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天然产物在眼部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樊廷俊 祝梦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海洋生物因长期适应海洋这一特殊生存环境,其代谢途径发生了改变,进而产生了大量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海洋天然产物(Marine natural products, MNPs)。现有研究已证实,MNPs在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系... 海洋生物因长期适应海洋这一特殊生存环境,其代谢途径发生了改变,进而产生了大量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海洋天然产物(Marine natural products, MNPs)。现有研究已证实,MNPs在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介绍MNPs的类别及其来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MNPs在抗氧化、抗炎症、抗血管生成和细胞保护等方面的生物学活性。进而,本文详细梳理了MNPs在衰老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干眼症、葡萄膜炎和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指出,开发MNPs有望成为眼科疾病新型治疗药物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然产物 眼部疾病 抗氧化 抗炎症 抗血管生成 细胞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川陈皮素的成分差异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辛力 龚文慧 +5 位作者 郭静英 郑郁清 赵蓓蓓 严世豪 张文 张金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195,共5页
随着天然药物化学不断地发展,植物中具有良好活性的天然产物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大多由于含量较低等限制了进一步开发,如何提高含量,确保天然来源的质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川陈皮素是一种天然的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主要存在于芸... 随着天然药物化学不断地发展,植物中具有良好活性的天然产物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大多由于含量较低等限制了进一步开发,如何提高含量,确保天然来源的质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川陈皮素是一种天然的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主要存在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抗炎、保护及改善神经系统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其可通过多途径抗多种癌细胞的广谱抗癌作用,逐渐成为抗肿瘤新药开发的热点。通过查阅文献,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川陈皮素的研究,概括研究现状,从不同来源、产地、贮藏、炮制等方面对川陈皮素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归纳,明确天然来源的质量控制方法,旨在为川陈皮素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及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天然产物 多甲氧基黄酮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修复肠道屏障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淑红 吴夏青 +3 位作者 王红娟 陈欢 侯宏卫 胡清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4-1023,共10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尤其是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慢性炎性肠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复发性腹泻、腹痛、血便、里急后重和体重减轻等症状。UC的病理机制主要与肠道屏障损伤有关,当肠道上皮层完整...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尤其是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慢性炎性肠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复发性腹泻、腹痛、血便、里急后重和体重减轻等症状。UC的病理机制主要与肠道屏障损伤有关,当肠道上皮层完整性缺失、黏液层变薄、菌群失调等肠道屏障功能异常时,病原微生物从肠腔通过受损屏障侵入固有层,从而刺激并放大肠道炎症反应。然而,目前治疗UC的药物存在价格昂贵、副作用多、易复发等局限性,迫切需要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UC的新药。天然产物具有生物活性高、作用靶点多、毒性低、易获得等特点,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药物来源,也已然成为治疗UC的重要研究对象,并在靶向修复肠道屏障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潜在机制主要与增加肠上皮细胞及其分泌蛋白、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和调节免疫细胞亚群平衡有关。此外,还需要考虑天然产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天然产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评估。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报道的通过修复肠道屏障抗UC的天然产物,旨在为天然产物在抗UC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中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屏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降解组学在天然产物靶标鉴定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月影 张智琦 +4 位作者 刘洋 梁静 李华 许文 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0-1046,共7页
天然产物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但分子靶标和作用机制不明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作者基于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PROTAC)技术和差异定量蛋白组学创立了天然产物靶标鉴定新方法,提出并建立了靶向降... 天然产物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但分子靶标和作用机制不明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作者基于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PROTAC)技术和差异定量蛋白组学创立了天然产物靶标鉴定新方法,提出并建立了靶向降解组学(targeted degradomics,TGDO)新概念和技术体系,可用于弱亲和力靶标的鉴定。该文综述了TGDO技术用于天然产物靶标鉴定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降解组学 天然产物 PROTAC 差异定量蛋白组学 分子探针 靶标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调控免疫细胞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谢瑛莹 李东东 +4 位作者 张晓青 马纯政 胡亦杨 赵宁宁 张娟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32-1040,共9页
免疫逃逸是引发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关键因素,目前免疫治疗逐渐成为癌症治疗的新途径并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天然产物是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在癌症免疫治疗中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和巨大潜力。大量研究发现天然产物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可以通... 免疫逃逸是引发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关键因素,目前免疫治疗逐渐成为癌症治疗的新途径并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天然产物是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在癌症免疫治疗中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和巨大潜力。大量研究发现天然产物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可以通过直接调控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或通过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等多种方式间接调控免疫细胞活性,以重塑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能力,进而抑制肿瘤免疫逃逸过程。此综述天然产物通过调控免疫细胞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研发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提供用药指导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免疫细胞 肿瘤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调控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蔡浒 吴晓倩 +3 位作者 韩凌飞 冯锋 曲玮 柳文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共12页
成骨细胞是骨细胞的重要来源,参与骨生成和修复,对维持骨平衡起关键作用,若体内成骨分化过程被干扰,则可能产生多种骨相关疾病。天然产物具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生理活性多样、不良反应较小等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天然产物对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是骨细胞的重要来源,参与骨生成和修复,对维持骨平衡起关键作用,若体内成骨分化过程被干扰,则可能产生多种骨相关疾病。天然产物具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生理活性多样、不良反应较小等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天然产物对成骨细胞分化具有调控效果。本文从天然产物来源出发,对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来源天然产物干预成骨分化进行综述,为天然产物治疗骨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成骨分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介导细胞焦亡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赫名扬 王成志 +3 位作者 杨振耀 许宇飞 李东东 刘培民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与炎症小体密切相关,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是最常见的炎症小体,可通过上调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和消皮素D(GSDMD)的表达,启动经典途径激...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与炎症小体密切相关,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是最常见的炎症小体,可通过上调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和消皮素D(GSDMD)的表达,启动经典途径激活细胞焦亡。天然产物具有来源广泛、结构多样等特点,大量研究证明,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如皂苷类化合物柴胡皂苷-D、重楼皂苷VI等;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黄芩苷等;生物碱类化合物苦参碱、紫杉醇等;多糖类化合物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等;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大黄酚;萜类化合物葫芦素B以及天花粉蛋白、黄独素B等均具有通过调节NLRP3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细胞焦亡 肿瘤 胱天蛋白酶-1 消皮素D 皂苷类 黄酮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天然产物抑制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岑李雪 孙诚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6-1031,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脂肪异常积累和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复杂。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Pyrin结构域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脂肪异常积累和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复杂。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Pyrin结构域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eucine-rich repeat 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会触发白细胞介素的分泌,诱导细胞焦亡,并促进大量促炎因子的释放,所有这些都有助于NAFLD的发展。大量证据表明,植物来源的NLRP3抑制剂对改善NAFLD的发生发展是安全有效的。该文旨在总结12种植物来源NLRP3天然产物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以及作用机制,这些天然产物通过作用不同NAFLD模型中的NLRP3炎症小体来缓解NAFLD的发展。这些研究证实了抑制NLRP3炎症小体在改善NAFLD中起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来源化合物处理与NLRP3炎症小体和NAFLD的相关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NLRP3 天然产物抑制剂 植物来源 分子结构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的靶标鉴定技术与应用
9
作者 刘云鹤 杨帆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7-1063,共7页
天然产物结构复杂,活性多样,鉴定其作用靶标对开发创新天然药物十分重要。基于标记和非标记技术的靶标识别技术是研究天然产物作用靶标的有利策略。该文对近年来的天然产物靶标鉴定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然产物 靶点鉴定 化学修饰 化学蛋白质组学 非化学标记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氧化偶氮类天然产物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0
作者 史晶坤 杜艺岭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507,共23页
氧化偶氮类天然产物是含有氧化偶氮基团R_(1)-N^(+)(O^(-))=N-R_(2)的一类化合物,土生放线菌是氧化偶氮类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按结构对其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芳香族氧化偶氮类化合物,脂肪族氧化偶氮类化合物和其他氧化偶氮类化合物。氧... 氧化偶氮类天然产物是含有氧化偶氮基团R_(1)-N^(+)(O^(-))=N-R_(2)的一类化合物,土生放线菌是氧化偶氮类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按结构对其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芳香族氧化偶氮类化合物,脂肪族氧化偶氮类化合物和其他氧化偶氮类化合物。氧化偶氮基团两侧多样的结构赋予了这类化合物丰富的生物学活性,如抗真菌,抗细菌和杀线虫活性等。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这类分子在生物合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微生物来源的氧化偶氮类天然产物的结构,生物学活性以及目前已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对该类化合物在生物合成途径研究中存在的挑战与应用进行了展望。该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可以揭示参与其中关键酶的酶学机理,为以该酶为探针开发新型生物催化剂提供参考,也为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制结构新颖且具有药用价值的氧化偶氮类分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氧化偶氮类天然产物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杆菌天然产物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文轩 汲晓琪 卞小莹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8-522,共15页
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spp.)是属于β-变形菌纲的一类重要革兰阴性菌,其产生的天然产物结构独特,具有抗肿瘤、抗菌和杀虫等生物活性,在药物开发、生物防治和化工等领域均有应用。本文首先总结了色杆菌来源的36种天然产物的结构、活性... 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spp.)是属于β-变形菌纲的一类重要革兰阴性菌,其产生的天然产物结构独特,具有抗肿瘤、抗菌和杀虫等生物活性,在药物开发、生物防治和化工等领域均有应用。本文首先总结了色杆菌来源的36种天然产物的结构、活性及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而通过检索BiG-FAM数据库中预测的色杆菌中基因簇数量,分析了色杆菌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潜力,显示仍有大量隐性基因簇有待挖掘,为深入研究色杆菌天然产物提供了参考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杆菌 天然产物 生物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星共附生真菌Cippumomyces sp.GXIMD02047天然产物的研究
12
作者 滕全 夏辰曦 +1 位作者 金鑫 陈显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2-461,共10页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Cippumomyces sp.GXIMD02047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柱中压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Cippumomyces sp.GXIMD02047天然产物,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结合文献数...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Cippumomyces sp.GXIMD02047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柱中压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Cippumomyces sp.GXIMD02047天然产物,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结合文献数据比对方法鉴定天然产物的结构。运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清除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评估代谢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微孔板法测定天然产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结果20个化合物被分离并鉴定为quinolactacin A1(1)、quinolactacin C(2)、3-epiquinolactacin C1(3)、quinolactacin B1(4)、quinolactacin E(5)、neocyclocitrinol B(6)、neocyclocitrinol B(7)、neocyclocitrinol C(8)、penicinolone(9)、4-羟基-3-甲氧基-1-甲基-4-羟基-4H-喹啉-2-酮(10)、4-甲氧基-2-甲基异喹啉-1-酮(11)、coniochaetone A(12)、coniochaetone B(13)、sclerotinin A(14)、alternethanoxin A(15)、2-(2-乙酰氨基-3-甲基戊酰胺基)-3-苯基丙酸乙酯(16)、(S)-甲基-2-乙酰氨基-4-(2-(甲氨基)苯基)-4-氧代丁酸甲酯(17)、latifolicinin C(18)、latifolicinin B(19)、4-epipenicillone B(20)。化合物4和10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它们的IC_(50)值分别为297.2和80.0μmol/L。化合物4和10在50μg/mL的浓度下的FRAP值分别为35.05和514.80。化合物1、7和12在300μg/mL浓度下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49.82%、63.24%和64.42%。其余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未显示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化合物1~20在测试浓度下未见抑菌作用。结论海星共附生真菌Cippumomyces sp.GXIMD02047能够产生结构多样的代谢产物,部分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20首次从Cippumomyces属分离得到。本研究首次报道Cippumomyces属真菌代谢产物,为探讨Cippumomyces属真菌在医药方面的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附生真菌 Cippumomyces 天然产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齐亚伟 刘浩驰 刘继锋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70-387,共18页
非酶糖化与衰老和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通过诱导炎症因子导致氧化应激和细胞功能障碍。另外,非酶糖化也会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功能,如影响食品营养质量、风味、颜色和保质期等。因此,研究非酶糖化对于食品科学和医学科学领域都有重... 非酶糖化与衰老和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通过诱导炎症因子导致氧化应激和细胞功能障碍。另外,非酶糖化也会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功能,如影响食品营养质量、风味、颜色和保质期等。因此,研究非酶糖化对于食品科学和医学科学领域都有重要意义。非酶糖化是指糖类分子(如葡萄糖、果糖)在没有酶的催化下与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分子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本文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来源、分类、致病机理以及相关检测技术进行探讨,并着重分析如何利用天然产物抑制非酶糖化过程。通过天然产物抑制非酶糖化不仅能够减轻疾病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还能够恢复食品的功能和风味,对食品加工和生产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形成机制 天然产物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靶标确证与单细胞多组学的天然产物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娜娜 杜昊杰 孙洋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2-1040,共9页
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宝库,越来越多的天然产物在各种疾病中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包括单细胞基因组学、单细胞转录组学、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单细胞表观组学等,是对单个细胞进行多方面分析和研究的方法,能够获得更全... 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宝库,越来越多的天然产物在各种疾病中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包括单细胞基因组学、单细胞转录组学、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单细胞表观组学等,是对单个细胞进行多方面分析和研究的方法,能够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单细胞数据,在天然产物靶标领域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该文总结了用于识别和验证天然产物靶点的方法和新兴技术,并总结了新兴技术如单细胞多组学和人工智能在天然产物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将靶标识别和单细胞多组学的最新研究技术结合,更深入地阐明天然产物的作用机制,加速中医药的创新并推动其产业化和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靶标识别 靶标验证 单细胞多组学 小分子探针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邻烷基肉桂酰结构单元天然产物的发现与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文利 邓梓荣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日益严峻的抗生素耐药性现象已经成为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巨大隐患,寻找结构新颖、活性良好的抗生素是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含邻烷基肉桂酰结构单元天然产物被发现,并因其独特的结构以及广泛而显著的生物活性而... 日益严峻的抗生素耐药性现象已经成为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巨大隐患,寻找结构新颖、活性良好的抗生素是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含邻烷基肉桂酰结构单元天然产物被发现,并因其独特的结构以及广泛而显著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关注。这些化合物大部分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结核等多种生物活性,是重要的药物先导物,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首先在结构和活性上对2024年及之前报道的该类化合物进行归类总结;然后就邻烷基肉桂酰结构单元相关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碳骨架组装过程、苯环形成以及二聚化反应机制;最后对含邻烷基肉桂酰结构单元活性天然产物的靶向发现策略进行了描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系统性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肉桂酰脂 肉桂酰型非核糖体肽 生物合成 靶向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抗性基因导向的活性天然产物挖掘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永相 张秀凤 +2 位作者 李艳芹 肖华 闫岩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91,共18页
天然产物是医药与农药的重要来源。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揭示了大量功能未知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从这些庞大的基因簇数据中挖掘活性天然产物已经成为发现新型天然药物的重要途径。天然... 天然产物是医药与农药的重要来源。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揭示了大量功能未知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从这些庞大的基因簇数据中挖掘活性天然产物已经成为发现新型天然药物的重要途径。天然产物的生产者们利用自抗性基因所表达的自抗性酶来保护自身,这种自抗性酶是体内一些初级代谢途径中管家酶的变体,不但对于活性天然产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还可以在生产活性天然产物的同时确保宿主体内代谢的正常进行。因而,自抗性基因指导的天然产物研究有效地将活性导向和基因组导向的天然产物发掘策略桥连起来,为精准发掘具有目标活性的新型天然产物提供了有效策略。本文对利用自抗性基因作为探针进行天然产物发掘的代表性研究工作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对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①对于活性已知的天然产物,利用其自抗性基因来定位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②以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自抗性基因为线索,预测产物的作用靶点的研究;③利用天然产物自抗性机制,将具有已知作用机制的活性分子进行快速排重的研究;④利用自抗性基因与天然产物及其活性的内在联系,以目标靶点导向的活性天然产物基因组挖掘;⑤自抗性基因导向的基因组数据挖掘工具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自抗性基因 基因组挖掘 生物合成 基因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在天然产物及其健康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吟非 康淞皓 +4 位作者 刘星宇 彭郁 李茉 倪元颖 温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5-344,共10页
健康食品是一类相较于普通食品有额外健康益处的食品。近年来,随着健康食品产业蓬勃发展,健康食品已逐渐走进群众视野,成为行业热点。天然产物是一类生物活性化合物,在健康食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加工是健康食品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 健康食品是一类相较于普通食品有额外健康益处的食品。近年来,随着健康食品产业蓬勃发展,健康食品已逐渐走进群众视野,成为行业热点。天然产物是一类生物活性化合物,在健康食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加工是健康食品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健康食品的研发离不开日新月异的食品加工技术。基于此,本文对健康食品的高新加工技术进行综述,综合比较和分析健康食品在天然产物生产、活性成分保护、成分改性、保鲜灭菌、产品设计等加工步骤中所应用的高新技术,并对未来应用高新技术研发健康食品的发展与需求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健康食品 天然产物 活性保护 改性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线粒体质量控制探讨天然产物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炳翰 齐硕 +3 位作者 仇道迪 薛海鹏 徐展望 谭国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主要由骨形成减少与骨吸收增加导致的骨重塑失衡引起,其发生发展的详细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晰。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细胞内保持线粒体健康和功能的一套机制,被发现在多种衰老相关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主要由骨形成减少与骨吸收增加导致的骨重塑失衡引起,其发生发展的详细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晰。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细胞内保持线粒体健康和功能的一套机制,被发现在多种衰老相关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天然产物作为一类具有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调节线粒体功能和质量控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部分天然产物可以干预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生理功能以及发育过程进行调控。基于此,笔者综述了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以及线粒体氧化应激,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并总结了部分天然产物干预线粒体质量控制参与调控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确定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潜在价值,为临床天然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线粒体 线粒体质量控制 天然产物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库中体外颉颃A型塞内卡病毒化合物的筛选及作用途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西彤 沙洲 +9 位作者 迟田英 崔进 郑辉 陈峰 曹振山 张慧 戈胜强 魏荣 尼博 黄保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55-3165,共11页
【目的】寻找对A型塞内卡病毒(SVA)具有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并深入研究其颉颃途径。【方法】将天然产物浓度统一稀释至10μmol/L,与荧光素酶重组塞内卡病毒(rSVA-NLuc)相结合,在天然产物小分子库中筛选出具有荧光素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 【目的】寻找对A型塞内卡病毒(SVA)具有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并深入研究其颉颃途径。【方法】将天然产物浓度统一稀释至10μmol/L,与荧光素酶重组塞内卡病毒(rSVA-NLuc)相结合,在天然产物小分子库中筛选出具有荧光素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验证其活性,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法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确定最大无毒浓度,结合病毒滴度测定、实时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技术,在病毒感染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其颉颃SVA的效果及途径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初筛,从136种天然产物中筛选出莫能霉素钠盐、孕酮、叶下珠次素、4-羟基德里辛和2-甲基雌酮5种能体外颉颃SVA的化合物。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复核验证和细胞毒性检测,筛选出一种能体外颉颃SVA的天然产物——孕酮。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在体外可导致SVA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最大无毒浓度达50μmol/L。进一步研究表明,孕酮能在感染后8、12、24、36 h持续抑制SVA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后24和36 h病毒滴度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10、20和50μmol/L)孕酮在吸附阶段导致SVA吸附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在复制阶段使SVA VP3水平显著下降且使病毒滴度极显著下降(P<0.01);在释放阶段使释放胞外的病毒比例极显著下降(P<0.01);但对其他途径无显著影响。说明孕酮能在体外抑制SVA吸附、复制和释放,但对其入胞、组装途径无明显作用。【结论】本研究从天然产物小分子库中筛选出一种具有低细胞毒性且对SVA具有较强颉颃作用的天然产物——孕酮。该产物对SVA吸附、复制和释放阶段具有抑制作用,从而颉颃SVA的感染。本研究为促进抗SVA药物的开发和研究SVA的感染偏好性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A型塞内卡病毒(SVA) 天然产物 颉颃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天然产物调控线粒体自噬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雨欣 张彦青 +1 位作者 戚务勤 解军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1-312,共12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表现为进行性功能障碍、神经元结构与功能丧失,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线粒体是机体内能量代谢的中心,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受到损伤并积累。线粒体自噬作为清除这些受损线粒体的一种... 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表现为进行性功能障碍、神经元结构与功能丧失,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线粒体是机体内能量代谢的中心,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受到损伤并积累。线粒体自噬作为清除这些受损线粒体的一种方式,在这些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通常表现出异常状态,而这种异常状态会加重机体的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最后加快相关病症的进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食源性天然产物,如槲皮素、姜黄素、白藜芦醇以及水飞蓟素等,具有调控线粒体自噬、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能力,且呈现出安全低毒、经济高效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食源性天然产物调控线粒体自噬预防减缓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研究,以期为食源性天然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天然产物 线粒体自噬 神经退行性疾病 Parkin/PINK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