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尺度模式的大气稳定性对风电场运行特性
1
作者 乐可定 郁冶 +4 位作者 王异成 吴春雷 王强 罗坤 樊建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了了解大气稳定性决定的风速廓线分布对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影响,基于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方案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探索了不同大气稳定性下大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和风力机功率输出规律.结果表明:风电场在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尾流效... 为了了解大气稳定性决定的风速廓线分布对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影响,基于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方案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探索了不同大气稳定性下大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和风力机功率输出规律.结果表明:风电场在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尾流效应,随着大气由非稳定性转为强稳定性,尾流呈现加强趋势.另外,上下游风电场的相互干扰在稳定大气边界层下较为明显;功率输出方面,稳定边界条件下风电场功率输出较平均功率高了约4%,而不稳定边界层下低于平均功率输出约9%.此外,地表切应力和大气稳定强度对风力机功率输出影响显著,在不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大气稳定度可以作为风功率的评估参数,因此传统上仅考虑风切变对功率的影响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大气稳定度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尾流效应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强 刘万 +1 位作者 黎晓东 许继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是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陆气耦合降雨径流模拟,分析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框架,对比基础输入资料、天气模式和陆面水文模型各方面的优缺点,回顾基于该框架的发展历程... 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是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陆气耦合降雨径流模拟,分析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框架,对比基础输入资料、天气模式和陆面水文模型各方面的优缺点,回顾基于该框架的发展历程,从集合预报、数据驱动、陆面水文模型与天气模式3个方面介绍了陆气耦合降雨径流模拟技术的发展,提出多尺度转换、双向耦合、不确定性问题及误差修正4个热点关键技术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推进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气耦合模式 降雨径流模拟 水文模型 天气模式 水文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气数值预报模式预报高空光学湍流 被引量:8
3
作者 青春 吴晓庆 +2 位作者 李学彬 黄宏华 蔡俊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4,共6页
介绍了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的运行流程、模式安装、模拟参数设置等。结合光学湍流的参数化方案,预报了大气光学湍流强度廓线,并与探空气球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预报的大气光学湍流强度廓线符合高空光学湍流的一般特征和变化规律,但... 介绍了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的运行流程、模式安装、模拟参数设置等。结合光学湍流的参数化方案,预报了大气光学湍流强度廓线,并与探空气球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预报的大气光学湍流强度廓线符合高空光学湍流的一般特征和变化规律,但廓线的形状与实测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表明,提高预报精度需要改进高空湍流外尺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天气预报模式 光学湍流廓线 外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机载气象雷达降雨目标极化特性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夏 韩雁飞 +2 位作者 李海 卢晓光 吴仁彪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带有极化信息的气象目标仿真是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的基础。目前,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理论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为了给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技术研究提供数据来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机载气象... 带有极化信息的气象目标仿真是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的基础。目前,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理论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为了给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的技术研究提供数据来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机载气象雷达降雨目标极化特性仿真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获得温度、粒子浓度、混合比等降雨目标的气象参数,从而实现气象场景的建模与仿真。在分析降雨目标微物理特性的基础上,计算降雨目标的电磁散射矩阵,从而实现降雨目标的极化特性仿真。不同微物理特性参数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降雨目标的气象建模,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该方法的双极化仿真结果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气象雷达 极化特性 微物理特性:降雨目标建模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模型的天气预报模式对风资源的评估和验证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强 罗坤 +1 位作者 吴春雷 樊建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2-1581,共10页
为了验证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模型的天气预报模式(WRF-WFP)对大规模风电场风资源特性评估的准确性,以我国河北省张北县百万千瓦风能基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耦合与未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模型的天气预报模式开展相关的模拟试验,利用在平坦及复... 为了验证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模型的天气预报模式(WRF-WFP)对大规模风电场风资源特性评估的准确性,以我国河北省张北县百万千瓦风能基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耦合与未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模型的天气预报模式开展相关的模拟试验,利用在平坦及复杂地形场区的测风塔的观测数据对风速及其概率密度函数分布以及风向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耦合与未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模型的天气预报数值模式对风资源特性的评估均有较高的可靠性,且对平坦地形区域的模拟精确性优于山地地形区域;由于前者考虑了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对风速预测的精确性比后者高约4.5%.该数值模式可为风能丰富地区的风电场微观选址、大规模风电场的运行特性及其对大气边界层影响的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场 风资源评估 天气预报模式 风电场参数化模型 精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裴春明 孙颖 +1 位作者 王冰 邢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771-1774,共4页
西藏地区在6~8月对流云系发展最为旺盛,对流天气中,雷暴的发生率最高,多分布在云团的边缘,冰雹大多伴随雷暴一起出现。利用MICAPS提供的2005~2009年卫星云图及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将西藏地区的对流云系按系统性和非系统性2类进行研究... 西藏地区在6~8月对流云系发展最为旺盛,对流天气中,雷暴的发生率最高,多分布在云团的边缘,冰雹大多伴随雷暴一起出现。利用MICAPS提供的2005~2009年卫星云图及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将西藏地区的对流云系按系统性和非系统性2类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云系与雷暴、冰雹等对流天气的生消演变关系,结合天气实况在云系演变中的反映,归纳出了切变线、低涡、槽线和弱气压场4类对流云系的天气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卫星云图 对流云系 天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的林区风能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绍祥 陈兆星 +1 位作者 刘显根 曹钧亮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6期534-542,共9页
林业生态区风场因林木植被生长周期存在季节性变化特性,使得林区风能评估相较于平原沿海地区具有一定复杂性。采用天气研究与预报(WRF)模式,结合本地化森林冠层特征参数,对复杂地形林业生态区的风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激光雷达实测数据... 林业生态区风场因林木植被生长周期存在季节性变化特性,使得林区风能评估相较于平原沿海地区具有一定复杂性。采用天气研究与预报(WRF)模式,结合本地化森林冠层特征参数,对复杂地形林业生态区的风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激光雷达实测数据对WRF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建立复杂地形林区风场模拟方法,进而对复杂地形林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WRF模式的林区风场模拟应充分考虑森林的季节性变化,采用本地化的森林冠层特征参数是提高林区风场模拟精度的有效手段。此外,受地形地貌影响,林区风场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微气候特征,该特征随着离地高度的升高而减弱,当高度达到150m后开始具有稳定且可利用的风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林区 森林冠层 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高空风的火箭最大气动载荷适用性分析
8
作者 程胡华 康钊菁 +3 位作者 商临峰 杨春生 罗东升 韩琛锐 《航天控制》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以探空气球高空风资料为基准,对风廓线雷达、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预报第1~4天的高空风及对应最大气动载荷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空风精度由低到高依次为风廓线雷达、预报第4~1天,风廓线雷达在高度7.6 km及以上的高空风精度明显偏低... 以探空气球高空风资料为基准,对风廓线雷达、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预报第1~4天的高空风及对应最大气动载荷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空风精度由低到高依次为风廓线雷达、预报第4~1天,风廓线雷达在高度7.6 km及以上的高空风精度明显偏低,绝对差超过5 m/s;最大气动载荷精度由低到高依次为风廓线雷达、预报第4~1天,风廓线雷达、预报第1~4天的最大气动载荷平均绝对差分别为326.72、126.53、162.26、183.15和212.59,单位为Pa∙rad,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76、0.98、0.96、0.95和0.92。因此,风廓线雷达高空风产生的最大气动载荷精度较低,不能用于火箭飞行的安全保障,需进一步改造提高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飞行安全 最大气动载荷 风廓线雷达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风场的WRF/CALMET模式模拟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文勇 陈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0-996,共7页
为更精确地模拟地形热力引起的山区局地风场,采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中尺度天气模式WRF对某山谷工业园区的大气流场进行了模拟,然后采用诊断风场模块CALMET对模拟结果进行小尺度(格距0.1 km)修正.模拟中,WRF模式采用三重嵌套... 为更精确地模拟地形热力引起的山区局地风场,采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中尺度天气模式WRF对某山谷工业园区的大气流场进行了模拟,然后采用诊断风场模块CALMET对模拟结果进行小尺度(格距0.1 km)修正.模拟中,WRF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网格方案,最内层网格格距为1.0 km.结果表明:WRF模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差甚大,而WRF/CALMET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接近,因此采用WRF/CALMET耦合模式模拟山区大气流场比较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模式 中尺度大气扩散模式 大气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主要产粮地区灾害天气的天气分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旭东 杨洪斌 张云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0-794,814,共6页
简要叙述了包括河南、黑龙江、山东、辽宁等国内主要产粮地区暴雨、冰雹、沙尘暴、寒潮、干旱、大风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分型研究成果,明确应将天气分型的工作重点放在应用天气分型结论形成自动业务化的天气预测模式上,以期为灾害天气预警... 简要叙述了包括河南、黑龙江、山东、辽宁等国内主要产粮地区暴雨、冰雹、沙尘暴、寒潮、干旱、大风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分型研究成果,明确应将天气分型的工作重点放在应用天气分型结论形成自动业务化的天气预测模式上,以期为灾害天气预警和常规天气预报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天气 天气分型 自动业务化 天气预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水文耦合模式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俊 郭生练 +1 位作者 陈桂亚 陈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7-40,81,共5页
在简介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水文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述了数值预报与水文模型的耦合模式在洪水预报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耦合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将大气水文耦合模式应用于洪水预报时应着重提高降水预报的精度、进... 在简介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水文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述了数值预报与水文模型的耦合模式在洪水预报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耦合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将大气水文耦合模式应用于洪水预报时应着重提高降水预报的精度、进一步完善降水预报的评定方法及增加预报的不确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水文模型 耦合模式 洪水预报 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降水预报 不确定性分析 研究进展 数值预报 评定方法 模式应用 关键技术 型发展 精度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浅水湖泊高时空分辨率风场特征数值模拟研究:以巢湖为例
12
作者 杜飞 陈凯麒 +7 位作者 刘晓波 王世岩 黄爱平 董飞 刘畅 杜彦良 阳星 孙龙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目的】大型浅水湖泊的风场是影响湖泊流场、水体富营养化和藻华运移聚集规律的关键因素之一,仅依托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难以有效捕捉湖面风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快速变化。为精细刻画湖泊高频变化风场,辨识其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以巢... 【目的】大型浅水湖泊的风场是影响湖泊流场、水体富营养化和藻华运移聚集规律的关键因素之一,仅依托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难以有效捕捉湖面风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快速变化。为精细刻画湖泊高频变化风场,辨识其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以巢湖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气象观测数据、全球再分析数据集和地理静态数据,通过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和地理空间分析技术,模拟分析巢湖地区2019年高时空分辨率的风场变化过程。【结果】结果显示:巢湖区域风速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湖面向陆面逐渐减弱;湖面主导风向为东风和偏东风,主导风速为二级至四级,湖面平均风速在11月最大,12月次之,5月最小,不同季节湖面平均风速由大到小依次为冬季、秋季、夏季和春季。【结论】结果表明:巢湖在白天(夜晚)出现冷(暖)湖效应,其风场在早上6时和夜晚23时出现陆风和湖风转换;西半湖受湖陆风和城市热岛影响显著,在夏季会出现明显的环湖湖风锋,其湖风锋穿透内陆距离约4.7~9 km;东半湖受山谷风影响显著,在东南部山脉以东湖区易形成低风速区,在湖口附近受狭管效应易形成高风速区。通过研究成果可进一步认知巢湖区域风场特征,为巢湖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风场 湖陆风 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 气候变化 时空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大气稳定度的“沙戈荒”风电基地风资源评估
13
作者 李建科 杨树林 +6 位作者 宋学武 王强 秦海明 罗坤 张朴 樊建人 宋笛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24,共8页
“沙戈荒”风电基地昼夜温差大、易受大气稳定度影响、缺乏代表性测风数据,亟需开展“沙戈荒”风电基地的风资源特性评估。以正在建设的内蒙古阿拉善盟“沙戈荒”风电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测风数... “沙戈荒”风电基地昼夜温差大、易受大气稳定度影响、缺乏代表性测风数据,亟需开展“沙戈荒”风电基地的风资源特性评估。以正在建设的内蒙古阿拉善盟“沙戈荒”风电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测风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重点探究大气稳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风速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地区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在11月至次年5月较高,主要受到西北季风影响,在寒潮过境后,风功率会出现急剧下降;中性大气状态在冬季占比最大,且中性条件下风速最大;相较于平坦地形,山地区域的强稳定和强不稳定大气状态占比显著下降,中性大气稳定状态占比显著增加,山地区域冬季的中性大气状态占比可达48.4%。本研究可为“沙戈荒”风电基地微观选址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戈荒”风电基地 风资源评估 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 大气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电池辐照计非线性模型与散射模型的修订
14
作者 刘志康 王磊 +3 位作者 邵玺 宋倩 罗皓霖 张臻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74-1778,共5页
文章针对高、低太阳辐照度情况下,硅电池辐照计测量数据失真,以及太阳散射辐照度计算模型中水平面与倾斜面太阳辐照度比值系数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多种天气情况下太阳散射辐照度的测量需求,提出了电压与非线性太阳辐照度计算模型的修订方... 文章针对高、低太阳辐照度情况下,硅电池辐照计测量数据失真,以及太阳散射辐照度计算模型中水平面与倾斜面太阳辐照度比值系数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多种天气情况下太阳散射辐照度的测量需求,提出了电压与非线性太阳辐照度计算模型的修订方法,以及适应多种天气情况的太阳散射辐照度修正系数的修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修订后的非线性太阳辐照度计算模型以及太阳散射辐照度修正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其中,80%的实验数据的误差在±10%之间,因此,文章的模型和修正系数均比较合理,可适应多种天气情况,并提高了硅电池辐照计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计 辐照度 非线性模型 天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江淮连续梅雨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舒畅 黄思训 李毅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7年第2期190-197,共8页
为了分析天气研究及预报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对我国天气现象的适用性,利用WRF模式对2003年淮河汛期的3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一组数值模拟试验,对3次天气过程模拟试验采用相同的参数设置,模拟区域根据实况降水... 为了分析天气研究及预报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对我国天气现象的适用性,利用WRF模式对2003年淮河汛期的3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一组数值模拟试验,对3次天气过程模拟试验采用相同的参数设置,模拟区域根据实况降水落区作了相应设置。模拟结果分析表明,WRF模式能有效模拟我国梅雨锋暴雨的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较好地反映影响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和发展等特征,还可以较好地模拟出雨带的范围、位置和走向,对降水中心的模拟基本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研究及预报模式 梅雨锋暴雨 数值模拟 中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5V3的大气波导预报可靠性和准确度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郝晓静 李清亮 +2 位作者 郭立新 韩杰 郭相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5-734,共10页
利用GTS高空探测数据和FNL最终分析数据验证MM5V3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预报大气波导的有效性,验证区域为东海关注区、南海关注区和亚丁湾关注区,并分别从可靠性和准确度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用GTS高空探测数据对表面、悬空波导预报... 利用GTS高空探测数据和FNL最终分析数据验证MM5V3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预报大气波导的有效性,验证区域为东海关注区、南海关注区和亚丁湾关注区,并分别从可靠性和准确度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用GTS高空探测数据对表面、悬空波导预报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一般强度表面、悬空波导预报可靠度为60%~80%;对强波导预报可靠度为80%以上;对波导顶高预报均方根误差为500~800m;波导强度预报均方根误差为10~20 M.2)用4天的FNL数据对蒸发波导高发区预报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蒸发波导预报可靠度为90%以上;波导顶高预报均方根误差为2~3m.总体而言,对于表面、悬空波导,MM5V3对强波导的预报可靠度较高,对一般强度的波导预报可靠度较低,且波导预报准确度很低;对于蒸发波导高发区,MM5V3可以初步实现波导的预报.上述结果为检验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预报大气波导的有效性提供了参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波导 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GTS FNL 可靠性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反照率屋顶对城市热岛及空调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锦 罗坤 +3 位作者 王强 杨续超 樊建人 张峻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93-2000,共8页
为了研究高反照率屋顶这一城市降温技术对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对空调制冷负荷的影响,以夏季高温频发的杭州市为例,选取2017年7月22日—28日作为典型高温时段,采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耦合考虑建筑物能量交换的多层城市冠... 为了研究高反照率屋顶这一城市降温技术对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对空调制冷负荷的影响,以夏季高温频发的杭州市为例,选取2017年7月22日—28日作为典型高温时段,采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耦合考虑建筑物能量交换的多层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BEP+BEM)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反照率为0.85的屋顶使城市区域日均降温0.37℃,城市热岛强度减小0.21℃,城市热岛效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空调制冷负荷降低约5.3%;建筑物密集的商业区的降温和节能效果均优于低密度居住区;屋顶反照率与城区2 m气温及空调能耗均线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反照率屋顶 城市热岛 空调能耗 天气预报模式(WRF) BEP+BEM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密度流试验的平流差分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宾鹏 韩月琪 张立凤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5,共6页
为考察平流差分方案对高分辨率非静力数值模式的影响,利用非线性密度流试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分辨率情况下气候研究与预报模式中不同平流项差分方案对大气非静力运动的描述能力。结果表明:模式分辨率是影响试验结果的重要参数,提高模式... 为考察平流差分方案对高分辨率非静力数值模式的影响,利用非线性密度流试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分辨率情况下气候研究与预报模式中不同平流项差分方案对大气非静力运动的描述能力。结果表明:模式分辨率是影响试验结果的重要参数,提高模式的分辨率有利于提高模拟的结果;无论是水平平流项差分方案还是垂直平流项差分方案,当选取偶数(2,4,6)阶时,模拟结果在下边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尺度扰动,与参考解偏差较大;选取奇数(3,5)阶时的效果明显优于偶数(2,4,6)阶;水平平流项差分方案取5阶,垂直平流项差分方案取3阶时都能得到最好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密度流试验 平流项差分方案 天气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2008.9.24”暴雨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卓晟 陈科艺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95-500,共6页
为了更好的研究四川成都地区2008年9月23日~25日强降水天气的物理机制,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WRF)模拟了此次过程,并结合FY-2号C星云图资料,对过程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为低层弱... 为了更好的研究四川成都地区2008年9月23日~25日强降水天气的物理机制,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WRF)模拟了此次过程,并结合FY-2号C星云图资料,对过程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为低层弱低压辐合,同时台风"黑格比"登陆后带来大量水汽,并借助西伸的西太平洋副高源源不断的向四川盆地输送,另外存在来自南方孟加拉湾水汽的持续供应,对流云团形成于地面低压与西伸副高的交界处,并沿着副高边缘由西南向东北移动,雨带分布在副高边缘气压梯度大的地方,模拟结果与观测事实基本相符。利用WRF模式模拟暴雨产生的环流形势,配合卫星云图,能进一步揭示暴雨产生的物理机制,可作为深化暴雨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数值模拟 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 强对流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暴雨激发平流层重力波的卫星观测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睿 姚志刚 +3 位作者 韩志刚 赵增亮 崔新东 严卫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9-481,共13页
针对卫星Aqua/AIRS观测到的与2011年7月25日山东省乳山市特大暴雨相伴的一次平流层重力波过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进行暴雨诱发平流层重力波的数值模拟.对模式输出的垂直速度场和温度扰动场的分析表明,暴雨在平流层内的弧状波结构主... 针对卫星Aqua/AIRS观测到的与2011年7月25日山东省乳山市特大暴雨相伴的一次平流层重力波过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进行暴雨诱发平流层重力波的数值模拟.对模式输出的垂直速度场和温度扰动场的分析表明,暴雨在平流层内的弧状波结构主要集中在降水云系东侧,水平影响范围大于1000km,且随着高度的增加,圆弧状结构趋于闭合,波动能量显著增强.此外,对垂直速度剖面结构分析表明,受高空东风和风切变的影响,重力波在上传过程中逆着背景风场向东传输,不同高度波动形态各异.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激发的平流层重力波在35km高度的周期为7~20h,水平波长约为1000km,垂直波长为5~10km.通过分析动量通量的垂直输送,定量反映出重力波上传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重力波 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