓄积量,左肾供提取总mRNA).另取NIH小鼠(♀♂对半,10只/组,供试物投与同前),按Nakakariya法做肾切片摄取PAH试验.用Kiguchi法测定来自上述血清及肾匀浆液中的PAH浓度(以Folin酚法定量其蛋白含量);以药动学软件(DAS20)计算血中PAH的主要药动参数;以实时定量PCR法定量小鼠肾脏Oat1,Oat2及Oat3的mRNA表达.结果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大部分供试物组(高剂量更明显)的消除半衰期(T1/2β)明显延长(P〈0.05~0.01),且其分布容积(Vd)和清除率(CL)均明显减少(P〈0.05~0.01)而曲线下面积(AUC0→20min)则均明显增加(P〈0.05~0.01).肾组织中的PAH蓄积量在所查时间段(ivPAH后1~20min)大部分供试物组(高剂量更明显)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0.01).肾切片摄取PAH的结果在大部分供试物组(高剂量更明显)均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大部分供试物组小鼠的Oat1、Oat2及Oat3的mRNA表达均明显异常(P〈0.05~0.01).结论大部分供试物(高剂量更明显)在本实验条件下对小鼠肾脏Oat1、Oat2及Oat3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上述供试物对患者的药物排泄过程可能产生明显干扰,故服药期间需谨慎食用它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及所含化学成分 肾清除 对-氨基马尿酸清除试验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MRNA表达 药物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CC分离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元昊 徐文丽 +1 位作者 胡瑞雪 刘玉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25-2129,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天然产物资源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受到了科研人员广泛关注,但从中进一步提取分析有效成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何实现对其深度利用、提高活性物质分离的产率与纯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天然产物资源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受到了科研人员广泛关注,但从中进一步提取分析有效成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何实现对其深度利用、提高活性物质分离的产率与纯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一种现代化制备分离技术,其负载容量大、重复性好,已成功从天然产物中分离纯化多种化合物。本文对HSCCC在天然产物活性小分子分离、多肽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分离、手性分离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分离纯化高产率、高纯度有效化学成分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天然产物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UPLC-QTOF-MS~E及UNIFI天然产物数据库快速鉴定普洱茶茶汤絮凝物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建国 巴根纳 +5 位作者 蔺炜 杨瑞冬 余建龙 韩之皓 侯兆乾 王彦平 《茶叶通讯》 2022年第4期518-527,共10页
茶饮料作为当下主流的饮料品类,生产上却面临诸多问题,其中货架期内产生“冷后浑”即是一个关键发展瓶颈,尤其是普洱茶,冷后浑产生的絮凝物给普洱茶类饮品带来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视觉体验,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明确参与普洱茶絮凝的... 茶饮料作为当下主流的饮料品类,生产上却面临诸多问题,其中货架期内产生“冷后浑”即是一个关键发展瓶颈,尤其是普洱茶,冷后浑产生的絮凝物给普洱茶类饮品带来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视觉体验,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明确参与普洱茶絮凝的核心物质成分。本试验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UPLC-QTOF-MS^(E))结合UNIFI天然产物数据库对普洱茶茶汤及絮凝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通过UNIFI数据库自动检出再结合文献检索及人工核对,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包括黄烷醇类、黄酮醇类、黄酮类、异黄酮类、酚酸类化合物及氨基酸、咖啡碱等化合物。本试验所用方法可快速对普洱茶茶汤及絮凝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普洱茶类饮料冷后浑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冷后浑 FTIR UPLC-QTOF-MSE UNIFI天然产物数据库 快速鉴定 化学成分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白秤钩风中脱皮甾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孝春 郭跃伟 +2 位作者 周文亮 左建平 王峥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3-97,共5页
从中国广西药用植物苍白秤钩风 (Diploclisiaglaucescens)藤茎的 95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5个脱皮甾酮类化合物 ( 1 5 )。通过NMR、MS以及化学沟通等方法分别将其结构鉴定为 paristeroneC 2 0 ,2 2 monoacetonide( 1) ,paristerone( ... 从中国广西药用植物苍白秤钩风 (Diploclisiaglaucescens)藤茎的 95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5个脱皮甾酮类化合物 ( 1 5 )。通过NMR、MS以及化学沟通等方法分别将其结构鉴定为 paristeroneC 2 0 ,2 2 monoacetonide( 1) ,paristerone( 2 ) ,ecdysterone( 3) ,makisteroneC( 4 )和capisterone( 5 )。化合物 1为首次从自然界分得的天然产物 ,2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白秤钩风 脱皮甾酮类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天然产物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青牛胆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泓波 胡军 +1 位作者 陈剑超 邱明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从江西青牛胆(TinosporacravenianaS .Y .Hu)块根中分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古伦宾(columbin ,1)、异古伦宾(isocolumbin ,2 )、巴马亭(palmatine ,3)、β谷甾醇( βsitosterol,4 )、2 0 β羟基蜕皮激... 从江西青牛胆(TinosporacravenianaS .Y .Hu)块根中分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古伦宾(columbin ,1)、异古伦宾(isocolumbin ,2 )、巴马亭(palmatine ,3)、β谷甾醇( βsitosterol,4 )、2 0 β羟基蜕皮激素( 2 0 βhydroxy ecdysone ,5 )、巴马土宾(palmatrubine ,6 )、2 0 β羟基蜕皮激素 2 O β葡萄糖甙( 2 0 βecdys terone 2 O βD glucopyranoside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青牛胆 二萜 生物碱 20β-羟基蜕皮激素-2-O-β-葡萄糖甙 化学成分 天然产物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棱子芹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2
7
作者 谭俊杰 蒋山好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67-271,共5页
从天山棱子芹中首次分离得到15个已知化合物,通过NMR、MS及IR等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6,7二羟基香豆素(1),(+)marmesin(2),marmesinin(3),5,7,4′三羟基黄酮(4),莰非醇3OαL吡喃鼠李糖甙(5),藤黄菌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6),(R)6hydroxy3(... 从天山棱子芹中首次分离得到15个已知化合物,通过NMR、MS及IR等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6,7二羟基香豆素(1),(+)marmesin(2),marmesinin(3),5,7,4′三羟基黄酮(4),莰非醇3OαL吡喃鼠李糖甙(5),藤黄菌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6),(R)6hydroxy3(2hydroxypropan2yl)6methylcyclohex2enone(7),4羟基苯甲酸(8),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9),3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甲酸(10),丁香酸甲酯(11),丁香酸甲酯4OβD吡喃葡萄糖甙(12),姜油酮4′OβD吡喃葡萄糖甙(13),2(4羟基苯基)乙醇(14)和正二十八醇(15)。其中化合物7为一新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天山 羟基苯甲酸 葡萄糖甙 羟基香豆素 亚甲二氧基 波谱数据 羟基黄酮 二十八醇 羟基苯基 天然产物 化合物 丁香酸 吡喃 NMR 甲氧基 甲酯 分离 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占南 杨小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本文以表格的方式简单介绍天然含硫化合物的来源、化学结构,分子量、分子式及生物活性等,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天然含硫化合物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数。
关键词 天然产物 硫化合物 研究进展 化学结构 分子量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天然产物创制新药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8
9
作者 于德泉 《中国工程科学》 1999年第2期87-90,共4页
文章展望了从天然产物中创制新药的发展趋势。单味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重点将转向瞄准质控的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进入 2 1世纪 ,中国天然药物研究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 ,突破口便是中药复方现代化 ,其关键之一便是化学 (有效 )成... 文章展望了从天然产物中创制新药的发展趋势。单味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重点将转向瞄准质控的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进入 2 1世纪 ,中国天然药物研究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 ,突破口便是中药复方现代化 ,其关键之一便是化学 (有效 )成分研究。从中草药中发现有效成分或先导物必须采用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融为一体的机制 ,采用高通量筛选 ,目标就是寻找有效成分或先导物进而创制新药。长短结合 ,正确处理知识创新和新药开发的关系。知识创新须体现在创制新药的应用基础研究中 ,是产生巨大效益的理论基础 ;短程开发是知识累积水平的体现 ,是科研经费的必要补充和保证。改革传统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中草药 化学成分 波谱技术 色谱-质谱联用 核磁共振 新药开发 天然药物 色谱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分子网络在天然产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覃舒然 刘海翠 +1 位作者 李大山 王文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978-1987,共10页
质谱分子网络(molecular networking)常用于新颖天然产物发现及鉴定、药物代谢及药物研发等研究。目前,分子网络能够将具有相似二级质谱的化合物连接成簇,在天然产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综述将简单介绍分子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构建... 质谱分子网络(molecular networking)常用于新颖天然产物发现及鉴定、药物代谢及药物研发等研究。目前,分子网络能够将具有相似二级质谱的化合物连接成簇,在天然产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综述将简单介绍分子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构建分子网络的步骤,以及从化合物的鉴定及发现;鉴定天然产物的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分离与制备;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五个方面对分子网络的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分子网络 天然产物 代谢产物 化学成分 结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业科技》特邀主编专栏征稿:食品中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结构表征和生物活性
11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I0002-I0003,共2页
特邀主编:杨栩、彭鑫天然产物泛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内源性化学成分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等。当前,随着“健康中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具有良好生物活性、低毒性的天然活性产物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改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热... 特邀主编:杨栩、彭鑫天然产物泛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内源性化学成分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等。当前,随着“健康中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具有良好生物活性、低毒性的天然活性产物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改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热门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代谢产物 低毒性 天然产物 生物活性 热门话题 化学成分 微生物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第 16卷(2004)总目录
1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01-603,共3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天然产物 英文 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发展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第21卷(2009)总目录
13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91-1094,共4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化学组成 植物提取物 天然产物 内生真菌 英文 抗氧化活性 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发展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第23卷(2011)总目录
14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172-1175,共4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化学组成 海洋链霉菌 高速逆流色谱法 天然产物 英文 内生真菌 抗氧化活性 大鼠成骨细胞 植物提取物 猪苓多糖 挥发性成分 次生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 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发展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第24卷(2012)总目录
15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75-1881,共7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化学组成 抗氧化活性 英文 天然产物 挥发油 多糖提取 高速逆流色谱法 生物活性 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发展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第18卷(2006)总目录
16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064-1072,共9页
关键词 天然产物 化学成分 化学组成 生物活性 内生真菌 英文 提取工艺 PING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发展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第19卷(2007)总目录
17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101-1104,共4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化学组成 内生真菌 天然产物 英文 多糖 多聚糖 碳水化合物 植物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性能 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发展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第22卷(2010)总目录
18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114-1117,共4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化学组成 天然产物 内生真菌 紫杉烷类化合物 英文 抗氧化活性 挥发油成分 挥发性成分 结构鉴定 小鼠 小家鼠 提取物 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发展 2010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第20卷(2008)总目录
19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29-1132,共4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分析 抗菌活性成分 英文 抗氧化活性 天然产物 总黄酮提取物 挥发油成分 内生真菌 挥发性成分 体外抗肿瘤 生物碱 生物活性 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发展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重要药用植物的成分研究
20
作者 谭仁祥 郑荣梁 +2 位作者 贾忠建 孔令东 郑汉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3-194,共2页
本项目长期致力于我国重要药用植物成分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基础研究,旨在揭示其控制疾病和生态适应性的科学内涵并为新药和新资源发现提供重要线索。采用现代波谱和色谱方法与国际公认的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的功能评价体系高效集成,深入... 本项目长期致力于我国重要药用植物成分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基础研究,旨在揭示其控制疾病和生态适应性的科学内涵并为新药和新资源发现提供重要线索。采用现代波谱和色谱方法与国际公认的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的功能评价体系高效集成,深入系统地研究了220种传统用途明确且具自然竞争优势重要药用植物的内含物,揭示了它们的物质基础与作用特点,获得了大量重要科学数据。为将药用植物的资源优势及其相关知识积累及时转化成现代新药研究领域急需的新生长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另外,植物不能主动逃避任何威胁,它们可能是靠有关成分来应对干旱、暴晒、昆虫和病菌攻击等多种挑战。本项目对如何有效地分析活性物质特殊性并揭示植物"生态适应力"与"成分"的关联性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发现了大量有生物学功能和/或化学系统学意义的新成分,并阐明了相关化合物的光谱学规律和生物活性特点。此发现既揭示了这些植物的药用价值和化学系统学特征,又为重要成分的新来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积累了大量重要科学数据,对其它来源的天然产物研究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化学成分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天然产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