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胡云云 闵志强 +1 位作者 高延 冯启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4,共10页
以20块经过抚育的天然云冷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第2次择伐前不同初始择伐强度(对照、20%、30%和40%)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初始择伐后不同恢复时间(期间进行2~4次择伐)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初始择伐后的样地林分... 以20块经过抚育的天然云冷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第2次择伐前不同初始择伐强度(对照、20%、30%和40%)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初始择伐后不同恢复时间(期间进行2~4次择伐)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初始择伐后的样地林分平均胸径和蓄积的年生长率相对高于对照样地,采伐后开始增加,4~6年后减小直至下次采伐;初始择伐后6年20%强度的林分蓄积年生长率与30%和40%差异不大,但40%强度择伐后的林分平均胸径年生长率显著增加;30%强度以上择伐后的林分生长相对较快,胸径和蓄积年生长率最高分别达2.6%和8.7%;经过合理的2~4次择伐的林分平均胸径和蓄积的年生长率相对高于仅1次择伐和未择伐的林分,2009年最大值分别为3.6%和5.5%;随着初始择伐后时间的增加,各样地林分径级分布由初始的反"J"型向不对称的单峰或多峰山状曲线变化;但经2~4次择伐的样地,只要控制合理的采伐周期(6年左右)和强度(20%左右),就能保持较好的径级结构;通过负指数分布拟合发现,各样地的K值和a值随着伐后时间延长基本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云冷杉林 择伐 胸径 蓄积 径级结构 负指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伐强度对天然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沈林 杨华 +1 位作者 亢新刚 岳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4,共7页
探讨不同强度的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天然云冷杉林在3种不同强度(弱度20%、中度30%、强度40%)择伐22年后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 探讨不同强度的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天然云冷杉林在3种不同强度(弱度20%、中度30%、强度40%)择伐22年后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块样地林分整体和主要树种均表现为随机分布,强度择伐林木多呈聚集分布,而弱度、中度择伐树种大多处于随机和均匀分布;主要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表现为弱度择伐的负相关现象多于其它择伐类型。弱度择伐更加有利于天然云冷杉林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云冷杉林 择伐强度 空间分布格局 O-ring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云冷杉林土壤养分随林分针阔比变化及其对灌木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季蕾 亢新刚 +1 位作者 张青 郭韦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4,28,共8页
以吉林金沟岭林场天然云冷杉林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模糊线性隶属度函数法,分析不同土壤养分(pH值、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及土壤综合指标值)含量的差异及变动与林分针阔比的关系及其对林下灌木生物量的影... 以吉林金沟岭林场天然云冷杉林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模糊线性隶属度函数法,分析不同土壤养分(pH值、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及土壤综合指标值)含量的差异及变动与林分针阔比的关系及其对林下灌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林分的针阔比为7∶3时,林地土壤pH值、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均较高,且此时土壤综合指标值最高,土壤养分最好,林下灌木生物量也处于较好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云冷杉林 灌木生物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沟岭林场云冷杉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 被引量:8
4
作者 于亦彤 王新杰 +3 位作者 刘雨 贾大鹏 江涛 刘时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0,共4页
以构建Voronoi多边形和建立TIN三角网空间连接确认空间结构单元,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空间密度指数,分析汪清县金沟岭林场典型云冷杉天然次生林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云冷杉最常见的结构单元为1株中心与5株相邻木... 以构建Voronoi多边形和建立TIN三角网空间连接确认空间结构单元,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空间密度指数,分析汪清县金沟岭林场典型云冷杉天然次生林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云冷杉最常见的结构单元为1株中心与5株相邻木;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71,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属强度混交状态;林分平均胸径大小比数为0.513,林木处于中等竞争,林分大小分化适中;主要树种的竞争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冷杉、红松和云杉,冷杉作为优势树种竞争力强,生长活力一般;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059,空间密度指数为0.521,林分整体处于随机向均匀分布过渡的状态;椴树、枫桦、红松、冷杉和云杉作为中心木,其周围的邻近木处于随机分布状态,其他树种单元处于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沟岭 天然云冷杉林 分空间结构 泰森多边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下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各土层土壤理化特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岳 王海燕 +3 位作者 李旭 杨晓娟 刘玲 李卫松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24-1429,共6页
本研究以8块不同林分密度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下密度对不同土层土壤的理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著变化(P<0.05);除全氮外,其他养分元素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 本研究以8块不同林分密度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下密度对不同土层土壤的理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著变化(P<0.05);除全氮外,其他养分元素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土壤养分浓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也没有在某一密度之后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林分密度为1 058株·hm-2时,虽然土壤养分浓度有所降低,但总体差异并不显著。这说明在试验区目前林分密度下,土壤养分状况并未受影响,可适当补植,增加林地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落叶松冷杉 土壤养分 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王海燕 雷相东 +1 位作者 张会儒 杨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6,共6页
森林土壤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森林经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森林经营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东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地为对象,研究不同层次(0-20 cm^2、0-40 cm和40-6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 森林土壤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森林经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森林经营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东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地为对象,研究不同层次(0-20 cm^2、0-40 cm和40-6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间伐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51.11 g/kg,0-60 cm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为27.20 kg/m^2;②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少,但采伐强度不同其减少程度不同;③间伐强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不显著,间伐20年后不同间伐强度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④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⑤不同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与土壤pH值和土壤N、P、K全量和有效量的相关性不尽一致。在整个土壤剖面,除土壤pH以外,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与土壤N、P和K的全量和有效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落叶松冷杉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间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布拉万”对东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试验林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姚丹丹 余黎 +7 位作者 雷相东 卢军 符利勇 张晓红 耿少波 赵忠林 张会儒 汪兆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74-3683,共10页
台风是重要的森林干扰因子之一,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2012年的台风"布拉万"对我国东北地区局部森林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以受灾最重的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相... 台风是重要的森林干扰因子之一,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2012年的台风"布拉万"对我国东北地区局部森林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以受灾最重的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林分结构和地形条件对林木株数损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木损伤类型可分为折断、连根拔起、搭挂、压弯4种,其中连根拔起为最主要的损伤类型,占总损伤株数的52%,台风灾害造成的林木株数损伤率平均为14.09%。(2)径级大小对林木株数损伤率的影响显著。损伤主要发生于径级较小林分处,径级越大,其株数损伤率越小。(3)林木株数损伤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但在统计学上它们的关系不显著。(4)不同树种间的林木株数损伤率差异显著,落叶松、冷杉等针叶树种损伤株数最多。(5)林分的树种多样性指数与林木株数损伤率无显著的相关性。(6)海拔、坡度和坡位对林木株数损伤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坡向的影响显著,东北坡向林分的林木株数损伤率最大。研究结果可以为灾后森林恢复和减少风灾影响的森林培育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落叶松冷杉 台风灾害 分结构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对近天然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凋落物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卫松 毛军 +2 位作者 查同刚 王海燕 李旭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2,共6页
为探讨间伐对近天然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凋落物特征的长期影响,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间伐强度分别为0(对照)、20%、30%和40%4种处理的20块样地进行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分析不同间伐处理间凋落物特征及其与土... 为探讨间伐对近天然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凋落物特征的长期影响,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间伐强度分别为0(对照)、20%、30%和40%4种处理的20块样地进行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分析不同间伐处理间凋落物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近天然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凋落物现存量为51.44-181.60 t/hm^2,持水量为20.33-47.27 t/hm^2,凋落物C与N质量比介于61-72之间,其N、P和K质量分数在不同间伐强度间呈现不同顺序,C质量分数随间伐强度增加逐渐增大;但不同间伐强度之间的凋落物现存量、持水率和养分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2)凋落物的现存量、持水量及养分质量分数与土壤养分全量的相关性在不同间伐强度的近天然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间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表明间伐不对凋落物特征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构成主要影响。3)间伐27年后,不同间伐强度间凋落物特征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间伐时间较长,间伐的影响逐渐减弱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间伐 天然落叶松冷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天然云冷杉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丽芳 《林业勘查设计》 2013年第3期10-11,共2页
云冷杉普遍生长在温度较低且海拔在700m以上地区,其自然生长速度缓慢。如果单纯依靠其自然更新,对于云冷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十分不利,因此,对天然云冷杉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很重要。人工促进天然云冷杉自然更新的措施应考虑林分的海拔... 云冷杉普遍生长在温度较低且海拔在700m以上地区,其自然生长速度缓慢。如果单纯依靠其自然更新,对于云冷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十分不利,因此,对天然云冷杉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很重要。人工促进天然云冷杉自然更新的措施应考虑林分的海拔高度、立地条件类型、下木层覆盖度和种源丰富度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云冷杉林 人工促进 天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