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RF模式的好溪流域致洪暴雨千米尺度预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彦方 吴志勇 +3 位作者 李源 何海 欧剑 汪瑛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14,共5页
鉴于好溪流域内多山地和丘陵,梅汛期和台汛期常突发强暴雨,致使其千米尺度下的数值预报难度较大的问题,选取好溪流域2015~2020年的10场致洪暴雨事件,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和GFS预报数据进行6、30、54 h的回顾性预报,并测试了5... 鉴于好溪流域内多山地和丘陵,梅汛期和台汛期常突发强暴雨,致使其千米尺度下的数值预报难度较大的问题,选取好溪流域2015~2020年的10场致洪暴雨事件,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和GFS预报数据进行6、30、54 h的回顾性预报,并测试了5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千米尺度下,WRF模式模拟的降雨量偏小,对山区的预报效果优于河谷地区;Lin方案的整体预报效果最佳,而WSM3方案最差;选取的10场极端降水事件受到台风和西南低空急流等异常天气的影响,Lin方案和WSM5方案适用性较好;WRF模式对暴雨的预报效果优于大暴雨。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山区小流域致洪降雨的模拟和预报精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预报 wrf模式 对流解析尺度 异常天气 山区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初贵州电线积冰厚度的模拟研究——基于天气研究和预报(WRF)模式耦合电线积冰预报系统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善峰 陆正奇 +2 位作者 韩永翔 李哲 梁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3-309,共7页
电线积冰事故对国民经济危害巨大,急需电线积冰厚度的预报产品。利用耦合了欧洲导线覆冰预报系统的天气研究和预报(WRF)模式,在考虑了覆冰融化的基础上,对2008年1~2月贵州省凝冻天气期间的电线覆冰厚度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R... 电线积冰事故对国民经济危害巨大,急需电线积冰厚度的预报产品。利用耦合了欧洲导线覆冰预报系统的天气研究和预报(WRF)模式,在考虑了覆冰融化的基础上,对2008年1~2月贵州省凝冻天气期间的电线覆冰厚度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模拟的气象要素与观测值较为接近,可用模拟的气象场对贵州省导线覆冰进行模拟;模拟站点覆冰厚度的时间变化特征与观测结果非常接近,区域覆冰厚度的时空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覆冰初步形成期、持续期、加重期及融化期。对比观测站点的覆冰记录,模拟基本重现2008年1~2月贵州省导线覆冰的变化过程;模拟的区域覆冰极值厚度分布也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 6,通过了0. 01的信度检验。该系统能对覆冰的发生、发展及进程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报,对输电线路上的冰冻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贵州省 凝冻天气 电线积冰预报系统 wrf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的林区风能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曹绍祥 陈兆星 +1 位作者 刘显根 曹钧亮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6期534-542,共9页
林业生态区风场因林木植被生长周期存在季节性变化特性,使得林区风能评估相较于平原沿海地区具有一定复杂性。采用天气研究与预报(WRF)模式,结合本地化森林冠层特征参数,对复杂地形林业生态区的风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激光雷达实测数据... 林业生态区风场因林木植被生长周期存在季节性变化特性,使得林区风能评估相较于平原沿海地区具有一定复杂性。采用天气研究与预报(WRF)模式,结合本地化森林冠层特征参数,对复杂地形林业生态区的风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激光雷达实测数据对WRF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建立复杂地形林区风场模拟方法,进而对复杂地形林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WRF模式的林区风场模拟应充分考虑森林的季节性变化,采用本地化的森林冠层特征参数是提高林区风场模拟精度的有效手段。此外,受地形地貌影响,林区风场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微气候特征,该特征随着离地高度的升高而减弱,当高度达到150m后开始具有稳定且可利用的风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林区 森林冠层 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数值天气预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道民 纪立人 李金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9-438,共10页
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室的全球谱模式做了多个例子的月预报试验,结果表明,500hPa月平均预报高度场不仅明显优于持续性预报,也优于气候预报。文章还就如何从逐日的瞬时动力预报中提取对月预报有用的信息进行了讨论,并... 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室的全球谱模式做了多个例子的月预报试验,结果表明,500hPa月平均预报高度场不仅明显优于持续性预报,也优于气候预报。文章还就如何从逐日的瞬时动力预报中提取对月预报有用的信息进行了讨论,并指出,用加权平均代替通常使用的算术平均求得平均月预报显著地提高了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数值天气预报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WRF模式的雨衰减短期预报方法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守宝 王景伟 +2 位作者 吕兆峰 卢昌胜 韩杰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1,共4页
将气象中应用广泛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应用到雨衰减区域短期预报中,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获得未来一段时间降雨强度和雨顶高度的空间分布,结合系统参数如频率、极化角和仰角等,利用电波传播算法获得雨衰减的空间分布.利用实测降雨数... 将气象中应用广泛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应用到雨衰减区域短期预报中,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获得未来一段时间降雨强度和雨顶高度的空间分布,结合系统参数如频率、极化角和仰角等,利用电波传播算法获得雨衰减的空间分布.利用实测降雨数据对预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预报雨衰减和实测雨衰减基本符合,特别是二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非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雨衰减 短期预报 数值天气预报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孙长征 朱小谦 张卫民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96-299,共4页
数值天气预报的运行,需要高性能计算机资源的支持,而高性能计算机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资源,对于一些小型的组织和单位来说,是一种难以负担的资源。并且目前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运行大多是基于命令行方式的,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是很难使用的... 数值天气预报的运行,需要高性能计算机资源的支持,而高性能计算机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资源,对于一些小型的组织和单位来说,是一种难以负担的资源。并且目前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运行大多是基于命令行方式的,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是很难使用的。本文以WRF模式的运行为例,通过开发用户友好的使用界面,以Web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方便用户操作。同时,利用兴起的云计算技术,将系统部署到云环境中,充分利用云中的高性能计算机资源,可以节约成本,也有利于业务的迅速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数值天气预报 wrf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水文耦合模式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俊 郭生练 +1 位作者 陈桂亚 陈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7-40,81,共5页
在简介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水文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述了数值预报与水文模型的耦合模式在洪水预报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耦合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将大气水文耦合模式应用于洪水预报时应着重提高降水预报的精度、进... 在简介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水文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述了数值预报与水文模型的耦合模式在洪水预报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耦合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将大气水文耦合模式应用于洪水预报时应着重提高降水预报的精度、进一步完善降水预报的评定方法及增加预报的不确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水文模型 耦合模式 洪水预报 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降水预报 不确定性分析 研究进展 数值预报 评定方法 模式应用 关键技术 型发展 精度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WRF模式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180
8
作者 章国材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7-31,共5页
RF(WeatherResearchForecast)模式系统是美国气象界联合开发的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和同化系统 ,2 0 0 4年 6月对外发布了第二版和三维变分同化系统。这个模式采用高度模块化、并行化和分层设计技术 ,集成了迄今为止在中尺度方面的研究... RF(WeatherResearchForecast)模式系统是美国气象界联合开发的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和同化系统 ,2 0 0 4年 6月对外发布了第二版和三维变分同化系统。这个模式采用高度模块化、并行化和分层设计技术 ,集成了迄今为止在中尺度方面的研究成果。模拟和实时预报试验表明 ,WRF模式系统在预报各种天气中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同时实现在线完全嵌套大气化学模式 ,不仅具有较好的天气预报水平 ,而且具有预报空气质量的能力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中尺度 变分同化 天气预报 大气化学模式 拟和 实时预报 应用前景 预报模式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PS资料在WRF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彭军 张立凤 邓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7-1045,共9页
在分析WRF模式对初始资料需求的基础上,对比分析LAPS资料和NCEP资料的异同,设计LAPS资料应用到WRF模式的流程,实现资料的格式转换及其与模式的衔接。基于这两种资料,以2008年6月12—13日广西大暴雨为例进行模拟试验,并用TS评分和SAL定... 在分析WRF模式对初始资料需求的基础上,对比分析LAPS资料和NCEP资料的异同,设计LAPS资料应用到WRF模式的流程,实现资料的格式转换及其与模式的衔接。基于这两种资料,以2008年6月12—13日广西大暴雨为例进行模拟试验,并用TS评分和SAL定量评估方法对模拟的降水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与NCEP资料相比,LAPS资料可提高暴雨预报的精度,尤其对暴雨落区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暴雨 LAPS资料 wrf模式 SAL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洪预警WRF模式不同物理方案组合对比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超君 李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63,87,共5页
为了获得致灾山洪降水预报的最佳物理方案组合,基于WRF模式,采用不同物理方案组合对长江流域历史山洪过程,进行了对比试验和检验。采用TS评分法,评估了不同试验方案对各量级降水的预报能力,综合得出了最佳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微物理参... 为了获得致灾山洪降水预报的最佳物理方案组合,基于WRF模式,采用不同物理方案组合对长江流域历史山洪过程,进行了对比试验和检验。采用TS评分法,评估了不同试验方案对各量级降水的预报能力,综合得出了最佳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微物理参数化采用WSM6,对流参数化采用Kfeta模拟的雨带范围和降水强度与实况吻合的最好,预报效果最稳定。证明了物理模式的合理选择对山洪预报结果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wrf模式 TS检验 山洪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波段雷达快速循环同化技术在宁夏降水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侃 郭建茂 +4 位作者 冯双磊 毛璐 纪晓玲 杨银 马金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4-50,共7页
介绍了宁夏C波段雷达快速循环同化技术及其在2018年夏季降水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快速循环同化技术主要基于天气研究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通过对C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去除奇异点、地物遮挡、谱宽检查、退模... 介绍了宁夏C波段雷达快速循环同化技术及其在2018年夏季降水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快速循环同化技术主要基于天气研究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通过对C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去除奇异点、地物遮挡、谱宽检查、退模糊等质量控制,利用三维变分同化、动力降尺度及冷暖启动方法,实现了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数据的逐小时快速循环同化分析,可逐时滚动输出未来12 h逐小时间隔、水平分辨率3 km的降水、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物理量场等格点预报产品以及雷达回波产品.通过在2018年宁夏降水预报中的应用分析发现,加入雷达资料同化后的WRF模式降水预报能力有明显提升,可为宁夏降水天气智能网格预报特别是暴雨的短临预报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研究预报(wrf) C波段雷达 资料同化 检验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RF模式的初始场误差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公铄 杜英森 +2 位作者 李岩 冀宵玉 孙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8,共7页
为了研究外弹道解算用数值天气预报的初始场误差,基于WRF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采用大气热力学公式将WRF模式输出变量换算为弹道解算用气象诸元,设计了以气象学和弹道学相结合的误差计算和分析方法:选取ME、MAE、RMSE和相关系数4个方面对误... 为了研究外弹道解算用数值天气预报的初始场误差,基于WRF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采用大气热力学公式将WRF模式输出变量换算为弹道解算用气象诸元,设计了以气象学和弹道学相结合的误差计算和分析方法:选取ME、MAE、RMSE和相关系数4个方面对误差值进行获取计算,结合仿真弹道最终落点对初始场误差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气压、虚温、风速的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10.30、1.23、2.10,误差值小且稳定;风向的均方根误差值为60.52,误差值大但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初始场误差 wrf模式 气象诸元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的海雾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龙胤宇 陈慧敏 +1 位作者 王凤杰 陆长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为了研究掠海激光类武器在海雾气溶胶环境下的回波特性,需要进一步获取海雾气溶胶的特征参数。基于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的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在垂直空间针对海雾所在空间区域设置更为密集的η分层,对2015年4月28日~2015年4月29日的渤海... 为了研究掠海激光类武器在海雾气溶胶环境下的回波特性,需要进一步获取海雾气溶胶的特征参数。基于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的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在垂直空间针对海雾所在空间区域设置更为密集的η分层,对2015年4月28日~2015年4月29日的渤海海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云水混合比、雾顶高度等海雾特征参数的数据,进而计算出影响激光回波的水平能见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海雾所在空间区域(海拔高度400 m以下),增大η分层数能够进一步细化海雾的特征参数,提高获取的数据精度;能见度参数可以通过云水混合比等海雾特征参数推算得到,其精度受海雾参数精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海雾 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 天气研究与预报 云水混合比 能见度 数值模拟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反射率资料的三维变分同化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范水勇 王洪利 +1 位作者 陈敏 高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7-537,共11页
应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三维变分系统中一种新的雷达反射率资料间接同化方法来进行反射率资料的三维变分同化研究,评估雷达反射率资料对夏季短时定量降水预报的作用。该方法不直接同化雷达反射率资料,而是同化由反射率资料反演出... 应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三维变分系统中一种新的雷达反射率资料间接同化方法来进行反射率资料的三维变分同化研究,评估雷达反射率资料对夏季短时定量降水预报的作用。该方法不直接同化雷达反射率资料,而是同化由反射率资料反演出的雨水和估计的水汽。以2009年夏季北京地区发生的4次强降水过程为例,考察了北京市气象局业务运行的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对京津冀地区雷达网的雷达反射率资料的同化性能以及雷达反射率资料和径向风资料同时同化的效果。数值试验结果表明:(1)同化反演雨水或水汽都能改善降水预报,但同化反演水汽对降水预报效果的改善起了更重要的作用;(2)同化反射率资料能极大地提高短时降水预报的效果,其稳定的正面效果可以延伸到6 h的预报时效,而同化径向风资料不能得到稳定的正效果;(3)同化雷达资料时,应用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是提高短时定量降水预报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研究预报模式(wrf) 三维变分同化 雷达反射率 资料同化 快速更新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区地形对春季冷锋附近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昆 潘益农 +1 位作者 王东勇 陈斌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543,共9页
安徽省地处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的过渡带,从副热带高压边缘和孟加拉湾汇合而来的西南暖湿空气与北方南下的干冷空气经常在江淮流域相遇,带来丰沛降水.其中,当大别山受暖湿西南气流影响时,其北部易触发对流,出现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当有... 安徽省地处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的过渡带,从副热带高压边缘和孟加拉湾汇合而来的西南暖湿空气与北方南下的干冷空气经常在江淮流域相遇,带来丰沛降水.其中,当大别山受暖湿西南气流影响时,其北部易触发对流,出现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当有冷锋等系统影响时,山区北部易出现对流旺盛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选取2005年3月10日的冷锋过程用天气研究预报模式(WRF)分析研究了大别山地形对冷锋附近MCS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大别山地形的作用,山区北部的温度和湿度明显高于平原地区,这一方面产生平原和山区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形成局地中尺度力管环流,具有触发对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使山区北部的大气层有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一旦对流发生,容易剧烈发展.此外,当冷锋移近时,由于大别山的影响,锋后东北风在山区北侧发生堆积和偏转,形成了额外水平风场辐合,使MCS更易形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中尺度对流系统 天气研究预报模式(wrf) 冷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分析的海陆风电场间尾流扰动影响评估 被引量:11
16
作者 房方 张效宁 +2 位作者 姚贵山 胡阳 郝雨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848-4858,共11页
海上风电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快速发展,其选址布局若缺乏整体协调规划会因尾流效应损害已建成下游陆上风电场的发电量与经济效益。为提高区域资源利用率,保障风电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该文以中国盐城某海上风电场及相邻陆上风电场... 海上风电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快速发展,其选址布局若缺乏整体协调规划会因尾流效应损害已建成下游陆上风电场的发电量与经济效益。为提高区域资源利用率,保障风电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该文以中国盐城某海上风电场及相邻陆上风电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方案(wind farm parameterization,WFP)和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的海陆风电场间尾流扰动影响评估方法(WRF-WFP),通过比较有无海上风电场的算例输出间的差异,分析典型真实大气状况下海上风电场整体尾流强度的空间分布特性,并结合实测数据验证了WRF-WFP的有效性与参数灵敏度。量化评估了典型工况下海上风电场对下游陆上风电场的运行扰动作用的时空特性,归纳了陆上风电场的相对功率损失规律。结果表明在典型大气状况下,海上风电场的尾流可以延伸36~73km,最大宽度5.8~10km;尾流对下游陆上风电场的扰动作用在夜间的频次与强度更为显著,风速衰减达5.83%时,平均功率亏损可达1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尾流效应 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 风电场参数化 中尺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域海表面温度对低空大气波导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印河 徐剑辉 +2 位作者 张玉生 郭相明 游志伟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7,共8页
为了研究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对低空大气波导数值模拟的影响,针对南海海域基于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开展了不同SST对低空大气波导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精确的SST对低... 为了研究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对低空大气波导数值模拟的影响,针对南海海域基于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开展了不同SST对低空大气波导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精确的SST对低空大气波导数值模拟影响最大,其次是更新周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提供的最优插值SST给出的大气波导模拟结果最好,正确率为68.2%,且波导底高平均误差和标准差最小,这是由于其模拟的相对湿度和气温变化较为准确,其次为气候预报再分析系统(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CFSR)给出的SST方案较好;此外不同嵌套网格方式对大气波导数值模拟也有影响,在最优方案中子网格模拟的大气波导正确率和发生概率分别提高了11.8%和10.4%,虚报率降低了2.4%.该研究可为南海低空大气波导的精确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表面温度 天气研究与预报(wrf)模式 大气波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空军气象局冻雨预报系统对三次冻雨事件及电线积冰厚度的模拟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伟 陆正奇 +4 位作者 徐婉笛 龚建福 韩永翔 李哲 刘善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94-2499,共6页
电线积冰是电网正常运行中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而冻雨是造成电线积冰事故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利用耦合了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的美国空军气象局(Air Force Weather Agency,AWFA)冻雨预报系统... 电线积冰是电网正常运行中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而冻雨是造成电线积冰事故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利用耦合了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的美国空军气象局(Air Force Weather Agency,AWFA)冻雨预报系统,对发生在中国南方的3次冻雨事件进行预报,通过威胁指数(threat scores,TS)评分对AWFA系统在中国地区的冻雨预报能力进行了评估,并根据其输出的冻雨参数,用覆冰增长模型对三次冻雨过程中,电线积冰厚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冻雨事件的发生必须同时满足逆温层、空中高液态含水量和地温低于0℃这三个气象条件;AFWA冻雨预报系统对中国冻雨也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预测范围较实际观测的区域偏大,三次冻雨事件预报TS评分在0.30~0.63,平均为0.45;模拟电线积冰厚度的范围与观测的冻雨密集区相当吻合,对明显的冻雨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且能够获得电线积冰厚度的精细化分布。研究结果对中国南方冻雨预报、电线积冰预报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并为电网的防灾减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雨事件 美国空军气象局系统 天气研究预报模式 电线积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大气稳定度的“沙戈荒”风电基地风资源评估
19
作者 李建科 杨树林 +6 位作者 宋学武 王强 秦海明 罗坤 张朴 樊建人 宋笛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24,共8页
“沙戈荒”风电基地昼夜温差大、易受大气稳定度影响、缺乏代表性测风数据,亟需开展“沙戈荒”风电基地的风资源特性评估。以正在建设的内蒙古阿拉善盟“沙戈荒”风电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测风数... “沙戈荒”风电基地昼夜温差大、易受大气稳定度影响、缺乏代表性测风数据,亟需开展“沙戈荒”风电基地的风资源特性评估。以正在建设的内蒙古阿拉善盟“沙戈荒”风电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测风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重点探究大气稳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风速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地区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在11月至次年5月较高,主要受到西北季风影响,在寒潮过境后,风功率会出现急剧下降;中性大气状态在冬季占比最大,且中性条件下风速最大;相较于平坦地形,山地区域的强稳定和强不稳定大气状态占比显著下降,中性大气稳定状态占比显著增加,山地区域冬季的中性大气状态占比可达48.4%。本研究可为“沙戈荒”风电基地微观选址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戈荒”风电基地 风资源评估 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 大气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陆面过程方案Noah和Noah-MP的比较评估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果 薛海乐 +2 位作者 徐晶 陈军明 何会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8-1068,共11页
文章对天气研究和预报(WRF)模式中两套陆面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Noah及Noah-MP,在整个东亚区域做了评估。评估时间分别为2013年1和7月。通过对地表通量、2 m温度、10 m风速、地表温度、第一层(5 cm)及第二层(25 cm)土壤含水量和第一层(5 ... 文章对天气研究和预报(WRF)模式中两套陆面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Noah及Noah-MP,在整个东亚区域做了评估。评估时间分别为2013年1和7月。通过对地表通量、2 m温度、10 m风速、地表温度、第一层(5 cm)及第二层(25 cm)土壤含水量和第一层(5 cm)及第三层(70 cm)土壤温度的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的评估,发现:(1)与Noah陆面参数化方案相比,冬季,Noah-MP方案模拟的地表感热通量在大部分区域偏低,而对地表潜热通量的模拟在大部分区域偏高;夏季,Noah-MP方案对感热通量的模拟值,在印度次大陆、中国西部和相邻区域以及中国东北及其以北地区偏低,其他地区偏高,而对地表潜热通量的模拟在大部分地区偏高,而且幅度明显高于1月。(2)Noah-MP方案提高了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在东亚区域的整体模拟效果。(3)相较于Noah方案,Noah-MP方案模拟的2 m温度和10 m风的误差较小,特别对印度大陆和高寒地区的2 m温度模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此研究证明了Noah-MP在东亚区域的应用优势,为WRF/Noah-MP在未来的进一步业务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研究预报(wrf)模式 东亚区域 模式评估 陆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